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溝通相關理論與內涵

壹 、 人 際 溝 通 的 理 論 與 內 涵 一 、 人 際 溝 通 的 定 義 內 涵 與 行 為

人際溝通是指有意義的互動歷程,而人際溝通會有三個重要的核心,其一 是人際溝通是在一段持續時間中,有目的地進行一連串的行為,而這個連續性 的行為,是會產生意義的;其二溝通是要有意義,而意義是指溝通的內容與意 圖被賦予的重要性,內容是指說話者傳遞出的訊息,即是說要溝通「什麼」;意 圖是指說話者顯現該行為的的理由,即是說”為什麼”要溝通;其三,互動是指 雙方在有意義的溝通行為後,對彼此形成的意義負有責任,如媽媽請女兒到冰 箱拿出牛奶,女兒如願意去拿,則拿牛奶的意義就變成女兒的責任,故溝通就 在不斷的型為內容、意圖與回應之下,持續的產生意義,才能不斷的溝通。(曾 瑞真、曾玲珉,1996)。

基於溝通是一種連續的行為,溝通會出現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如圖

圖2-2-1 資料來源:Rudolph F. Verderber,Kathleen S. Verderber 噪音

脈絡

脈絡

溝通過程會有組成的要素,第一個說到溝通基本會有兩位參與者,一位傳 送者,一位接收者,在溝通的過程中,參與者也同時扮演兩個角色,在傳遞訊 息的同時也在等待接收訊息;人與人的溝通之間共享知識、假設或信念,意指 有相同背景、或者同領域者,在溝通時更容易精準及精確。(藍三印、黃鈴媚、

江中信、葉蓉慧譯,2011)

第二個說明脈絡,是指溝通傳遞地場景,包括溝通發生前後的因果關係,

而脈絡也有許多不同的面相,其中有物理性脈絡,指溝通的環境溫度、冷熱、

溝通者彼此之間的距離、透過電話或者網路等不同的因素,也會影響溝通的期 待與結果;另一個脈絡指社交性的脈絡,溝通者彼此的關係為何,彼此關係的 鏈結程度,如發生在家人、同仁、朋友、陌生人等不同的關係,則溝通前產生 的期待與溝通後的結果也是不同,接著說明歷史性的脈絡,意指溝通者對於過 去的對話的記憶,影響現階段溝通的結果,尤其是在現代訊息快速的時代,更 容易會有被舊有訊息影響的狀況產生,然後是心理性的脈絡,指心理負擔的程 度,包含個人在人際上遭逢的情況產生的情緒跟感覺,如準備考試前的壓力、

業務績效盤點的日期,都會使溝通者產生壓力,高度壓力下的溝通對話容易會 有不耐心、憤怒的字眼產生,使之影響訊息的傳遞與接收,最後是文化性的脈 絡,文化包含許多的層面,信念、態度、族群、社會階層、宗教等,每一個人 都會有多重的文化身分,也因多層的文化身分,使溝通時的同調或差異產生。

(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

傳遞訊息,須經由兩個基本的步驟,將傳遞者與接收者的訊息,重新地轉 換成兩者都能清楚知道的訊息,分別是編碼跟解碼,編碼(encoding)是將傳 遞者的想法跟感覺化為文字或非語言線索的過程,解碼(decoding)則是詮釋 這些文字或非語言線索的過程,訊息的傳遞編碼跟解碼的過程是很自然不被察 覺的,在思考如何表達的時就進入了編碼的過程,以及你接收到訊息時也會很 自然地進入解碼的狀態,開始思考訊息傳遞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唯有在 解讀或者表達困難的時候,才會想到編碼跟解碼其實是一個不斷發生的過程。

訊息交換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噪音,噪音指干擾詮釋訊息的任何一種刺 激,可以是外在的、內在的、語意的;外在的噪音指環境的影響因素,不一定 是單指聲音,也可能是特別或者特殊的人事物,會影響注意力的任何因素都可 以是外在噪音,內在噪音則是自己內心的思考與意念已經脫離溝通的主題與內 容,或者回到過去的對話內容中,最後一個是語意上的噪音,語意上的噪音常 發生在對與語意與字義疑惑的時候,所以語意的噪音只有在察覺時才會發生。

(藍三印、黃鈴媚、江中信、葉蓉慧譯,2011)

人際溝通行為有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是讓語言產生意義,而 語言常使用的語言符號(指文字),來做出意義的標明、說明與定義(曾瑞真、

曾玲珉譯,1996),讓接收者可以從文字中得知傳遞的訊息,但語言與意義卻非 簡單的,因為同樣的一件事,會因為不同人的詮釋而有不同的語言文字,再加 上不同的影響脈絡,會有不同的文字結果,所以在文字的使用需要確認外延意 義與內涵意義,外延意義不單指文字的直接定義,文字的直接定義會因為時代 歷史空間的不同產生不同意的意義與說法,如”群龍無首”在易經中說明指群賢 眾聚,群龍無首為吉,現今則指沒有領導者,無法成大事,外延意義也會因上 下文而影響文字的意義;說明內涵意義,內涵意義是指對於文字有關的感覺或 者評價,例如對於喜歡狗的人來說,狗可能是溫馴的、可愛的、有趣的動物,

