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戒律的實踐義涵

第六章 結論

三、 戒律的實踐義涵

出家初期,智旭曾矢志參禪以圖出世,雖於禪觀中數發悟境,卻剋證無期。

在感慨自己宿因力、福德淺薄之餘,體會禪定須輔於戒、教之相成,方能順利達 到出世目的。他認為三無漏學乃是出世軌式,所謂一必具三,三者具有相輔相成 而缺一不可的特質,而不能一味偏重於參禪或教乘,而忽視其他佛法的薰習。他

147

強調,契合於末世眾生根性、僧俗皆宜,兼具慧行與行行,三學相成的出世法門,

首推具有上述特質的《梵網經》,遂以梵網心地為其戒律思想依據。重視戒律實 踐的智旭,其一生的修學身行,可謂是以持戒、講戒和註解戒經為佛法實踐之基。

他的持戒行儀,不但展現出奉戒如師、嚴以律己的態度,更以期能得清淨相為其 修行目標。因此他在自恣日拈鬮文提出誓不忘菩提心、誓不違奉師之則、誓五夏 依止、誓不違願先畜弟子、誓不濫度人、誓與同志如說行等誓言,439此種種之誓 言皆不出於梵網菩薩戒的行法範圍。其願行除了表現他對諸重輕戒持守的嚴謹態 度以外,還反映出他對圓滿清淨戒體的欣求,以作為朝向圓成清淨佛性的修行關 鍵。

對於心地法門的證成,智旭特別強調菩提行願心、大悲心的生起、智慧開發 的重要性。他認為菩提心為菩薩戒的本修因,也是修善攝生、進趣中道佛性的正 因。為了達到契證的目的,智旭主張廣發大菩提心,誓欲紹隆佛種,盡度一切眾 生,為其菩薩戒實踐的基要;更強調若不知圓教宗義者,則非真實發大菩提心,

一切盡成虛解,而必墮入小乘權曲之界。彰顯行人以發菩提心而發起上求下化的 願行,若不以菩提心為正因,則不能成就最上佛果。約菩提心與清淨佛性的相即 層面言之 ,菩提心與佛性可謂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不異是言菩提心即是佛性的 相即面向;不一乃就不同層次的菩提心即是佛性顯現的程度。由此,菩提心可以 權宜開展為真性、方便、實智等三種菩提說。所謂中道佛性理體的顯發,即以菩 提心為性體,由菩提心的圓滿,而得以成就法身果德。方便菩提具有資集功德善 法的功能,也是作為緣因佛性開發、成就解脫德的關鍵。實智菩提則促成智慧的 生起和觀照作用,以慧契合中道佛性之理,了因佛性自能任運顯發,證得般若果 德。簡言之,由菩提心所開展出來的三菩提是開顯佛性三因、成就涅槃三德的根 本,強調菩提心的生起,是趣入菩薩道的第一要著,也是成佛的種子。

自忖戒行有缺而退戒為沙彌菩薩的智旭,主張先事戒而後入理戒的層次性;

若直接契入深妙難量的理戒,不只不悟其義,更會執理非事,以凡濫聖而起增上

439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 1,《卍新纂續藏經》,冊 36,頁 266 中。

148

慢之過。他主張梵網心地戒乃從理事並重、即事即理、即偏即圓的圓融觀出發;

但就實踐菩薩戒修學的歷程當中,應先遮除身口意對境緣的起惑造業,以持戒無 缺而成就清淨尸羅,進求理戒的領悟。透過嚴持淨戒而積集諸善功德,作為成就 無上菩提之初因;至於意屬內修的理觀,則須外假事戒為所依之境而得以顯發。

他主張嚴持諸佛淨戒,以及善修心地法門是入中道正門之基。對於菩提心、菩薩 戒與戒體之間的關係,智旭強調若退失大菩提心,以及毀犯十重戒,內則猶如人 心已壞,外如大地崩陷,不堪承載一切善法,增長乃至成就無上菩提。前者說明 失去成佛勝因,後者強調對圓滿戒體的毀損,則失去止惡、修善、利他的三聚德 用。若受持佛戒而對人事物起愛染瞋喜、邪見惡執,行邪命邪業等破戒行為,猶 如器皿已缺、穿漏而無所堪用。因此,智旭特別關懷菩提心與戒體的得失圓缺,

主張行人依菩提行願而晉受菩薩戒,透過對戒法的嚴持,促成智慧的開發和菩提 善根的長養。若能達到戒淨慧顯,無作戒體則圓滿無缺,無上佛菩提則究竟圓成。

同樣,《梵網經》諸重輕戒相的敘述當中,多次提到慈悲心的意義,強調菩 薩戒以慈悲利人、不惱害眾生為宗,讓一切眾生能離苦得樂;更藉由慈悲心的推 動,發起上求下化的大菩提心。此意義在智旭的演繹下,為慈悲字義賦予更深層 的義理詮釋和實踐義涵。他提出三慈同圓的大悲心,可謂是建立於心佛眾生三無 差別的圓理上,強調菩薩以上契無緣慈力,下合同體悲仰的大行願,積極行拔眾 生性德之苦,而與以性德之樂的心行;能讓一切重輕戒行、性遮諸業,皆得以轉 成為無盡戒體,而具有攝生義的四等四攝,也是從大悲心所開顯出來的德用。

