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運動態度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休閒運動態度之探討,第二節為教師工作壓力之 探討,第三節為休閒運動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休閒運動態度之探討

本節內容如下:一、休閒運動之意涵;二、態度之意涵;三、休閒運動的功 能;四、休閒運動態度之意涵;五、休閒運動態度之層面內容及測量。

一、 休閒運動之意涵

休閒定義的範圍較廣,其內容涵蓋了休閒活動及休閒運動,都是指利用工作 以外的空閒時間出於自發性自由的選擇喜愛的活動,以達身心放鬆,享受樂趣之 目的;而彼此的關係相互關連,休閒較為抽象,休閒活動其內容明確,而休閒運 動較為重視在身體上的活動。

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同樣是利用工作外空閒時間從事有意義的活動,休閒運 動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生活情趣及人際關係的建立,較其他靜態性休閒活動更具 有功能(蔡特龍,2000)。Mull、Bayless 和 Ross(1987)將休閒運動定義為:

為參與及樂趣本身而安排參加的運動活動;Wankel(1990)認為休閒運動乃是一 種自由選擇且產生內心獎勵的運動參與;而Caspersen(1985)則指出休閒運動 和身體活動並不是等義辭,事實上身體活動是泛指因骨骼和肌肉的作用,導致身 體移動及能量消耗的結果;而運動則是一種有計畫、有組織且重複性的體能活 動,其主要目的是促進或保持適能。

國內學者對於休閒運動的名稱較為分歧,主要有「休閒運動」、「體育性休 閒活動」、「運動性休閒」及「動態休閒活動」,其名稱雖不相同,但在定義上 相類似,因此在本研究中皆將其視為休閒運動。以下就國內學者所提出之休閒運 動及相似名詞之定義彙整如表

2-1

表 2-1

11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於休閒運動之見解,本研究歸納休閒運動的要素主要 有 1.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其中工作以外是指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2.係個體 出於自由意願參與的。3.其參與之目的是為了獲得快樂、趣味及健康。4.所參與 的活動屬於動態的體育活動。

二、 態度之意涵

態度是指一個人對於所遭遇的人、事、物在情感、認知、行為的持久取向。

態度的情感成分是個體對事物的感受及評價;認知成分是個體對事物的看法、認 知與信念;行為成分是個體對事物所採取的行為反應或傾向(連婷治,2000)。 張春興(1991)指出態度是個體對於外在人、事及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持久 性及一致性的行為傾向。此種傾向可由個體的外顯行為推測,但態度的內涵卻不 限於單純的外顯行為,尚包括情感及認知;且此三種成分的多寡,隨著個體不同 的年齡、性別、個性等而有不同。態度在本質上具有評價的意思,人們對於周遭 的事物很少持中立的態度,而是不斷的評價他們所看見的事物(Aronson-Wilson

& Akert,1994)。大多數的社會心理學家則認為,態度是對於某特定對象經由學 習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持續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傾向(Ajzen,1988)。Myers

(1993)認為態度是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向所構成的:1.認知:帶有好壞的評 價及意義敘述的成分,其內容包含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認識、理解、贊成及反對;

2.情感:意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好惡情感;3.行為意向: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行為 傾向。黃金柱(1985)曾綜合多位學者對態度的定義析述如下:

1.態度需有特定對象,此對象可能是具體的人物,可能是抽象的概念,也可能是 某政策或規畫,所以在態度的研究上,需對於態度對象有清楚的界定。

2.態度具有方向性,對此態度對象所產生積極或消極,喜愛或厭惡,贊同或反對 等正負面傾向。

3.態度亦具有強弱度,前所提的正負傾向有程度之分,而態度的強弱對其行為的 影響力成正比。

4.態度是學習而來的,是個體從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而成。

5.態度具有一致與一貫性,是個體持久的傾向。

張春興(1991)對態度的闡述,歸納幾項特性:

1.態度只是行為的傾向,而非行為的本身。

2.態度有其對象,而此對象必須是個人能夠經驗到、知覺到或想像到的,其可以 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抽象的觀念或象徵。

3.態度包含評價的成分。個人對某態度對象表達贊同與否、喜歡與否等意見、才 能稱之為態度。

4.個人的態度,來自價值體系。人們對某態度對像所持有的態度,取決於該態度 對象對人的意義,而此意義並非絕對,乃受其價值體系的制約。

5.態度具有相當的持久性及一致性。態度的形成需要假以時日,而個人對某一對 象的態度一旦形成,就較不易改變。

6.態度有類化的傾向,個人對相關對象的態度會趨於一致。

7.態度是一種假設概念,屬於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無法直接觀察,必須藉由外 顯行為或表現推知。

8.態度是有組織的,包括認知性的成分—學習,情感性的成分—情緒,以及行為 性的成分—實際的反應行為。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之見解,態度是個體內心對於外在的人、事、物或觀念 所表現出來的喜好程度,態度具有方向性、強弱度並可經由經驗與學習而顯現不 同的反應,在探討態度時一般研究方向多從認知、情意、行為三方面上著手。

