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藕益智旭的菩薩戒思想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藕益智旭的菩薩戒思想之研究"

Copied!
1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南. 華. 大. 學. 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藕益智旭的菩薩戒思想之研究 A Study of Ouyi Zhixu’s thought on Bodhisattva Precepts. 研 究 生:釋延明 指導教授:黃國清博士. 中華民國. 一百零一年. 六月十九日.

(2)

(3) 論文摘要. 智旭身處的時代背景,可謂是政治腐敗、社會經濟紊亂的態勢。對於當時佛 教局勢,他目睹教界門庭諍競、叢林綱紀衰微、戒法不明的諸般問題。秉持不忍 聖教衰的護教情懷,智旭矢志投入振興佛教綱紀,以期恢復三學一源,以戒為基 的本懷。他一生繫於學戒、講戒弘律及撰述諸經律藏,其持戒嚴己的真摯實踐風 格,也為風氣低靡的晚明佛教帶來一股暖流。智旭主張三學一源、禪教律融合的 修行方式,認為佛法猶如帝網明珠,法法相融,皆不出於三無漏學的範疇;若能 顯發三學之用,即能了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宗趣。對教理與實踐有深刻體認 的智旭,推崇《梵網經》為戒乘的源頭,強調菩薩所持的性遮持犯及重視慧觀的 心地法門皆蘊含於戒乘的範圍內;也兼具了事修與理觀,性修不二的宗旨。. 智旭對《梵網經》的解疏方式,結合了《菩薩戒本經》的重輕戒相;依條文 秩序進行解釋和分析。他除了對戒相作逐條釋義外,更賦予三聚淨戒的相關意義 與作用。進言之,其戒條詮釋的內容在立足於律儀規範內的同時,又涉及攝集一 切善法,乃至使眾生悉得究竟樂的義涵。對於菩薩戒的義理思想與實踐的呈現, 智旭主張以天台教觀作為《梵網經》的理論基礎。他運用天台五重玄義的解題形 式,綱領性的將《梵網經》的內容作深入而具體的分析和詮釋。他強調《梵網經》 的深奧義理,可透過天台的理觀事修、教觀雙運的理論模式,貫徹於諸重輕事戒 與理觀心地的實踐義涵。進言之,智旭主張以究竟圓滿的圓教義為理論基礎,結 合別教漸次的修證方式,融會圓別二教的理論和實踐優點,以相輔相成的獨特修 證方式,貫徹於《梵網經》的義理和實踐思想上。. 關鍵字:《梵網經合註》、天台教觀、三聚淨戒、心地法門、佛性三因、中道佛 性. i.

(4) Abstract Zhixu living in the era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corruption , phenomena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isorder. At that time of the Buddhism phenomena, he witnessed conflicts between schools, declining disciplines and problems of morality of the monasteries. With upholding the will of suppor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Buddhism, Zhixu decided to commit himself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Buddhist discipline, in hoping to restore the profile of Three Practises of Buddhism(三學) . In his whole life, he tied up with patimokkha learning, lecturing and propagating vinaya, compilation various of scriptures and vinaya pitaka. His well regulated the conduct of Buddha‘s disciplines, providing warmth atmosphere for the malaise of the Late Ming Buddhist. Zhixu advocated the concept of Three Practices, integrating the schools of Zen, lectures and vinaya(禪教律) as a core education of Buddhist. He found that Buddha dharma is like the shining gems of Brahma net, all dharma teachings are mingle in harmony, and will not out of the scope of Three Practises . If one realised the significant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Three Practises, he is able to practise to attain the nature of Buddha mind. Through the profound recogni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ses, Zhixu respected Brahma Net Sutra as a root of academic and vinaya. He stresses the precepts of upholding and committing of bodhisattva with the reflection wisdom of The Methods of Mind Ground(心地法門), both poses the purpose of practicing and reflection.. Regarding the way of annotation, Zhixu integrated the major and secondary precepts of both Brahma’s Net Sutra (梵網經)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Sutra(菩薩戒本經), with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visions accordingly. In addition with the clauses interpretation, he was enduing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s of tri-vidhani silani (三聚淨 戒) on the clause of precepts. Regards with the indication of taught and practices of bidhisattva’s precepts, Zhixu advocated The Tiantai’s Teaching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Brahma Net Sutra. He use of The Tiantai Five Mystical form (五重玄義) to programmatic and analysis in depth on the content of Brahma Net sutra. He stress that, the advantage of integration of Tiantai Yuanjiao(天台圓教)as the exactly awesome. ii.

(5) theoretical basis with combination of gradually practices of Biejiao(別教) , to create the unique complementary way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ractice of Brahma Net sutra.. Keywords: Annotation of Brahma Net Sutra, Tiantai Teaching , Tri-vidhani silani, Methods of Mind Ground, Factors of Buddha Nature , Middle Way of Buddha Nature. iii.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2. 第二節. 當代研究成果之回顧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 7. 一、. 研究範圍 ................................................. 7. 二、. 研究方法 ................................................. 7. 第四節. 全文結構述要 ............................................. 9. 第二章. 晚明戒律環境對智旭學思之影響 .................................. 11. 第一節. 時代背景 ................................................ 11. 一、. 晚明政教關係的因素 ...................................... 12. 二、. 晚明佛教的戒律環境 ...................................... 17. 三、. 佛教對復興戒律的努力 .................................... 23. 第二節. 智旭的學思歷程 .......................................... 31. 一、. 毀佛崇儒的青年時代 ...................................... 31. 二、. 出家修學歷程 ............................................ 34. 三、. 學戒弘律時期 ............................................ 35. 四、. 晚年的思想會歸 .......................................... 39. 第三節. 智旭的著作 .............................................. 41. 第四節. 小結 .................................................... 43. 第三章. 智旭對菩薩戒的注疏與方法 ...................................... 45. 第一節. 《梵網經合註》的註釋方法 ................................ 45. 一、. 註釋體例 ................................................ 46 iv.

(7) 二、. 分科架構 ................................................ 57. 三、. 文句註釋方法 ............................................ 62. 第二節. 《梵網經玄義》的註釋特色 ................................ 65. 一、. 五重玄義的通論方法 ...................................... 65. 二、. 以經題解釋展現全經要義 .................................. 71. 第三節. 小結 .................................................... 79. 第四章. 智旭的三聚淨戒思想詮釋 ........................................ 81. 第一節. 攝律儀戒 ................................................ 84. 一、. 十波羅夷通攝一切禁制 .................................... 85. 二、. 十重障道失戒 ............................................ 87. 三、. 墮惡趣果報 .............................................. 90. 第二節. 攝善法戒 ................................................ 92. 一、. 障平等施予之相 .......................................... 94. 二、. 障正觀淨命之法 .......................................... 97. 三、. 持戒清淨生諸善 ......................................... 100. 四、. 菩提心為修善本源 ....................................... 102. 第三節. 饒益有情戒 ............................................. 105. 一、. 慈仁資助有情 ........................................... 106. 二、. 以德化生 ............................................... 108. 三、. 如法攝受有情 ........................................... 110. 第四節. 小結 ................................................... 113. 第五章 第一節. 智旭的菩薩戒思想特色 ......................................... 115 性修同圓之佛性戒 ....................................... 116. v.

(8) 一、. 佛性為三德秘藏之體 ..................................... 117. 二、. 行布圓融的階位說 ....................................... 122. 三、. 稱性不二、理事圓融之圓頓理 ............................. 129. 第二節. 觀行對菩薩戒實踐的重要性 ............................... 132. 一、. 心地法門與三聚淨戒的相即性 ............................. 133. 二、. 無作戒體的闡發 ......................................... 137. 第六章. 結論 ........................................................ 143. 一、. 依天台教學詮解菩薩戒的深層義理 ......................... 143. 二、. 菩薩行位修證的圓融說 ................................... 145. 三、. 戒律的實踐義涵 ......................................... 146. 四、. 研究展望與期許 ......................................... 149. 參考書目 一、. 經論原典(依照經書冊號編排) ........................... 151. 二、. 藕益論著 ............................................... 152. 三、. 蓮池論著 ............................................... 152. 四、. 中文專書 (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 153. 五、. 外文專書 ............................................... 155. 附錄一 ………………………………………………………………………………156 附錄二 ………………………………………………………………………………157. vi.

