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仙氣」與「野性」

第三章 松樹的形象與意涵

第二節 「仙氣」與「野性」

松樹在亞洲會經常出現在古典庭院和寺廟道觀中。文學、繪畫作品中與它相 伴的有有猿猴、仙鶴、烏龜一類長壽祥瑞的動物,它們個個都是「長命百歲」、「壽 比南山」, 民間藝術中的達摩就經常表現於在松樹下悟道參禪,松樹常伴於世外 的仙洞、神山,陪伴著仙家與佛陀。佛、道兩家都崇尚長生不老,在他們的各自 的道場也會種上相匹配的長壽植物來表達超脫、永生的精神境界。松樹很自然的 是「座上賓」,成百上千年地聽禪悟道,松樹便也沾上了仙氣,靈性十足。

人類的生命與松樹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古人有著「萬物皆有靈」的信仰,

在這樣的心理下會對長壽且形態怪異的老松樹產生敬畏與崇拜。古人認為樹木會

21 David Suzuki、Wayne Grady,林茂昌 譯,《樹,一棵花旗松的故事》,貓頭鷹出版,2010,頁 171

37

顯靈,能幫助人們預示禍福,逢凶化吉。

清代唐岱的畫論《繪事發微》寫道「凡畫山寺殿宇,宜作重簷飛梢,浮圖插 雲,在高岩絕壁之處,松杉掩映,似有高僧隱士,棲止其上,使觀者頓生世外之 想。」22畫家認為畫廟宇一定要畫松樹,這樣才能與高僧隱士相結合而產出超凡 的完滿景象。宋代詩人蘇軾<松醪賦>說到「松花釀仙酒,木客饋山飧。我醉君且 去,陶雲吾亦雲。」蘇軾將松花發酵成酒,稱之為「仙酒」。美術史上充滿「仙 氣」的松樹更是比比皆是,如清代的《緙絲群仙祝壽》(圖十九),《安期生遇仙》

(圖二十)等等。

但在視覺上,筆者看到的松樹卻總能給筆者一股茹毛飲血般的野性。前者 的「仙氣」是從小受中華文化教育的潛意識層面的文化的認同,後者的「野性」

則是筆者作為觀眾在視覺上、心理上的感受。松樹的形態千奇百怪,針葉橫生豎 長,樹幹龍纏蛇繞。成群的松樹,歪歪扭扭,橫七豎八地插在高低不平的山間,

22 唐岱,《繪事發微》,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頁 32 圖十九:無款,《緙絲群仙祝壽》,清

代,緙繡繪畫,204.7x194 cm,臺北故 宮博物院

圖二十:無款,《安期生遇仙》,清代,絹 本,59.6x40.4 cm,臺北故宮博物院

38

石崖上。不知會有什麼野獸、毒蟲在裡面安窩搭巢,茂密的松針遮天蔽日也多年 不腐。這些感官,都讓筆者充滿感受到原始的野性。

古代典籍裡不少描寫松樹「野性」的例子,比如《水滸傳》中:

走了幾哩,見前面一個大林,都是赤松樹。但見:虯枝錯落,盤數千條赤腳 老龍;怪影參差,立幾萬道紅鱗巨蟒。遠觀卻似判官鬚,近看宛如魔鬼髮。誰將 鮮血灑林梢,疑是朱砂鋪樹頂。

魯智深看了道:「好座猛惡林子。」23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對情節起到了烘托的的作用,渲染營造了恐怖氛圍。松樹 雖然是象徵「賢人」、「正直」,但在這裡樹幹卻變成像「老龍」、「巨蟒」,樹葉成 了「判官鬚」、「魔鬼髮」, 形態成了「怪影」,顏色成了「鮮血」。這些將松樹「動 物化」的鬼魅描寫讓小說的氣氛變得緊張和神秘。魯智深這樣一個大膽,勇敢的 漢子,也感受了到這片松樹林的「猛惡」。

松樹作為森林裡的植物,充滿野性是十分正常的。深山老林裡,雲霧繚繞,

瘴氣叢生,大片的松樹對古人來說總是能感覺到背後潛藏著未知的神秘與恐懼。

如今,筆者也時常能感覺到松樹的原始力量,拋開文化的影響,切切實實站在松 樹林中,即便是白天,被碩大高聳盤桓的松樹包圍著,其間所散發出的野性也是 十分強烈的。

23 施耐庵,《水滸傳》,臺灣: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頁 65

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