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教育教學活動實施之歷程

第四章 教學活動歷程分析

第二節 休閒教育教學活動實施之歷程

行動研究是一個在行動中,藉著檢討、修正、再執行的行為歷程,因此,在

研究的過程中,即是一個不斷修正的教學歷程,本節將針對共讀「工作與金錢」

一書及行動研究之四項休閒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活動歷程中所蒐集 的資料,進行教學活動內容的分析與討論教學活動的實施歷程,並將研究期間教 與學的互動情形,作一具體的呈現。

研究者常利用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設置的愛的書庫系統借書與學

生共讀及討論,於是透過該系統借了「工作與金錢」這套書給學生先行閱讀,再 進行討論及深究。該書內容大意為:對人類來說,工作不只是為了生活與食物而 已,工作改變了世界,也帶來了金錢,金錢就像努力工作後所得到的一種獎賞。

如果我們覺得金錢很重要,那是因為金錢代表的是人們工作的成果,金錢帶來「擁 有」的自由,然而,金錢也可能轉變為一種精神的牢籠,全書以輕鬆生活化的故 事舉例,討論孩子在生活中遇見的問題。這本書期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 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學生的邏輯思考與表達能力,在閱讀該書後都有明顯的進 步,尤其是一些原本不喜歡發言的孩子,也希望他們能在團體討論的過程中建立 自信,更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在愉快的氣氛中,自發性的思考、提問、討論,並 找到學習的樂趣。

書中提到工作為了賺錢。沒錢,日子就無以為繼了!無論成人或小孩,我們 天天用錢;我們用錢與他人交換食衣住行育樂所需的一切。金錢使我們可以換取 物品、時間,甚至自由。但金錢不是萬能的,多少金錢是能夠用的也沒有個答案,

金錢帶給我們的歡樂、痛苦有哪些也是可以探討的點,透過師生共讀該書及師生 討論後,讓學生面對金錢,瞭解他的真實意義,從金錢的重要到要有錢就要工作,

再引申工作之餘可透過休閒活動來紓解壓力,充電之後再出發,讓自己的生活更 美好,一步一步的帶著學生進入休閒教育的課程中。

壹、單元一:「什麼是休閒」課程之實施歷程

「什麼是休閒」課程的實施,從 2011 年 9 月 26 日起至 2011 年 10 月 14 日

止,共歷時三週,總計四節課,在活動實施中,並配合學習單進行教學,若發現 教學問題,會立即檢討和改進,以作為往後教學調整之依據。

一、實施流程

(一)引起動機

分享繪本「好無聊喔!」一書,繪本內容大意為:兩位小男生在家中覺得無 聊,媽媽要他們自己去找點事情做。小男生們從住家的周遭找到了螺旋槳、輪子、

椅子、釘子、油漆、布、繩子、玻璃窗…等組合一架飛機,接下來並發生一些事 情…。研究者藉著輕鬆的問話,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看是否曾有過相 同的感覺,班上同學發表相當踴躍:

S09:我爸媽晚上都要去夜市擺攤,我又沒有兄弟姊妹,因此常要跟著爸媽 到處工作,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S06:我爸是導遊,經常不在家,放假的時候最喜歡打電動,不過有時候也 會覺得好無聊喔!

S21:媽媽晚上都要忙工作,白天都在睡覺,放假的時候我都自己一個人到 外面騎腳踏車。(觀 1000926)

藉由繪本的分享與討論,發現學生即使是高年級了,對於繪本仍然有高度的 興趣,這或許是學生剛由中年級轉變成高年級的緣故,因此繪本若能多家應用於 教學之中,相信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而在研究者請學生分享在無聊時會做哪 些事情時,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皆是在看電視與打電腦中度過,顯然網路及電腦 的發達對現代學子的生活模式產生莫大的影響。

(二)教學發展活動

1. 研究者分享,討論休閒活動的定義

研究者利用 PowerPoint 檔,先分享出自己平時假日所從事的休閒活動項目,

以及喜歡的原因,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休閒活動的類型與建構規劃休閒活動的能 力,並與學生分享討論:

S03:老師平常喜歡打籃球,跟我一樣,我也很喜歡打籃球!

S10:休閒活動到底有哪些?什麼才算是休閒活動?(觀 1000926)

經由分享,學生開始能思考何謂休閒活動,以及想進一步探究休閒活動的定 義及帶來的影響,而即使學生已是高年級,但對於此類專有名詞仍是一知半解,

需經由活動的引導及觀念的澄清與激盪來建立正確的概念。

2. 學生分組討論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

請學生分組討論,並寫下自己和家人假日時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並輪流發表 與分享:

S23:我平常喜歡和家人一起去郊外踏青或騎腳踏車。

S19:我也是!我平常也常和家人一起騎腳踏車!有時候爸媽也會帶我到台 北玩。

S21:我家人都很忙,沒辦法與我從事休閒活動。(學 1000926)