(9) 第一章. 緒論. 佛陀為眾生制定種種律制規範,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道德規範的標準, 引導眾生趨向三業清淨,順證究竟涅槃的意趣。要言之,戒律大致可分為感得有 漏人天樂果的世間戒法,以及導入了脱生死的無漏出世間戒法。出世間戒法也因 行人的發心和修證意趣,而有聲聞律儀和菩薩戒的區分;然而菩薩戒和聲聞律儀 戒因各有心向志趣,彼此的修習義涵也有所差異。聲聞律儀戒以遠離五欲塵勞 、 厭離生死,欣證涅槃為要務;菩薩戒則著重對菩提心、六度萬行的顯發與實踐, 普利眾生為廣集福德智慧的利行。根據聖嚴法師的考察,中國漢譯菩薩戒經共有 六種之多;此即是《菩薩瓔珞本業經》、《梵網經菩薩戒》、《瑜伽地論》菩薩 戒、《菩薩地持經》戒本、《菩薩善戒經》、《優婆塞戒經》,其中《瑜伽師地 論》戒本、《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乃屬於《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品》 系統的異譯本。1至於盛傳於中國的戒本,則分別以《梵網經菩薩戒》和《瑜伽 戒本》為兩大主流。. 僧肇於《梵網經序》提到,《梵網經》由姚秦時代鳩摩羅什,於弘始三年, 在長安草堂寺譯出。《梵網經》本有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然唯有《菩薩心地品》 上下兩卷被譯成漢文,專明菩薩行地的一部菩薩戒經。2隨著《梵網經》的譯出, 大乘菩薩戒逐漸成為中國佛教界所推崇而廣為流行的戒經;對《梵網經》的相關 注疏、註解也不勝枚舉。此外,隋唐時代各宗派對《梵網經》的弘揚也頗為重視, 如天台智顗《菩薩戒義疏》、唐代明曠《天台菩薩戒疏》,以及華嚴法藏《梵網 經菩薩戒本疏》。隨後,法相部玄奘也譯出《《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品》和《菩 薩戒羯磨文》,因此《瑜伽菩薩戒本》也隨之弘揚於中國。. 宋代延續了隋唐對《梵網經》重視的風氣,律師們與其他宗派都積極參與授 受、研究和撰述的弘揚工作。當時的菩薩戒著作有延壽《受菩薩戒法》,與咸 1. 釋聖嚴著,《戒律學綱要》,(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 年,二版),頁 338-39。 《梵網經》卷1,大正藏」冊 24,頁 997 上。. 2. 1.

(10)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慧因《梵網經菩薩戒注》,知禮《授菩薩戒儀》,以及 遵式《授菩薩戒儀》。至於元代的律學發展內容,多偏向藏傳的祕密戒,以及漢 傳佛教的四分律學。然而傳統的漢傳律宗傳承,因無重要律師出現而暗淡無光, 戒學研究和持戒修行理念逐漸淡化;導致漢傳佛教面臨衰微的局面,此凋敝現象 也持續影響明代的律學發展。明代以南山體系的律師們,除了以聲聞律儀作為重 整叢林綱紀外,也特別重視《梵網經》的弘揚;其中,弘贊撰有《梵網經菩薩戒 略疏》,寂光《梵網經直解》。同時,晚明佛教四大師之雲棲祩宏與蕅益智旭分 別為《梵網經》作注疏,前者著有《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後者則有 《梵網經合註》、《梵網經玄義》以及瑜伽體系的《菩薩戒本經箋要》。. 回溯佛教自印度東傳以來,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譯經孕育期,隋唐的百家爭 鳴、八宗林立的盛況。宋元佛教則以內部交融匯合各宗派,外部則是融攝儒、 道二教思想,呈現出特殊的儒、釋、道交融轉變期。明代佛教的發展動向,也 追隨著宋元佛教的後繼型態;其教理思想雖然與宋明儒家發展大致相似,實際 上卻是同中求異中謀新發展。3本論嘗試透過晚明佛教四大師之一,蕅益智旭的 菩薩戒註解,以便進一步了解當時大乘戒學理論和實踐思想的發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明代佛教對戒律弘傳的實況,《新續高僧傳‧明律篇》,明確地記載著明代 弘揚戒律共有十八人之多,可見明代弘律者尚不乏其人。4值得一提的是,到了 晚明時期,佛教界相續出現弘揚戒律的著名高僧,其中以雲棲祩宏、在犙弘贊、 古心如馨、三昧寂光、永覺元賢等人的貢獻最為顯著。他們除了投入振興戒法的 傳承以外,也積極展開對菩薩戒的提倡和弘揚,反映出當時佛教界對菩薩戒的高 度重視。作為晚明時期的佛教巨擘,蕅益智旭也是弘揚菩薩戒的積極投入者。他 對菩薩戒律的重視,可從其孜孜不倦地為菩薩戒經撰寫註釋、講說,以及致力推 3.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初版), 頁 57。 4 《新續高僧傳‧明律篇》卷二十八記載《正傳》有十四人,《附見》四人,共十八人。參照: 郭朋著,《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頁 175-176. 2.

(11) 廣菩薩戒為普及化的行儀展現出來。其不餘遺力的弘律表現和堅毅的實踐精神, 除了備受近代人推崇的模範以外,其戒律思想更是值得研究的主題。. 本論文的研究方向將鎖定於蕅益智旭的菩薩戒思想和實踐行儀作為探討議題。 聖嚴於《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一書,針對智旭的時代背景、生平、著作、宗 教實踐和其學思發展,作出細膩透徹的闡述,此書堪稱為「目前學術界唯一有 關智旭研究之專書。」5美中不足的是,此書涉及的面向較廣,並非聚焦於戒律 的討論。若對智旭留下的龐大論著作分析和歸類,戒律撰述大致占了總數額的 三分之一,此數量反映出他對律學的專研深度,並不亞於對其他相關經論的心 力投入。從他撰述的著作和文集 內容呈現,智旭特別重視禪教律兼修、三學一 源,以戒為基的義理實踐,更奉《梵網經》為其日常的修行功課。此種種行儀 反映出智旭的律學思想是不容忽視的研究議題,因此激發筆者對智旭律學的研 究動機,特別是對其菩薩戒思想的層面,欲作深入與系統的探討。. 就教理思想層面而言,智旭認為:「戒定慧之種備,則禪教律之本得矣。」 6. 他主張三教的義涵皆不出於三無漏學的範圍,兩者的一致性,也反映出禪、教、. 律之間非異非一的相即意義。他強調三學以律為優先,即藉由律儀斷除有漏法, 洞悉開遮持犯,會通與融合大小戒法、教乘之差異。7強調縱使一位禪僧或教乘 講僧,也不能離於戒律持守的範疇。精通於大小乘律藏的智旭,目睹政治腐敗、 社會動盪不安、佛教叢林衰微、戒法淪喪的情景,基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的悲願推重下,激發智旭對戒律振興的雄心。直得一提的是,從智旭對戒律撰述 和其他著作內容的透視中,不難發現他以《梵網經菩薩戒》作為戒律實踐的中心 思想。8其相關的菩薩戒著作有五種:《梵網經玄義》一卷、《梵網經合註》七 卷、《菩薩戒本經箋要》一卷、《菩薩戒羯磨文釋》一卷、《梵網經懺悔行法》 一卷;另有《重定受菩薩戒法》和《學菩薩戒法》的勸戒文。智旭面臨了佛教界. 5. 龔曉康,《融會與貫通-藕益智旭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舍,2009 年, 一版), 頁 11。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 6,《卍新纂續藏經》,冊 36,頁 359 中。 7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 1,《卍新纂續藏經》,冊 36,頁 255 上。 8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初版), 頁 414。 6. 3.

(12) 與社會的種種頹廢風氣,以及本身在弘律歷程所遭受艱辛挫折,逐漸體會到《梵 網經》修證義涵、普遍性和深廣度,非常適用於當時的環境背景,因而極力投入 菩薩戒經的註釋、弘揚和講戒等法務。從菩薩道的實踐義涵言之,菩薩十重四十 八輕戒和心地法門是菩薩修行和成就佛道的正因,有心者只要發心學習此戒,則 必能成就佛道。因此,智旭將此佛性戒推崇為第一最上微妙之戒。9. 智旭對菩薩戒思想的詮釋,強調透過洞悉大小乘諸戒的開遮持守以外,也將 不同系統的《梵網經》與《菩薩戒本經》的義理貫徹於三聚淨戒中,他對三聚 淨戒賦予何種意義,則是本論所要進行釐清的問題。智旭強調,《梵網經》菩 薩戒乃是一切諸佛菩薩,乃至一切眾生所依的清淨本源;也是成就三十心地法 門的佛性種子。經歷三次閱藏經驗的智旭認為,《梵網經》的深層義理,可通 過天台理觀事修並重的理論加以詮顯;並以天台教觀作為義理基礎,撰寫出 《梵網經玄義》、《梵網經合註》兩部巨著。至於智旭如何將天台的理論,貫 徹於菩薩戒思想和實踐意義,以及對心地法門與重輕戒相作了何種程度上的會 同,這些皆是筆者所關懷的課題。. 綜合以上所述,本論文將以智旭菩薩戒思想為研究進路,希望透過智旭的相 關著作和和現有學者的研究成果為基礎,藉由本論文的撰寫,以期能夠解明下列 問題:. (一)智旭的師承、學習過程、環境對其菩薩戒思想的影響為何? (二)探究和分析智旭對菩薩重輕戒相和心地法門的義理詮釋,透顯出甚麼 樣的特殊思想? (三)透過天台教觀的義理詮釋,他對《梵網經》菩薩戒實踐賦予何種意義?. 以上,有關智旭菩薩戒的理解、義理詮釋、修證義涵,以及其戒律思想對後 世的影響,皆是筆者嘗試爬梳的課題。. 9. 釋藕益,〈梵網經合註‧卷三〉,《藕益大師全集》,(台北:佛教書局,1989 年),第 11 冊, 頁 7311-13。. 4.

