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麗敏 教授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林砡琝 撰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七 年 十一 月

(2)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林砡琝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者以中部地區四縣市(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 南投縣)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叢集隨機抽樣 的方式,抽取12所國民小學,24 個班級,得有效樣本664份。受試者 施以兒童人格特質量表、人際關係量表與幸福感量表後,所得資料以 t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變異數分析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進行假設 考驗,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方面 (一)女生在神經質性、友善性與嚴謹自律性的得分高於男生。 (二)友善性方面,五年級之學童優於六年級之學童。 (三)不同出生序之學童其人格特質未有顯著差異。 二、國小學童人際關係方面 (一)女生與同儕之間的關係比男生佳而家人關係則是男生優於女生。 (二)六年級學童在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比五年級學童差。 (三)不同出生序之學童其人際關係未有顯著差異。 三、國小學童幸福感方面 (一)身心健康以及整體幸福感方面,男生是優於女生。

(3)

(二)六年級學童在自我悅納、生活滿意的層面上會比五年級要差。 (三)不同出生序之學童其幸福感未有顯著差異。 四、神經質傾向的學童在人際互動上比其他人格特質傾向的學童差。 五、神經質傾向的學童其整體幸福感的感受比其他人格特質的學童要 低。 六、友善性與嚴謹自律性能夠預測整體的人際關係。 七、外向性、嚴謹自律性、神經質性與友善性能夠預測整體的幸 福感感受。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對教師、家長與未來研究提出各項建議。 關鍵詞: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幸福感

(4)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and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well-being for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central Taiwan. Clusters a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12 elementary schools (24 classes, 664 student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aiwan, consisting of Taichung city as well as Taichung, Changhua, and Nantou counties. Subjects are evaluated by Inventories of Children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Well-be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inventories are analyzed by t-test,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finding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 aspe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1) Girls are superior to boys on neuroticism,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2)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are superior to the sixth counterparts on agreeableness.

(3)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irth orders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raits.

2. The aspe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1) Girls are superior to boys on associates relations , but inferior to boys on family relations.

(5)

(2)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are superior to the sixth counterparts on family relations.

(3)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irth orders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3. The aspect of well-being

(1) Boys are superior to girls on health status and well-being. (2)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are superior to the sixth counterparts on life satisfaction, self-acceptance.

(3)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irth orders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ell-being.

4.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neuroticism are inferior to other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5.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neuroticism are inferior to others on well-being .

6. The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7. The extraversion, conscientiousness , neuroticism and agreeableness and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ell-be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further studies.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 22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 29 第四節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的差異情形…… 7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的差異情形…… 7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79 第四節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分析………… 83 第五節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分析……… 87 第六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分析… 90

(7)

第七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對人際關係、幸福感之預測分 析………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 115 中文部分 ……… 115 英文部分 ……… 120 附錄 ……… 128 附錄一 國小學童基本資料問卷……… 128 附錄二 國小學童人格特質預試量表……… 129 附錄三 國小學童人格特質量表……… 133 附錄四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預試量表……… 135 附錄五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 137 附錄六 國小學童幸福感預試量表……… 138 附錄七 國小學童幸福感量表……… 140 附錄八 國小學童生活經驗問卷……… 141

(8)

表目次

表2-1 十六種人格因素問卷所含的因素……… 16 表2-2 人格五因素各量尺內容……… 18 表2-3 人際關係取向……… 24 表2-4 人格發展階段……… 25 表2-5 幸福感的意義……… 30 表2-6 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33 表3-1 本研究之正式受試樣本……… 45 表3-2 本研究之相關背景變項資料……… 46 表3-3 國小學童人格特質預試量表之各分量表項目分析……… 49 表3-4 國小學童人格特質預試量表之因素分析……… 52 表3-5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預試量表之項目分析……… 56 表3-6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預試量表之因素分析……… 58 表3-7 國小學童幸福感預試量表之項目分析……… 61 表3-8 國小學童幸福感預試量表之因素分析……… 63 表 4-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71 表 4-2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73 表 4-3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74 表 4-4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 75 表 4-5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76

(9)

表 4-6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77 表 4-7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平均數、標準 差……… 78 表 4-8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 78 表 4-9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 驗……… 79 表 4-10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80 表 4-11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2 表 4-12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 82 表 4-13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於人際關係的平均數及標 準差……… 82 表 4-14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多變量變異數分 析……… 84 表 4-15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單變量變異數分 析……… 85 表 4-16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於幸福感的平均數及標準 差……… 88 表 4-17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多變量變異數分 析……… 88 表 4-18 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單變量變異數分 析……… 89

(10)

表 4-19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矩陣………… 91 表 4-20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相關矩陣……… 92 表 4-21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矩陣……… 94 表 4-22 人格特質對家人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96 表 4-23 人格特質對同儕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97 表 4-24 人格特質對師長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98 表 4-25 人格特質對整體人際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98 表 4-26 人格特質對整體人際關係之預測分析……… 99 表 4-27 人格特質對生活滿意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101 表 4-28 人格特質對自我悅納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101 表 4-29 人格特質對身心健康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102 表 4-30 人格特質對整體幸福感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102 表 4-31 人格特質對整體幸福感之預測分析……… 103

(11)

圖目次

圖3-1 研究架構 ……… 43 圖3-2 本研究流程圖……… 67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心理學家教導人們除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之外,亦致力於追求 美好的生活,尋求幸福人生已蔚為ㄧ股潮流(Diener & Lucas, 1999)。 Andrews 與 Withey(1976)認為幸福感係指個人的主觀經驗包含對生活 的滿意情形、正負向的情感,結合了情緒與認知兩部分。陳景寶(2007) 表示現今兒童所認為的幸福相當簡單,父母的陪伴與傾聽才是兒童最期 待,最希望擁有溫暖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體、父母的關心等心理層次的 滿足,顯示出父母的關心及溫暖的家最能帶給小朋友幸福,對於幸福感的 追求不再僅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父母能夠傾聽我心中的聲音」與「瞭 解我的想法」才是兒童所謂的幸福感。黃玉芳(2008)根據講義雜誌對兒 童進行幸福感的調查發現從2001年有84%的兒童覺得幸福後,每年的情況 可說是每況愈下,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間下降的比例很快,降至62%的 兒童覺得幸福;不過,最讓人憂心的是兒童對未來抱持不樂觀的想法,認 為未來會比現在還要幸福的不到48%。可見孩子對於未來感到茫然,不知 道在未來的生活中是否也可以感受到幸福,因此協助孩子對生活感到滿 意,進而繼續追求幸福感是現今重要的議題。 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內在聲音得到關心以感受 到幸福之外,還盼望從其他人際互動中得到關切。所以人際關係是指葉是人 與人之間的生命對話、情感交流所形成的關係,包括家人、同儕、師長之間 的互動(葉合倩,2006)。但是,由於逐漸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家庭現在失 去了一個重要的功能,因為家庭中沒有其他的兄弟姊妹,所以孩子需要夥伴 只能到學校去想要得到歸屬感的需求已經高過於到學校求得知識的慾望,因 此兒童在人際關係中不單單只是尋求與父母之間關係的滿足,對於其他層面

(13)

