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Berry、Willingham 與 Thayer(2000)認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 體與人際關係親密感的建立和衝突的次數有關,衝突次數越多越不容易建 立親密感,而 Wilkinson 與 Walford(2001)指出外向性的人在互動中 感受到親近的感覺,人格特質傾向神經質的人在互動的親近感呈現負相 關,Jensen-Campbell、Adams、Pery、Workman、Furdella 與 Egan(2002)

亦表示友誼運作的品質與人格特質有關係,友善性較高的人比較容易奠定 好的友誼品質,而陳嬿竹(2002)亦對學生進行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的研 究,發現和善性、嚴謹自律性較高者,與父母之間關係較佳;外向性、和

善性較高者,與朋友之間關係較佳;人格特質對與網友之間的關係影響比 較薄弱,石文宜(2005)表示人格特質為和善性、嚴謹自律性、外傾支配 性及聰穎開放性的個體,比較容易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由此可知,有 些個體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衝突,但有些卻是能夠體驗到良好的友誼,

可見人格特質會影響個體在人際關係親密感的建立。

李雯娣(2000)在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中,以人格五因素模式(和 善性、聰穎開放性、嚴謹自律、神經質、外傾支配性)為基礎進行研究,

發現人格特質傾向和善性、聰穎開放性、嚴謹自律性的兒童,會表現較多 的利社會行為。Ehler、McGhee 與 Garry(1999)對兒童進行人際關係與 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人際關係較差的學童其人格特質的友善 性、嚴謹自律性與外向性的得分較低,而神經質性與憂鬱和焦慮有顯著相 關,涂秀文(1999)亦對學生進行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進行的研 究,發現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人越容易感受到快樂,Asendorpf 與 Wilpers(1998)也表示外向性的人,喜歡建立朋友網絡,同儕關係數目 較多;人格特質傾向於和善性則與同儕的衝突較少。可見,人格特質為神 經質的個體容易憂鬱並且比較沒有利社會行為的產生,而其他人格特質的 個體與同儕之間的衝突較少,容易表現出友善、外向的行為,所以與同儕 之間的相處容易獲得快樂與滿足。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認為人格特質在人際關係上有不同程度的 影響性,人格特質為外向性、友善性的個體在人際關係上容易建立親密 感;具神經質性的個體容易在人際關係上產生衝突,而在親密感的建立過 程中容易產生焦慮感,友誼之間運作的品質也與人格特質有關,友善性較 高的人比較容易奠定好的友誼品質。由此可知,人格特質會影響個體去面 對週遭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他人如何產生互動。

貳、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Robinson(2003)認為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個體幸福感比較高,施建 彬(1995)亦指出人格特質傾向外向的個體,其幸福感較高;神經質傾向 低者,其幸福感較高,Costa 與 McCrae(1980)發現神經質傾向較高的 人對生活容易產生負面的情感,比較不幸福,Bostic 與 Ptacek(2001)

亦表示神經質性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擔心、情緒比較不穩定以及不樂觀,所 以幸福感的感受比較低。這表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本身易產生情緒 不穩定以及對於事情抱持悲觀的想法,對於生活可能無法達到滿意,所以 幸福感比較低。謝美香(2006)認為友善性、謹慎性及聰穎開放性等人格特 質傾向,皆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神經質」人格特質傾向則與幸福感 呈負向相關。

Diener、Sandvik、Pavot 與 Fujita(1992)認為人格特質為外向性 的人會運用社會支持的策略,所以比較容易會感受到幸福,而Argyle

(2001)以人格五因素模式進行幸福感的預測,研究顯示人格特質為外向 性與幸福感呈正相關、神經質性的人與幸福感呈負相關,Ruiz(2005)亦 以人格五因素模式與幸福感進行研究,發現人格特質在幸福感上有不同程 度的差異,外向性與幸福感呈正相關、神經質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而經 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與幸福感也有些微正相關。林芝怡(2005)

亦認為人格特質為外向性、和善性、嚴謹自律性、聰穎開放性等傾向,皆 與幸福感呈正相關;而人格特質為負向支配性和神經質傾向則與幸福感呈 負相關。可見有些人懂得利用社會支持讓自己感受到幸福,所以對於幸福 感的感受並非人人一致,而是有程度上的差異。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認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容易出現擔 心、不樂觀的想法而且情緒比較不穩定,對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幸 福感的感受會比較低;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人比較會運用社會支持的策