(13) 第二節. 當代研究成果之回顧. 學界對智旭的菩薩戒研究的成果不多,學者們大部分專注於智旭的淨土和天 台圓頓教觀方面的思想研究;有關智旭的戒律或菩薩戒的資料,多屬於小篇幅或 概略性的敘述。有鑑於此,筆者嘗試從片段的當代研究成果中,以及《藕益大師 全集》的第一手資料中掘取所需的相關論述,作為本論文的參考內容。. 目前學術界的蕅益智旭的思想研究,首推釋聖嚴的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 教之研究》;此書分別對智旭的時代背景、一生的信仰、宗教實踐、著作、學 理,以及思想和學德領域,作出周全細膩的表達,也為後期研究者提供良好的 研究參考。此中,他提出智旭致心傾向大乘戒的著作有《梵網經玄義》一卷, 《梵網經合註》七卷,強調智旭的戒律思想經過時間和環境得錘鍊,逐漸從小 乘的事相戒轉向大乘心地戒的成果,更透過天台教觀解釋戒律條文的論述。隨 後,聖嚴撰出〈明末的菩薩戒〉、〈明末中國的戒律復興〉二篇論文;皆收錄 於《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一書中。他在〈明末中國的戒律復 興〉文中將明末的戒律復興內容,分成明末戒律的著作、在家戒與出家戒、受 戒法、戒律環境等四大特色的論述。〈明末的菩薩戒〉首先提及《梵網經菩薩 戒》的源流,然後分別對 明末菩薩戒弘揚者,雲棲祩宏、雲棲祩宏、三昧寂光、 在犙弘贊的德玉等人的菩薩戒著作特色,以及作出概括性的陳述;此論述內容 也為筆者提供明末戒律歷史的有利參考線索。. 此外,釋自澹撰有〈藕益智旭的戒律觀〉一篇,此文扣緊智旭對戒律生涯、 持戒態度,以及對復興戒律志願的相關論述。文中提到智旭感慨明末戒法的頹 廢和倫喪,而發起致力宏戒之心,卻甚不滿意其弘戒成果的悲戚心態。釋自澹 更將智旭與同時代弘律的雲棲祩宏、見月讀體作戒律實踐上的比較。釋見曄於 《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重新為晚明佛教定義為復興的佛 教,反駁晚明佛教是衰頹期的傳統說法。他強調晚明佛教時期的四位大師,雲 棲祩宏、憨山德清、紫柏達觀、藕益智旭等人的出現,為明末佛教掀開嶄新的. 5.

(14) 朝氣和改革。此中,作者對智旭的修學歷程,修學生涯中所關注的重點和貢獻, 個人的宗教信仰情懷和精進克己的生活形態,作出精闢的解讀和闡述。. 有關晚明佛教環境背景的當代學術著作,有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 周齊《明代佛教與政治文化》、陳玉女《明代佛門僧俗交涉的場域》,以及江燦 騰《聖域踏尋:近代漢傳佛教史的考察》。陳永革於書中提到晚明佛教的思想主 題和復興特質,內容包括了禪學中興、淨土信仰、戒律復興、禪教歸淨,以及佛 儒道交涉、心學流變等思潮的論述。其中,作者分別提到菩薩戒思想與晚明佛教 的戒律復興,從攝心歸戒到禪律歸性,以及戒律思想的詮釋。《明代佛教與政治 文化》首先提出明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和明初政治文化環境,更進一步對佛教政 策的基本模式,士大夫的儒釋觀,明代高僧的處事取向和政治文化傾向進行論述。 陳玉女在《明代佛門僧俗交涉的場域》一書中提到明太祖對佛教三經講習的政策, 佛門學佛模式和落實難題,特別針對叢林生活的理想規範與現實的衝撞和調和論 述。《聖域踏尋:近代漢傳佛教史的考察》第一卷以中國近代佛教社會及其思想 變革為主題,針對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以及所面對的種種課題為考察內容, 並說明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練和改革。同時,作者也對《慨古錄》所記 錄的晚明叢林諸問題,提出精闢的闡述。. 智旭生平與思想的研究 ,義理和實踐思想的相關學術論著有陳英善《理體 與心性說-蕅益智旭之研究‧智旭思想之評析》,以及〈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 其定位問題〉二文,作者透過對智旭整體著述的考察後,將智旭的思想特質定義 為理體論和心性說。龔曉康著《融會與貫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一書中,提到 蕅益智旭生平及著述,以及其淨土思想的行門;也強調持戒作用對念佛求生淨土 的重要性。釋聖嚴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淨土宗史論》提出〈蕅益大師的淨土 思想〉一文中,論述了智旭的生平事蹟,三學一源、念佛三昧,九品往生,以及 四種淨土說。. 6.

(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在晚明佛教的高僧行儀中,智旭可說是一位精通儒佛二家義學、兼修禪律淨 的宗教思想家和實踐者,所涉及的著作範圍頗為廣泛。在佛教的著述方面,除了 《靈峰宗論》以外,尚有《阿彌陀經要解》、《梵網經玄義》、《菩薩戒本箋 要》、《法華經玄義節要》、《法華經會義》、《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 句》、《閱藏知津》、《法海觀瀾》、《周易禪解》等數十種;堪稱是一位知識 淵博、窮究三藏的學者,以及網羅各宗教義的集大成者。.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和取材方面,將側重於智旭的五種菩薩戒著作,即《梵網 經玄義》一卷、《梵網經合註》七卷、《菩薩戒本經箋要》一卷、《菩薩戒羯磨 文釋》一卷、《梵網經懺悔行法》一卷,以及另外兩篇勸戒文,即〈重定受菩薩 戒法〉和〈學菩薩戒法〉也屬本論的探討範圍。至於其他現存的撰述,也是筆者 參考的文獻依據,其中《靈峰宗論》的願文篇、法語篇、問答篇等,卻是重要的 文獻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智旭雖然極力弘揚菩薩戒,並以《梵網經》為中心的 戒律實踐者,對聲聞戒的重視和推廣仍然不遺餘力。從其戒學論著發展可窺見智 旭的菩薩戒思想,是建立於聲聞戒的基礎上,如智旭言:「重樓四級,上級既造, 下級可廢耶?」10同時;進一步彰顯出菩薩戒的普遍性和深廣度,遠比聲聞戒來 得勝妙。 二、 研究方法 佛學研究是針對前人的佛學成果,進行理解和研究的方式。吳汝鈞認為,現 代佛學研究的方法可歸納為:文獻學方法、考據學方法、哲學方法、思想史方法 以及實踐修行法等。強調研究方法的應用,不僅決定了研究的方向,也直接影響 研究的成果;若能善巧運用研究方法,則能激發新的知識和創意性的構想。11對. 10. 弘一,〈藕益大師年譜〉,《藕益大師全集目錄》,(台北:佛教書局,1989 年),頁 13。 吳汝鈞,〈對現代佛學研究之省察〉,《佛學研究與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3 年),頁 94-95。 11. 7.

(16) 於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筆者將分別以文獻學方法、思想研究方法作為本論文的基 本進路,以期能達到研究的目的。. (一)文獻學方法 文獻學是對文獻資料的收集和研究,此中也包括了古代歷史的文獻記載。可 以說,文獻學是建立在整理、編繤、注解文獻的工作上。中國古代文獻的內容可 分為三大類:一、著作:將認識知覺所獲得的經驗和啟示,經過理性的理解後的 精要結論,轉換成富有創造性的理論。二、編述:將過去固有的書籍,重新以新 的體例加以改造、組織,編為適應於客觀須要的書本。三、鈔繤:將過去繁複雜 亂的內容,加於修改、刪除、重整、歸類後,以新的體裁展現出來。12本論文運 用文獻研究法,以梳理智旭著作中有關戒律的部份,解明文句的意義,以作為進 一步研究的基礎。其次,也幫助梳理有關智旭生平與時代的歷史文獻資料,以了 解其所處的佛教文化背景以及生涯學思歷程。. 佛學研究的文獻學方法,是離不開典籍依據的範疇;透過典籍的文字的推敲, 對研究主題作出更深刻的了解;同時,對於前人的著述,必須經過消化、理解領 會和琢磨的過程。我們可能從此過程中有所啟發和增益,更完整地將內容表達出 來;或者經過刪定,使之正確;對於漸趨隱晦的道理,須作一番探微索隱工作。 因此,對於古人的撰述,實際上是屬於適切理解其文義的工作。13準此以觀,本 文將從蒐集、閱讀、整理和分析文獻的方式,幫助文獻內容的了解,以期達到研 究的目的。. (二)思想研究法 佛學研究中的思想史研究,其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它可被理解為思想與歷史 的結合,跟考據和哲學思辨都有密切關係;若順著歷史發展的脈絡,描述其思想 流變,則成思想史。吳汝鈞強調,思想史比較博雜,除了思想研究之外,文獻研. 12 13. 參照張舜徽,《中國文獻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頁 31。 參照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頁 39。. 8.