的人際關係也是希望獲得關切,顯示出人際關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言 喻的(郭啟瑞,2005;陳蓉,2008)。 追求幸福感以及希望在人際關係中得到關切的方式和途徑與個人的 行為模式有關,而個體的行為模式即是所謂的人格特質,主要是在青少年 時期逐漸發展而成並且會帶入成年期形成終身的生活方式(Van-Lieshout, 1995)。人格特質係指個體所具有的獨特性與持久性,而這些特性決定於 個體在環境適應上的行為模式(葛樹人,1996),會影響著個體對生活的 因應方式,例如某些人特別容易感受到幸福,是受到人格特質因素所影 響,就像樂觀的人比較容易以正向思考去面對生活情形,所以比較容易感 受到幸福;除了幸福感的感受是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之外,在人際互動中 能夠與他人建立起溫暖、親切的關係亦是因為具有健康與成熟的人格 (Morris, 2001;Veenhoven, 1994)。從以下相關研究也可發現人格特 質對幸福感與人際關係的影響性,在人際關係方面,Berry、 Willingham 與 Thayer(2000)表示人際關係的親密感建立與衝突次數有關,衝突次 數越多越不容易建立親密感,人格特質為神經質性的個體容易與他人產生 衝突,不易與他人建立親密感;在幸福感方面, Costa 與 McCrae(1980) 發現神經質傾向較高的人對生活容易產生負面的情感,比較不幸福, Bostic 與 Ptacek(2001)亦表示神經質性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擔心、情緒 比較不穩定以及不樂觀,所以幸福感的感受比較低。由此可見,人格特質 會影響個體如何去看待生活事件而擁有健全人格的個體可以運用豐富的 知識去了解周遭的生活,並且遇到挫折時能夠適度地接受自己,維持正面 的自我形象,而國小高年級階段正處於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培養學 童具有健全的人格是讓孩子可以勇於面對未來生活面對的關鍵。 雖然人格特質可以被用來預測個體的整體行為,但是從教育的觀點來 看,教育學者比較關心的議題是人格的發展到底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 大多數的學者都會同意人格是受到遺傳以及環境交互作用下產生的,自從

(14)

個體出生之後,遺傳因素已經不會產生改變,所以能做的就是為個體安排 良好的環境(黃堅厚,1999)。在性別方面,Reise、Smith 與 Furr(2001) 運用 NEO-PI-R 之神經質分量表施測學生,發現女生的神經質傾向比男生 高;在年級方面,彭偉峰(2005)認為五年級的聰穎性、友善性與嚴謹自律 性高於六年級學童;以及 Adler 認為人格的發展與不同的出生序有關係, 雖處於同一家庭,但是實際上的生活並未完全相同,所以培養出來的人格 也可能不同(吳武典,1998)。從上述性別、年級與出生序等三方面的因 素可能會影響人格發展的差異性,雖然此三者的因素比較無法改變,不過 我們仍然可以從教育的環境中去協助個體發展出良好健全的人格,進而在 人際關係中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得到歸屬感以及積極追求生活上的滿足 並且能夠自我悅納以尋求幸福感的感受。 吳纹如(2005)亦提出關於兒童人格的發展,環境因素一直是教育所 關注的焦點,如果現今的父母只顧及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求而忽略孩子 人格的培養,將會造成孩子遇到失敗事情的時候產生負向的情緒以及不知 該如何尋求外在的資源來協助自己,人格特質越傾向神經質性,對於幸福 感的感受也越低以及在人際互動中也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而無法建立親 密感。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處於Erikson所提倡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勤奮 進取與自貶自卑發展任務的後期,發展順利有助於下一階段任務的發展 (張春興,1994),而且此時期的人格正在逐漸發展,所以此階段任務的 發展良好將有助於未來健全人格的形成。 然而,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除了上學之外還要到安 親班課後輔導,造成兒童不少的心理壓力,隨著時代與觀念的改變,雙薪 父母工作忙碌已經成為趨勢,父母一旦忙久了,容易錯失孩子重要的成長 關鍵(潘欣中,2007),等到錯過孩子人格培養的重要時期,未來想要好 好培養,可能就無法像關鍵時期那麼容易了。 研究者曾在國小帶領過團體諮商,發現不同人格特質的兒童在學校

(15)

各方面的表現也不一致,有些兒童傾向於內向、不善於表達,使得同儕之 間的人際關係發展不佳;還有些兒童容易緊張、焦慮,擔心自己表現不好 會被取笑,導致無法自我悅納,導致其幸福感降低。這些情形都不是在教 育上樂見的,所以關於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的培養是必須重視,幫助 兒童暸解自己進而喜歡自己,未來進入另一個升學階段,才能了解自己的 特質而在各方面發揮才能才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所以,本研究擬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為研究變項,以了解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的情形,加上研究者本身 修習過人格心理學、諮商理論與技術、教育心理學、團體諮商、教學心理 學等相關課程,希望藉由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讓學校以及家長參考,然後 透過教育來培養兒童發展出健全的人格,引導出以正面及知足的心態來學 習,讓兒童擁有自信快樂的童年。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二、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的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 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在人際關係、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三、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 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與人際關係、幸福感之相關情形。 四、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 友善性、嚴謹自律性)對於人際關係、幸福感的預測作用。 五、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家長、學校及輔導人員做參考。

(1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格特質 上是否有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 上是否有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感是 否有差異? 四、不同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 性)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是否有差異? 五、不同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 性)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是否有差異? 六、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是否有相關? 七、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對人際關係、幸福感是否有預測力? 貳、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格 特質上有差異。 1-1: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格特質上有差異。 1-2: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格特質上有差異。 1-3:不同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格特質上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 關係上有差異。 2-1: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上有差異。

(17)

2-2: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上有差異。 2-3:不同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上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 感上有差異。 3-1: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感上有差異。 3-2: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感上有差異。 3-3:不同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感上有差異。 假設四:不同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 自律性)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上有差異。 假設五:不同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 自律性)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感有差異。 假設六: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 友善性、嚴謹自律性)與人際關係、幸福感有相關。 6-1: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有相關。 6-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與幸福感有相關。 6-3: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有相關。 假設七: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對人際關係、幸福感有預測力。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國小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童(higher grades schoolchild)係以台灣中 部地區(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之公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為 研究對象。

貳、人格特質

(18)

環境、成長與學習等,使個體的思考模式及外在行為對情境反應有持久的 模式,並具有獨特性、統整性、持續性等特質。此量表編製係根據 Costa 與 McCrae於1992年認為人格特質是由神經質、外向性、經驗開放性、友 善性、嚴謹自律性等五種因素組成為基礎,並且參考洪雅雯(2001)的「兒 童人格特質量表」,Vermulst 與 Gerris(2005)的「精簡的五大人格特質 量表」加以修改後,並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林清文教授、台中 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鄭婉敏教授及魏麗敏教授(依筆劃順序排列) 對問卷題目內容進行專家效度,所編製而成。每位填答者的內容包含神經 質、外向性、經驗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等五種向度,若該向度的 總分越高,則代表越傾向此向度的人格特質。 參、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是指人與人互動之下,透過彼 此的思想、評價表現出吸引、排拒、合作等行為。 此量表係參考林淑華 (2002)「人際關係量表」以及Wilkinson(2006)的「青春期友誼依附 量表」加以修改成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然後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 商學系林清文教授、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鄭婉敏教授及魏麗 敏教授(依照筆劃順序排列)對問卷題目內容進行專家效度編製而成。分量 表包含與家人、同儕、師長互動等三部份的人際關係,得分越高代表整體 的人際關係越好;得分越低代表整體的人際關係越差。 肆、幸福感 幸福感(well-being)係指個體幸福感是個體對於生活感到滿意以及 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讓個體產生滿足的感受。本量表係參考何名娟(2004) 「兒童幸福感量表」以及參考Lyubomirsky 與 Lepper(1999)的 「主觀 幸福感量表」,Diener 與 Seligman(2004)的「健康量表」修改而成,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林清文教授、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 學系鄭婉敏教授及魏麗敏教授(依照筆劃順序排列)對問卷題目內容進行

