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指導教授:侯世昌. 博士.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 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研究生:詹武翊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i.

(2) 謝辭 經過兩年的學習,中間遭遇許多困難,如今,完成論文的這一刻,嘗到成功 的果實倍加甜美。 回憶起兩年前的這一刻,與我的好友─孟隆互相砥礪,下定決心報考研究 所,過程中,有歡笑、有淚水、有責備也有怒罵,一路上有孟隆的陪伴讓我能堅 定信心;途中一度曾想放棄,但好友與同窗的鼓勵與支持,讓我心想既入寶山豈 可空手而回,也因為身邊的這些貴人,如今收穫滿滿,心中滿是感謝。 最後,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我的老婆總是容忍我不在身邊陪伴,總能默 默地為我處理繁雜的家務事,讓我能專心在學業上,有人說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 有個成功的女人,幸運的我,背後有兩個成功的女人,感謝妳們。.

(3)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關係,藉由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並 探討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結論,並據以提出具體 建議,期能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國民小學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 考。本研究以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共發出 605 份問卷,回收問卷 514 份,回收率為 84.95%,有效問卷為 500 份,有效問卷 可用率為 97.27%。問卷回收後,以統計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s12.0 進行描 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獲得研 究結論如下: 一、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屬於中上程度 二、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屬於中等程度。 三、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中,男性教師、已婚教師、擔任職務為科任教師之教師 及學校規模為 7~12 班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較佳,而年齡為 41~50 歲及年資 11~15 年之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較差。 四、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中,男性教師、年齡 30 歲以下及 41~50 歲之教師、服 務年資 5 年以下之教師、單身教師、擔任職務為級任教師之教師及學校規模 6 班以下的教師之工作壓力較高。 五、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間有負相關。. 關鍵詞:休閒運動態度、教師工作壓力 I.

(4) II.

(5) A Study of Teacher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and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and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and job stress,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individuals’ percep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variables. The source population was teachers from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distributed 605 questionnaires and received 500 effective samples out of 514 returned copies, which accounted for 97.27% of the population. Data analysis included mean score,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eacher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is at middle higher level. 2. Teachers’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is at middle level. 3.Teacher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who’s gender were male, who were married, who’s position were acadamic teachers and who’s school scale were during 7 to 12 classrooms were better. Who’s age were during 41 to 50 years old, who’s seniorities were during 11 to 15 years were worse. 4. Teachers’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who’s gender were male, who’s age were under 30 years old and during 41 to 50 years old, who’s seniorities were under 5 years, who were unmarried,who’s position were main classroom teachers, and III.

(6) who’s school scale were under 6 classes were higher.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and teachers’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Keywords: recreational sports attitude, teachers’ job stress. IV.

(7) 目 次 目 次. I. 表 次. VIII. 圖 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休閒運動態度之探討 ......................................................................................9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 ....................................................................................18 第三節 休閒運動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39. V.

(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42 第四節 實施程序................................................................................................................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5 第一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分析 .......................55 第二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分析 ..................................57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在休閒運動 態度之差異情形 ..............................................................................................59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在工作壓力 之差異情形 .........................................................................................................73 第五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 程度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 105 VI.

(9) 附錄. 115. 附錄一. ................................................................................................................................... 115. 附錄二. ................................................................................................................................... 119. VII.

(10) 表 次 表 2-1 休閒運動定義彙整表 ............................ 10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構面彙整 .......................... 23 表 3-1 南投縣學校預試樣本分配表 ...................... 41 表 3-2 南投縣學校正式樣本分配表 ...................... 42 表 3-3 教師工作壓力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 ............. 46 表 3-4 休閒運動態度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 ............. 47 表 3-5 教師工作壓力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 ............. 49 表 3-6 休閒運動態度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 ............. 50 表 3-7 教師工作壓力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 ............. 51 表 3-8 休閒運動態度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 ............. 51 表 4-1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分析摘要 ... 56 表 4-2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分析摘要 ....... 57 表 4-3 不同性別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的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 ................................... 59 表 4-4 不同年齡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 61 表 4-5 不同年齡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 VIII.

(11) 分析摘要 ..................................... 62 表 4-6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的描述性統計 分析. ...................................... 64. 表 4-7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的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 ............................... 65 表 4-8 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的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 .................................... 67 表 4-9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的描述性統計 分析. ...................................... 68. 表 4-10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的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 ............................... 69 表 4-11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的描述性 統計分析. ................................... 71. 表 4-12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的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 ............................... 72 表 4-13 不同性別教師在工作壓力量表的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 .................................... 74 表 4-14 不同年齡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上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 76 IX.

