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動物化松樹的仙風獸骨

第二節 內容形式

這一節主要討論筆者繪畫創作的內容與形式。繪畫內容主要指作品裡面含有 的各種元素以及所代表的內涵。形式則是畫面色彩、 松樹的「符號化」、默畫、

以及具體的材料技法。

一、內容

松樹是筆者繪畫內容的主體,筆者會將各種其他元素符號進行搭配,比如佛、

洞、扁平空間等,它們的不同組合就會表達出不同的觀念。下面逐個來說明一下 這些元素的表達意圖。

(一)、「佛」

62

佛教的符號是筆者常用到的,這跟筆者的主題有密切關係。人格動物化松樹,

主要強調的是動物性,具體就是指人格化松樹的攻擊性、情欲、恐怖感等等面向。

笔者的主要用意在於拿佛教的菩薩、羅漢等形象來構建矛盾體。一個是四大 皆空的,一個是七情六欲的;一個是慈悲平和的,一個是狂妄兇暴的,這些對比 性正是笔者的松樹所要表達的,將動物性的松樹與佛陀相匹配來創造強烈的衝 突。

松樹與佛陀有著特殊的關係,因為長青高夀,古樸高潔與佛教長生不老,永 世清淨的特性相通,所以東方的寺廟多種有松樹。「仙樹」與佛的關係是如此的 近,時時刻刻的相依相伴也非常符合笔者的「一體論」,無論是「隱士」般的松 樹,還是「野獸」樣的松樹,還是「吃齋念佛」式的松樹,它們都是一體的,只 是彼此代表著不同的意象和內心的面目。

香港導演徐克在 1993 年拍攝的電影《青蛇》(如圖二十八)主題之一就是 討論佛與情欲的關係。蛇妖青蛇遇到了法力高強的僧人法海並與他產生了孽緣。

法海雖是堅定的佛法修行者,但他面對青蛇的誘惑還是沒能逃脫人性欲望,色戒 最終被自己所破。電影正是表達了法海面對佛法教義與情感欲望的矛盾糾葛。

人們去寺廟無論拜佛還是求仙,都是為了尋得保佑或化解雜塵。那麼日日

圖二十八:1993 年版電影《青蛇》劇照

63

夜夜,年年歲歲都在佛門聖地的松樹一定是清靜無塵,六根清淨的嗎?佛法確實 無邊,但教義一定會在本性之上嗎?這是筆者要提出的疑問,也是筆者想表達的 重點之一。

(二)、「洞」

筆者的作品裡常常會出現「洞」或者「口」的元素,他們長在地下,規規矩 矩,四四方方。這類洞口是矩形代表著一種規則的「束縛」。就像山崖石縫一樣,

樹在石縫中生長是困難的,但沒關係,依然有許許多多的松樹是破石而生,並且 長成參天大樹。中國安徽省的黃山上就有大量的這類松樹,它們生長在懸崖峭壁 的石縫間,幾百年長青挺拔。

洞口裡面是一個世界,洞口外面是另外一個世界。洞外和洞內仍然是一體的,

松樹的根需要生長於洞內,但要突破洞口,從裡面鑽出來。這是一種抗爭的表達,

對社會環境,對原始自我的抗爭。「洞穴」是一個神秘難測的地方,看不清底部,

它或許是五光十色的,或許陰暗潮濕,什麼都有,如潛意識一樣,難以感知但又 深深的根植於自我體內。

古今中外的許多典籍都描述過「洞」,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如古希臘哲人柏拉圖認為真實的世界在洞穴之外,

在有陽光的地方。洞穴的潮濕、陰暗、狹小是難以獲得足夠的生長的,但離開洞 穴也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慧。

「洞」的元素不僅僅只存在於地上,它還表現在松樹的身上,「樹洞」在筆

64

者的每一張創作裡面都會出現,但在這裡它的含義就與「地洞」不一樣了。

對於植物屬性的松樹而言,年輕的松樹是很少有空洞的,只有樹心自然腐敗 或被動物挖掘築巢的老松樹才會有,這些樹洞對於樹木的生長是非常有害的,樹 心中空過多會導致無法再生最終枯萎腐朽。總之,對於松樹而言洞越多,越有害,

生物狀態上的樹洞顯然是一個「頹敗」、「老衰」的象徵。

但筆者所畫的松樹洞並非代表著「頹敗」或「傷痕」,而是「出氣孔」和通 往奇妙世界的「入口」。

當動物在發怒時會本能地汗毛直豎,呼吸加強,鼻孔張開。最明顯就是憤怒 的公牛,如圖二十九美國 NBA 芝加哥公牛隊的標誌就是一個發怒的公牛,充滿 著勇敢男性的荷爾蒙。筆者所繪的松樹洞就有如鼻子的功能,提供「出氣」的作 用,那是什麼「氣」呢?憤怒之氣、勇敢之氣、情欲之氣。在筆者的作品裡,樹 洞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有藍色、白色、粉紅色等等,用不同顏色去標記樹洞也表 現著不一樣的松樹內在的情緒和散發的不同的「氣」。

除了「出氣孔」之外,松樹洞還有還有通往奇幻之地「入口」的意思。筆者 的創作裡松樹就是人,這些樹洞正是通往人的神奇內在的入口。人類的內心世界 變化多端,精彩萬分,神秘難測,它控制著人的一切行為。一直以來筆者對人的 內心世界保持著極大的興趣和好奇,並試圖去探索它們,而這些「奇幻」就在松