(19)

專家效度,所編製而成。分量表包含生活滿意、身心健康、自我悅納等三 部份。得分愈高者,代表其整體幸福感程度愈高;反之,分數越低,則表 示整體幸福感程度較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者因個人人力、時間與經費上的因素限制,研究範圍以及研究限 制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 基於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者個人的人力、經費、時間等因素考量,僅能 以中部地區(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的國小五、六年級學 童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是以九十七學年度就讀中部地區公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 學童為母群體,其中不包含閱讀障礙的學生、特殊學生,因為這些學 生可能無法填寫本問卷,所以不選擇納入填寫的對象。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法,對於個體的觀察資料有不足之處,未來可 進一步採用質性研究,針對不同人格特質的高年級學童進行個別訪談, 以了解他們在人際之間的互動以及對幸福感的感受,以補充調查研究的 不足。 二、研究結果 本研究的人格特質量表、人際關係量表及幸福感量表係參考其他相關 研究予以彙整編訂而成,而施測的對象也僅限於中部地方,因此無法

(20)

推論至其他地區,未來可以以中部地區之外為研究對象,以了解其他 地區兒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的發展情形。 三、研究變項 本研究探討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 關情形,而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的感受不只是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可 能社會支持、歸因方式、學業成就、自尊、情緒管理等變項也會影響 人際關係與幸福感,對於其他變項無法一一探究,未來可將其他變項 納入研究以暸解其影響性。

(21)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四節,第一節為人格特質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則探 討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則是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 四節則是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人格的意義 Eysenck 與 Eysenck(1975)主張人格是穩定且持續性的組織為個體 所具有的性格、氣質、智慧,決定於對外在環境適應的獨特性;Guilford (1959)提出人格是個體在環境下所表現獨特的行為模式,Allport(1961) 亦表示人格是個體生理與心理系統的動態組織,決定對外在環境反應的獨 特形式。Cattell(1943)認為人格是可以預測個體在某個環境下所產生 的行為模式;葛樹人(1996)亦表示人格是個體所具有的獨特性與持久性, 而這些特性決定於個體在環境適應上的行為模式。 張春興(1992)強調人格是個體受到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 影響,與環境中的人、事、物在互動下時產生並且具有獨特性;吳靜芳 (2004)亦認為人格是受到天生的特性與發展階段的人生經驗交互作用下 產生的結果,所以每個階段的人格或行為會有差異存在,以及薛維煌 (2006)亦提出人格是個體受到遺傳、環境、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 現在身心各方面的特質並且與其他個體有不同之處。 Pervin(1980)主張人格是代表個體的一般特徵,對情境反應會產生 持久的行為模式;Phares(1991)則認為人格是個體所具有的持久性情感 模式、思考、態度與其他個體不同;陳馨蘭(1998)亦提出人格係指個體 為了適應週遭環境所顯示出獨特、複雜、統整與持久的特性。陳仲庚、張 雨新(1989)表示人格係指個體的特點,有表現於外的、也有未顯露的,

(23)

是穩定而異於他人的特質模式,對於情境下的行為表現具有一定的傾向, 而吳纹如(2005)亦提出人格是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 對整體環境適應時所顯示出來的特質,通常具有一致性與穩定性。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認為人格特質係指個體受到許多因素影 響,如:遺傳、環境、成長與學習等,使個體的思考模式及外在行為對情 境反應有持久的模式,並具有獨特性、統整性、持續性等特質,其包含的 特質如下所述。 一、獨特性 人格是由遺傳、成熟、環境、學習等因素交互影響下發展形成,由於 個體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又非完全相同,因此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人 格,自亦不同。 二、統整性 人格是身心合一的組織,一個人生理上的變異情形會影響心理狀態與 行為的表現;同樣地,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環境的生活,面臨到千變萬 化的際遇,將個體的觀念和行為不斷調整與改進,以求人格的統整性。 三、持續性 個體的人格在異常重大的環境壓力下,會產生改變,但是在一般情況 下,人格是具有持續性的,不易受到外界環境所影響。 貳、人格之相關理論 人格理論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學派: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對行 為的影響,利用臨床取向來研究人格,認為個體人格的改變是修通未解決的 議題;人本論學派認為個體自我接受感與責任感發展程度的不同是造成人格 差異的主要因素;行為主義認為人格是在環境中透過學習歷程而逐漸產生; 認知論學派主張個體對於訊息處理方式的不同而產生行為差異;特質理論認 為人格特質是持久、廣泛,主張以特定方式反應的行動傾向來解釋人類行為 (張春興,1992;黃堅厚,1999)。

(24)

Topor、Colarelli 與 Han(2007)認為人格特質能夠有效地去評估 和預測個體的行為,本研究的理論依據是以特質論為出發點,以下針對特 質論分別論述。 一、特質理論 (一)Allport 的特質論 Allport於1960提出個體內有許多特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透 過收集、分析來了解個體內的特質是無法避免的過程,並且主張個體內不 同特質在彼此交互作用下會形成個體適應環境的獨特(Liebert & Liebert,1998;Zuroff,1986)。特質是個體中的內在傾向,受到外在環 境刺激時將會反應出來,思想及行為模式也會朝某個方向反應,而人格所 包含的特質及特質對個體的作用分述如下(林美鳳,2005): 1.人格結構所包含的特質 Allport認為人格結構包含二種特質: (1)個人特質(individual traits):是指某個人獨有的特質。 (2)共有特質(common traits):指同一種族或社會的一群人, 其生活方式共同具有的特質。 2.特質對個體的作用 Allport又將特質對個體的作用分為三個層次(引自黃堅厚,1999): (1)首要特質(cardinal dispositions):代表人格最獨特之處,對 於各方面的行為均會產生影響,通常用一個特質即可概括地說明 個體具有的個性。 (2)主要特質(central dispositions):當我們用幾個特質來描述 一個相當熟悉的人時,所列舉出來的即是他的主要特質。 (3)次要特質(secondary dispositions):次要特質較上述兩項特 質的影響範圍小,是個體在適應環境時的暫時行為傾向,並不是 決定個體人格的主要因素。

(25)

(二)Eysenck 的人格特質論

Eysenck重視遺傳的作用及生理方面因素,利用人格問卷調查,發 現了神經質向度,人格問卷中包含12題回答是或否題目,例如:它容易讓 你感到悲傷或是生氣嗎?你經常沒有理由就會覺得很累嗎?如果回答 「是」的題數較多,代表具有較高水平的神經質(Eysenck &