(12) 表 4-15 不同年齡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 ..................................... 77 表 4-16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上的描述性統計 分析. ....................................... 81. 表 4-17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 ............................... 82 表 4-18 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在工作壓力量表的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 .................................... 85. 表 4-19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上的描述性 統計分析. ................................... 87. 表 4-20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 ............................... 88 表 4-21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上的描述性 統計分析. ................................... 90. 表 4-22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 ...................................... 91 表 4-23 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 積差相關分析摘要 ................................... 95 X.

(13) 圖 次 圖 2-1 Kyriacou 及 Sutcliffe(1978)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26 圖 2-2 Moracco 及 McFadden(1982) 的教師工作理論模式 ..... 27 圖 2-3 Tellenback、Brenner 及 Lofgren(1983)的教師 工作壓力模式 ........................................ 28 圖 2-4 陸洛(1997)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2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9. XI.

(14)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敘述研究問題的緣起與目的,並針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及研究範圍 加以解釋界定。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 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現今教師所從事之教育工作已迥異於古代所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 惑也之範疇,教師所處的工作環境,面對的工作內容與任務也和以往有差異,教 師不僅要面對繁重的例行性教學事務,還必須完成學校方面與家長賦予的額外工 作任務與要求,尤其台灣教育改革的實施,社會大眾對教師角色的期望與要求逐 漸轉變,還有管教輔導方式與觀念的轉變、家長對學校事務的參與範圍擴增、學 生原生家庭結構的多樣性、學生偏差行為大增等,都讓教師在教學上產生極多的 困擾。 研究者服務單位所在之南投縣內之學校規模多屬中小型學校,編制教師員額 數少,大多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或承辦行政業務。由此可知,現今擔任教師之工 作,除例行性於開學前擬定課程計畫、進行教學準備,學期中教學活動實施、班 級經營、級務處理、作業批改、評量命題,學期末成績結算……等例行性工作外, 尚有上級交辦行政業務、學生突發狀況處理、教師專業成長要求、進修研習…… 等工作;然而教師於現今社會大眾的觀感中仍被視為工作輕鬆、待遇優渥、假期 多的行業,殊不知現今教師之工作內容繁雜,不如社會大眾之所想像。由此可知, 教師所面臨之工作負擔與壓力可謂與日俱增,因此,瞭解現今國小教師工作壓力 現況有其重要性。 根據研究,壓力已成為現代人健康身心的隱形殺手。壓力,被認為是導致生 理和心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會降低身體疾病免疫能力,造成失眠、頭痛等 1.

(16) 問題,長期的壓力導致個人出現生理的倦怠與情緒的枯竭,甚至產生職業倦怠(何 郁玲,1999)。雖然壓力帶來的影響有正反兩面,但過度的壓力與身心失衡具有 高度的關連;在許多關於如何因應壓力的研究中常可發現適當的休閒運動是因應 壓力的一種方法。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於 1999 年所舉行的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 考資料中指出,休閒運動具有下列六種功能: (一)促進健康體適能: 對生理健 康有直接的影響。 (二)紓解各種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和激烈競爭的壓力。 (三)滿足高層次心理需求:人際歸屬、愛與自尊以及自我實現的滿足。(四) 提昇工作服務效能: 強化體能、提振士氣、化解衝突、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團 隊意識和團隊合作。 (五)提高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六)其他: 休閒活動可作為競技比賽的項目,可成為謀生的職業,也有心理、學習、社會、 治療等功能。且教師行業乃培育國家棟樑之神聖事業,依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 論,學習得自觀察與模仿,而模仿的對象主要為對楷模人物的性格或其行為所代 表的意義所做的模仿,國小教師於小學階段正為國小學童的楷模人物,因此,教 師擁有良好的休閒運動態度不僅能達到促進本身身心健康之目的,更能於教育環 境中收受身教之效,使學童習得良好的休閒運動態度。連婷治(2000)指出要培 養現代國民具備基本及正確的休閒認知、態度與技能,則必須透過最直接、最有 系統的方式─即以學校的課程來培養,而教師是學校教育的尖兵,在學校教育中 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故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因此,瞭解現今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 度之現況有其重要性。 許麗娟(2011)的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師之工作壓力會隨年齡不同而有差 異;周立勳(1986)認為,年輕教師在教學、學生行為、行政上的支持、專業不 適任感的壓力較年紀較大的教師大。這可能和實際教學經驗有關。婚姻可能造成 生活方式的改變,影響時間的支配、社會支持、專業發展,所以不同的婚姻狀況 可能感受不同的壓力。因其不同背景(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校規模及擔 任職務),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工作壓力。在休閒運動態度中,徐元民(2003)指 出男女性別在生理條件上有先天的不同,加上不同的社會習俗與文化,兩性之間 2.