但是對於不喜歡狗的人來說狗可能是危險的、凶狠的動物,又或者一些特殊字 眼的涵意,如墮胎、未婚懷孕、吸毒等字眼,有可能內涵意義大與外延意義,

語言溝通需要關注的層面不單只是字面上的意義,還有字詞在語句段落、應用 的時機場合,更需要考慮文字在性別、文化、功能等面向上不同的意義(曾瑞 真、曾玲珉譯,1996);接著說明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相較於語言溝通是比 較不明確、比較模糊的,但同樣含有持續的、文化差異、多元等特性,非語言 溝通有下列幾種類別:

(一)肢體動作:最先開始的是眼光的接觸,與人溝通時,眼光未注視對方容 易讓對方感到不尊重、或產生不安、害羞等情緒時,同樣也會避免目光

的交流,臉部上的表情則容易讓文字富有情緒的感覺,臉部表情可以傳 遞六種基本的情感包含快樂、悲傷、驚訝、害怕、生氣和厭惡等(曾瑞 真、曾玲珉譯,1996),手勢跟姿勢會成為語言補強的元素,適時的在語 言說明上加強語言的說服力。

(二)超語言:主要是在聲音的說明上,主要由四個主要特色組成,分別是音 調、音量、頻率、音質等四個元素,這些元素可以獨立表達意思,也能 夠融合在一起,而這四種元素也能與文字結合在一起,讓文字表達的意 思更加精確。

(三)自我表現:指非語言溝通行為,自身可以控制的外在因素,如衣著、與 接收者的接觸情況、時間的掌控等,自身認同或者符合場域的服裝,會 讓傳遞者與接收者更容易同調,時間掌控也關乎接收者的注意力,與傳 送者的表達情形。

但接觸這個表現就會產生較大的文化差異易性,接觸雖是溝通最基 本的形式,但接觸在文化的內涵背景之下,接觸的行為會成為語言表達 的協助,幫助產生語言的內涵意義,因為彼此接觸則產生的意義將會更 加深。(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

(四)環境的經營與溝通:空間上的經營,除了空間內可移動的物品外,擺設 具有相當代表意義的物品,能使溝通的過程增加不同的認知感,也可以 塑造特定意義的空間,如充滿安全感的諮商空間、嚴肅冰冷的偵訊空 間、放鬆愉快的咖啡廳等不同的空間,尚有座位彼此的距離,直接影響 彼此是否感到壓力,還有氣溫、燈光、顏色等都會讓參與者感受到溝通 時的情感傳遞以及改變。

非語言溝通是有幾個特性,其一是能夠作為語言溝通的補充意義,讓語言 溝通可以更精確的表達意義,也讓語言可以增加更多的情感,讓語言可以感覺 更加溫暖、豐富,也能夠控制語言溝通間的互動,而非語言的溝通的這些內容 也同樣有持續性、意義性來傳遞溝通的訊息。(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

二 、 人 際 溝 通 需 求 理 論 與 交 換 理 論

人際需求理論指人際關係是否開始、建立以及維持完全取決於參與者雙方 的人際需求程度。William Schutz 指出三種彼此都需要的人際需求,分別是情感

(affection)、包容(inclusion)、控制(control)三個面向(曾瑞真、曾玲珉,

1996);情感的需求說明人對於情感的接受慾望,以光譜的方式來表達其差異,

光譜的一端是「缺乏人際關係」,表示無法建立起強烈的關係,並且逃避他人的 情感,光譜的另一端是「過度人際關係」,熱且想與別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

把所有的朋友都當成親密的朋友,這兩種極端之見的是「適度的人際關係」,適 度的表達和接受情感,能從與他人的關係中得到快樂;包容的需求也做歸屬 說,一端為缺乏社交,不需要以大量社會互動來得到滿足,另一端為過度社 交,需要常與社會互動得到安慰,如必要獨處時,會感到緊張;控制的需求是 希望能夠成功的影響周遭的人事物,光譜的一端是「放棄者」極端順從不擔負 責任,另一端是「獨裁者」喜歡並覺得自己必須負責,大部分則是落與兩者中 間的「民主者」,能夠安於領導,也夠順從他人(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

由上述說明,人際需求重視的是關係的建立,從三種不同的面相來探討,而且 可以從這三種關係的建立習慣,來得知人際關係所產生的狀況為何,以及該如 何應對,也能明白彼此溝通有所不同時,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

Thibaut & Kelley(1969)創立的交換理論,認為關係可以藉由互動所得的報 酬和代價的互換來加以瞭解,報酬是接收訊息者所重視的目的,可能是聲譽、

情感的滿足、良好的感受等,代價則是需要負擔的損失,包含時間、精力與焦

情感的滿足、良好的感受等,代價則是需要負擔的損失,包含時間、精力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