Eysenck,1975;Muris, Fokke, & Kwik,2007)。Eysenck 把人格分為三 個基本向度:內向-外向、神經質-情緒穩定性、精神病質-超我機能, 以下將介紹三個基本向度(張春興,1992;黃堅厚,1999): 1. 內向與外向 (1)內向者的描述:比較安靜很少主動和人交往,喜歡有秩序的生活常 會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容易發脾氣,很少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對工 作很認真。 (2)外向者的描述:喜好社交、交遊廣闊而且不喜歡獨自研究或閱讀, 喜歡變化及冒險富刺激性的活動;凡事採取樂觀的態度,隨遇而安, 但是如果發起脾氣,就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感。 2. 神經質與穩定性 (1)神經質傾向:神經質向度得分較高表示容易陷入過度擔心及焦慮的 狀態,對壓力情境反應比較容易產生過度情緒,而且在經歷情緒經 驗後,不易回復到原始狀態。 (2)情緒穩定傾向:神經質向度得分較低,表示情緒方面穩定並且比 較冷靜、脾氣平和、能控制情緒。 3.精神病質與超我機能 (1)精神病質:精神病質向度的得分較高者,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關 心別人、常惹麻煩、不遵守社會規範、缺乏同理心、對人存敵視態 度、具攻擊性、容易衝動等行為特質。 (2)超我機能:精神病質向度的得分較低,表示具有同情心,會關心別

(26)

人,並且會遵守社會的規範。 (三)Cattell 的人格特質論 Cattell 採取客觀的統計方法,利用因素分析法發現人格中的特 質,並認為特質是構成人格的主要元素,使個體在不同的情境及時間都能 表現前後一致的行為(陳仲庚、張雨新,1990)。 Cattell將人格特質分為表面特質與潛源特質兩類,而表面特質是由 一個或多個潛源特質引起,其特性分別如下所述(葉青雅,2004): 1.表面特質:具簡單性且由一類特性組合在一起,屬於表面的特徵是可以 被觀察到,而這樣的特性可能來自許多根源。 2.潛源特質:為行為的根源,它們是個體人格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支 配個體的行為。 Cattell認為每一個人均有十六種潛源特質,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 同,其包含的特質,如表2-1所示。

(27)

表2-1 十六種人格因素問卷所含的因素 因素名稱 低程度的表現 高程度的表現 因素 A 保留的 熱心的 因素 B 較不聰明 較聰明的 因素 C 受情緒影響 情緒穩定 因素 E 謙卑的 過分自信的 因素 F 嚴肅的 隨遇而安 因素 G 手段的 有良心的 因素 H 羞怯的 冒險的 因素 I 硬心腸的 敏感的 因素 L 信賴的 懷疑的 因素 M 實際的 具想像力的 因素 N 率直的 機靈的 因素 O 自信的 憂慮的 因素 Q1 保守的 創新的 因素 Q2 群體依賴的 自足的 因素 Q3 不受控制 受控制的 因素 Q4 放鬆的 緊張的

資料來源:Topor, D. J., Colarelli, S. M., & Han, K. (2007). Influences of trai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n human resource practitioners’ evaluations of job applicant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1(3), 361-376.

(28)

(四)人格五因素模式

Costa 與 McCrae 於1980年發展出一套NEO人格調查表(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NEO-PI),原先他們只著重在神經質 (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和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三個向度,後來加入友善性(agreeableness)及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兩個向度,即成為目前的人格五大特質(引自黃 堅厚,1999)。Costa 與 McCrae(1992)認為人格特質是由神經質、外 向性、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五種因素所組成的,並且會影響個體 對外在環境的適應。 從Cattell(1943)研究得到十六項人格特質到Norman(1963)所驗 證的五因素模式之後,Goldberg(1982)提出五大人格特質最具有穩定性 的模式。隨後,Goldberg(1992)以人格五因素模式編製成100題的量表, 而Vermulst 與 Gerris(2005)將此量表精簡縮短成30題的量表(the Quick Big Five)進行施測 。McCrae(2007)表示人格調查表(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NEO-PI)經過修改過後的新人格調查修訂版(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簡稱NEO-PI-R)已經被翻譯成超過40 種語言,而Costa、McCrae 與 Dye(1999)亦從不同文化中歸納出相同的 人格五因素,認為人格五因素模式可以運用在不同文化中去預測個體的行 為反應。可見在測量人格特質時,人格五因素模式是最穩定也是最常被使 用的,以下就介紹五因素人格特質的特性,如表2-2所示。

(29)

表2-2 人格五因素各量尺內容 特質名稱 特質量尺 高分者的特性 低分者的特性 神經質 衡量個體的 情緒穩定度 緊張、憂鬱 易沮喪、情緒化 衝動控制不良 缺乏安全感 冷靜、放鬆、性情沉 靜、溫和,不會過度 興奮。 外向性 衡量個體人際 互動下的強度 合群、健談 活潑、樂觀 保守、冷淡、清醒 缺乏活力、退縮 經驗 開放性 衡量個體對 陌生事物容忍 及探索的能力 想像力豐富 注重內在感覺 求知慾旺盛 好奇心強 比較實際 興趣狹隘 缺乏分析的傾向 友善性 衡量個體同情 到反對連續 向度中人際 取向之程度 信任、坦誠 順從、謙虛 容易替別人著想 好批評、多疑 不合作、有報復 心理殘忍、易於 激動、好支使他人 嚴謹 自律性 衡量個體的 組織性、 目標取向 的動機強度 成就導向、責任心 勝任感、自律 深思熟慮 做事有規劃 自我控制程度較高 漫無目的、不可信賴 懶惰、粗心、散漫 意志薄弱、好逸樂 資料來源:曾昭中(2005)。人格特質對小團體決策品質之影響:從團體 迷思觀點談起(頁41-44)。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

(30)

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相關研究

Reise、Smith 與 Furr(2001)運用 NEO-PI-R 之神經質分量表施測於 1056 位學生,結果發現在神經質分量表的幾個面向上,性別有顯著的差 異,女生的分數高於男生;洪雅雯(2001)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進行人格特 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童女生的友善 性、神經質性均高於男生、男生的外向性則高於女生,人格特質為高友善 性、高聰穎性、高嚴謹自律性與低神經質性的兒童具有正向的班級氣氛知 覺感受,黃挺毅(2003)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探討偏差行為與人格特質的 研究,結果發現女生在和善性與嚴謹自律性兩個人格特質上顯著高於男 生;正常兒童在外向性、和善性與嚴謹自律性三個人格特質上顯著高於偏 差兒童,這表示不同性別其人格特質有所差異,因此造成在其他方面亦有 不同的感受。 Muris 與 Dietvorst(2006)發現兒童的行為抑制與神經質呈現正相 關,所謂的行為抑制是指在陌生的情況下,個體會傾向異常的害羞或是反 應出恐懼並且會有想要退出的情形,這樣的情況持續發生可能會導致焦慮 症,Salekin、Leistico、Trobst、Schrum 與 Lochman(2005)也針對 114 位兒童進行人格五因素模式與焦慮症的研究,認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 體比較容易焦慮,是因個體容易出現擔心、焦慮不安的情緒。由此可知, 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兒童處於不確定的環境容易產生緊張情緒,常會出現 擔心的情形,久而久之就易產生焦慮症。 彭偉峰(2005)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人格特質、父母管教方式對生 活壓力影響之研究,發現學童感受生活壓力與其人格特質之神經質性呈顯 著正相關,與外向性呈顯著負相關;同儕壓力與人格特質的神經質性呈顯 著正相關,而與外向性、友善性與嚴謹自律性呈顯著負相關;環境壓力與 其人格特質的神經質性、友善性與嚴謹自律性呈顯著正相關,謝美香 (2006)也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其幸福感之間