(17) 究進路也較易與思想史相應結合。14簡言之,若以歷史的發展脈絡為背景,結合 文獻學的研究方法,進行描述和釐清其思想源流、演進,以及對義理義涵的論述, 比較容易掌握研究對象的深層思想,以及它們與前後期之思想文化背景的關聯。. 關於思想方面的考察,本論文將從文獻學的基礎上,並透過當代研究成果的 相關資料,進一步找出思想的重點,探求其深層意義,以理解智旭的菩薩戒思想 與特色。此目的可藉由透過對智旭在菩薩戒著述、宗論的文句脈絡中,掌握它所 要表詮的意趣,以便深入與系統地釐清智旭的菩薩戒思想。. 第四節. 全文結構述要. 本文的內容鋪陳與架構上的安排,主要是從智旭的環境背景、學思歷程、對 菩薩戒著作的著述態度、其菩薩戒義理和思想詮釋,以及宗教實踐進行探討。本 論文內容章節的結構安排,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的鋪陳,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是針對本論文的問題意識,略述研 究動機的產生以及引發探討的目的。第二節,當代研究成果的回顧,列舉目前學 術界對智旭的著述評介、其生平、戒律實踐觀、明代時代背景和佛教戒律思想的 整體研究等,專書或單篇論文的研究的概要介紹。第三節為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研究範圍,著重於智旭的菩薩戒方面的著作,傳記、年譜, 以及他所撰 述的各種著作。(二)研究方法,分別以文獻學方法、思想研究方法作為本論文 的進路。第四節為全文結構述要。. 第二章. 晚明戒律環境對智旭學思之影響,在四節的內容敘述當中,首以. 「時代背景」為進路,分別以晚明政教關係的因素、晚明佛教的戒律環境、佛教 對復興戒律的努力三大項目加以說明。第二節「智旭的學思歷程」,大致可分為. 14. 吳汝鈞,〈對現代佛學研究之省察〉,《佛學研究與方法論》,臺灣學生書局, 1983 年,頁 121-122。. 9.

(18) (一)毀佛崇儒的青年時代(誕生至受具足戒前)、(二)出家求戒歷程、(三) 學戒弘律時期、(四)晚年會歸期。第三節「智旭的著作」針對智旭現有遺著重 新加以彙整歸納,大致可分為法藏目錄、經論註釋、戒律註解、文集雜著,以及 懺儀等五大類。第四節,「小結」。. 第三章. 智旭對菩薩戒的注疏與方法,此章分為三節。第一節「《梵網經. 玄義》的註釋特色」,分別以解題方法、解釋經題和文句註釋方法為探討主題。 「解題方法」,說明智旭採用天台五重玄義的撰寫方式,即釋名、顯體、明宗、 辨用和教相等五大科,作為《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經題的詮釋架構。第二節 「《梵網經合註》的註釋方法」,分別以十門明義法、分科加購,以及文句註釋 方法,就智旭對經文的文句詮釋體例、訓解方法的評析,作細密的考察。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智旭的三淨聚戒思想詮釋,第一節「攝律儀戒」先以十波羅夷通一. 切禁制為開端,強調菩薩十重無盡戒總括了攝律儀戒的德目、障道失戒,以及墮 惡趣果報。其次則從消極面強調障平等施予之相、障正觀淨命之法;積極面則從 持戒清淨生諸善、菩提心為修善本源,說明行人對攝善法戒的違犯和持守的利益。 第三節「饒益有情戒」分別從慈仁資助有情、以德化生、如法攝受有情等三方面 論述菩薩饒益群生的種種善巧施設。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 智旭的菩薩戒思想,第一節分別以佛性為三德祕藏之體,行布圓融. 的階位說,稱性不二、理事圓融智圓頓理的不同層面,說明「性修同圓之佛性戒」 的特殊義涵。第二節則強調觀行對菩薩戒實踐的眾要性,分別對心地法門與三聚 淨戒的關聯,以及無作戒體的闡發。. 第六章. 結論,本章將對整體的研究內容作一個總結性的討論,說明本論文. 所的研究成果,探討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觀點,所面臨的限制和不足,以期提供 研究發展的新方向。. 10.

(19) 第二章 晚明戒律環境對智旭學思之影響 明代末期的整體環境,可說政治日趨腐敗、社會矛盾激化、天災人禍頻繁 的混沌時代。當時的佛教發展,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與佛教的深厚淵源。由於 朱元璋曾於環境複雜的低層社會掙扎求存,意識到元代朝綱崩潰滅亡,莫不與佛 教有密切關係。15基於前車之鑒,明太祖在施行政治管理方針的同時,也對佛教 陸續施行不同的政策措施,以鞏固國基與發展;而其子孫們也普遍地沿襲這些佛 教管理政策。然而,除了政治文化的影響外,明代的佛教發展也隨著外在環境的 影響,以及內部管理弊端日益嚴重,導致叢林綱紀傾向頹廢的困境。對此景況, 佛教界的尊德如何在面臨外在的政府文化、社會環境的問題,乃至教界內部紛攘 的危機和困境下,企圖尋求具體的處理之道,為奄奄一息的晚明佛教投入一股強 心劑呢?處身於社會動盪不安、叢林頹廢、戒法淪喪的智旭,環境背景對其影響 之深,當從其自傳〈八不道人傳〉,所撰寫的《靈峰宗論》和其他相關著作的記 載最為詳盡與信實。同時近代律師弘一為他撰述的〈藕益大師年譜〉,都是探索 有關智旭生平的寶貴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智旭雖處於社會與宗教生存危機的環 境,依然努力不懈地研讀、著述經論、積極弘揚佛法,為奄奄一息的佛教注入一 股強心劑。本章將從晚明的政教背景、佛教戒律環境等的種種因素,對其學思歷 程的影響,以及剖析智旭對復興戒律的關懷。同樣,智旭對內典和外學的著述, 也窮究了畢生的心力。他一生的著作宏富,總合約有五十種之多,涵涉佛教經律 論、雜論等著述,也是本文所要強調的內容。. 第一節. 時代背景. 明太祖(1368-1399)自統一天下後,為了鞏固其政治地位,便以嚴刑峻法、 恣行專制的方式領導國家。其子孫承其遺制外,復多淫荒無度、縱慾妄為的昏君;. 15. 元朝歷代統治者極為崇侫番僧,對番僧除了給予寬鬆的自由空間外,大量施田於僧寺,耗龐大 費用於佛事功德,導致社會風氣、政治文化和經濟在某程度上偏差而制造了佛僧公害,此危機也 蔓延至明代的佛教體制。參見周齊,《明代佛教與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頁 28-29。. 11.

(20) 導致朝政荒亂、官吏腐敗、勢豪驕橫的局面。 16這種昏聵廢政的帝制通病,在明 代中後期間則是日益嚴重。同時,此期間的皇帝大多迷戀於密教或秘方秘術,促 使一些心術不正的釋道之徒謀得鑽營的機會。 17明穆宗死後,由太子朱翊鈞繼位, 萬曆(1573-1619)為神宗朱翊鈞的年號,佛教界稱之為晚明時期。 18 萬曆期間的 政治形態,也不離於皇帝荒惰,宦官橫行,稅監四出的窘境;百姓被賦予沉重的 社會壓力,導致眾怨紛起、民不聊生的慘況。根據荒木見悟的考察,明朝自隆慶、 萬曆以來,國家內部則處於政治紛爭日益激化,刑罰、重稅漸趨苛酷,貧民騷動、 人倫秩序已動搖的動盪中;外難則有面臨東方之倭寇襲擊,以及北方外敵入侵的 困境。19面臨王權忽崇忽抑的佛教界,也受到極大的轉變;佛教內部弊端所導致 的衰敗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綜觀以上,反映出晚明社會局勢和佛教 叢林正處於紛攘多事的時代。. 一、. 晚明政教關係的因素. 學界對於明太祖的佛教政策,焦點大都偏向利用佛教力量奠定其極權統治的 負面說法。儘管如此,何孝榮認為太祖雖有此意圖,然太祖對佛教的情懷,是不 應被忽視的一環。太祖穩固統治政權之後,也曾極力清理釋道存有的詬病,所採 取的限制措施是屬於階段性,而非長期禁絕的手段;其本意是借助佛教慈悲、包 容的精神,發揮化民善俗的功能。20然而隨著諸多人為的主觀因素與時空變遷, 其佛教政策卻因運作不當而反其行道,導致佛教的管理和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和影 響。 16. 黎傑,〈宗教與風氣〉,《明史》,(香港:海僑出版社,1972, 再版),頁 598-99。 武宗沉溺於密教番僧活佛與佛事行為而導致勞財傷命和民怨四起,嘉慶世宗是好鬼神事、崇尚 道教的皇帝。參見周齊,《明代佛教與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 76-79。另, 萬曆神宗的宗教傾向則是崇佛亦崇道的帝王,參見於明‧沈德符,〈[釋道〉主上崇異教,《萬 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1976,頁 683。 18 日本學者野上俊静認為萬曆為明朝末期,見野上俊静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 (台北:台灣商務,1980), P162。此外,鎌田茂雄則統括「明清以後的近代佛教,可以說是 佛教的衰頹期。」參照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7,再版),頁 241。江燦騰則指出,晚明佛教主要是指神宗萬曆(1573-1620)期間。參照江 燦騰,〈中國近世佛教的社會及其思想變革〉,《聖域踏尋:近代漢傳佛教史的考察》,(台北 縣:博揚文化,2009),頁 25。 19 荒木見悟著,周賢博譯,《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祙宏之研究》,(台北市:慧明文化, 2001 年),頁 81 。 20 陳玉女,《明代佛們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10),頁 13。 17. 12.

