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心理學家教導人們除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之外,亦致力於追求 美好的生活,尋求幸福人生已蔚為ㄧ股潮流(Diener & Lucas, 1999)。

Andrews 與 Withey(1976)認為幸福感係指個人的主觀經驗包含對生活 的滿意情形、正負向的情感,結合了情緒與認知兩部分。陳景寶(2007)

表示現今兒童所認為的幸福相當簡單,父母的陪伴與傾聽才是兒童最期 待,最希望擁有溫暖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體、父母的關心等心理層次的 滿足,顯示出父母的關心及溫暖的家最能帶給小朋友幸福,對於幸福感的 追求不再僅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父母能夠傾聽我心中的聲音」與「瞭 解我的想法」才是兒童所謂的幸福感。黃玉芳(2008)根據講義雜誌對兒 童進行幸福感的調查發現從2001年有84%的兒童覺得幸福後,每年的情況 可說是每況愈下,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間下降的比例很快,降至62%的 兒童覺得幸福;不過,最讓人憂心的是兒童對未來抱持不樂觀的想法,認 為未來會比現在還要幸福的不到48%。可見孩子對於未來感到茫然,不知 道在未來的生活中是否也可以感受到幸福,因此協助孩子對生活感到滿 意,進而繼續追求幸福感是現今重要的議題。

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內在聲音得到關心以感受 到幸福之外,還盼望從其他人際互動中得到關切。所以人際關係是指葉是人 與人之間的生命對話、情感交流所形成的關係,包括家人、同儕、師長之間 的互動(葉合倩,2006)。但是,由於逐漸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家庭現在失 去了一個重要的功能,因為家庭中沒有其他的兄弟姊妹,所以孩子需要夥伴 只能到學校去想要得到歸屬感的需求已經高過於到學校求得知識的慾望,因 此兒童在人際關係中不單單只是尋求與父母之間關係的滿足,對於其他層面

的人際關係也是希望獲得關切,顯示出人際關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言 喻的(郭啟瑞,2005;陳蓉,2008)。

追求幸福感以及希望在人際關係中得到關切的方式和途徑與個人的 行為模式有關,而個體的行為模式即是所謂的人格特質,主要是在青少年 時期逐漸發展而成並且會帶入成年期形成終身的生活方式(Van-Lieshout, 1995)。人格特質係指個體所具有的獨特性與持久性,而這些特性決定於 個體在環境適應上的行為模式(葛樹人,1996),會影響著個體對生活的 因應方式,例如某些人特別容易感受到幸福,是受到人格特質因素所影 響,就像樂觀的人比較容易以正向思考去面對生活情形,所以比較容易感 受到幸福;除了幸福感的感受是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之外,在人際互動中 能夠與他人建立起溫暖、親切的關係亦是因為具有健康與成熟的人格

(Morris, 2001;Veenhoven, 1994)。從以下相關研究也可發現人格特 質對幸福感與人際關係的影響性,在人際關係方面,Berry、 Willingham 與 Thayer(2000)表示人際關係的親密感建立與衝突次數有關,衝突次 數越多越不容易建立親密感,人格特質為神經質性的個體容易與他人產生 衝突,不易與他人建立親密感;在幸福感方面, Costa 與 McCrae(1980)

發現神經質傾向較高的人對生活容易產生負面的情感,比較不幸福,

Bostic 與 Ptacek(2001)亦表示神經質性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擔心、情緒 比較不穩定以及不樂觀,所以幸福感的感受比較低。由此可見,人格特質 會影響個體如何去看待生活事件而擁有健全人格的個體可以運用豐富的 知識去了解周遭的生活,並且遇到挫折時能夠適度地接受自己,維持正面 的自我形象,而國小高年級階段正處於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培養學 童具有健全的人格是讓孩子可以勇於面對未來生活面對的關鍵。

雖然人格特質可以被用來預測個體的整體行為,但是從教育的觀點來 看,教育學者比較關心的議題是人格的發展到底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

大多數的學者都會同意人格是受到遺傳以及環境交互作用下產生的,自從

個體出生之後,遺傳因素已經不會產生改變,所以能做的就是為個體安排 良好的環境(黃堅厚,1999)。在性別方面,Reise、Smith 與 Furr(2001)

運用 NEO-PI-R 之神經質分量表施測學生,發現女生的神經質傾向比男生 高;在年級方面,彭偉峰(2005)認為五年級的聰穎性、友善性與嚴謹自律 性高於六年級學童;以及 Adler 認為人格的發展與不同的出生序有關係,

雖處於同一家庭,但是實際上的生活並未完全相同,所以培養出來的人格 也可能不同(吳武典,1998)。從上述性別、年級與出生序等三方面的因 素可能會影響人格發展的差異性,雖然此三者的因素比較無法改變,不過 我們仍然可以從教育的環境中去協助個體發展出良好健全的人格,進而在 人際關係中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得到歸屬感以及積極追求生活上的滿足 並且能夠自我悅納以尋求幸福感的感受。

吳纹如(2005)亦提出關於兒童人格的發展,環境因素一直是教育所 關注的焦點,如果現今的父母只顧及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求而忽略孩子 人格的培養,將會造成孩子遇到失敗事情的時候產生負向的情緒以及不知 該如何尋求外在的資源來協助自己,人格特質越傾向神經質性,對於幸福 感的感受也越低以及在人際互動中也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而無法建立親 密感。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處於Erikson所提倡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勤奮 進取與自貶自卑發展任務的後期,發展順利有助於下一階段任務的發展

(張春興,1994),而且此時期的人格正在逐漸發展,所以此階段任務的 發展良好將有助於未來健全人格的形成。

然而,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除了上學之外還要到安 親班課後輔導,造成兒童不少的心理壓力,隨著時代與觀念的改變,雙薪 父母工作忙碌已經成為趨勢,父母一旦忙久了,容易錯失孩子重要的成長 關鍵(潘欣中,2007),等到錯過孩子人格培養的重要時期,未來想要好 好培養,可能就無法像關鍵時期那麼容易了。

研究者曾在國小帶領過團體諮商,發現不同人格特質的兒童在學校

各方面的表現也不一致,有些兒童傾向於內向、不善於表達,使得同儕之 間的人際關係發展不佳;還有些兒童容易緊張、焦慮,擔心自己表現不好 會被取笑,導致無法自我悅納,導致其幸福感降低。這些情形都不是在教 育上樂見的,所以關於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的培養是必須重視,幫助 兒童暸解自己進而喜歡自己,未來進入另一個升學階段,才能了解自己的 特質而在各方面發揮才能才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所以,本研究擬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為研究變項,以了解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的情形,加上研究者本身 修習過人格心理學、諮商理論與技術、教育心理學、團體諮商、教學心理 學等相關課程,希望藉由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讓學校以及家長參考,然後 透過教育來培養兒童發展出健全的人格,引導出以正面及知足的心態來學 習,讓兒童擁有自信快樂的童年。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二、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的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 開放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在人際關係、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三、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 性、友善性、嚴謹自律性)與人際關係、幸福感之相關情形。

四、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神經質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

友善性、嚴謹自律性)對於人際關係、幸福感的預測作用。

五、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家長、學校及輔導人員做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