(31)

的關係,發現友善性、謹慎性及聰穎開放性等人格特質皆與幸福感呈顯著 正相關;人格特質為神經質傾向與幸福感呈負相關。所以,不同人格特質 的個體對於生活適應與壓力的感受亦不同。 尤誌章(2006)探討人格特質、社交技巧、社會支持與焦慮之研究, 發現人格特質為謹慎性、友善性、開放性及外向性與社交技巧呈現正相 關;人格特質為謹慎性、友善性、開放性及外向性和社會支持各層面呈正 相關;人格特質為謹慎性和社交焦慮、心理焦慮呈正相關;人格特質為友 善性、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和焦慮各層面呈正相關,而 Watson、David 與 Suls(1999)亦認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會採取消極、情緒焦點 取向的因應方式與負向情感最有關係;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個體會採取社 會支持及正向評估的因應方式與正向情感最有關係;嚴謹性高的人則以主 動性、問題焦點策略來因應;而開放性、和善性與因應策略只有少許薄弱 的相關。由此可知,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比較不擅長社交技巧的使 用,可能與其採取消極的因應方式有關;而其他人格特質的個體對於策略 的使用均略勝於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 莊耀嘉與李雯娣(2001)以人格五因素模式進行兒童性格結構的檢 驗,認為人格因素是涉及了做事與做人兩個面向,例如:嚴謹自律性就包 含做事認真、有恆心、以及做人有責任感、可倚賴等個性;經驗開放性包 括做事有智慧、有創意、也包括待人處世方面具有感性、要文雅、要能包 容開放,莊耀嘉(1999)以人格五因素模式為基礎,研究發現嚴謹自律性 不僅會增益學業成就與工作表現,而且會減少錯誤累犯的傾向。Costa 與 McCrae(1992)表示高度神經質的個體比較容易緊張及情緒化,比較有情 感方面及與他人互動的問題;低度嚴謹自律性個體則意志力較薄弱、好逸 樂、較缺乏責任感而且比較無法贏得他人的信任,對自我的能力缺乏自 信,Kelly 與 Johnson(2005)亦對 105 位學生進行有效地時間管理與人 格五因素模式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有效地時間管理與嚴謹自律性呈現正

(32)

相關,與其他人格因素並無顯著相關性,研究顯示出具有高度嚴謹自律性 的個體處理事情會採取計畫並且一步步邁向目標前進。這表示不同人格特 質的個體對於事情的處理態度也不一致,有些會按部就班處理事情而有些 則是容易對事情失去耐心,顯然人格特質是會影響個體面對環境的行為模 式。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研究者整理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兒童其人格特質具有差異性,國小高年級女生的友善性高 於男生,而男女生在神經質上的分量表分數也有程度上的差別,女生 的得分高於男生,顯示出女生在友善性以及神經質性都高於男生。 二、兒童在陌生環境中會感到異常的害羞並且想要離開環境與神經質性有 關,可能是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人容易感受到焦慮,所以比較容易想 要離開陌生的情況以避免焦慮感。 三、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生活壓力、同儕壓力、環境壓力與神經質呈正相關 ,這表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兒童其生活、同儕與環境壓力的感受比 較高。 四、人格特質為嚴謹性的兒童在做事情方面比較認真具有責任感,而人格 特質為經驗開放性的兒童做事情比較創新,這顯示出不同人格特質的 兒童對於做事情的態度也不同。 綜上可知,人格特質具有穩定性、獨特性與持久性等特性,也可得知 五大人格特質是目前最具有穩定性的模式,許多研究也利用人格五因素模 式進行研究,發現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面對外在環境會產生不一樣的反應 模式,例如:人格特質為外向性的個體會運用策略來拓展人際關係;人格 特質為神經質的個體面對週遭的人事物容易產生焦慮。

(33)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人際關係的意義 Schutz(1996)主張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某種目的 下產生交互作用;Heider(1958)亦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人或三個人之 間互動的關係;Heiman(2000)則提出人際關係是奠基在有意義情感的交 流,並且願意表達彼此之間的想法,余紫瑛(2000)亦表示人際關係是指 少數人彼此之間的關係,藉由交互作用擴充到人與群體之間的互動狀況。 張春興(1992)主張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在互動之下所存在的心理性連 結,黃淑玲(1994)認為人際關係是彼此藉著知覺、評價、瞭解及反應等 模式,經過一連串相互間交流活動的歷程,形成個人在團體中角色扮演關 係優劣、重要與否的狀態,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亦 表示人際關係係指彼此互相認識者之間持續性互動的影響。 Brammer(1993)主張人際關係係指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 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Devito(1994)提出廣義的人際 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師生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 態的互動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專指友伴、同儕、同事的人際互動關係, 郭啓瑞(2005)亦提出人際關係是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表達出獨特的思 想、價值觀,透過與不同人接觸而產生不同的人際關係,例如:手足關係、 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等,對生活均會造成影響。林淑華(2002) 表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的關係,包 含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之間的互動;葉合倩(2006)則主張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生命對話、情感交流所形成的關係,包括家人、 同儕、師長之間的互動。 朱敬先(1992)提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心理的距離,它反映出 個體為了尋求社會需求滿足的心理狀態;Fromm也認為每一個個體都有與

(34)

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需求,期待跟他人產生情感上的聯繫,並藉此來確定 自己存在的價值,而此種需求的滿足能夠克服人類的孤獨與寂寞;如果需 求不能被滿足,個體則在情緒與性格方面都不易有正常而平衡的發展(引 自陳春美,2004)。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互動之下,透過 彼此的思想、價值觀所表現之吸引、排拒、合作等行為。人際關係對於個 體的成長具有決定性影響,倘若未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將會使人處於 孤獨之中,生活覺得無趣並將會失去生存的動力;而和諧的人際關係可以 滿足個人許多的需求,更可促成人格的健全發展。 貳、人際關係之相關理論 人際關係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重要的一環,關於人際關係的理論許多 學者紛紛提出見解,以下擇列重要的人際關係理論分述如下: 一、Schutz的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 Schutz(1996)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的需求,而人際關係的需求 可以分為三類,包含歸屬、控制和情感,以下分別介紹三種需求(吳錦鳳 等,1986;楊錦登,1999): (一)歸屬(inclusion) 歸屬需求是指在團體中被接受與關愛的感覺與期望,在團體中如果 能被接納將不會感到孤單。歸屬需求較少的個體,其個性傾於內 向,容易與人產生隔閡;歸屬需求過多的個體,則是到處去尋找朋 友,想要引起別人注意。這兩者歸屬需求均屬於極端的類型,其共 通特性是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去關懷他。 (二)控制(control) 控制需求是希望能夠去支配週遭的人或事,此需求較高的個體在人 際關係中容易產生競爭性;控制需求較低的個體容易服從權威,比 較不願意去承擔責任。控制需求的高低會影響個體在人際關係中扮

(35)