(21) 明太祖於洪武 15 年(1382)開始,對佛教各宗派屬性作形式上的規範;即將佛 教分裂為禪、講、律教三宗,以不同服色的袈裟辨識各類各宗僧侣。祩宏於《竹 窗隨筆》提到初出家時,禪僧尚穿褐色僧袍,講僧為藍色,律僧穿黑色的宗派分 類。此舉被視為整合佛教宗派專業和活動,督導各宗各盡其職,專注於修行、義 理探討,以及祈福消災等佛事。21顯然,明太祖推行宗教管理法令,雖出於整治 元末番僧公害所潛餘的流弊,以便檢肅釋道、僧俗混亂,以及糾正僧行道德而施 行的策略,卻未意識到僧團長期因禪教律分離,埋下導致僧人束書不觀、離經叛 道、狂妄無律的禍根。同時,明太祖對佛教管理的干涉,限制僧人對經典部類的 學習,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22到了萬曆期間,禪講律的寺院皆轉成講寺;表面 看似宗派融合之勢,實則造成戒律地位被忽略和宗乘主體消融的局面。祩宏就施 政者對佛教的種種不當管制,為佛教的發展前景而深感憂慮。23. 此外,執政者藉由佛教可導民繕性、維護社會綱常作用,刻意渲染鼓動善 惡因果教說;不但有利於維護王綱、輔助治化的功利目的,更是達到愚頑和威攝 百姓的功能。24再者,政府進一步干預、控制佛教僧眾的活動,禁止寺院講說經 論。這種斷絕對僧俗直接傳承佛法的措施,逐漸導致佛教逐漸趨向專應付世俗經 懺佛事、綱紀蕩然、愚化迷信的頹廢局面。湛然圓澄(1581-1626)對政府禁演講所 衍生的問題,作出以下反彈:. 今也槩禁講演,非惟賢愚不可辨,仍恐世間不成安立矣。何也?彼無名之 徒,常道有所不聞,更不以佛法訓導之,不知置此輩於何處耶?夫如此之 流,既不知儒禮,又不諳佛法,無鄉山可戀,無妻子可牽。倘有不軌之徒,. 21. 政府將各宗派集中為寺,禪宗專注於參禪修行,講寺為研討義理教說的華嚴、天台、法相諸宗, 晚期的律寺則是名存實亡的虛名罷了,政府則將之轉變為專事瑜伽密法儀式、消災祈福、為死者 超薦度亡的瑜伽教。此外,《釋鑑稽古略續集》卷 2 提到明太祖於洪武二十四年的佛教榜冊曰: 「今天下之僧多與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等其教而敗其行,理當清其事而成其宗。令一出 禪者禪,講者講,瑜伽者瑜伽,各承宗派,集眾為寺。有妻室願還俗者聽,願棄離者聽。」大正 藏,49 冊,頁 936 上。 22 陳玉女,《明代佛們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10),頁 35。 23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台北:佛教教育基金會,1993) ,頁 116。 24 周齊,《明代佛教與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 11。. 13.

(22) 一呼而應,其依附如鷹犬,其狂悖如狼虎,不知此時,將何法以收 之。……執政者盡禁講經論道,而資彼無名者流,狂悖懶惰。以為是者, 其猶返戈倒授而養成其惡也。25. 事實上,執政者有感院寺為集眾起義溫床的威脅,遂而施行種種防止僧俗混淆的 措施;特敇令僧人禁止與官府結交吏往來,不許奔走市村,也禁止俗人無故進出 寺院。26政府雖稱此為制止僧侶世俗化的合理措施,卻導致佛教失去弘傳佛法和 度化眾生的途徑;也讓佛教僧侣的活動空間和獨立性受到嚴峻的挑戰。一些素質 低落、品德蕪雜,混雜於僧團的光頭俗漢,對於禁講政策的施行,無疑是斷送他 們接受佛法熏習的機會。此舉導致他們身心無處依託,不守戒規和懈怠放逸的頹 廢局面。如前述,僧眾素質每況愈下的情形,不但影響僧團的清淨和合生活,也 動搖佛教叢林的綱紀和發展。. 嘉靖以後,佛教叢林僧尼數額、行動嚴格受限制的情形,莫不與民間白蓮教 的興起有極大關聯。根據《慨古錄》記載:. 今之叢林眾滿百餘,輙稱紅蓮白蓮之流,一例禁之;致使吾教之衰,莫 可振救。27. 政府以強壓的方式阻止教團的壯大發展的用意,雖是嚴防佛教與民眾密切接 觸,而可能引發的非常事件。此源於長期被政治統治階層視為違法亂紀的民間秘 密宗教組織,往往假借佛號簧鼓人心,顯異惑眾; 28更為一些不心術不正之徒, 伺機潛住於寺院或覬覦寺產銀坑之利。此舉除了讓佛教蒙受到政府禁約的災殃外, 也反映出佛教僧團綱紀鬆散與僧眾素質日益腐敗的情形。. 25. 《慨古錄》卷 1,卍續經藏,114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729 頁下。 《釋鑑稽古略續集》卷 2:「嗚呼僧若依朕條例,或居山澤,或守常住,或游諸方不干於民, 不妄入市村。官民欲求僧以聽經。豈不難哉。」大正藏,卷 49, 938 下。 27 《慨古錄》卷 1,卍續經藏,114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728 頁下。 28 陳玉女,《明代佛們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10),頁 105。 26. 14.

(23) 相對於明代佛教發展的每況愈下,明代的僧官制度雖延續宋元體制,其組織 制度卻比前朝嚴密周詳。此因明太祖曾為僧人,深解佛教叢林的利弊,便利用僧 官制度為統治教團和群眾的工具,藉以限制僧籍、糾察僧眾和控制寺院勢力的壯 大。可見明代的僧官品階規定、組織架構比前朝更官吏化;此時的僧官制度,已 淪落為帝王專制極權主義的政治策略。29所謂滔天之水,始於濫觴,帝王的昏昧 無能、荒惰的治國方式,正是助長官僚日益肆劣,腐化橫行的主要因素。晚明的 僧官制度,雖延續太祖所制定的僧錄司官八員之制,卻受制於沽名釣譽、交際奉 承為業的貪污官吏,讓教界一些不肖之徒伺機而入,以錢財請納、囑托人情,罔 顧禮義廉耻,乞尾哀憐、教顰模範的奉承貪官污吏,以賄賂手段求得掌管寺院之 職。同時,官府不辨清白對錯,對僧團動輙行禁的昏庸態度,以致真求出離、道 念堅固的僧人,裹足不前而紛紛隱遁山林。30. 除此之外,明代實錄檢閱也數數發現僧官因貪污賄賂而被彈頦之事。《明英 宗實錄》記載景泰五年七月辛亥:「治僧錄司有善世南浦等納賄度僧之罪」,天 順元年二月己亥:「僧錄司右闡教道堅,嘗因故太監陳祥奏請建大隆福寺,且假 祈禳入內殿誦經,費府庫財,上命斬之,已而刑科覆奏命宥死發充鐵嶺衛軍。」 31. 反映出僧官的素質,已逐漸趨向衰落和日益腐敗的情形。上層僧眾品德低落,. 被質疑為無力統攝僧眾,以及失去維護叢林綱紀的缺失是理所當然的。. 有關僧侣的受戒事宜,明代政府也對戒壇開設做出程度上的限制。洪武 10 年(1377)3 月, 洪武 20 年(1387)4 月, 永樂 5 年(1407)期間,皆由禮部 發文告開設戒壇。到了隆慶年間則開始禁止開戒的先例,其原因為戒壇靡費國庫, 以及戒壇度僧制度渙散,男女擾雜,不合戒規而施行禁立戒壇。32 另外,《慨古 錄》曾提到明太祖制定禪僧須受戒方得度牒。瑜伽教卻以納牒為度的雙重標準。. 29. 謝重光、白文固,《中國僧官制度史》,(清海:人民出版社,1990, 第一版) , 頁 231-3。 《慨古錄》卷 1,卍續經藏,114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730-31 頁上。 31 釋見曄著,《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為中心》,(台北市:法鼓文化,2007 年) , 頁 45。 32 王建光,《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頁 436-37。 30. 15.

(24) 自嘉靖 45 年以來,政府禁止開設戒壇,禪僧無從獲得合法的憑據,也無從辨識 四方遊行僧尼身分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明代初期的剃度制度和度牒發放,尚是開放和給予適當的管制。 最初,明太祖曾對佛教廢除僧侣丁錢,於洪武 6 年、21、25、28 年期間給於免費 發度牒;永樂元年則開始每 3 年發給度牒。到了正統以後,度僧申請必須事先至 官府行勘試、驗證貫籍、經典考試後,方允許申送禮部複試考取度牒。此舉是為 了杜絕冒僧、限制寺院與僧尼剃度數額,以及限制出家年齡,極力沙汰素質不佳、 破戒娶妻僧人。33此外在因素在某程度上對佛教僧團整肅和保護作用,然而卻助 長佛教僧團私自度僧、私造寺、假僧藉的腐敗風氣,至於私自受戒的僧尼,官府 卻給予勒令還俗的嚴重懲罰。. 萬曆神宗當政期間,因其荒怠而大事揮霍,官吏貪污盛行,導致國庫財政虧 空。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于百姓以外,另一途徑則以施行賣牒救災的方式謀求經費。 嘉靖 18 年(1546),官府開始以每位僧人納銀的賣牒方法增加國庫稅收,至嘉 靖 37 年(1565)則將賣牒銀額調漲至四銀之高。隆慶 6 年(1572)的賣牒泛濫 之甚,可從政府題准禮部印發空頭度牒通行,以及各處召納的情形反映出來。同 時,京城以外的度牒申請,只須至戶部納銀五兩,即可從禮部取得度牒。 34官府 實施賣牒增稅之舉,表面雖視為開放僧尼數額;實際上,卻讓伺機隱遁的逃軍逃 囚,逮得機會而混雜於僧團中。至於一些不守叢林清規、遊惰或托為僧道,游食 四處的遊方僧則日愈增盛。為了制止僧籍益發泛濫,官府唯有再次發布懲罰敕令, 嚴制參與民間修齋誦經活動,不守戒律,敗壞風化和不務道業的僧尼。準此觀之, 施政者不顧後果而草率賣牒度僧,作為擺脫國稅盈虧途徑的不智之舉,與正統時 期度僧的嚴格度相比下,反映了施政者的昏庸、自私態度,國治漸傾衰敗的情境。 因此,圓澄控訴這並非佛教管理不妥善,而是統治者昏庸和不善政策才是真正的 導因。. 33 34. 李東陽,〈僧道〉,《大明會典(三)》,(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6) ,頁 1575-77。 李東陽,〈僧道〉,《大明會典(三)》,(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6) ,頁 1576。. 16.