綜觀學生發表的活動,發現大部分學生與家人從事的休閒活動不外乎:踏青、

騎腳踏車或看電視等,而有部分同學會與家人從事釣魚、打球、下棋等類型的休 閒活動,在分享的過程中,有同學提到「和家人吃飯」是其常與家人從事的休閒 活動之一,此時便進一步與學生進行討論,若單純在家中吃飯或外出用餐,僅為

滿足食的需求,是否就屬於休閒活動?而若是事前已計劃好,是為了某種因素而 去餐廳享用大餐是否更符合休閒活動的定義?又或是與家人一同準備餐點,共同 準備的過程是否也屬於休閒活動呢?在這一系列的提問及討論中,一步步的釐清 學生的觀念,以期在之後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更順利的建立正確的休閒觀。

3. 學生最常從事休閒活動統計與分享

請學生利用學習單整理平時在放學後或假日會做哪些事情,接著再統計最常 從事的休閒活動前三名,並針對該三項活動進行優缺點的分析,以及思考該如何 調整課後的休閒活動才能帶給自己更多的幫助,最後分享自己平日喜歡從事的休 閒活動,以及參與該休閒活動時的心情與感受:

統計學生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的結果,發現看電視及打電腦這兩項佔了相當 高的比率(23 位學生):

表 4-3

學生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統計表

休閒活動 打電腦 看電視 看書 戶外活動 其他

人數 17 15 5 18 3

比率 74% 65% 22% 78% 13%

經統計發現,學生在課餘及假日時間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中,打電腦這項佔 全班人數的比率高達 74%,可見在這樣一個資訊及網路發達的時代,電腦已幾乎 是家家戶戶都有的電子產品,其對民眾及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無遠 弗屆。網路原本是集思廣益,提供資源搜尋與研究的科學利器,也是一項很好的 消遣娛樂,它擁有許多的優勢,包括廉價普及、快速即時、影音動畫、舒適方便;

古話說的好:「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待在家裡就能與外界有所互動,這

對喜歡嚐鮮的現代人來說,有著極大的魅力。但也因為有如此魅力,稍不留意就 會有過度使用的情形;過度專注使用網路會導致價值觀的改變,並影響到正常作 息、社交及家人的互動,導致廢寢忘食影響健康,因此,教育學生妥善運用時間 及自我約束是當前的重要課題,並期能透過更廣泛休閒活動的推廣及休閒教育的 實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班級學生平時將看電視當作主要休 閒活動的比率也蠻高的,這也一直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有線頻道數量非常 多,觀眾有太多的選擇,因此一旦打開電視機後便極易被吸引住而無法抽身,加 上同儕間若有因收看電視節目而產生的共通話題,更易造成學生沉迷於收看電視 節目,否則便無法與同儕擁有共通話題,又或者由於家人工作繁忙,平時或假日 無暇照顧,造成學生只能打開電視打發時間,但有線頻道的素質良莠不齊,因此 相關單位的監督與媒體的自律更顯重要,因為播出來的節目對觀看的學生可能產 生極大的影響,當然並非所有頻道都是不健康的,倘若收看的是有益身心的節目,

既能紓解壓力、放鬆心情,甚至能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何嘗不是一種良好的休 閒活動呢?而從喜歡以看電視或打電腦作為常從事的休閒活動的學生完成的學 習單中,發現他們也能體認到看電視或打電腦容易造成視力不良,因此研究者適 時提醒學生視力保健的重要,除了要常讓眼睛休息之外,也要常按摩眼睛,或做 眼球運動,關於收看的節目類型也要慎選。

在這項統計中,研究者也發現常從事戶外活動的學生所佔比率相當高,高達 78%,我想應該是我們身在好山好水且地廣人稀的台東,出門親近大自然不是件 難事,因此學生除了市內的休閒活動之外,相較於都會地區的學生有更多的戶外 休閒活動選擇。從學習單中,也發現大部分學生懂得該如何調整課後休閒活動來 帶給自己更多的幫助:

S02:看電視不要看太久,多運動可以增強體力。

S03:先把該做的事做完,再做休閒活動。

S05:製作休閒行事曆,並且把雜事做在最前面,能夠紓解壓力的做在最後。

S06:先把功課做完,再做自己想做的休閒活動。

S07:看電視時要選擇有益身心的電視節目。

S09:多運動以保持身體健康。

S10:少玩電腦,出去玩呼吸新鮮空氣。

S15:先把要做的做完,再做自己的休閒活動,會覺得比較沒有壓力。

S16:放學時趕快寫完功課尌能出去運動,也能幫助身體健康。

S19:我要經常運動,不可以一直玩電腦。

S23:我可以先寫功課,如果還有時間,尌可以做喜歡的休閒活動。

(學 1000926)

其實在溝通與分享過後,學生已更懂得時間分配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 是否能將這樣的觀念付諸行動,並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不簡單的事,因此學校老

其實在溝通與分享過後,學生已更懂得時間分配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 是否能將這樣的觀念付諸行動,並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不簡單的事,因此學校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