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伊波拉疫情應對舉措

第四章 中俄衛生外交案例之比較

第三節 伊波拉疫情應對舉措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伊波拉疫情應對舉措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 disease,簡稱 EVD),也被稱為伊波拉出血熱,出 現於 1976 年中部非洲熱帶雨林附近的一座偏遠村莊內。該病毒為一種嚴重且經 常性致命的疾病,影響到人類及其他靈長類動物,伊波拉的平均病死率為 50%,

在過去的爆發中,病死率從 25%-90%之間不等(WHO,2020)。

2014-2016 年,伊波拉疫情在西非再度爆發,是目前為止最大且最複雜的一 次,其病例和死亡人數遠超之前的所有其他病例的總和,從幾內亞開始擴散至塞 拉里昂、賴比瑞亞等國,乃至歐洲與北美地區。截止 2016 年 3 月底,幾內亞、

塞拉利昂和賴比瑞亞這西非三國,作為主疫區,合計感染病例為 28610,死亡人 數為 11308(WHO,2016)。2019 年初,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再次出現,

截止 2020 年 5 月,該國感染病例為 3462,死亡人數為 2279(WHO Situation Report,

2020)。可見,伊波拉疫情傳播規模較大且持續時間長。

由於疫情衝擊,它造成的社會危機和困境也十分嚴重。上述西非三國的衛生 系統不堪重負,醫療設備短缺等問題導致醫護人員感染率極高,衛生常識的缺乏 也激化了輿論的恐慌,造成社會動蕩,不利於疫情的管控。此外,國家經濟也受 到影響,幾內亞、賴比瑞亞和塞拉里昂的經濟幾近癱瘓,三國 GDP 損失總額高 達 28 億美元,其中幾內亞 6 億美元,賴比瑞亞 3 億美元,塞拉里昂 19 億美元(世 界銀行,2016)。2014 年 3 月後,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開始介入並提供衛生援助。

2014 年 8 月 8 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伊波拉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 件」(WHO,2014)。9 月 19 日,聯合國大會決議組建伊波拉緊急特派團,並 成立信託基金以呼籲各國全面應對伊波拉病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中國的舉措

中國對西非伊波拉疫情的反應較為迅速,由於爆發地遠在非洲,中國政府主 要向其提供援助,從病源地防治疫情的擴散。2014 年初,中國向主疫區國家提 供了 400 萬元人民幣的防控救治物資(中國外交部,2014)。8 月,再次向幾、

賴、塞西非三國提供了價值 3000 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物資,並首次以包 機形式在最短時間內運至三國,該物資主要由中國駐當地使館大使負責交接,並 負責安排同批到來的中國首次派出的公共衛生專家組(中國國防部,2014)。9 月,習近平在出訪印度期間宣佈向疫區國家及其周邊高危國家提供總價值 2 億元 人民幣的緊急現匯、糧食和物資援助,向世界衛生組織和非盟各提供 200 萬美元 現匯援助(中國外交部,2014)。由此可見,在疫情最開始的衛生外交中,中方 主要由高層領導和外交部制定、宣佈、安排援助事項,衛健委的功能並不明顯,

僅限於提供專家組等醫護顧問。

此後,中国開啟第四輪援助,向主疫區三國及國際組織加大了物資和財力的 投入,並開始派遣醫療人員,幫助非洲國家加強其公共衛生體系的基礎建設,其 中包括援建利比裏亞治療中心,派遣醫護人員負責運營。並且組建專家顧問組,

及培訓非籍醫護人員。中方還啟動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畫,為非洲舉辦 12 期公 共衛生和疫情防控培訓班,開展中非熱帶病聯合研究,並幫助非洲建設公共衛生 資訊平臺和流行病防控監測網絡(中國外交部,2014),可見中國藉伊波拉疫情,

開始提早部署後疫情時代的衛生外交。這一過程中,由於涉及專業醫療領域,因 此衛健委的角色開始突出。比如,在中國省市對口特定非洲國家援助上,公共衛 生援外工作由國家衛建委及各省衛健委牽頭,當地使領館配合。山西省衛健委向 多哥共和國派遣 3 名公共衛生專家,在當地政府及中國駐多哥大使館的協調與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助下,成立了由專家組、援外醫療隊、翻譯及多哥師資共同組成的培訓團隊,負 責會場、報導、授課、演示、答疑、資料分發及收集等各項工作(山西省衛健委,

2015)。

除了在人員及物資上的援助,中國的技術援助主要集中於病毒檢測。派往塞 拉利昂的中國移動實驗室于 2014 年 9 月開始正式接受樣品並開展檢測,時長 6 個月,期間使用國產研發的核酸檢測試劑,共檢測樣本 4961 份,其中陽性樣本 1484 份,在塞拉里昂 13 個國外實驗室中,檢測數量和品質均達到前列(李春 曉,2015),此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派檢測隊並定期輪換。同年 11 月,

塞拉里昂-中國友好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於西非埃博拉流行期間的開工建設,並 於 2015 年 2 月 11 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實驗室作為塞拉里昂乃至西非生物安 全等級最高的實驗室之一,被塞拉里昂衛生部認定的病毒性出血熱國家參比實驗 室和病毒檢測和生物安全國家培訓中心,2020 年成為塞拉里昂新冠肺炎國家核 心檢測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