(25) 如上所述,政府對佛教施行的不當政策,可歸納為:限制經教發展、宗乘結 構瓦解、禁講經論、限制戒壇開設、宦官橫行,僧官貪污無品、以錢度僧、度牒 氾濫的種種流弊。35如前所言,施政者對佛教施行的不當政策,對整體佛教的管 理和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作用和影響。. 二、. 晚明佛教的戒律環境. 明代戒律所呈現的景象,可說是屬於前衰後盛的狀況。佛教自唐末遭受會昌 法難的蹂躪後,祖師們的律學著作多遭毀滅,此後鮮少出現傑出律學法將,具有 影響的戒律著作更屈指可數,此導致戒學在宋元以後面臨逐漸衰微的趨勢。因此, 明代的佛教狀況雖然承續了前朝的發展脈絡,仍處於叢林衰微、戒法低迷的窘境。 晚明佛教整體的戒律環境雖遭受政府不當管制的外在因素影響,然而僧團本身內 在的制度管理,僧材素質低落,以及僧團律制鬆懈等諸多問題,也是導致佛教腐 化的主要因素。. 35. 江燦騰,〈中國近世佛教的社會及其思想變革〉,《聖域踏尋:近代漢傳佛教史的考察》, (台北縣:博揚文化,2009),頁 47-53。. 17.

(26) (一) 叢林管理之弊端 明代佛教政策下的僧錄管理組織,除了管轄違規各寺僧籍、一切租糧詞訟, 以及執行官方措施之外,對於叢林內部行政管理、僧伽教育、僧伽行儀、師資水 準的具體影響卻是微不足道的。明代僧團寺院生活規章除了固有的律儀揵度外, 也攝取了中國叢林《百丈清規》的規制;可惜的是,這些生活規章卻未被一般教 團善加運用。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寺院管理組織,尚無完善的制度或如法遵循古 律可言。作為僧眾安身立命的道場,叢林制度的嚴密性和管理有效性,必須仰賴 住持和執事者的賢明與公正態度。《敕修百丈清規》之〈住持章〉記載住持之職, 須經由叢林大眾共同決議推舉出來的佳選。規定此人須是德劭年高,廉潔公正, 行為舉止威儀莊重且堪能服眾,能獲諸山長老推崇讚許的尊德為宜。相對而言, 若住持不擇賢才,涉及拉攏法眷鄉人,好於樹立朋黨、排擯良善,賄賂徇私,或 縱容知事者互相攙奪寺院財產與供養,則是導致綱紀戒法廢蕩,叢林則陷入頹廢 的困境。36 如上所言,住持具有肩負法幢棟樑、續佛慧命的重要使命,除了對叢林內部 制度作適當的管理外,對外務也能夠獨當一面的賢者。實際上,晚明叢林的住持 的素質與才德,往往是強人所意。明代初期的度僧政策必須經由考試核審,住持 之職必由僧司或朝廷敕令有德之尊德擔任此重責;然晚明時期的僧職選拔,卻淪 落為僅以納銀便堪稱為寺院領導的頹廢處境。此舉讓無才德卻善攀世緣之徒,以 賄賂腐敗的官府僧司的方式,謀得主持一職的不堪之舉。對此,《金陵梵剎志》 就記載了南京禮部於萬曆 33 年(1604)期間發出諭敕,規定京剎的五大寺的主 持選拔,務必要從叢林中推選有德行僧人考試驗證,以能通達教行義理,方可委 任住持之職,強調僧司毋得濫舉的欽錄。 37上述可推論出,住持的德行學養對宗 風盛衰、叢林清規的維繫、僧眾戒德的樹正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從官方敕令 干涉住持委任的情形,反映出當時叢林內部迂腐風氣的嚴重性,促使官方須作出 必要的肅整措施。. 36. 《敕修百丈清規》卷 3,大正藏,48 冊,頁 1130 中。 葛冥亮撰,〈各寺僧規條例〉,《金陵梵剎志(卷五十二)》,(台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1994),頁 1847。 37. 18.

(27) 同樣,僧團辦事僧的才德素養,對叢林制度管理的優劣也具有深遠影響。 圓澄的種種指謫顯示當時的叢林多以學養低落、或不識字的執事僧擔任。其領眾 之法僅侷限於多勸門人善信修人天善福,或勤作叢林寺務而已;對於遠來叢林尊 德賢哲怠慢不迎,深恐對方的學養優勝於他而恥於受教。38顯然這些不懂戒律教 法、不老實修行、依經謗教而不求親證親悟的執事者,更忌諱於門人經教學養處 於他之上,也導致制度管理上的偏差和凌亂。此外,住持的徇私、愚昧傲慢,縱 容執值事僧濫用職權,往往導致僧團內部抗爭,不護僧制而私用寺產,意圖謀取 個人利益的事件層出不窮。依智旭曾於叢林參學所描述情景得知,學問僧輕蔑作 務僧不知教理,僅以貿然勤作而讓叢林無光;作務僧也批評對方袖手而食、戒德 不守、學業不成的過失;此相輕的情形也同樣發生在禪堂與藏堂中。智旭認為, 僧眾各蘊忌恨和貢高的態度,足以導致叢林內部是非紛起、體段兩傷的混亂局面; 指謫他們皆是敗壞法門的獅子身蟲。39因此,政府於永樂 10 年曾諭令禮部重懲不 守戒律、涉及修齋誦經牟利、遊蕩荒滛、毫無忌憚的僧人作出嚴格的禁令。嘉靖 45 年期間,官府與僧司度督察當地寺院、僧尼數額。倘若查獲僧尼不在本處,則 懲罰住持,也勒令一切寄住雲遊僧還俗。40從政府諭令反映了當今住持的昏庸無 能、執事者濫用職權之過,僧尼素質參差不齊、雲遊僧四處飄盪之多,嚴重衝擊 僧團倫理道德的旗幟。可見當時的叢林管理制度,已陷入雜亂無章、僧綱淪喪的 狀況。. (二) 僧人素質低落 對於晚明僧人的素質水平,圓澄在《慨古錄》就當時民眾出家動機不純、複 雜程度,作出以下形容:. 38. 《慨古錄》卷 1,卍續經藏,114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頁 734 上/736 上。 釋蕅益,〈靈峰宗論〉,《蕅益大師全集》,(台北:佛教書局,1989 年),第 17 冊,頁 10891。 40 李東陽,〈僧道〉,《大明會典(三)》,(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6 ),頁 1577-78。 39. 19.

(28) 或為打劫事露而為僧者,或牢獄脫逃而為僧者,或悖逆父母而為僧者,或 妻子閗氣而為僧者,或負債無還,而為僧者。或衣食所窘而為僧者,或要 為僧. 而天戴髮者,或夫為僧而妻戴髮者,謂之雙脩。或夫妻皆削髮,. 而共住庵廟,稱為住持者。或男女路遇而同住者;以至姦盜詐偽,技藝百 工,皆有僧在焉。如此之輩,既不經於學問,則禮義廉耻,皆不之顧。41. 一些出家者顯然為了逃避官府制裁,或求擺脫家庭社會紛爭,視戒律清規為 草芥的光頭俗漢,紛紛寄託於佛門,假托袈裟之名,貪圖四事供養而苟且偷安於 僧團。加上度牒氾濫之嫌,民眾藉出家脫稅,不識教說而唯求自活的雜亂情形。 江燦騰認為僧人忽戒輕律、違反戒律,以及種種奇形怪狀表現的背後,實存在著 現實生活的沉重壓力。42這些寄託於叢林屋簷下的無知僧徒,自然輕蔑叢林戒規; 勢必造成佛教叢林衰頹,戒法淪喪、龍蛇混雜的局面。. 以上所申,叢林已成為囚犯逃避官府追捕的避風港,或者為怠惰愚民逃避賦 稅服役的潛所。這些散落於叢林道場或四處遊蕩的投機者,導致原本不重視制度 管理的僧團結構更趨鬆散,其原有的弊端也暴露無遺。同樣,智旭也痛批當時素 養低落、不守本務、混雜不堪的僧團。他譬喻狂禪者如狂誕狐禪,學者僅為鑽紙 蠅學,持律者猶如羺羊戒子,念佛者為狼狽蓮宗,瑜伽者則是優倡瑜伽,邪命雲 遊,農事僧民猶如雲遊賊住和禿頭商賈,雖外著如來衣、現僧伽相,卻大反其道 地踐踏和玷污伽藍地,冒出家名而苟且混過一生。43. 出家本是割愛辭親、志求了生死解脫的大志向。久了則為因緣名利所污染, 著重於物質享樂,營造宮室、值田產、畜徒眾、多積金錢,勤於攀緣世俗之事, 過著與俗人無異的生活。對此,祩宏苦口婆心給於殷切的勸導,趕快著眼看破世 俗塵勞的欲望,方是出家之後之出家。44憨山就當時視戒律如糞土,根性惡劣的. 41. 《慨古錄》卷 1,卍續經藏, 732 頁下。 江燦騰,〈中國近世佛教的社會及其思想變革〉,頁 75。 43 釋蕅益,〈靈峰宗論卷一之三,滅定業呪壇懺願文〉,《蕅益大師全集》,(台北;佛教書局, 1989 年),第 16 冊,頁 10343-44。 44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台北:佛教教育基金會,1993),頁 140。 42. 20.

