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Andrews 與 Withey(1976)認為幸福感係是個人的主觀經驗,包含 了生活滿意和正向情感、負向情感三個成份,結合情緒面與認知面兩部 分,二者偏一不可。Suh、Diener 與 Fujita(1996)指出幸福感有不同的 來源,包含正負向情緒,認知方面是指對一般或是特定生活的滿意度(如:

工作、家庭、健康)。陳騏龍(2001)認為幸福感是個體的主觀經驗,包 含了情緒、認知、身心健康三方面,其共通要素是對生活滿意的情形、正 向情感、身心健康以及完整的滿足感。關於幸福的意義,何名娟(2004)

認為從不同的文化、角度則有不同的觀點,以下依東西哲學的觀點來說明 幸福感的意義:

一、依哲學觀點

(一)中國哲學:道家秉持的精神是一種逍遙自在、順其自然的心境,

所謂的幸福感是反應在心境平和協調的狀態。

(二)西方哲學:希臘三哲中的Socrates強調善是一切德行的基礎,認為 幸福的人生有賴個體對靈魂的真知與對善惡的辨別。

由此可知,中國哲學觀在幸福層面上比較強調和諧的觀念,而西方哲 學觀主張幸福即是善。

二、依社會科學、心理學領域的觀點

蕭景方(2006)認為近年來經濟學者也重視人類的幸福,開始從生活 品質(quality of life)來研究幸福;社會科學或心理學領域則是從狀 態方面來研究幸福感(well-being),研究的重點不同對於幸福的定義也 不同,最常見的幸福操作型定義有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 、幸福感(well-being), 而陸洛(1998)表示這三個名詞的操作型定義著重點不同,心理幸福感比 較重視心理健康的層次、主觀幸福感比較注意認知的層面。

施建彬(1995)把不同學者對於幸福感的操作型定義作了整理,如表 2-5所示。

表2-5 幸福感的意義

名詞 操作型定義

心理幸福感 心理健康概念的測量,包括正負向情緒、特殊領域 滿意程度總加結果。

主觀幸福感 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的整體評估,包含生活滿 意、情緒、心理健康三方面。

幸福感 心理健康概念的測量與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的 整體評估結果

資料來源: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頁 9-10)。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認為幸福感是指個體對於生活感到滿意以 及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讓個體產生滿足的感受。

貳、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關於幸福感的理論,從單向模式由下而上取向(Bottom-up Model)、

由上而下取向(Top-Down Model)到整合取向的模式均對於幸福感有不同 的解釋(施建彬,1995;Diener, 1984),以下分別進行探討。

一、由下而上取向

Suh、 Diener 與 Fujita(1996)認為由下而上取向是從生活事件的 角度來解釋幸福感的形成,來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感。此取向的理論以下分 別論述。

(一)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來自於個體設定目標並且努力追求以達成 願望,在目標達到之後幸福感才會伴隨而來(Holahan, 1988)。Omodei 與 Wearing(1990)以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的觀點來看,人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個體要追求自我實現必須先滿足最基 本的需求目標,才能進行下一需求目標的完成,每次目標需求的滿足都可 為個人帶來幸福感,所以幸福感即是需求完成之後的滿足感。

(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強調個體的幸福感是來自於社會活動的參與,而每一個活 動的完成皆會帶來幸福感,幸福感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活動,如果沒有 活動就不會感到幸福(巫雅菁,2000)。

(三)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交雜理論認為只有在個體經歷過需求被剝奪的感受,然後把目標 完成時所產生的快樂才能讓個體體會到幸福感,所以經歷過努力付出而獲 得的成就是體驗到幸福感的關鍵(Denier, 1984)。

二、由上而下取向

Veenhoven(1994)認為由上而下取向係指某些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 是因個體的人格特質因素所造成。此取向所包含的理論如下:

(一)人格特質理論(Personality Theory)

Morris(2001)樂觀的人會出現正向的思考,比較容易出現幸福感,

Chan 與 Joseph(2000)亦認為人格特質為外向性,其幸福感較高。施建 彬(1995)指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人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即個體神經 質傾向越高,則幸福感越低。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連結理論認為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與過去幸福記憶作連結來解釋 生活事件並獲得意義,幸福感較高的人擁有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當 生活事件發生時他會透過幸福記憶網提取資料,所以比較容易誘發幸福感 的發生(施建彬,1995)。