總體而言,在重要援助政策制定及物資與財政輸出上,扮演主導角色的往往 是中國的最高層領導,其中外交部負責宣傳和當地各項工作的安排統籌。其次,

在專業衛生領域的援助上,衛健委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有分工,前者負責 專家及普通醫護人員的派遣,後者負責輸出檢測技術及相關設施援建,但兩者的 活動都會有使領館的參與和配合,且兩者的衛生項目最終都納入中國的外交戰略 謀劃,為其外交利益服務。

二、俄羅斯的舉措

俄羅斯藉助西非伊波拉疫情,大力開展對非洲國家雙邊衛生外交。2014 年,

俄羅斯外交部稱,為幫助西非國家共同防治伊波拉病毒,俄政府已撥款 7.79 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盧布(РИА,2014)。2019 年,普京在「俄羅斯-非洲」經濟論壇全體會議上曾 稱,俄羅斯是首批應對伊波拉疫情的國家之一,撥款 6000 萬美元用於與該病毒 作鬥爭(Sputnik,2019.10)。

俄方對非洲的物資與財政援助雖然很多都來自政府,但俄國內企業在政府授 權下也積極對西非國家提供各類衛生設備或技術援助。2014 年 8 月,Rostec Corporation 國家集團下屬的俄羅斯航空設備控股公司計畫向非洲地區運送特殊 材質的抗埃博拉病毒防護口罩。該防護口罩專門為非洲當地居民預防埃博拉病毒 而研製並檢測通過(ROSTEC,2014)。同年,РУСАЛ企業在幾內亞國內建設試 驗室,在總統的授權下,與俄衛生部共同研究開發伊波拉疫苗,並於 2015 年,

宣佈成功研製成功抗埃博拉病毒疫苗,在幾內亞傳染病和微生物臨床診斷中心投 入使用。俄衛生部部長維羅妮卡·斯克沃爾佐娃稱:「該疫苗在臨床上表現出較 好的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超過其他國家的類似疫苗。 2015 年底,在俄 羅斯得到了成功的註冊。如今來自伊波拉高危區的俄籍醫生與他國專家都接種了 該疫苗」(Минздрав России,2018)。

除了РУСАЛ與衛生部在幾內亞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

保護與公益監督局(Роспотребнадзор)則負責派遣更多的衛生專家、實驗室及 疫苗技術援助。2014 年 8 月,局長 Anna Popova 表示,該局將在保障人員安全的 情況下向西非國家撥出額外援助,派遣醫護人員和實驗室。此後不久,該局派出 的專業防疫隊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展開工作,防疫隊中包括病毒學家、流行病 學家和微生物學家,他們負責診斷病毒、人道援助幾內亞居民及診斷和保護該國 境內的俄羅斯公民(Sputnik,2014)。2017 年,俄羅斯政府正式向幾內亞提供第 一批俄製疫苗,由俄聯邦加馬列伊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科研中心研製,第一批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苗共計 1000 支送往幾內亞(中國商務部,2017)。兩年後,俄羅斯還向幾內亞 方面捐贈了多個移動實驗室。2019 年 2 月,位於俄羅斯科利佐沃(Кольцово)

的國家 Vector 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科學中心宣佈其成功研製出抗伊波拉病毒疫苗,

並已在衛生部註冊。Anna Popova 表示,該疫苗接種對象主要為疫區內經常接觸 感染者的高風險人群,疫苗也可以使醫務工作者避免感染(Sputnik,2019.2)。

2019 年,由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再度爆發伊波拉疫情,俄外交部發佈公 告稱,俄羅斯將在 2019-2020 年間向剛果提供近 4 億盧布的資助,並且會給 140 位剛果衛生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另外還將提供 2 座移動實驗室與 5000 支俄製疫 苗(МИД РФ,2019)。這些援助協議主要在 2019 年的「俄羅斯-非洲」經濟論 壇達成,可見俄羅斯正在通過利用該平台,積極宣傳其國產疫苗,加強與非洲國 家的衛生外交,但其合作範圍較為有限,合作對象的數量也相對比中國少。

總的來說,俄羅斯在抗擊伊波拉的衛生外交中通常會看到俄羅斯聯邦消費者 權益保護與公益監督局與外交部的重要作用,前者負責專業人員與技術的輸出,

後者則統籌總體的援助計劃和宣傳,由此可見,俄羅斯衛生部的角色相對較小,

僅負責疫苗技術研發和註冊認證。目前,俄羅斯越來越看重通過其主導的「俄羅 斯-非洲」經濟論壇來達成與非洲國家的雙邊合作,衛生援助是俄政府鞏固和擴 展該外交戰略的一部分。

第四節 小結

衛生外交案例分析主要分為兩國對《國際衛生條例(2004)》的政策比較、

愛滋病疫情應對舉措及伊波拉疫情應對舉措三方面。

中俄都同意《國際衛生條例(2005)》的實行,但在實行過程中,兩國都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國家為中心行動,各自通過《國家保密法》對未經政府部門批准發佈的醫療技 術信息實行保密措施,以此應對一些不利情況。另一方面,中國對台灣參與世衛 組織的活動與主權問題極為敏感。在兩岸關係和緩的背景下,世衛組織在台設立

《國際衛生條例(2005)》聯絡點,同意台灣以台北聯繫人員的名義正式加入條 例的運作,但對於台方以獨立身份加入世衛組織之事,中國政府始終以強硬態度

《國際衛生條例(2005)》聯絡點,同意台灣以台北聯繫人員的名義正式加入條 例的運作,但對於台方以獨立身份加入世衛組織之事,中國政府始終以強硬態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