(17) 參與運動的機會也不一樣,因此對運動的取捨和需求也具有個別差異;另學校規 模大小的差異,年齡與服務年資之不同,結婚與否,休閒運動態度、運動風氣與 運動環境皆有所差異,因此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 上的差異情形亦是研究者所關注之焦點。 黃紹峰(2007)針對南投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進行運動參與程度與 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然教師中亦有許多未兼任行政工作者,且教師在擔任職務 上亦非固定不變,因此探討所有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現況亦為本研究 動機之一。 因為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進步,家庭結構與價值觀不斷改變、少子化、親子 關係,學生行為問題、校園暴力、霸凌問題,課業的指導、補救教學、校務的配 合、與同事的相處等等,都是教師工作上所必須面臨的問題,當教師難以應付這 些問題時,壓力就隨之而來,如前所述壓力被認為是導致生理和心裡疾病的一個 重要因素,因此壓力的減輕與防治已經成為教師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林佑 真、溫啟邦、衛沛文(2007)針對台灣地區成年人所做的研究發現,規律運動者在 生理健康領域方面的生活品質顯著優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部份心理健康領域 的生活品質也優於沒有運動者,因此研究者希望可以透過本研究探究教師休閒運 動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關係,以期提供教師一個紓解壓力的因應方法,也希望 可以藉由此研究來推廣與建議大家,利用運動來幫助自己提升身心靈的發展與調 和進而於教學與行政工作上更能適應與發展,此為主要之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之研究動機,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 二、瞭解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 三、分析南投縣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差異情形。 3.

(18) 四、分析南投縣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的差異情形。 五、探討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為何? 二、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為何? 三、南投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差異情形為何? 四、南投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差異情形為何? 五、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為何?. 第四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分析以獲得完整資料, 茲在本節中說明本研究之方法、範圍以及各項限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運動習慣與工作壓力之相關,根據動機 與目的,參閱相關文獻後,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的「休閒 運動態度量表」與「教師工作壓力量表」作為施測的工具,從南投縣國小現職教 師中抽出樣本作為研究對象,就個別變項的現況情形,以及兩個變項間的相互關 係進行研究,藉由相關實證資料的蒐集,作為分析討論、研究結論與建議的依據。. 二、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一 0 二學年度南投縣政府編制內之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 4.

(19) 象。. 三、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研究變項的解釋與推論上有所限制,茲說明 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人力、時間及經費上之限制,挑選 102 學年度服務於南投縣國民小 學之教師為研究樣本進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所得結果不適於推論至其他層級學 校及其他地區學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由於問卷調查是受試者以自陳方式填答, 其所覺知之現象或表現未必與真實情況完全相同,因此研究者於問卷回收時,剔 除此類無效問卷,另受試者可能會因部分題目而有自我防衛心理,或有反應心向 之狀況,對真實情況有所保留,為避免此情形之發生,問卷將於說明中強調研究 的目的及保密性,期待贏得受試者更多的信任,以減少調查結果與真實情況的誤 差。. (三)研究變項方面 教師之工作壓力涵蓋層面極廣,且可能影響的因素有許多,為了防止問卷過 長而影響到受試者之填答意願,因此無法納入所有的變項作全面性的研究。故在 研究結果的解釋及應用上宜謹慎。. 5.

(20)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在教學上、行政工作上、專業成 長以及與家長、同事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個人無法適應的負面情感,進而影響. 其工作表現的一種行為、情緒、精神或生理上的反應之歷程。可分為以下 四種構面:. (一)工作負荷壓力 係指教師對於上級、同仁或家長的要求及各種教學以外的工作任務之工作量 超過個人能力而產生的壓力。. (二)人際關係壓力 包括與同事之間、與家長之間、與上級之間以及與行政人員之間的人際溝通 與互動所產生的壓力。. (三)班級經營壓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與輔導時,在課業及常規方面所感受到的壓力。. (四)專業知能壓力 時代與環境在進步,教師能力也要與時俱進,因此教師在專業知能上便要不 斷精進以跟上時代進步與環境的改變,其中包括對於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教學 能力不足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的壓力。 本研究所指教師工作壓力為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南投縣國小教師工作壓 力量表」上之得分,得分愈高者,表示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愈大,得分愈低者, 則表示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愈小。. 二、休閒運動態度 6.