至於以智慧莊嚴的理觀實踐,智旭以生定發慧的功能為進路;強調藉由伏結 斷惑的止觀力用,資助觀慧的開發。行人若能了知三界苦果、罪性本不實性,皆 因心觸境而起迷執倒見;即從觀罪性空的立場出發,運用空觀照見本性空寂,罪 性既從緣生而還從緣滅,戒行還復清淨,而自能任運安住於菩薩三聚淨戒當中。

進入相似即位之時,觀慧功力日深而觀照力相續現前,煩惱自然漸薄而慧性漸明,

此即是無作戒體獲得的前提。如能進入分破無明、各顯一分中道佛性的份證聖位,

無作戒體則自然顯發而任運起修。意味著無作妙戒的圓淨,是依慧明而嚴淨,所 謂慧淨而戒淨,戒淨則慧淨;猶如兩手互洗,相輔相成而促成清淨佛性的顯發,

149

彰顯行人從始至終戒不離於以佛性戒為本的修行範圍。進入聖位的修證內容,則 立足於性修不二、圓融無礙的觀點,說明緣因善心、了因慧心、正因理心三德秘 藏的顯發,戒體的究竟清淨,也是圓滿佛身的證成。若約自利自行立場論之,這 正是清淨佛性的圓顯;就化他利行而言,此是菩薩垂化攝生的本源。

即如上述,智旭提出圓滿無缺戒體的獲得,即是本具清淨佛性的顯發,此修 證義涵也呼應《梵網經》心地戒所流出本源自性清淨的宗趣。意味著行人所契證 的清淨戒體的中道佛性,與報身盧舍那佛體悟的內容義涵,是無有差別、圓融相 即,彰顯出心佛眾生體同無二的平等性。此本源自性清淨對猶未契證聖位的眾生 而言,實為正因理佛性,此性德佛性必須結合緣因佛性、了因佛性方得以開顯。

至於緣、了二因的成就,透過對菩薩重輕戒的與心地法門的相成,以一切功德善 根資助般若觀慧的開發。是以緣、了二因的開顯是藉由行人對事戒理觀的實踐,

以後天修行而契證先天本具的正因佛性,由此體現出性修不二、圓融無礙的中道 佛性。

四、 研究的展望與期許

本文在研讀當代學術對智旭思想的研究成果的同時,發現學者們多著重於圓 頓思想的論述;至於教界對《梵網經》註解方式,多屬隨文釋義和名相解釋的內 容。筆者對智旭的菩薩戒著作以及《靈峰宗論》研究過程中,發現智旭雖倡導高 標準的相即不二、圓融無礙理論;然在實際的修行過程中,結合了別教的漸次修 證方式,並非僅局限於圓頓法門的理論和實踐。此舉不僅為行人導引出一條即能 如願通往究竟成就,且又能順利達到目標的修行途徑,而不至於讓人錯覺《梵網 經心地品》為曲高合寡的經典。儘管智旭以天台教觀作為《梵網經》義理和實踐 的論述基礎,不難發現其思想也涉及「佛性」的意義,然基於篇幅的關係而未作 進一步的論述和疏理。因此,筆者希望藉由本文的引介,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 用。

150

對於重輕戒條的論述,智旭不但對大小乘、僧俗的持犯開遮的同異加以詳細 解說,更進一步會通事戒與理觀的實踐義涵,而不至於落入僵化性或尋枝遂葉的 持戒態度。初學者可透過《梵網經合註》的推引,對菩薩重輕戒相與心地法門的 義理深義與實踐,生起護戒信心和明確的理解。同時,透過本文對智旭戒律思想 的闡述,為智旭的學術理論和實踐思想重新作定位的同時,也希望透過智旭對大 小乘戒律的弘揚、著作疏解和身體力行的精神,喚起佛教四眾弟子對戒律瞭解、

學習和如法行持的正確態度。

151

參考書目

一、 經論原典(依照經書冊號編排)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 2,no. 99。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 6, no. 220。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

第 19 冊,no. 945。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23 冊,no. 1435。

劉宋‧僧伽跋摩譯,《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大正藏,冊 23,no. 1441。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冊 24,no.1484。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戒本》卷 1,大正藏,冊 24 ,no. 1500。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冊 24, no. 1485。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 25, no. 1509。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 30, no. 1579。

隋‧智顗撰,《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 33 ,no. 1716。

宋‧知禮述,《觀音玄義記》,大正藏,冊 34,no.1727。

隋‧智顗撰,《金光明經文句》,大正藏,冊 39,no.1785。

隋‧智顗撰,《菩薩戒義疏》,大正藏,冊 40, no.1811。

唐‧法藏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大正藏,冊 40,no. 1813。

唐‧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藏,冊 40, no. 1804。

明‧智旭述,《教觀綱宗》,大正藏,冊 46,no1939。

元‧德煇重編,《敕修百丈清規》,大正藏,冊 48,no. 2025。

明‧幻輪編,《釋鑑稽古略續集》,大正藏,49 冊,no. 2038。

宋‧從義撰,《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卍新纂續藏經》冊 20, no.359 明‧智旭疏,《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卍新纂續藏經》,冊 21, no. 371。

宋‧從義撰,《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卍新纂續藏經》冊 20, no.359 明‧智旭疏,《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卍新纂續藏經》,冊 21, no. 37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