演的角色與地位,過與不及對於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都會產生不好的 影響。 (三)情感(affection) 情感需求是表達與接受愛的慾望,情感需求低的個體在互動中常會 避開人群,對於自己的情感比較沒有信心,處於比較被動的狀態; 情感需求強度高的個體,希望藉著對他人表示親密以減低內心的焦 慮感,屬於主動出擊。其實,這兩種類型的潛意識中都有很強的情 感需求,只是需求強度的不同,個體表現的行為模式也不同,唯有 情感需求合宜的個體才能在人際互動中有效與人溝通並且感滿意。 Schutz將上述三種人際關係需求的行為表現分為主動表現者 (expressed,以E表示)、被動期待別人的行為者(wanted,以W表示), 依照不同層次可發展出六種類型,如表2-3所示。 表2-3 人際關係取向 人際關係需求 行為表現(主動-E) 行為表現(被動-W) 歸屬 主動與他人來往 期待別人接納自己 控制 支配他人 期待別人引導自己 情感 對他人表示親密 期待別人對自己表示親密 資料來源: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6)。心理與 心理衛生(頁274)。高雄:復文。 由上表可知,人際關係需求的表現可分為主動與被動的行為模式,而 想要去支配他人的行為表現與期待別人接納自己的被動狀態,都是對需求 過與不及的行為,使個體無法獲得滿足,所以只有適度的控制需求才能在 人際互動中得到滿足。

(36)

二、Sullivan 的人際關係論(Interpersonal Relation Theory) Sullivan提倡人際關係論是以社會心理學觀點發展而來,認為人格是 人際交互作用下產生的結果,在人際關係的社會情境外是無法孤立研究人 格(引自葉青雅,2005)。張春興(1994)認為人際關係論是解釋人格發 展與心理異常的取向,即強調個體的社會互動與人際關係是影響人格發展 的決定性因素,Sullivan針對Frued的理論作修正提出人格發展的七個階 段,如表2-4所示。 表2-4 人格發展階段 階段 時期 發展的特色 第一階段 嬰兒期(0-1歲) 出生 第二階段 幼兒期(1~5 歲) 早期說話能力的獲得 第三階段 少年期(6~8 歲) 需要玩伴 第四階段 青少年前期(9~12 歲) 同性親密友伴的需求 第五階段 青少年期(13~17 歲) 發育、性驅力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的需求 第六階段 青少年後期(18~20 歲) 想發展長期性關係,關心經濟及事 業問題 第七階段 成人期 事業奠定、成人間的友誼、長期的 性關係 資料來源:林宗鴻譯(1997)。人格心理學(頁186)。台北:揚智。 由上表可知,個體出生後與父母親之間的互動方式以及同儕之間的互 動關係,到與另一半建立起親密的關係,都是個體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過 程,個體若能在各階段發展出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個體的人格發展,具有

(37)

舉足輕重的功能。

三、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Kelley 與 Thibaut(1986)提出以經濟模式「成本-利潤」的觀念延 伸出社會交換理論,社會交換論主要是以酬賞、成本、結果、比較基準為 基本觀念,來說明在人際互動中我們會選擇最有價值的人際關係,而任何 的人際關係是可藉由互動來獲得酬賞與成本的交換,並且隨著互動下所得 到的經驗,使我們對於目前或是未來的關係有著基本期望—即所謂的「比 較基準」,當比較基準較高時,在人際互動中是希望得到較多的酬賞和付 出較少的成本,如果無法滿足這期待,將會產生不滿足的狀態。當個體與 他人產生互動時即有酬賞與成本的進行,酬賞是指在人際關係中可以讓我 們感到滿足;而成本是為了維持關係的繼續所必須付出的時間、金錢、精 力等,把酬賞減去成本得到的結果即是決定雙方互動關係的持續與否(郭 啓瑞,2005)。 四、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公平理論的學者認為社會交換理論未考慮到人際關係中公平的重要 性,人際關係中在乎的不只是以最少的成本來獲得最多的酬賞,也在意自 己付出與獲得的比例是否與別人相等,當人際互動產生不公平的關係,即 有一方認為自己付出太多或是受益太少時,就不容易產生愉悅的人際互 動,這樣的狀態都會讓彼此感到不舒服(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 參、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Gini(2007)認為人際關係是支持我們生活和感受存在的價值,其 中包含了依附關係、兩性的親密關係、兄弟姊妹關係及同儕關係,均會對 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Urberg、Degirmencioglu、Tolson 與 Holliday (1995)提出國小女生較男生熱衷參與學校中同儕的社交活動,並與校內 的人際網絡有更多的互動,羅佳芬(2002)表示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在人 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女生與同學關係、與朋友關係、與家人關係、與師

(38)

長關係皆優於男生,葉合倩(2006)探討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人 際關係與情緒穩定的關係,結果指出女生在整體的人際關係、與朋友的關 係、與家人的關係、與師長的關係優於男生,這可能是女生的人格特質傾 向於和善性、較具同情心,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建立;郭啓瑞(2005)亦對 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的研究發現學童與師 長的人際關係是需要加強的。由上述可知,雖然在整體的人際關係上女生 大致是優於男生,但是在與師長的人際互動上,男女生都是需要加強,所 以與師長之間的人際關係是值得加以探討的。 Yeh 與 Lempers(2004)探討知覺手足之間的關係和同儕之間的關係 對於兒童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兒童的自尊與他們的兄弟姊妹關係和同儕 關係有著雙向的關係,即積極的兄弟姊妹關係和同儕關係,有助於提高兒 童自尊,而且較高的兒童自尊能預測更積極的姊妹關係、同儕之間的關 係,林麗玲(2006)亦對青少年進行家人關係與幸福感的研究,發現手足 之間的互動中可以學習到合作、支持、保護以及對抗,是提供孩子進入同 儕團體的最初經驗。可見,在家庭中與手足之間的互動情形是提供兒童初 次體驗到團體合作與學習的機會。 Maxwell(2002)針對1969位年齡範圍在12-18歲的青少年進行吸煙、 酒精消費、使用大麻、菸草咀嚼、初次性行為等五項危險行為的調查,結 果發現同儕的力量可能會影響危險行為的發生,但也可能保護青少年免於 產生這些危險的行為,而Cox 與 Cox(1998)雖然也認為青少年會從父母、 老師、媒體上得到危險行為的訊息,但是同儕才是影響個體對於危險行為 的認定以及如何解釋的關鍵。陳俞霖(2003)進行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 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研究,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儕團體的認同不一定能 符合內心真正的渴望,在有限的條件下、礙於地理環境限制,有時候會迫 使自己融入到某一團體中,希望能免於落單與無助的窘境,獲得同儕的認 同與接受,以滿足人際基本需求與安全感,蔡金鈴(2005)亦探討國中生

(39)