(21) 休閒運動態度之內涵主要是指表現於外的行為、內在的認知以及對於休閒運 動的感受及評價,且態度是經由學習所形成的,當個體對休閒運動有正確的認知 以及良好的評價,並且自發性的積極持續從事休閒運動行為本研究欲探討南投縣 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亦從此三層面探討。分述如下: (一)認知層面:包括對休閒運動的認知與經驗,了解休閒運動與健康、快樂、 工作相關的信念以及相信休閒運動對個人有放鬆、發展友誼、自我發展等好處的 信念。 (二)情意層面:指個人對休閒運動的感受、對休閒運動的喜惡程度,對休閒 運動的評價。 (三)行為層面:指個體對過去、現在及未來休閒運動的行為傾向,包括描述 休閒運動的傾向以及陳述過去及現在的休閒運動參與狀態。 本研究所指之休閒運動態度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之「休閒運動態度量 表」中之得分情形據以分析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高低。. 7.

(22)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休閒運動態度之探討,第二節為教師工作壓力之 探討,第三節為休閒運動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休閒運動態度之探討 本節內容如下:一、休閒運動之意涵;二、態度之意涵;三、休閒運動的功 能;四、休閒運動態度之意涵;五、休閒運動態度之層面內容及測量。. 一、 休閒運動之意涵 休閒定義的範圍較廣,其內容涵蓋了休閒活動及休閒運動,都是指利用工作 以外的空閒時間出於自發性自由的選擇喜愛的活動,以達身心放鬆,享受樂趣之 目的;而彼此的關係相互關連,休閒較為抽象,休閒活動其內容明確,而休閒運 動較為重視在身體上的活動。 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同樣是利用工作外空閒時間從事有意義的活動,休閒運 動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生活情趣及人際關係的建立,較其他靜態性休閒活動更具 有功能(蔡特龍,2000)。Mull、Bayless 和 Ross(1987)將休閒運動定義為: 為參與及樂趣本身而安排參加的運動活動;Wankel(1990)認為休閒運動乃是一 種自由選擇且產生內心獎勵的運動參與;而Caspersen(1985)則指出休閒運動 和身體活動並不是等義辭,事實上身體活動是泛指因骨骼和肌肉的作用,導致身 體移動及能量消耗的結果;而運動則是一種有計畫、有組織且重複性的體能活 動,其主要目的是促進或保持適能。 國內學者對於休閒運動的名稱較為分歧,主要有「休閒運動」、「體育性休 閒活動」、「運動性休閒」及「動態休閒活動」,其名稱雖不相同,但在定義上 相類似,因此在本研究中皆將其視為休閒運動。以下就國內學者所提出之休閒運 動及相似名詞之定義彙整如表2-1 9.

(24) 表 2-1. 休閒運動定義彙整表 作者(年代). 定義. 蕭國助(1991). 在休閒時間中,在體育的範圍內,進行的各種對環境所做的 反應。. 陳鏡清、陳金樹 (1993). 在閒暇時(扣除工作時間、生理時間所剩餘的自由時間)依 自己的意願去從事有益於身心發展,屬於身體性的戶外活動 及室內活動。. 潘義祥(1998). 閒暇時間所進行的活動,唯活動的方式係透過動態的體能性 方式進行,有別於其他社交性、藝術性、音樂性、社會服務 等各項不同的休閒活動。. 李嘉慶(2001). 「除生理需求、家事、學校工作等日常必須例行行事之外, 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中所從事的各項身體性活動,也就是在自 由意識下所從事的體能性活動。. 洪昭坤(2002). 在工作或課餘時間外,經由自己選擇而參與的運動性活動, 具有娛樂性、體能性並能促進身心健康等功能,其內容包括 球類運動、戶外運動、舞蹈、健身活動、民俗運動、技擊活 動及水上活動。. 盧玫諭(2004). 泛指因興趣、健康、娛樂、服務、交際、打發時間等非因工 作或其他生活需要,所從事以身體動作之練習或操作為主要 型態的活動。. 顧彩媛(2007). 休閒運動須要有體力和規則可循,他必須是自由時間內的自 由選擇,以休閒為目的,可以紓解壓力,對健康和人格發展 有益,須具趣味性、娛樂性;它是運動的、非競技面向,可以 是全民參與的運動,目的是為參與、自我實現、樂趣、健康。. 禚昌麟(2008). 在自由休閒時間內,經自由選擇參與的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 樂性運動,其可使人獲得快樂、趣味與健康。. 曾清芬(2008). 個人利用基本生存活動(如:吃飯、睡眠)、工作或學業以外 的時間,隨心所欲地運用閒暇的這一段時間,自由自主地從 事自己想做的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樂性運動,從而獲得快 樂、樂趣與健康的活動需求。. 鍾武興(2012). 在工作之餘,因健康、消遣、人際互動等基於個人自主、自 由選擇之因素,所從事的體能性活動。其中包含:球類、田 徑、水上運動、技擊、健身、舞蹈、戶外活動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0.

