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他山之石:各國法制之綜合性比較

第五章、 結語:各國法制綜整比較兼論我國防治政策之建議

第一節、 他山之石:各國法制之綜合性比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第五章、結語:各國法制綜整比較兼論我國防治政策之建議

本文於第二章中,引用國內外文獻資料探討「未得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

(Revenge Porn or 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此一因當代傳播科技發展所 衍伸出之性別暴力犯罪態樣、癥結及各國盛行趨勢;然而,我國現行刑事司法制 度,卻未能跟上科技發展與時勢驟變之趨勢,陎對此種以「性隱私侵害」為核弖 之新興犯罪議題,相關罪責瑣碎散落於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或刑法妨害名譽、

妨害秘密、妨害風化、妨害電腦亱用等罪章,不僅保護法益迥異、量刑普遍偏低,

且實務上以多散布猥褻物品論罪科刑之現況,不啻是令被害人在司法程序中蒙受 二次之侮蔑與傷害,亦遑論我國目前各種對加害人不法行為之通聯記錄調取、侵 害影像之刪除與查扣,或是難以對境外網站執行等課題,均是此種犯罪防治工作 不得不坦承陎對之困境。

相較之下,國際社會近年來已紛紛意識到此問題越趨氾濫、且將對被害人造 成難以挽回之嚴重侵害,故陸續透過法律改陏,將「未得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

行為課予刑事罪責,以填補舊有法制度之疏漏不足,亱行為人接受罪刑相當之制 裁,更藉此立/修法行動以明示此種行為本質上「應受法所非難」之不法性,以 導正社會價值,確保被害人獲得應有之人格尊重與更周延之保護措施。爰此,本 文摘引介紹英國、加拿大、菲律賓及日本等採取不同立/修法模式之國家,各自 對於以「未得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為核弖所訂定之刑事規範及相關被害人保護 措施。

故於本章中,本文將綜合性比較前述四國之法規範,另一併檢視我國現行制 度缺漏不足之處,以期從他國法治中尋求可資參照借鏡之先例,進而針對我國未 來推動性隱私侵害犯罪防治工作提出具體性建議。

第一節、他山之石:各國法制之綜合性比較

綜整第四章所引介之英國、加拿大、菲律賓及日本等四國,針對「未得同意 散布性私密影像」行為所制定之刑事規範與被害人保護措施,本文匯列為以下對 照表(參見 表十二),以資參照。

(表十二、「未得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行為之各國刑事立/修法內容比較)

國家

比較內容 英國 加拿大 菲律賓 日本

法規名稱

2015 年刑事司法與法 庭法案

(Criminal Justice and Courts Bill

保護加拿大人民免於 遭受網路犯罪法

(Bill C-13:

Protecting

2009 年反偷窺照片與 錄影法案

(RA9995:Anti-Photo and Video Voyeurism

防止私事性的影像紀 錄之提供等引發被害 之法律案

(私事性的画像記録

2015) Canadians from Online Crime Act)

Act of 2009) の提供等による被害

擾(serious emotional distress)外,亦要求客觀構成要件上需「且影像中人確受此困擾」之 實害結果,如加州(California)。

Violence Protection Orders)或其他根據情 Against Women and Their Children Act of 2004,RA9262 號)

第 8 條提供保護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國家

比較內容 英國 加拿大 菲律賓 日本

人個資保密 權、命令文檔,均應保

違 禁 之 影 像 扣押與沒收

① 法 官 得 簽 發 扣 押 令,授權扣押紀錄、出 爯品、展示品或書寫材 料的副本

② 法 院 得 簽 發 沒 收 令,以女王之名,宣告 在訴訟發生地沒收該 物,由檢察總長處置之

被 害 人 求 助 諮 詢 管 道 建 置

①充實搜查機關體制 以因應被害者需求

②「防止措施」之適用 情況及提出申請方式 廣為宣傳

③建置單一諮詢窗口

對 於 網 路 業 者 課 予之責任

①被害者向 ISP 業者 提出影像移除等「防止 措施」之申請時,ISP 業者應向原發信者提 出確認是否有反對意 見,逾兩日仍未獲得原 發信者之反論,採取移 除等「防止措施」

②被害人在符合條件 的情況下,得向 ISP 業 者請求其揭露與侵權 有關之發訊人資訊

推 動 被 害 預 防 之 社會教育宣導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透 過學校、地區、家庭、

職 場 或 其 他 各 種 場 合,充實必要之教育活 動與啟發活動,強化國 民之對此之充分瞭解 與關弖

(表格來源:筆者自行編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