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一、較偏好漢化的命名方式

本研究的訪談結果顯示,較偏好漢化命名方式的學生,多為學習中文時間較 長、中文程度較高、對中華文化具有較強烈的興趣與認同者,因此有足夠的文化 背景知識以辨別中文名字的漢化程度,且都認為中文姓名不一定要與母語姓名有 發音或意義上的關聯。較特別的是,袁志偉(Fiorenzo Johannsson)(S9)表示,希望 能保留自己母語姓氏“Johannsson”的發音,顯示出該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根 深蒂固的「姓氏」觀念已有一定程度的認同與瞭解。韓思譚(Stanislav Khalipov)(S2) 則是直接以身邊友人的名字為例,表示自己較偏好具有「台味」的中文名字。

S9:我不喜歡用原本的名字“Fiorenzo Johannsson” 直接音譯過來當 中文名字,因為顯得不夠中國味。我會希望我的中文姓氏跟原 本的姓氏是很相近的,但是名就無所謂。這樣會讓我對自己的 中文名字更有認同感。我知道「志偉」在台灣很多人用,但我 還沒遇過跟我同名同姓的朋友,我覺得自己的名字很像台灣人,

所以我很驕傲。我不喜歡直接音譯過來的名字,因為覺得那樣 沒有什麼意義。

(S9 訪談稿 2012.6.28) S2:我覺得自己的名字很中華化,我不會在意中文名字一定要跟本

來的名字有關聯。而且我希望自己的名字不要太像外國人。我 有個同學叫「王俊為」,我還蠻喜歡他的名字的。覺得很好聽,

也很台味。

(S2 訪談稿 2012.5.14)

二、無特別偏好或較少使用中文姓名

本研究的訪談學生當中並沒有人特別強調自己偏好音譯的命名方式,然而,

周榮家(Rangga Aditya)(S6)和宜真(Dita Siti Nurhayati Anastasia Diliani) (S5)為正 就讀於碩士班的學生,由於受限於所就讀科系為全英語環境的緣故,造成其較少 使 用 中 文 姓 名 , 反 而 較 習 慣 使 用 原 本 的 母 語 姓 名 。 蕭 萱 茵(Deike Lautenschläger)(S4)則是認為中文名字未必要與母語姓名相像,只要讀音和諧即 可;此外,該生也認為完全利用音譯的方式命名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S6:我很少使用我的中文名字,除非是填寫檔案的需要,或是上中 文課的時候。

(S6 訪談稿 2012.6.28) S5:我的朋友都叫我 Dita,因為比較好記。中文名字反而不是很常

用,只有在看醫生的時候才會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S5 訪談稿 2012.6.4) S4:我覺得中文名字不一定要跟本來的名字一樣,因為不可能會完

全對應得到。當初老師幫我取名「藍婷」的時候,我雖然沒有 很喜歡,但覺得無所謂,後來中文程度比較好之後,就想要取 一個有三個字的名字。像是我有個朋友叫歌莉亞,雖然是直接 從原本的名字翻譯的,但我覺得還蠻好聽的。

(S4 訪談稿 2012.5.8)

第四節 外籍生對於自身中文姓名的認同程度

此節次將討論外籍生對於中文姓名的喜好或認同程度及其原因,本研究將訪 談學生是否喜歡自己的中文名字,以得知學生對於自身中文姓名抱持何種心理態 度及文化認同。

一、 認同程度較高

根據本研究的訪談結果,可得知對於自身中文姓名認同程度較高的學生,一 般都認為其中文姓名具有以下特徵:

(一)較不具洋味、與一般華人的名字相近

大部分的外籍生都希望自己的中文名字是貼近一般華人姓名的,如韓思譚 (Stanislav Khalipov)(S2)與周榮家(Rangga Aditya)(S6);古狄安(Daniel Guzman Briman)(S1)則是特別提出「認為自己的姓氏很特別少見」,可得知部分外籍生除 了希望自己的中文名字是「漢化的」以外,也較偏好較具文化意涵、通俗性較低 的名字。

S1:喜歡。因為我覺得我的名字很像台灣人會取的名字,筆畫也很 漂亮,也很好寫。而且我覺得我的姓很特別,很少人用。後來 老師告訴我,「古」是古時候、古代,「狄」是狄更斯的狄,「安」

是房子的意思,裡面是一個女生。

(S1 訪談稿 2012.5.7) S2:我覺得自己的名字很像華人會取的名字,所以我很喜歡,也很

驕傲。

(S2 訪談稿 2012.5.14) S6:這是我的第一個名字,大家都說我的名字很不像外國人。我也

很喜歡自己的名字,因為我接觸中國文化的時候,讀的第一本 書是「三國志」(the Romance of Three Kindom),當時我就很喜 歡故事裡面人物的名字,尤其是劉備,所以我很高興自己也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中文名字。

(S6 訪談稿 2012.6.28) (二)易寫、好記、字形好看

初學漢字的外籍生,對於複雜的漢字結構及繁複的筆畫多具有強烈的排拒感,

因此都會要求教師協助取一個筆畫較簡單的中文名字;而漢字所具有的獨特圖像 性,也構成學生喜愛自己名字的原因之一,例如:韓思譚(Stanislav Khalipov) (S2)、

古狄安(Daniel Guzman Briman) (S1)。

S2:我覺得這個名字筆畫也不會太多,也不難寫。

(S2 訪談稿 2012.5.14) S1:我覺得我的名字很 geometric,形狀很好看。

(S1 訪談稿 2012.5.7) (三)在中國姓名學理論中具有吉祥之意

由於中國姓名學理論屬於較深層的中國文化內容,教導零起點、初中級的華 語教師較不會於課堂中特別講授。通常為中文程度較高、對於中國文化具強烈興 趣的學生會對於該領域有所涉獵研究,例如:袁志偉(Fiorenzo Johannsson)(S9)。

S9:喜歡,也沒有想過要改名。我覺得在台灣取名字很自由,取的 名字也都比較有意義。我的老師曾經幫我的名字算過命,他說 我的名字是土、金、土,在命格上是很好的。

(S9 訪談稿 2012.6.28)

二、 認同程度較低

本研究的訪談對象中,只有一位外籍生表示不喜歡自己的中文名字,原因是 其中文名字是擷取自母語姓名的最後兩個音節,但家人或朋友卻較習慣以起首的 兩個音節稱呼她,因此該生較難以適應自己的中文名字,例如:佟麗娜(Catalina Torres Hernández )(S10)。

S10:我不太喜歡自己的名字,因為我的台灣朋友跟外國朋友都會 叫我麗娜,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名字是“Cata”,在西班牙,麗娜 (Lina)是另外一個名字,所以感覺很奇怪。我跟別人介紹我自 己都還是“Cata”,我覺得發音也好記,我也希望我的朋友叫我

“Cata”,如果他們叫我麗娜,我有時候會以為他們在跟別人說 話。而且“Lina”在西班牙文是很普遍的名字,比較不特別,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以我不喜歡。

(S10 訪談稿 2012.5.11)

第五節 韓國人的姓名

此節欲探討韓國人的姓名由來與命名原則,並將內容分為三部分:一為朝鮮 民族的姓氏起源及演變;二為朝鮮民族的姓名組成、從古至今的命名原則及現代 韓國人依據命名學取名、改名的現象;三則是以本研究所訪談的韓籍學生為例,

探究其漢字姓名的由來及該生對其姓名的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