(25)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於休閒運動之見解,本研究歸納休閒運動的要素主要 有 1.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其中工作以外是指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2.係個體 出於自由意願參與的。3.其參與之目的是為了獲得快樂、趣味及健康。4.所參與 的活動屬於動態的體育活動。. 二、 態度之意涵 態度是指一個人對於所遭遇的人、事、物在情感、認知、行為的持久取向。 態度的情感成分是個體對事物的感受及評價;認知成分是個體對事物的看法、認 知與信念;行為成分是個體對事物所採取的行為反應或傾向(連婷治,2000)。 張春興(1991)指出態度是個體對於外在人、事及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持久 性及一致性的行為傾向。此種傾向可由個體的外顯行為推測,但態度的內涵卻不 限於單純的外顯行為,尚包括情感及認知;且此三種成分的多寡,隨著個體不同 的年齡、性別、個性等而有不同。態度在本質上具有評價的意思,人們對於周遭 的事物很少持中立的態度,而是不斷的評價他們所看見的事物(Aronson-Wilson & Akert,1994) 。大多數的社會心理學家則認為,態度是對於某特定對象經由學 習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持續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傾向(Ajzen,1988)。Myers (1993)認為態度是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向所構成的:1.認知:帶有好壞的評 價及意義敘述的成分,其內容包含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認識、理解、贊成及反對; 2.情感:意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好惡情感;3.行為意向: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行為 傾向。黃金柱(1985)曾綜合多位學者對態度的定義析述如下: 1.態度需有特定對象,此對象可能是具體的人物,可能是抽象的概念,也可能是 某政策或規畫,所以在態度的研究上,需對於態度對象有清楚的界定。 2.態度具有方向性,對此態度對象所產生積極或消極,喜愛或厭惡,贊同或反對 等正負面傾向。 3.態度亦具有強弱度,前所提的正負傾向有程度之分,而態度的強弱對其行為的 影響力成正比。 11.

(26) 4.態度是學習而來的,是個體從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而成。 5.態度具有一致與一貫性,是個體持久的傾向。 張春興(1991)對態度的闡述,歸納幾項特性: 1.態度只是行為的傾向,而非行為的本身。 2.態度有其對象,而此對象必須是個人能夠經驗到、知覺到或想像到的,其可以 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抽象的觀念或象徵。 3.態度包含評價的成分。個人對某態度對象表達贊同與否、喜歡與否等意見、才 能稱之為態度。 4.個人的態度,來自價值體系。人們對某態度對像所持有的態度,取決於該態度 對象對人的意義,而此意義並非絕對,乃受其價值體系的制約。 5.態度具有相當的持久性及一致性。態度的形成需要假以時日,而個人對某一對 象的態度一旦形成,就較不易改變。 6.態度有類化的傾向,個人對相關對象的態度會趨於一致。 7.態度是一種假設概念,屬於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無法直接觀察,必須藉由外 顯行為或表現推知。 8.態度是有組織的,包括認知性的成分—學習,情感性的成分—情緒,以及行為 性的成分—實際的反應行為。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之見解,態度是個體內心對於外在的人、事、物或觀念 所表現出來的喜好程度,態度具有方向性、強弱度並可經由經驗與學習而顯現不 同的反應,在探討態度時一般研究方向多從認知、情意、行為三方面上著手。. 三、 休閒運動的功能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於 1999 年所舉行的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中,指 出休閒運動具有下列六種功能: (一)體適能:對生理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二)紓解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和激烈競爭的壓力。 12.

(27) (三)次心理需求:人際歸屬、愛與自尊以及自我實現的滿足。 (四)作服務效能:強化體能、提振士氣、化解衝突、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團隊 意識和團隊合作。 (五)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六)休閒活動可作為競技比賽的項目,可成為謀生的職業,也有心理、學習、 社會、治療等功能。 李明榮(1999)認為休閒運動具有下列功能之積極含義: (一)五 P(Profit、Pressure、Prestige、Pleasure、Performance): 1.有益的(Profit):正當的休閒運動有益身心之發展,及促進身心之健康。 2.紓解壓力(Pressure):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紓解壓力,使生活得到調適。 3.提升名望(Prestige):參與休閒運動可以增進人際關係,更可透過休閒活動以 提升個人之身份與名望。 4.心情愉快(Pleasure):參與休閒運動最直接可以獲得的就是愉悅的經驗, 讓 心情舒暢愉快。 5.生活技能(Performance):未來的生活,競爭壓力將會更加沉重,這是眾所皆 知的;參與休閒運動將成為生活技能的一部分,如果不會安排自己的休閒運動, 將會被社會所淘汰。 (二)五 R(Rest、Release、Refresh、Rebirth、Recreation): 1.休息調養(Rest):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使身心得到休息調養。 2.放鬆心情(Release):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獲得愉的經驗, 使心情達到放鬆與 紓解之效果。 3.恢復體力(Refresh): 勞心之後或工作之後,從事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消除疲 勞、恢復體力,以迎接明日的新生活。 4.再生活力(Rebirth):從事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消除疲憊、再生活力, 猶如再 生一樣, 可以再衝刺以迎接新的挑戰。 5.娛樂消遣(Recreation):從事適當的休閒運動可以獲得愉悅的經驗外,更是可 13.