(29) 末法僧尼,深感無奈。他認為當今的僧眾勤於攀緣世俗情緣,不修戒律禪法,妄 想紛飛,也不思解脫之法。45. (三) 律師凋零,戒法不明 佛教僧團秉持「以戒為師」的遺訓,維持團體內部的清淨和合,作為延續佛 法慧命,令正法永住於世間的勵行。令人惋惜的是,晚明的佛教叢林卻面臨有戒 無師、受戒不持戒、甚至無戒無師的窘境。自南宋靈芝元照律師一度復興戒法傳 承以來,其後雖有律師之名,卻再無出現卓越於戒律止作行持的阿闍梨,更無躬 踐戒行的律則而言。 46 晚明禪僧元賢禪師(1578—1657),對開壇授戒合法性的質 疑、授戒師資匱乏,也頗有微言:. 自靈芝照之後,鮮見其人,至於後代稱律師者,名尚不識,況其義乎? 義尚弗達,況躬踐之乎?至於潭柘昭慶二戒壇,其流弊有不忍言者,若 不奉明旨禁之,後來不知成何景象也。萬曆末年,諸方得自說戒,正與 佛意合,然鹵莾甚矣。今日欲起律宗之廢者,非再來人必不能也,悲夫! 47. 如引文所言,從元賢斷然質疑律師們混濫情形和授戒的合法性,顯然對當時佛 教戒行律則每況愈下,律師後繼無人的窳濫情況感慨良深。他認為,自宋代靈 芝元照律師開演戒法至今,鮮少律師堪能與的匹比。反觀時下律師們不僅未能 透徹理解戒條開遮持犯的要旨,也不知持律要津;此舉即無授戒之益,更反招 褻瀆戒法之咎。可見潭柘、昭慶二戒壇所衍生的流弊之深重,以致政府藉此機 會干預戒壇開演,作為制止類似流弊重演的理由。縱然政府於萬曆末年廢除戒 壇禁令,佛教界依然面臨律師素質混濫、戒法隱晦的困境,莫怪元覺感慨非菩 薩再來方能振興戒法。曾經面臨無處受戒的智旭,感同身受提出傳戒會多未依. 45. 《憨山老人夢遊全集》卷 3,《卍新纂續藏經》,冊 22,頁 759 中。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頁 164-165。 47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 30,卍續經藏,125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頁 780 上。 46. 21.

(30) 制、依法而執行,他批評此陋習更是誤人誤己的濫觴;此皆他歸咎為律師們之 師乖率訓,不攻律制教典所致。48. 戒律乃是僧團和合清淨,修定發慧的奠基,也是增長居士們對僧團生起淨信 的要津。佛學的信解行證宗要,皆應立足於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然而晚明叢林 卻戒法不振,僧團面臨龍蛇混雜,僧眾不守持戒規;有志求道之人也無以住於佛 法綱維之中。政府縱是對佛教施行程度上的不當政策,然佛教僧團真正面對的挑 戰是內部雜亂無章的困境。智旭有感而發:「諸佛滅後,以戒為師,三無漏學, 以戒為首;秉羯磨而如說修行,名為正法住世;依律藏而和合共學,斯令僧寶不 澌。深嗟末運,罔識良模,持犯總自不知,源委何嘗略討;或恣行非法,或癡若 啞羊,或離事談空,或執相迷旨;致使覺皇巧便,埋沒湮沈,邪見稠林,蔓延滋 茂。」49 他指謫這些外形如沙門,卻對戒律不知不解,猶如羺羊持律。 50智旭的責難反射 出當時教界的混亂、僧侣對經教戒律的輕慢態度,禪僧置禪而盲修瞎練,法師置 教而世法圖利的狀況。可見此時僧人對戒律觀可見一斑,戒法沉寂也就不可言喻 了。. 智旭形容當時佛教環境如佛法末運,僧眾紛紛競騖虛名;對三藏經典罕知端 緒、抱持著管中窺豹的狹隘觀點。一些縱然如法羯磨受戒者,卻罔識規範律儀, 或僅於琢磨文字的法師,乃至狂妄的禪客,此皆視之為敗壞佛法的師子身蟲。他 強調:. 吾人最切要者,莫若自心。世閒善明心要者,莫若佛法。然佛法非僧不 傳,僧寶非戒不立。戒也者,其佛法綱維,明心要徑乎。慨自正教日替, 48. 釋蕅益,〈重治毘尼事義集要序〉〉,《蕅益大師全集》,(台北:佛教書局,1989 年),第 21 冊,頁 7655。 49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 1:「伏念諸佛滅後,以戒為師。三無漏學,以戒為首。秉羯磨而如 說修行,名為正法住世。依律藏而和合共學,斯令僧寶不澌。深嗟末運,罔識良模。持犯總自不 知,源委何嘗略討。或恣行非法,或癡若啞羊,或離事談空,或執相迷旨。致使覺皇巧便,埋沒 湮沈,邪見稠林,蔓延滋茂。」《卍新纂續藏經》,冊 36,頁 265 下。 50 釋蕅益,〈靈峰宗論卷一之一,〈己巳除夕白三寶文〉〉,頁 10266。. 22.

(31) 習俗移人, 髡首染衣,不知比丘戒為何事?一二弘律學者,世諦流布, 開遮持犯,茫無所曉,况增上威儀、增上淨行、增上波羅提木叉乎。51. 戒律乃是僧團和合清淨,修定發慧的奠基,也是增長居士們對僧團生起淨信的 要津。佛學的解行皆應立足於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晚明叢林戒法不振,僧眾 不守持戒律,有志求道之人無以住於佛法綱維之中。除了政府施行不當政策的 外部因素外,佛教僧團中龍蛇混雜、良莠不齊的僧人,雖示現出家相於人,卻 不知出家、受戒、持戒為何事。稍有略知戒法、妄稱志心弘律者,卻徒有虛表; 更遑論進的增上律儀、增上淨行、增上別別解脫戒的進階修行了;毫無保留地 反映出僧眾對戒律的輕慢、無知之過。莫怪智旭對於律師不知律,受戒者即無 學戒之實,更無嚴持戒律之言的迂腐風氣深感遺憾。. 三、 佛教對復興戒律的努力 明代佛教戒律思想發展,雖立基於唐宋時期之以教解律、以律釋行的聲聞 《四分律》基礎上;然明代時期的戒律思想已漸形成大小乘律並進,展現出宗乘 觀點詮釋戒律,禪律教一致、聲聞大乘戒律理論的融和特質。52盡管如此,晚明 佛教承續明代上中葉佛教的低靡不振、社會風氣趨俗化,以及束書不觀、無根狂 解的狂禪53思潮的狀況。嚴格而言,明代的戒律復興期可說是從晚明展開的思潮, 這時期的佛教發展一改明代前期的呆滯、衰微的型態,呈現多元並進的發展趨勢。. (一) 明代復興戒律的巨匠 《新續高僧傳‧明律篇》雖記載弘傳戒律有 18 人之多,然祩宏所撰的《皇明 名僧輯要》18 人全是禪僧;《釋鑑稽古略續集》卷 2 僅僅提到昭慶寺濡律師之名。. 51. 釋蕅益,〈靈峰宗論卷六之一,〈化持地藏菩薩名號緣起〉〉,頁 11066。 王建光,《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頁 430。 53 狂禪即指似儒非儒、似禪非禪的運動,其特色為狂。如當時有一批禪僧,認為不拘細節,亦不 妨礙本心之探究。參照釋見曄著,《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為中心》,(台北市:法 鼓文化,2007 ),頁 132。 52. 23.

