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人際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人際關係

壹、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功能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方式,由於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無法 脫離團體而生活,故人際關係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且人際關係的範圍相 當廣泛,包含了親人、同學、朋友、師生等各種關係。在人際關係當中個體 之間彼此交互作用、依賴以及影響而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一般來說,人際 關係的互動模式會依不同對象而造成不同的互動型態。

Derlega 與 Janda(1981)主張人際關係滿足個體以下幾種需求:(一)人類 的生存需求(needs for survival):人際關係是提供保護、增加生存機會的方式,

例如個體從出生之時開始即需要父母與重要他人的撫慰與養育方能生存、藉 由組成團體以尋求保護與降低外在威脅;(二)免於寂寞的需求(needs for avoiding loneliness):由於每個個體都有渴求同伴與需要友誼滋潤以免除寂寞 的需求,故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是重要的;(三)尋求認可的需求(needs for approval):當有他人主動與我們親近時,我們會因此感到被重視、被認可而 感到自尊提升,因此與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尋求認可的需求;

(四)社會比較與尋求確定的需求(needs for social comparison and certainty):

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可透過他人的回饋或是社會比較的方式增加個體的自 我認知與減少對自己的不確定感,同時透過社會模仿的方式個體可以學習如 何提升人際關係並提升自我價值;(五)個人成長的需求(needs for personal growth):當個體在團體中感覺被認可與接受的時候,個體的社會適應與人格 發展將得到較好的發展機會,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增進個人成長與自我 實現。

Hamachek(1982)主張人際關係具有以下兩點功能:(一)提供社會比較的 基礎(a basis for social comparison):個體透過社會比較的方式,檢視自己的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是否符合社會期待,藉由此方式不但能獲得別人的回饋,又能增加對自我 行為了解的程度;(二)減少孤獨帶來的身心傷害(short-circuits the hazards of loneliness):人際關係較差的人較容易感到寂寞與孤單,也較容易導致心理困 擾,而心理困擾可能進一步引發生理疾病,由此可見,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品質有利於身心健康。

貳、人際關係理論

Schutz(1958)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主張 每個個體都有發展人際關係的需求,此需求的滿足影響個體的自我概念。並 提出人際關係是指個體與他人間的心理互動,人際關係的需求可以分為以下 三種:(一)接納(inclusion),指感覺自己被他人或團體所接納、關懷與重視 的感受。較不被團體或他人接納的人可能變得退縮或是極度希望被注意,這 樣的個體通常人際關係較差;(二)控制(control):指個體在人際關係中希望 能夠支配、擁有權力或影響力並維持良好人際關係。控制需求的強弱,決定 了個體在人際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控制需求低的人扮演服從權威的角色,

控制需求高的人則競爭性強,這兩種人在團體中都較無法負擔責任;(三)情 感(affection):指情緒上的需求與感受程度,情感需求低的人對自己的情緒感 到不確定,傾向躲避人群,情感需求高的人則希望自己被所有人所喜愛。以 上這三種需求將各自形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唯有適度的需求才能擁有較 健康的人際關係。依照行為的主動與否將行為表現區分為自己主動表現者 (expressed)與被動期待他人行為者(wanted)兩種,這兩種行為表現與上述之三 種需求結合後,發展出「基本人際關係取向」(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rientation, FIRO),如表 5 所示:

Heider(1959)提出帄衡理論,此模式包含 P、O、X 三個元素,強調知覺 者(P; person)與另一個人(O; other)之間的人際吸引取決於彼此之間對物件、物 體刺激或其他人(X)的觀點一致與否,以正負號來表示兩兩之間的關係,若三

Thibaut 和 Kelley(1959) 提出社會交互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主張人的社會行為都是利己的,並且人際關係可以經由酬賞和成本來解釋。

酬賞指的是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心理滿足,成本指的是個體為了維持良好人際 關係而付出的代價,個體將視酬賞與成本相互抵消而產生正負值來決定是否 值得投入一段人際關係,一旦雙方對於成本與酬賞無法達到滿足,此段人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係即停止。除此之外,個體還依據「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指個體 在某關係中期望得到的最低酬賞)評估是否投入發展人際關係,如果高於比 較水準則個體將選擇持續發展人際關係,反之則否;另外,個體也會視「其 他選擇的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 of alternative)(指個體預期在某其他關 係中所得到的最低酬賞)而決定,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關係可以發展,個體 將持續在一段不是非常滿意的人際關係中,直到出現更好的其它選擇比較水 準。

Festinger(1957)提出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主張當一 個人對另一個事物產生不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認知時,可能會產生心理失 衡的現象,而此現象正是由各種認知彼此之間相互衝突所引起,個體為了減 輕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會採取一些行為來改變這樣的矛盾。因此,在人 際關係中,對待別人的方式影響我們對這個人的觀感,例如傷害別人之後,

對他產生負向的觀感來使自己傷害他人的理由合理化。

參、小結

本研究欲了解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與情緒智力在所謂「社會縮影」的 大學生活中如何影響著人際關係,而大學生之不同類型完美主義傾向乃依照

「適應功能方向性」與「要求完美之行為對象」來分,且「要求完美之對象」

中涉及「重要他人」,加上研究者認為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重要他人包括同儕 與親密友人,故在人際關係層面只著重探討「同儕關係」和「親密友誼」。因 此本研究採用蘇逸珊(2002)所編製之大學生自我知覺量表(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college student)之社會關係分量表所編製的「大學生人際關係量表」

做為測量人際關係變項的研究工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