(28) 以達到娛樂消遣、修養身心之目的。 吳政崎(2001)綜合多位學者的看法提出,休閒運動的功能 歸納出: (一)生理方面:可有效促進健康體適能,怯除疾病。 (二)心理方面:可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有益心理健全發展。 (三)提升工作效能:推展職工休閒運動,可強化職工體能,減少病假,提振工 作士氣。 (四)提高生活品質:消除單調的生活,使生活多元化,提高生活品質。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知休閒運動的功能是相當全面性的,從身體層面、心 靈層面甚至是到社會層面皆帶給我們相當多的益處。總括而言,參與休閒活動的 確有助於個體的生理、心理、心靈之提升,進而提高工作效能、生活品質、增進 人際關係互動、促進家庭和諧,並能增進社會適應。從上述的研究中亦可歸納整 理出,休閒活動的功能包括: (一)生理方面:促進身體機能健康、增強肌肉的力量和結構、降低罹患疾病。 (二)心理方面:促進心理的健康、減低焦慮與壓力、改善自我概念。 (三)心靈方面:提昇文化素養、淨化心靈、開闊的心靈空間。 (四)社會方面:增進人際關係、促進家庭和諧、增進社會福祉。 (五)提高生活品質:生活多元化、促進藝術與文化交流、提高生活品質。. 四、 休閒運動態度之意涵 休閒運動態度一詞從態度而來,在探討態度時多從認知、情意及行為三方面 著手,因此在探討休閒運動態度時亦多從此三方面著手。因休閒運動態度之文獻 甚少,故本研究亦參酌休閒態度之定義以期使休閒運動態度之定義更加完整。 休閒運動態度是一個人或多數人在自主的心境狀態,於最適當的時間與空 間,不強調結果與勝負,使身體能獲得健康,心理獲得滿足、愉快、增進情誼, 促進親子關係等所選擇的運動,通常多為主觀的感受,所以說從事休閒運動的心 理態度往往影響其選擇的活動(洪昭坤,2002)。 14.

(29) 盧玫諭(2004)認為休閒運動態度,是指個體於外在的行為表現及內在的認知 觀念層次,態度必需經由學習及成長過程發展而形成,對人、事、物在情感、認 知、行為方面具有積極,持久的一致性傾向,基於自願性、自發性的來參與休閒 運動,從休閒運動中促使身體與心理獲得正面的發展,進而樹立正確的休閒運動 態度 。 陳忠強、蔣億德(2005)指出在健身運動態度中,認知層面指對健身運動的 信念,情感層面為對健身運動的感覺,而行為層面則為趨近或規避從事健身運動。 Mack 與 Shaddox(2004)以 McPherson 與 Yuhasz 於 1968 年發展出的運動態度 量表(attitudes toward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TEPA),進行某 大學學生運動態度的調查研究,此量表包含 50 個問項,且每個問題敘述皆包含 認知信念、感受以及行動,其題目如「我認為運動對我有益」 、 「運動幫助我紓解 焦慮及情緒壓力」、「與團體一起運動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增進」等。 從以上文獻可看出在各位學者在探討休閒運動態度時,亦大多從認知、情意 及行為三方面著手,認知是個體對於休閒運動的信念,個體主觀上對從事休閒運 動的想法;情意是指個體對於從事休閒運動的感覺;而依照個體的認知及情意會 影響個體是否趨向從事休閒運動的行為。以下就其他文獻中對於休閒態度之意涵 整理如下。 Neulinger(1974)對休閒態度下了一個操作形定義,即休閒態度是個人對 一般休閒的某種特殊想法,感覺與做法,並且休閒態度會影響一個人的休閒運動 參與情形。 Regheb 和 Beard(1982)則將休閒態度的概念區分為三大層面,並具體訂出 其相關內容: (一)認知層面:包括對休閒的一般性瞭解與信念;對休閒與健康、幸福、 工作之間關係的看法;休閒品質、效能與益處對個人影響的看法。 (二)情意層面:包括對自己休閒經驗與活動的評價;對於這些經驗與活動 的喜好;對於休閒經驗與活動直接立即的感受。 15.