(32) 54. 另《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卷 7 則僅僅提到「中興律祖」古心如馨、三昧律祖寂. 光與見月律師三人而已。其次,明代時期的律學撰著,重要的戒律著作多出於他 宗僧侣所撰寫,律僧除了多對日常行為儀規撰述以外,具有影響力的律學著述也 屈指可算,更枉論有卓越創新的律學思想了。此空窗期直至萬曆期間,才出現古 心如馨(1541-1615)從文殊菩薩親授戒法後 ,頓悟毗尼宗旨的奧義;遂被禮請 於至古林開壇傳戒。此後分別於靈谷寺、棲霞寺、甘露寺、靈隱、天寧寺等,以 及中土南北共三十多處道場弘毘尼,律學才因此而興起。55如馨撰有《經律戒相 布薩軌儀》一卷,並將大小乘戒相、出家在家戒儀規、羯磨法皆羅列於中,讓授、 受戒者更容易掌握戒法、戒相和儀軌內容。如馨將戒法傳於三昧後,明代乃至漢 地戒律才真正回歸到傳統的南山法脈和軌跡上。晚明清初最具影響的戒律弘傳者, 則屬如馨門下三昧寂光(1580-1645)和讀體見月(1602-1679)的千華派系統最 為舉足輕重。. 見月從三昧接任住持寶山後,專志律學,極力復興戒律和改革叢林。他也是 弘揚千華派,發揚律學的集大成者。聖嚴認為,事實上到現在為止的中國戒律傳 承,多是由千華派發展出來的56。晚明自萬曆期間陸續出現了弘揚戒律的尊德, 除了古心如馨、三昧寂光、讀體見月、在犙弘贊等人(1611-1681?)以弘律為本 務的思潮出現外,尚有淨土高僧和禪僧如雲棲祩宏、憨山德清、藕益智旭、永覺 元賢等高僧,共同努力恢復弘傳戒法的傳承,逐漸展現出佛教戒律復興的新氣象 57. 。. (二). 菩薩戒律的弘揚. 晚明佛教所關注的戒律問題主要是戒律荒廢,鮮少輩出律師弘揚戒法,以及 有名無實的授戒問題。這促使許多護教心切的高僧禪師紛紛投入復興戒律的陣容. 54. 《釋鑑稽古略續集》卷 2 提到樸隱禪師是從弘教立公落髮,受具足戒於昭慶濡律師的記載;大 正藏,49 冊 , 頁 929 中。 55 王建光,《中國律宗通史》,頁 432-32。 56 釋聖嚴,〈明末中國的戒律復興〉,《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市:東 大出版,1990,初版),頁 152。 57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頁 159。. 24.

(33) 中。針對晚明佛教叢林的現實處境而言,佛教界意識到除了叢林內部行政的整肅 之外,更須注重僧伽的修行教育;有鑒於此,佛教叢林尊德意識到出世解脫與入 世關懷結合的必要性。作為出家僧眾與在家居士共同修持的菩薩戒,在晚明佛教 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教界普遍將菩薩戒融入於佛法弘揚和實踐上。 58就 菩薩戒意義而言,菩薩戒之三聚淨戒蘊含斷惡、修善和利他的修行綱目,同時也 貫穿了大乘菩薩戒思想四弘誓願的義理。意即防非斷惡的攝律儀,戒相應於煩惱 無邊誓願斷的自利德目;攝善法戒則相通於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 義涵;饒益有情戒則涵攝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利他行。. 菩薩戒的倡導,是祩宏強調事行實踐的要項。祩宏認為,菩薩戒是一切法的 宗要,其法益如杲日麗天、普輝虛空一般的寬廣,一切眾生皆蒙得其利益。無論 是僧、俗、神、鬼、惡道幽途等有情眾生,只要聽懂法師之語,皆能受持菩薩戒 法。59可見菩薩戒是以利濟為懷,不擇眾生界別,不拘事相的廣大利行。他強調 菩薩戒的無所不容、無行不攝的行持,含蓋了佛教的實踐、本願、戒律、理念, 乃至成就佛道的保解脫戒。換言之,菩薩戒並無嚴格揀擇受戒資格和條件的侷限, 但解法師語、發菩提心,即可守持的通戒,其適應度是非常契合當時的社會和宗 教環境。祩宏也提到「遡流及源,全歸此戒,」60即一切佛法源流,皆不出於梵 網菩薩戒;佛法之三無漏學,六度自修利他,乃至無量法門皆涵攝於此戒中。. 此外,祩宏畢生推崇「戒殺方生」的理念,莫不契合於《梵網菩薩戒經》 〈不殺生戒〉之「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61的實 踐思想。立身於日趨惡化、殺伐不已的動盪社會中,祩宏意圖以人類本具的惻隱 之心作為世人反思目的,喚醒沉淪於暴虐、貪婪的道德意識。準此觀之,祩宏由 衷地表達他對慈悲孝順為救護眾生的贊同,並且強調不殺即是護生理念。他認為. 58.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頁 161。 蓮池,〈梵網淨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序〉,《蓮池大師全集雲棲法彙(一)》,(出版項目 不詳),頁 3-4。 60 《雲棲法彙(選錄)(第 12 卷-第 25 卷)》卷 17,《卍新纂續藏經》,冊 33,頁 88 下。 61 《梵網經》卷 2,第 24 冊,頁 1004 中。 59. 25.

(34) 既以奉行菩薩戒,更應恆常安住於慈悲之心。 62因此,菩薩戒的不殺生思想,可 說是是祩宏終生奉行的律儀,也是推己及人的信念。聖嚴則認為,祩宏的菩薩戒 思想實際上是以戒為基礎,進而容攝全體佛法,乃至於世法在內;強調其思想不 僅侷於禪宗,也實際蘊含了華嚴的義理架構。63. 對晚明佛教甚具影響力的智旭,也是積極弘揚菩薩戒思想的推手。智旭強 調,行人對戒侓的實行,不但能使僧團和合清淨,佛法綿延不斷地常住於世間。 對個人而言個人,藉由對菩薩戒的清淨持守,以及對心地法門的實踐,方能證得 圓滿佛身。64因此智旭在弘揚菩薩戒經當中,特別推崇《梵網經》的殊勝性。他 強調此戒乃是光明金剛寶戒,也是一切眾生本具有的佛性戒。雖然當今人性沉迷、 愚鈍黯昧,也自有入門的方便方法;眾生只要發起菩提心,盧舍那佛即為他授菩 薩戒法。65同時,他認為具有《梵網經》不擇眾生利鈍,更不須另於心外求戒, 唯須發心即可秉受菩薩戒;既能保任行人到達解脫彼岸的獨特性。其用意無非是 激發和鼓勵信心怯弱修行者,不應滯留於自利自度的聲聞戒法,應勇敢地邁向廣 修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戒法。. 同時,智旭為了讓菩薩戒更為廣泛流通,刻意刪去傳統授戒繁文縟節的儀軌, 並撰寫一卷簡明易懂的《重定授菩薩戒法》,引導讀者進入大乘戒殿堂的途徑。 另一位弘律巨匠三昧寂光除了積極宏演南山律外,對菩薩戒的推崇也不遺餘力, 並撰有《梵網經直解》4 卷。他主張梵網真性是人人本具的莊嚴,倘若世人能迴 因向果,則能了知以受持梵網菩薩戒為成就無上佛道的密切關係。至於見月讀體 (1601-1679)所編訂《傳授菩薩戒正範》,也成為後世流通最廣的一種傳授菩 薩戒法。66. 62. 蓮池,〈梵網淨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頁 248-9。 釋聖嚴,〈明末的菩薩戒〉,《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市:東大出版, 初版,1990),頁 162。 64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頁 98。 65 釋蕅益,〈梵網經合註〉,《蕅益大師全集》,第 11 冊,頁 73110-4。 66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頁 169。 63. 26.

(35) 智旭等人雖體認秉受戒法的合法性固然重要,若對授戒儀軌加以適度變通, 規範內容簡明而扼要,有助於佛教戒法順利弘傳的重要因素。同樣,另一位四分 律弘律師在犙弘贊,也極為重視菩薩戒的奧妙且普及性的思想特質,特撰述《梵 網經菩薩戒略疏》8 卷,提到「思以古佛菩薩之行,誘諸後學,而挽回末劫頹風」 67. 的期望,可以看出弘贊欲寄菩薩戒以挽救戒律頹廢的厚望。綜合上述,晚明尊. 德竭盡所力的作出一系列的重整、弘揚戒律的復興努力,對恢復戒律規範和傳承 起了相當程度的作用。. (三). 叢林制度之改革. 圓澄在《慨古錄》一文明確記載了晚明叢林僧品不端、戒法鬆弛、度牒氾濫 的諸多弊端。意味著已呈強瘡百孔的佛教叢林,必須經歷一場積極的重整運動和 改革洗禮。圓澄認為,欲振興叢林法源,必須仰賴政府重新整合僧官制度,摒除 僧司受制於儒學官僚的歪風氣,綱正其應有的職權。此外,選擇賢明住持領導僧 團,也是重整叢林綱紀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因素。整體而言,對晚明叢林 改革運動最為顯著的尊德,莫不屬於祩宏與憨山二人了。以重整雲棲寺成就最為 顯著的祩宏認為,雖由度牒氾濫、投機者混入僧團,僧官無能和限制僧尼數額而 導致叢林衰敗的因素;然而佛教叢林若能擁有嚴密的管理制度與有效的執行力, 外在影響則未能對叢林產生如此嚴重的殺傷力。68. 以上種種的客觀因素的反映,祩宏體認導致叢林衰敗的主要原因,乃是僧團 本身忽視戒律規範之過。因此,在他領導雲棲寺的整體觀念中,始終強調嚴持戒 律的重要性。他畢生努力不懈的重整雲棲寺綱紀,使雲棲寺僧眾素質皆有高尚的 宗教情操,以及嚴持淨戒的修行風氣。以其說《緇門崇行錄》反映了祩宏對僧眾 品德素養的要求,不如說《雲棲共住規約》展現出祩宏對僧團管理的宏觀。在共 住規約中,他有系統的將叢林各大堂口分門別類,制定僧約、修身各十項,以及. 67. 《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 1,《卍新纂續藏經》,冊 38,頁 695 中。 Chun Fang Yu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P171. 68.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ffective use of a variety of texts (e.g. information texts) to encourage deep reading, connect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broaden their knowledge base. -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