學校的氣氛知覺、人際關係、學校投入與學業成就的關係,結果發現國中 學生對於同儕的心理親近需求最高、且情感品質最佳,其次依序為父母及 教師。 由此可知,在青少年發展的階段,同儕之間的認同是牽動個體對 人際基本需求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關鍵。 Mounts、Valentiner、Anderson 與 Boswell(2006)對350位不同種 族的大學生進行在大學過渡時期所產生的膽怯、家長支持、社交能力與孤 獨、友誼品質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高度的膽怯、低度的社交性與獲得較 少的父母支持,容易感到高度的孤獨感;在大學的過渡時期獲得父母的高 度支持與友誼的品質是具正相關的關係,即擁有父母高度的支持其友誼品 質也較佳。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整理如下: ㄧ、個體出生後與父母、兄弟姊妹互動下產生人際關係,進入學校之後即 與同儕、師長產生人際互動,可見人際之間包含了父母關係、兄弟姊 妹關係、同儕關係、師長關係等人際關係。 二、國小高年級女生在整體的人際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 與師長的關係優於男生,但是整體來看國小高年級學童與師長的人際 關係是需要加強的。 三、不同發展階段的人際互動對個體有不同的影響性。在國小階段,個體 與兄弟姊妹之間的人際關係提供進入同儕團體的最初經驗;青少年階 段,同儕之間的互動會影響個體對於危險行為的認定;在大學的過渡 階段,個體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會影響個體的交友的品質。 四、青少年階段對於同儕的心理親近需求最高,所以人際互動著重在與同 儕之間的人際關係,雖然有時候對於同儕團體的認同不一定能符合內 心真正的渴望,但是還是會迫使自己融入到某一團體中,希望能免於 落單與無助的窘境,以滿足人際基本需求與安全。

(40)

由此可見,在不同階段所著重的人際互動也不相同,若要發展出好的 人際關係,每一種人際之間互動都值得被關切,而礙於目前少子化的趨勢 ,有些學童家中可能無其他兄弟姊妹,所以將父母與兄弟姊妹的關係合併 成「家人關係」並與「同儕關係」、「師長關係」來做人際關係的探討, 以提供相關訊息讓家長與教師瞭解目前高年級學童的人際關係。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 幸福感的意義 Andrews 與 Withey(1976)認為幸福感係是個人的主觀經驗,包含 了生活滿意和正向情感、負向情感三個成份,結合情緒面與認知面兩部 分,二者偏一不可。Suh、Diener 與 Fujita(1996)指出幸福感有不同的 來源,包含正負向情緒,認知方面是指對一般或是特定生活的滿意度(如: 工作、家庭、健康)。陳騏龍(2001)認為幸福感是個體的主觀經驗,包 含了情緒、認知、身心健康三方面,其共通要素是對生活滿意的情形、正 向情感、身心健康以及完整的滿足感。關於幸福的意義,何名娟(2004) 認為從不同的文化、角度則有不同的觀點,以下依東西哲學的觀點來說明 幸福感的意義: 一、依哲學觀點 (一)中國哲學:道家秉持的精神是一種逍遙自在、順其自然的心境, 所謂的幸福感是反應在心境平和協調的狀態。 (二)西方哲學:希臘三哲中的Socrates強調善是一切德行的基礎,認為 幸福的人生有賴個體對靈魂的真知與對善惡的辨別。 由此可知,中國哲學觀在幸福層面上比較強調和諧的觀念,而西方哲 學觀主張幸福即是善。

(41)

二、依社會科學、心理學領域的觀點

蕭景方(2006)認為近年來經濟學者也重視人類的幸福,開始從生活 品質(quality of life)來研究幸福;社會科學或心理學領域則是從狀 態方面來研究幸福感(well-being),研究的重點不同對於幸福的定義也 不同,最常見的幸福操作型定義有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 、幸福感(well-being), 而陸洛(1998)表示這三個名詞的操作型定義著重點不同,心理幸福感比 較重視心理健康的層次、主觀幸福感比較注意認知的層面。 施建彬(1995)把不同學者對於幸福感的操作型定義作了整理,如表 2-5所示。 表2-5 幸福感的意義 名詞 操作型定義 心理幸福感 心理健康概念的測量,包括正負向情緒、特殊領域 滿意程度總加結果。 主觀幸福感 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的整體評估,包含生活滿 意、情緒、心理健康三方面。 幸福感 心理健康概念的測量與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的 整體評估結果 資料來源: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頁 9-10)。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認為幸福感是指個體對於生活感到滿意以 及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讓個體產生滿足的感受。

(42)

貳、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關於幸福感的理論,從單向模式由下而上取向(Bottom-up Model)、 由上而下取向(Top-Down Model)到整合取向的模式均對於幸福感有不同 的解釋(施建彬,1995;Diener, 1984),以下分別進行探討。

一、由下而上取向

Suh、 Diener 與 Fujita(1996)認為由下而上取向是從生活事件的 角度來解釋幸福感的形成,來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感。此取向的理論以下分 別論述。

(一)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來自於個體設定目標並且努力追求以達成 願望,在目標達到之後幸福感才會伴隨而來(Holahan, 1988)。Omodei 與 Wearing(1990)以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的觀點來看,人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個體要追求自我實現必須先滿足最基 本的需求目標,才能進行下一需求目標的完成,每次目標需求的滿足都可 為個人帶來幸福感,所以幸福感即是需求完成之後的滿足感。 (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強調個體的幸福感是來自於社會活動的參與,而每一個活 動的完成皆會帶來幸福感,幸福感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活動,如果沒有 活動就不會感到幸福(巫雅菁,2000)。

(三)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交雜理論認為只有在個體經歷過需求被剝奪的感受,然後把目標 完成時所產生的快樂才能讓個體體會到幸福感,所以經歷過努力付出而獲 得的成就是體驗到幸福感的關鍵(Denier, 1984)。 二、由上而下取向 Veenhoven(1994)認為由上而下取向係指某些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 是因個體的人格特質因素所造成。此取向所包含的理論如下:

(43)

(一)人格特質理論(Personality Theory) Morris(2001)樂觀的人會出現正向的思考,比較容易出現幸福感, Chan 與 Joseph(2000)亦認為人格特質為外向性,其幸福感較高。施建 彬(1995)指出人格特質為神經質的人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即個體神經 質傾向越高,則幸福感越低。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連結理論認為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與過去幸福記憶作連結來解釋 生活事件並獲得意義,幸福感較高的人擁有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當 生活事件發生時他會透過幸福記憶網提取資料,所以比較容易誘發幸福感 的發生(施建彬,1995)。 三、整合模式取向 施建彬(1995)認為整合模式是結合由下而上取向與由上而下取向, 主張生活事件以及個體的主觀認知均會產生影響,而此取向的理論以下分 別論述。

(一)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來自與他人比較後所得的結果,而參照 的標準會以朋友、家人或不認識的人為其參考的水準,選擇參照標準時, 大部分的人會傾向於選擇社經地位相當的人作為比較參照的標準(Argyle & Lu, 1990)。 (二)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適應理論是指個體與自己過去的經驗相互比較,參照的標準是來自 於個體以往的生活經驗,如果個體目前的情況比以前好,便會有幸福感; 反之,則幸福感便會降低(郭俊賢,1994)。

(三)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guilibrium Theory)

動力平衡理論強調幸福感是受到長期穩定的人格因素與生活正負 向事件彼此交互作用下而產生的,大部分時間受到人格特質因素的影響,

(44)

