•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樂曲演奏與詮釋

4.1.1 運舌法之運用

在演奏第一樂章時,最容易碰到的問題即為運舌法(articulation)的運用。所謂的「運 舌法」(或稱為「發音法」),即為清楚地發出音列中每個音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把 它們彼此分開或連接的方法,這與表達局部或大範圍的旋律結構所用的「分句法」

(phrasing)是不同的。運舌既可以強調小動機的結構,更可以用來強調個別音或重點音,

在重奏音樂中,可選擇在不同聲部使用統一的斷連奏或特意使用對比的發音法。

雙簧管的運舌法包括斷音(舌音)和連音的對比使用,在巴洛克的音樂中,與裝飾 音一樣同為演奏者自由意識的展現,哪些音要使用斷音強調,哪句要使用連音拉長,主 要還是演奏者對旋律線條的理解所決定的。以開頭第一句為例,筆者比較國際版樂譜

44 參考書目—

Linde,《木笛吹奏者手冊》,50、51、144、165。

Wollitz,《木笛實用手冊》,50-52。

洪萬隆,《音樂概論》,208-219。

Thurston Dart,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sic(London, 1954), 141.

Marin Mersenne, Harmonie Universelle(Paris: The Hague, 1957), 11.

Quantz, On Playing the Flute, 82.

(New York: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any, 1950)、雙簧管名演奏家霍利格(Heinz Holliger, 1939- )45之錄音與筆者詮釋之運舌法,三者差異如【譜例三十四】:

【譜例三十四】Mov. I, mm. 20 – 28 之運舌法比較

45 瑞士雙簧管演奏家、作曲家,在國際上獲獎無數並經常參與獨奏、室內樂與作曲等活動,其包含前衛 性奏法在內的多種技巧,開啟了獨特超凡的世界,致使許多新作皆呈獻給他。筆者選擇參考其錄音版本 之理由為,霍利格為本世紀雙簧管演奏家之代表性人物,本身融合了歐洲古典音樂之道統與創新,除了 發表大量前衛作品外,也灌錄許多巴洛克作曲家之作品,尤其他不只一次錄製阿爾比諾尼雙簧管協奏曲 全集,故其詮釋具有相當之參考與研究價值。

國際版樂譜

霍利格錄音

筆者詮釋

此外,另比較三者在詮釋貫串全曲之附點動機上運舌法之差異,如【譜例三十五】:

【譜例三十五】Mov. I, mm. 73 – 80 之運舌法比較

從【譜例三十四】及【譜例三十五】可發現,每段詮釋的運舌法具有極細微的差異,

不過這樣細微的差異卻使每一位演奏者所表現出的精神大不同,不能妄斷哪一種詮釋是 最正確的,但筆者還是從自身演奏的體認歸納出幾個原則:

1. 大跳音程較常使用斷音強調音符的顆粒性,級進音程則反之,這與鄺茲的敘述:「音 符越近,運舌越輕,音符越遠,運舌越強」46的意思雷同。換句話說,運舌時必須 考慮音程大小來決定。

2. 巴洛克時期快板樂章的節奏應清楚明確(尤其是附點音符),若使用持續太長的連音 會導致節奏含糊,所以就算級進音程也有可能須斷開,慢板樂章的跳進音程則反之。

3. 音符的音值越小,越常使用連音來降低吐舌的頻率及困難度。

46 Quantz, On Playing the Flute, 82.

國際版樂譜

霍利格錄音

筆者詮釋

4. 在相同的音形節奏上運舌法應統一,伴奏或其他聲部亦然,除非為達到特定效果則 反之。

有鑑於以上筆者在運舌法上詮釋的原則來看【譜例三十五】,國際版樂譜較常將連 續的附點音符詮釋為一連音,且使用上缺乏統一性,與筆者詮釋之方法稍有差異,不過 樂譜上的標示給予筆者吹奏句子的大方向,縱使在運舌上將樂句分成較小單位吹奏,但 並不影響樂句一氣呵成的行進方向,只是以運舌來加強發音上的準確度。

另一方面,在運舌時會讓發出的實際音值產生不同於樂譜標記音值之變化,例如一 個「極短的斷奏(staccatissimo)」可能會讓十六分音符發出原音值四分之一的實際音值,

若是八分音符,更只剩八分之一的實際音值,剩下的空隙實為休止無聲的,此外,演奏 者會在輕快的旋律中,加入比典雅旋律更多、更長的「休止」。另一方面,運舌的長短 在不同拍號中所表現的風格也略有差異,就如音樂學家達爾特(Thurston Dart,

1921-1971)47引述:「三拍子最容易演奏得始終如一,但有些人卻能把它們演奏得極其優 雅而敏銳,因為他們把第一音延長一點,後兩音則縮短一點。」48

因為第一樂章為一不急的快板,所以在運舌上宜清楚明確,更可以增進樂曲節奏上 的律動感。全曲由六個跳躍的八分音符開始,筆者認為這些音若是吹得太長,就失去跳 躍的感覺,容易顯得呆板無生氣。吹奏這類斷奏分明的音型時,要讓每個音具有「彈性」, 如皮球輕輕反彈的力道般圓潤,而不是尖銳平整地切斷。即使在實際音值上是休息的,

但樂句是持續連貫的,所以音與音之間還是要保持一絲絲的連接,並運用吐舌讓每一音 的「彈性」平均。

47 英國音樂學家、大鍵琴家,以研究巴哈及十六至十八世紀的鍵盤音樂聞名,著有《音樂的詮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Music,1954)一書及多冊論文,並曾編輯浦賽爾的歌曲集。

48 Dart,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sic, 141.

藉由觀察第一樂章之運舌法,筆者從中體會到些許演奏時使音樂更優雅生動之方 法,可以將此套用至其他樂章或樂曲上:樂曲若是由弱起拍開始,與接下來的正拍間要 留空隙,用以加強正拍;運用舌音的附點音符與之後的短音間要留空隙,若音值越短或 速度越快,通常需要越大的空隙,慢板和長音符則反之。總歸來說,若在需要強調的音 之前有一舌音,通常要留較大的空隙以加強其後的音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