三、 休閒運動的功能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於 1999 年所舉行的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中,指 出休閒運動具有下列六種功能:

(一)體適能:對生理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二)紓解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和激烈競爭的壓力。

13

(三)次心理需求:人際歸屬、愛與自尊以及自我實現的滿足。

(四)作服務效能:強化體能、提振士氣、化解衝突、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團隊 意識和團隊合作。

(五)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六)休閒活動可作為競技比賽的項目,可成為謀生的職業,也有心理、學習、

社會、治療等功能。

李明榮(1999)認為休閒運動具有下列功能之積極含義:

(一)五 P(Profit、Pressure、Prestige、Pleasure、Performance): 1.有益的(Profit):正當的休閒運動有益身心之發展,及促進身心之健康。

2.紓解壓力(Pressure):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紓解壓力,使生活得到調適。

3.提升名望(Prestige):參與休閒運動可以增進人際關係,更可透過休閒活動以 提升個人之身份與名望。

4.心情愉快(Pleasure):參與休閒運動最直接可以獲得的就是愉悅的經驗, 讓 心情舒暢愉快。

5.生活技能(Performance):未來的生活,競爭壓力將會更加沉重,這是眾所皆 知的;參與休閒運動將成為生活技能的一部分,如果不會安排自己的休閒運動,

將會被社會所淘汰。

(二)五 R(Rest、Release、Refresh、Rebirth、Recreation): 1.休息調養(Rest):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使身心得到休息調養。

2.放鬆心情(Release):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獲得愉的經驗, 使心情達到放鬆與 紓解之效果。

3.恢復體力(Refresh): 勞心之後或工作之後,從事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消除疲 勞、恢復體力,以迎接明日的新生活。

4.再生活力(Rebirth):從事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消除疲憊、再生活力, 猶如再 生一樣, 可以再衝刺以迎接新的挑戰。

5.娛樂消遣(Recreation):從事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獲得愉悅的經驗外,更是可

以達到娛樂消遣、修養身心之目的。

吳政崎(2001)綜合多位學者的看法提出,休閒運動的功能 歸納出:

(一)生理方面:可有效促進健康體適能,怯除疾病。

(二)心理方面:可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有益心理健全發展。

(三)提升工作效能:推展職工休閒運動,可強化職工體能,減少病假,提振工 作士氣。

(四)提高生活品質:消除單調的生活,使生活多元化,提高生活品質。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知休閒運動的功能是相當全面性的,從身體層面、心 靈層面甚至是到社會層面皆帶給我們相當多的益處。總括而言,參與休閒活動的 確有助於個體的生理、心理、心靈之提升,進而提高工作效能、生活品質、增進 人際關係互動、促進家庭和諧,並能增進社會適應。從上述的研究中亦可歸納整 理出,休閒活動的功能包括:

(一)生理方面:促進身體機能健康、增強肌肉的力量和結構、降低罹患疾病。

(二)心理方面:促進心理的健康、減低焦慮與壓力、改善自我概念。

(三)心靈方面:提昇文化素養、淨化心靈、開闊的心靈空間。

(四)社會方面:增進人際關係、促進家庭和諧、增進社會福祉。

(五)提高生活品質:生活多元化、促進藝術與文化交流、提高生活品質。

四、 休閒運動態度之意涵

休閒運動態度一詞從態度而來,在探討態度時多從認知、情意及行為三方面 著手,因此在探討休閒運動態度時亦多從此三方面著手。因休閒運動態度之文獻 甚少,故本研究亦參酌休閒態度之定義以期使休閒運動態度之定義更加完整。

休閒運動態度是一個人或多數人在自主的心境狀態,於最適當的時間與空 間,不強調結果與勝負,使身體能獲得健康,心理獲得滿足、愉快、增進情誼,

促進親子關係等所選擇的運動,通常多為主觀的感受,所以說從事休閒運動的心 理態度往往影響其選擇的活動(洪昭坤,2002)。

15

盧玫諭(2004)認為休閒運動態度,是指個體於外在的行為表現及內在的認知 觀念層次,態度必需經由學習及成長過程發展而形成,對人、事、物在情感、認 知、行為方面具有積極,持久的一致性傾向,基於自願性、自發性的來參與休閒 運動,從休閒運動中促使身體與心理獲得正面的發展,進而樹立正確的休閒運動 態度 。

陳忠強、蔣億德(2005)指出在健身運動態度中,認知層面指對健身運動的 信念,情感層面為對健身運動的感覺,而行為層面則為趨近或規避從事健身運動。

Mack 與 Shaddox(2004)以 McPherson 與 Yuhasz 於 1968 年發展出的運動態度

Mack 與 Shaddox(2004)以 McPherson 與 Yuhasz 於 1968 年發展出的運動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