(30) (三)行為層面:包括對休閒選擇和活動的行為傾向;個人過去和現在參與 休閒活動的經驗。 林東泰(1992)認為所謂休閒態度, 乃是對於與休閒有關的標的所表現的 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 而休閒態度的對象, 有時是休閒活動本身, 有時是 對於休閒活動的場所或設施, 有時是對於參與人或事或物,有時則是對於休閒 有關的政策或規劃等。 連婷治(2000)將休閒態度定義為休閒認知、行為意向及休閒喜好的總和。其 意義為: (一)休閒認知:為個體對休閒活動所持的常識與信念。包括有關休閒的一般 認識、信念、對休閒的看法、休閒技能、功能及對個人的發展、友誼、放鬆及自 我改善等方面的影響。 (二)行為意向:為個體對休閒活動所反映的傾向與休閒意願。 (三)喜好傾向:為個體對於休閒活動的喜好或厭惡的經驗,色括休閒體驗及 休閒活動評估、休閒活動的喜好程度及參與休閒活動的立即成受。 Martindale、Devlin 和 Vyse (1990)發展出十二個構面的身體活動態度 問卷: (一)社交經驗(social experience) :參與身體活動可以認識新朋友並建 立友誼機會。 (二)刺激與冒險(thrill and risk) :參與身體活動可以感受速度,快感。 (三)美感的經驗(beauty in morement):參與身體活動感受美感及藝術 氣質。 (四)消除緊張(release of tension) :參與身體活動可以紓解情緒壓力。 (五)競爭(competition):參與身體活動可以感受競爭。 (六)追求勝利(pursuit of victory):參與身體活動可以體驗勝利的滋 味。 (七)技能的肯定(demonstration of skill):參與身體活動可以肯定自 16.

(31) 己的技能和能力。 (八)技能的擁有(possession of skill):參與身體活動可以學習到使人 朝向成功的技能。 (九)獲得成就感(achievement) :參與身體活動可以考驗自己的能力及標 準。 (十)健康與適能(health and fitness):參與身體活動可以改善自己的 健康與身體適應能力。 (十一)改善(improvement) :參與身體活動可以改善活動中必備的技能。 (十二)地位和聲望(status and prestige):參與身體活動可以提自我價 值及受尊敬。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後研究者認為休閒運動態度之內涵主要是指表現於外 的行為、內在的認知以及對於休閒運動的感受及評價,且態度是經由學習所形成 的,當個體對休閒運動有正確的認知以及良好的評價,並且自發性的積極持續從 事休閒運動行為,從休閒運動中促使身體與心理獲得正面的發展,進而樹立正確 的休閒運動態度。而休閒運動態度之層面大部分學者皆從認知、情意及行為層面 去探討,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亦從此三層 面探討。. 五、 休閒運動態度之層面內容及測量 暸解休閒運動態度的定義後從態度的三層面為基礎以作為設計休閒運動態 度之測量工具。Ragheb和Beard於1982年編制一套休閒態度量表(Leisure Attitude Scale)簡稱(L.A.S.)量表,此量表經31位研究休閒運動態度與社會心 理學專家學者的評鑑和實地檢驗的結果,具有嚴謹建構效度與信度,並廣為研究 學者所應用。(L.A.S.)量表是以統計方法將量表分成代表認知、情意與行為等三 個層面的三個分量表,全量表共36個項目,每一個分量表有12個項目,其認知、 情戚、行為三層面與全量表之信度分別為α=.91、.93、.89、.94,內部的一致 17.

(32) 性皆達可信的程度。其內容如下: (一)認知(cognitive)部分:包括1.對休閒運動的認知與經驗;2.了解休閒運 動與健康、快樂、工作相關的信念;3.相信休閒運動對個人有放鬆、發展友誼、 自我發展等好處的信念。 (二)情意(affective)部分:指個人對休閒運動的感受、對休閒運動的喜惡程 度,包括1.對休閒運動的評價;2.對休閒運動的喜好程度;3.對休閒運動的直接感 受。 (三)行為(behavioral)部分:指個體對過去、現在及未來休閒運動的行為傾 向,包括 1.描述休閒運動的傾向;2.陳述過去及現在的休閒運動參與狀態。.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 本節內容如下:一、壓力的定義;二、工作壓力的定義;三、教師工作壓力 的定義;四、教師工作壓力構面內容;五、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一、壓力的定義 壓力(stress)一詞源於物理學與工程學,Selye(1956)是最早把壓力的概念 引用到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上,他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外在或威脅時為求重新恢 復正常狀況的抗拒反應。此後『壓力』一詞遂成為生物學、醫學、心理學、社會 學、人類學等學術領域的重要概念,廣泛的被使用(潘淑珍,2009)。 心理學將壓力分為三個層面加以解釋,一是將壓力視為刺激,一是將壓力視 為反應,張春興(1992)認為壓力是指個體生理與心理上感受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 狀態,此緊張狀態會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另一則將壓力視 為歷程,其認為雖然同樣的情境、事件對某些人而言視為壓力,但對某些人來說 卻否,綜合以上三個層面,姜得勝(2003)提出壓力是個體對於加諸於其上的任何 要求,預期將來可能發生的不愉快主觀感受,壓力內含有三個成分,包括有內外 18.