圖二十九:美國 NBA 芝加哥公 牛隊 LOGO

65

樹體內。

這個探索的過程就如英國作家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著名童話《愛麗絲夢 遊仙境》中描述的兔子洞,它是開啟奇幻之旅的大門,通往另外一個魔幻世界。

(三)、「扁平空間」

首先要討論一下松樹的單棵與多棵所呈現的不同空間的用意。在筆者的創 作中既有單棵的松樹又有多棵的松樹,它們表達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單棵的松樹 主要表達的就是個體的狀態,諸如攻擊、鬼魅等等心理,這是一種獨立的內在空 間狀態。多棵的松樹並非是表達多個個體而仍然是「一體」,只是將「一體」的 多面全部描繪出來,這種多個擁擠的狀態呈現的是混合的空間。

多面的表達很像佛教的十一面觀音或三頭六臂的哪吒,它們代表著多個不同 的面孔,如寂靜、利牙、憤怒、伏魔等等。多個面孔是客觀存在的,但彼此的力 量是不對稱的,就如孫悟空對如來佛祖所說「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 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於我,便罷了。」, 各種心理活動此起彼伏,誰都 想霸佔內心的空間,多棵松樹就是要表現不穩定的躁動。

其次是扁平的空間背景。扁平的空間沒有縱深感,它的作用就是加強松樹的 主體性,讓焦點只集中在松樹本身。筆者的一部分創作中,松樹便是放置在扁平 空間內,如粉紅色的平塗背景,它除了有烘托情欲的氛圍外,還有就是讓畫面簡 潔,使視覺的關注點明瞭清晰。也比如扁平化處理的牆角,延續縱深的洞。其作 用就是交代松樹所處的環境,將單一的松樹放置於敘事狀態中,如牆角的背景空

66

間就象徵著約束或躲避。

最後是場域的轉換而導致意義的改變。松樹是生長於自然界、庭院中,但把 松樹挪到平面、牆角的空間內則表現的意義就變化了。將松樹從古典傳統中分離 出來,由一個「配角」轉為「主角」,並加以纏繞、混合、並列「符碼化」的改 裝,其飾演的角色形象也從「文雅」的君子轉為「野性」的動物。這是空間給予 筆者創作的輔助,它提供了轉換「語境」的功能。

二、形式

(一)、創作的表現

油畫創作的表現體現在各個方面,在這裡筆者著重分析一下最具特點的幾 點,如色彩、個人「符號化」以及默畫。

1、高彩度的色彩

顏色的選擇對筆者的創作意義重大,中國古典松樹繪畫的色彩大都是傳統單 色水墨,附以褐色的絹本或淺色紙張。而筆者的松樹則是飽和度高的色系,如粉 紅色、粉藍色等。這些顏色都是古代少有的,不一樣色彩的運用要得益於工業顏 料的發展。

這些高彩度顏色的運用,一方面是能進一步消解古典松樹的「符號」特徵,

從「醬油調」的「古拙樸實」到「粉色調」的「高調搶眼」;從「古典」的「厚 重」到「現代」的「輕盈」;從「舊文本」的「閒情逸致」到「新語境」的「原

67

始野蠻」。

另一方面的價值在於以高亮度、高彩度的色彩表現來削弱「動物性」的「消 極」感。不可否認,筆者所創作的動物性松樹的畫作不少是基於內在的負面情緒,

而筆者並不希望也不喜歡在畫布上潑灑內心的「髒水」,所以盡可能的要規避這 些「陰影」,讓它們以更加「鮮亮」的形象表達出來。

在畫面中這些高亮純顏色的暗示性也會被凸顯出來,粉紅色直接的視覺感 受就是甜美、嫵惑、柔軟,粉藍色的直接感受有僵硬、神經、冰冷的特點,當這 些色彩運用到動物性松樹上時,它所衍生出來的新意涵如攻擊性、野性、情欲則 與堅毅、隱匿、清淡傳統松樹的象徵就完全不一樣了。

高飽和度色彩的運用無疑增強了畫面的對比,為動物性松樹的主題提供了 更直接的衝擊力。

2、個人的「扁平化」

筆者創作中的松樹大多數偏向於扁平化處理松樹,添加了高彩度顏色和獨特 造型,將它的意義從傳統符號的正直、高潔、堅毅轉化為野性、欲望、兇猛。

扁平化松樹意象使用最大的特點就是消解了歷史文化的權威性,並混合了普 普藝術,商業廣告等元素,造成了意涵的反差與矛盾,讓原來的意義呈現多個不 同的解讀,由古典傳統的「一元」轉化為現代活潑的「多元」。這是當代社會的 特徵,文化沒有固定標準。

這種模糊原本規則的個體創作行為並不是要對傳統文化加以反叛或批判,更 不是對文化的「虛無主義」態度。它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反思,一種多元補充,

主要目的仍然在於反轉大眾對傳統的既定印象,提供更多觀看的路徑,再瓦解並

68

分化統一的「標準答案」和舊式的「文化符號」。

過去的文化壟斷早已經消失,特定的意象正在逐漸削弱,文化變得沒有固定

過去的文化壟斷早已經消失,特定的意象正在逐漸削弱,文化變得沒有固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