三、整合模式取向

施建彬(1995)認為整合模式是結合由下而上取向與由上而下取向,

主張生活事件以及個體的主觀認知均會產生影響,而此取向的理論以下分 別論述。

(一)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來自與他人比較後所得的結果,而參照 的標準會以朋友、家人或不認識的人為其參考的水準,選擇參照標準時,

大部分的人會傾向於選擇社經地位相當的人作為比較參照的標準(Argyle

& Lu, 1990)。

(二)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適應理論是指個體與自己過去的經驗相互比較,參照的標準是來自 於個體以往的生活經驗,如果個體目前的情況比以前好,便會有幸福感;

反之,則幸福感便會降低(郭俊賢,1994)。

(三)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guilibrium Theory)

動力平衡理論強調幸福感是受到長期穩定的人格因素與生活正負 向事件彼此交互作用下而產生的,大部分時間受到人格特質因素的影響,

幸福感是保持在平衡穩定的狀態;不過,若是生活中發生特別狀況或是不 同於以往經驗的事件時,個人幸福感將因而改變(施建彬,1995)。

綜合上述相關理論,研究者整理如表2-6所示。

表2-6 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取向 理論 探討的焦點

由下而上取向 目標理論

活動理論

苦樂交雜理論

幸福感就是目標完成之後的滿 足感。

個體的幸福感來自於社會活動 的參與。

經歷過努力付出而獲得的成就 是體驗幸福感的關鍵。

人格特質理論 人格特質是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由上而下取向

連結理論 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與過去幸 福記憶作連結,來解釋生活事件 並獲得意義。

整合模式取向 社會比較理論 幸福感是來自於與他人作比較 後所得的結果。

適應理論 個體與自己以往的情況相互比 較,如果個體目前的情況比以前 好,便會產生幸福感。

動力平衡理論 幸福感是受到長期穩定的人格 因素與生活正負向事件彼此交 互作用下而產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參、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在性別方面,陸洛(1998)認為性別對於幸福感的影響是間接的,必 須與另一變項發生作用才能影響幸福感的產生。Reid(2004)針對自尊、

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進行研究,發現男生的自尊比人際關係更能夠預測幸福 感;女生則是自尊與人際關係兩者都能夠預測幸福感。張斐雲(2006)對 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幸福感的研究,發現高年級女 生的幸福感比男生高,以及謝美香(2006) 認為國小高年級女童在生活滿 意、人際和諧及整體幸福感優於男童,而Noll(1996)對兒童進行幸福感 之研究,結果指出男女在幸福感上並無差異,以及蕭淑穗(2006)對國小 高年級學童進行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的研究,發 現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各層面及整體幸福感上未有顯著差 異。這顯示不同性別對於幸福感的感受,並無一致性的結論,所以值得深 入研究。

在社經地位方面,Carole(2003)認為家庭處於低社經地位的兒童對 幸福感的感受不如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兒童,黃瀗瑱(2006)亦對國小高年 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位 的高低關係著國小學童對幸福感的感受,家庭社經地位愈高之學童其幸福 感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低之學童其幸福感愈低。吳筱婷(2006)針對國 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發現不同家庭社經 地位的國小學童在幸福感各層面高社經組高於低社經組,而吳月霞(2005)

亦對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進行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的研究,指 出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職業收入)愈高,幸福感愈佳。根據上 述的研究,發現具有一致性的結論,即家庭處於高社經地位的兒童其幸福 感優於低社經地位的兒童。

在出生序方面,黃資惠(2002)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發現 排行居中間者的兒童,其整體幸福感感受高於排行為老大者;不過,黃瀗

瑱(2006)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的研 究,卻發現國小學童的幸福感與出生序有關,獨生子女及排行老大的學童 其幸福感顯著優於中間子女以及謝美香(2006)發現家中排行老大的高年 級學童在生活滿意、人際和諧分別高於獨生子女及老么;在整體幸福感上 則是中間子女高於老么,而何名娟(2004)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氣質、

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發現不同出生序的國小學童在幸福感上並無差 異以及 Kowal、 Krull、Kramer 與 Crick(2002)亦認為不同排行順序 的兒童其幸福感並無顯著的差異。對於不同出生序的兒童其幸福感是否有 差異性,也無一致性的結論,所以不同出生序是否會影響兒童幸福感的感

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發現不同出生序的國小學童在幸福感上並無差 異以及 Kowal、 Krull、Kramer 與 Crick(2002)亦認為不同排行順序 的兒童其幸福感並無顯著的差異。對於不同出生序的兒童其幸福感是否有 差異性,也無一致性的結論,所以不同出生序是否會影響兒童幸福感的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