略,容易感受到幸福感,其他人格因素(經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 性)與幸福感也有些微地正相關。由此可知,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對於幸 福感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參、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廖梓辰(2002)指出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越親密,則家庭成員與兒童 所感受到的幸福感較高,黃馨萍(2003)表示當家庭成員秉持更強的共享 理念時,對家人會更加關愛與尊重,家人之間的關愛更具有均等性與相互 性,家庭會較和諧,幸福感也較高;當家庭成員秉持更強的平等匹配理念 時,家人間的關愛行為傾向較少,均等性也較低,因而對家人的幸福感也 沒有正面作用。李清茵(2004)則認為父母表達對兒童的重視、關心,兒 童能夠感受到幸福感,Harker(2001)表示父子關係越親密,子女感受到 幸福的感覺,以及 Marty、Readdick 與 Walters(2005)亦提出母親與 兒童的關係親密可以提升兒童的幸福感,Van、Linssen、Abma 與 Ruud

(2000)指出父母和子女若能維持良好且穩定的關係,其子女的幸福感較 高,研究中並發現父母親是影響孩子幸福感的最重要人物。林麗玲(2006)

也表示手足關係越能夠互助分享,越能夠感受到人際和諧並且整體幸福感 也越高。由此可知,透過關心、互助合作與分享,讓兒童與家人的關係可 以更加靠近,所以兒童與家人的人際互動親密會提升幸福感的感受。

余郁雯(2005)指出國小學童之社會支持來源與合作、訴諸權威因應 策略最能預測幸福感,而在同儕團體中常以合作與訴諸權威來因應,其幸 福感越高;常以競爭來因應,幸福感越低。Diener 與 Seligman(2002)

認為兒童從朋友互動中感受到親近與滿意,幸福感比較高,Ostberg(2003)

亦表示兒童在同儕中的地位與幸福感有正相關,兒童在同儕中越受到歡 迎,幸福感越高。這表示兒童與同儕互動下能夠感受到親近、受到重視,

其幸福感的感受越高。

Bar-tur 與 Levy-Shiff(1998)指出個體與家人、朋友在心理及情緒

上的承諾越強,其幸福感越高。Takahashi(2005)則認為在人際關係中 感受到親密的感覺會讓個體感到幸福,Otake、Shimai、Tanaka-Matsumi、

Otsui 與 Fredrickson(2006)表示人際關係之間的相處(如:懷著感謝 的心、和善的態度)會影響幸福感,Demir 與 Weitekamp(2007)亦指出 友誼的品質以及友誼之間的衝突會影響幸福感。可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不是冷酷的,能夠藉由彼此傳遞著和善的態度以及誠懇的心,將會讓彼此 體會到幸福的感受。

由此可見,具有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夠讓個體感受到幸福感,而在人際 關係中與父母親、同儕間以及家中成員間親密感的建立能夠讓個體感受到 幸福感;在人際關係中的相處模式,懷抱著感謝的心態以及溫和的態度也 比較容易讓個體產生幸福感。

綜合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研究者整理如下:

一、 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個體容易去結交新朋友,而傾向和善性者與同 儕之間的相處比較融洽,所以人格特質為外向性、友善性的個體在 人際關係上容易與他人建立親密感;人格特質為神經質性的個體容 易在人際關係上產生衝突,不易與他人建立親密感。由此可知,人 格特質會影響個體在人際關係上的建立。

二、 不同的人格特質在幸福感上有差異性,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個體比 較容易會去運用社會策略來獲得他人的支持,所以對於幸福感的感 受較高;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比較容易以負面的角度去思考、

看待事情,幸福感的感受較低。因此,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看待事 情以及尋求資源的管道也不同,對於幸福的感受也就不一樣。

三、 在人際關係中,與家人互動下感受到關心與溫暖、同儕互動中感受 到信任與尊重,相處過程中逐漸建立的親密感以及良好的互動都能

夠讓個體感受到幸福感。人際關係中的相處模式,會影響個體對幸 福感感受,例如:容易與他人合作、常懷感謝心都是容易讓個體感 受到較高的幸福感。

四、 人際關係、幸福感與人格特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格特質牽引 著個體對事情處理的模式影響著人際之間的互動情形以及是否對生 活能夠感到滿意而獲得幸福感的感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