幸福感是保持在平衡穩定的狀態;不過,若是生活中發生特別狀況或是不 同於以往經驗的事件時,個人幸福感將因而改變(施建彬,1995)。 綜合上述相關理論,研究者整理如表2-6所示。 表2-6 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取向 理論 探討的焦點 由下而上取向 目標理論 活動理論 苦樂交雜理論 幸福感就是目標完成之後的滿 足感。 個體的幸福感來自於社會活動 的參與。 經歷過努力付出而獲得的成就 是體驗幸福感的關鍵。 人格特質理論 人格特質是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由上而下取向 連結理論 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與過去幸 福記憶作連結,來解釋生活事件 並獲得意義。 整合模式取向 社會比較理論 幸福感是來自於與他人作比較 後所得的結果。 適應理論 個體與自己以往的情況相互比 較,如果個體目前的情況比以前 好,便會產生幸福感。 動力平衡理論 幸福感是受到長期穩定的人格 因素與生活正負向事件彼此交 互作用下而產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5)

參、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在性別方面,陸洛(1998)認為性別對於幸福感的影響是間接的,必 須與另一變項發生作用才能影響幸福感的產生。Reid(2004)針對自尊、 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進行研究,發現男生的自尊比人際關係更能夠預測幸福 感;女生則是自尊與人際關係兩者都能夠預測幸福感。張斐雲(2006)對 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幸福感的研究,發現高年級女 生的幸福感比男生高,以及謝美香(2006) 認為國小高年級女童在生活滿 意、人際和諧及整體幸福感優於男童,而Noll(1996)對兒童進行幸福感 之研究,結果指出男女在幸福感上並無差異,以及蕭淑穗(2006)對國小 高年級學童進行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的研究,發 現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各層面及整體幸福感上未有顯著差 異。這顯示不同性別對於幸福感的感受,並無一致性的結論,所以值得深 入研究。 在社經地位方面,Carole(2003)認為家庭處於低社經地位的兒童對 幸福感的感受不如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兒童,黃瀗瑱(2006)亦對國小高年 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位 的高低關係著國小學童對幸福感的感受,家庭社經地位愈高之學童其幸福 感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低之學童其幸福感愈低。吳筱婷(2006)針對國 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發現不同家庭社經 地位的國小學童在幸福感各層面高社經組高於低社經組,而吳月霞(2005) 亦對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進行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的研究,指 出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職業收入)愈高,幸福感愈佳。根據上 述的研究,發現具有一致性的結論,即家庭處於高社經地位的兒童其幸福 感優於低社經地位的兒童。 在出生序方面,黃資惠(2002)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發現 排行居中間者的兒童,其整體幸福感感受高於排行為老大者;不過,黃瀗

(46)

瑱(2006)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的研 究,卻發現國小學童的幸福感與出生序有關,獨生子女及排行老大的學童 其幸福感顯著優於中間子女以及謝美香(2006)發現家中排行老大的高年 級學童在生活滿意、人際和諧分別高於獨生子女及老么;在整體幸福感上 則是中間子女高於老么,而何名娟(2004)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氣質、 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發現不同出生序的國小學童在幸福感上並無差 異以及 Kowal、 Krull、Kramer 與 Crick(2002)亦認為不同排行順序 的兒童其幸福感並無顯著的差異。對於不同出生序的兒童其幸福感是否有 差異性,也無一致性的結論,所以不同出生序是否會影響兒童幸福感的感 受值得探討。 在年級方面,何名娟(2004)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氣質、情緒智 力與幸福感之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童幸福感並無差異;但是,黃 瀗瑱(2006)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的 研究,卻發現國小學童的幸福感會因其年級不同而有差異,五年級學童的 幸福感稍優於六年級學童。顯然,不同年級對於兒童幸福感的影響也無一 致的認同,所以亦值得探討年級對兒童幸福感的影響。 施建彬(1995)認為幸福感的來源包含下列九大來源,自尊的滿足-被 別人尊重的需求;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家人與朋友間和諧相 處的渴望與需求;對金錢的追求-幸福就是能夠賺到很多的錢工作上的成 就-工作成就之中對自我所獲得的滿意感;對生活的樂天知命-生活平順 沒有令人困惑的事;過得比你好-我好你不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實 現追求的理想;短暫的快樂-生活所發生的愉悅事件。對健康的需求-維 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Miquelon 與 Vallerand(2006)認為幸福感與身體健康成正相關, Woodhill 與 Samuels(2003)主張心理的健康也會影響到對幸福的感受, Liebkind、Jasinskaja-Lahti 與 Solheim(2004)指出壓力會造成幸福

(47)

感的缺乏,並且對身體會產生影響,在社交上的調適也會變得比較疲乏。 Pollard 與 Davidson(2001)認為兒童具有正向的情緒,可以增加幸福 感,Huebner(2004)則指出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探討不只是適用 於成人也適用於兒童與青少年。Wentzel 與 Asher(1995)認為學生在學 校的人際關係愈好,愈能提升其幸福感,Schneider(2000)指出友誼會 影響兒童的幸福感與社會情感的發展,Harker(2001)亦表示家庭的凝聚 力和社會的支持會增加心理的幸福感。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不僅是著重於身 心健康層面,也顧及到生活滿意的情形、正負向情緒、人際關係之間的探 討,可見要暸解幸福感的全貌必須兼顧到各方面的要素。 黃資惠(2002)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國小兒童與家人及同儕 互動上,可以感受到極佳的幸福感;但是,國小兒童在自我肯定上感受最 差,表示國小兒童在自我肯定部分還待加強,而邱富琇(2004)亦以五、 六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兒童在人際和諧、正向情緒、生活滿意 上感受到較佳的幸福感,而在自我悅納上感受到較低的幸福感,吳筱婷 (2006)亦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幸福感受具中上的程度量表得分高低次 序分別為:人際關係、生活滿足、自我肯定、身心健康。由此可知,兒童 自我悅納的不足導致整體幸福感無法提升,所以關於兒童自我悅納的部份 是值得探討的。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整理如下: 一、 不同性別、年級、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幸福感是否有差異, 在相關的幸福感研究中並無一致性的結果。 二、 人際關係良好、具有正向的情緒、社會支持以及家庭的凝聚力可以增 加幸福感的感受;而壓力則會造成身體變得不健康並且在缺乏社會調 適的技巧,容易造成較低的幸福感。

數據

表 4-6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77  表 4-7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平均數、標準 差…………………………………………………………………………  78  表 4-8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  78  表 4-9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 驗………………………………………………
表 4-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 考驗  男(N=302)  女(N=362) 人格特質分  量表  M  SD  M  SD  t 值  差異比較  神經質性  16.22  3.75  17.05  3.50  -2.93 ** 女>男  經驗開放性  18.37  3.47  18.05  3.57  1.15  無顯著差異  外向性  28.68  5.30  28.16  5.44  1.24  無顯著差異  友善性  20.53  4.51  21.55  3.
表 4-4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人格特質分量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平 方和(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值  組間  59.51  3  19.83  1.50  組內  8726.79  660  13.22 神經質性  總和  8786.31  663  組間  13.38  3  4.46  .35  組內  8247.16  660  12.49 經驗開放性  總和  8260.54  663  組間  138.10  3  46.03
表 4-11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表 4-12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幸福感各層面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值  組間  45.49  3  15.16  0.65  組內  15391.95  660  23.32 生活滿意  總和  15437.44  663  組間  32.03  3  10.67  0.53  組內  13080.86  660  19.81 自我悅納  總和  13112.90  6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The Relationship Health Promotion and Well-Being – The Mediator Effect of Health Assistance of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3. 賴郁婷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