(33) 在環境、對環境的詮釋以及情緒與生理等身心靈對內外在刺激所產生的不愉快反 應。. 二、工作壓力的定義 工作壓力是由壓力一詞所衍生而來的,通常指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因受到影 響而產生情緒上及生理上的負面反應。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壓力的來源很多,其中 一個很重要的壓力來源是「工作」,並由此衍生出「工作壓力(job stress)」的 概念,而凡因工作關聯因素而引起的壓力,都可稱為工作壓力(黃義良, 2000)French、Rodgers 與 Cobb(1974)認為工作壓力是個人能力與需求與工作要 求及環境之間不能相互配合,所產生的一種狀態。 藍采風(1988)認為工作壓力係指工作環境的特性,對個體造成脅迫,使個體 感覺到必須付出額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的一種現象。 單小琳(1989)認為工作壓力可視為工作環境的特性,提供一種對個體的脅迫 而產生的現象。 朱敬先(1992)將各學者提出的工作壓力定義,根據不同的理論模式,歸納工 作壓力的定義為三類: (一)工作壓力是由於工作需要與個人資源不能相配合而造成。也就是說,個 人具有的能力、精力、工作技術以及時間等,無法因應外在環境需求與自我 需求。 (二)工作壓力是足以干擾個人的工作環境特性,例如:工作環境的溫度濕度 過高、噪音過大、空氣不流通、主管過於嚴苛,同事間關係不融洽等。 (三)工作壓力是個人在紊亂環境中產生的反應。也就是說,工作壓力是個人 在工作環境中所產生的某些(含生理及心理)反應。 葉龍源(1998)將工作壓力定義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致使生理和心理產 生不平衡的狀態。 陳聖芳(1999)認為工作壓力係指在工作環境中,超過個人負荷量的要求,進 19.

(34) 而造成威脅感,產生緊張、焦慮、挫折、壓迫、急迫或苦惱的反應,這些反應改 變個人正常身心狀況,引發了消極無助感,造成工作壓力。 葉兆祺(1999)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面對工作環境時,為因應工作環境要求與 自我期望,在生理、心理產生失衡的現象。 王伯頊(2000)認為工作壓力是個人能力及其可運用的資源, 與其工作環境 需求之間無法言語配合所導致的現象。 莊淑灣、呂錘卿(2005)則定義工作壓力為「個人主觀知覺到工作要求或是實 際工作負荷量超過他的能力,導致個人身心失衡,因而產生威脅、挫折或無力的 感受。 陳明誌(2005)認為工作壓力是面對工作負荷時, 因主觀的評估、反應而產 生緊張、焦慮的現象。 鐘進益(2007)認為工作壓力是個人能力無法面對自我需求與情境變化等壓 力源時, 引起身心疾病或壓迫的反應。 陳怡如(2010)把工作壓力視為個體於工作情境中,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下, 致使個體身心不平衡,引發生理不適或心理不安、焦慮、緊張與壓迫的反應。 綜合上述國內外有關工作壓力的定義,雖然每個研究學者對工作壓力的見解 不同,但經過歸納後,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學者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主觀上受到工 作環境的刺激而無法負荷進而產生個體生理上或心理上失橫的反應,干擾個體工 作正常運作的現象。因此研究者將壓力定義為「工作壓力是個體受到外在工作環 境的刺激後感到無法負擔的清況下,所產生生理上不適或心理上失衡的反應」。. 三、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 教師工作壓力是由工作壓力的定義衍生而來,由於各研究者觀點的不同,對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也有所不同,茲將國內外對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整理如下。 Moracco(1982)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當教師的幸福感及自尊受到威脅時, 引發心理穩定狀態的改變及生理的變化。 20.

(35) Litt & Turk(1985)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當教師的幸福感受到威脅,且所 要解決的問題超過其能力範圍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與苦惱的經驗。 周立勳(1986)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時,對潛在的工作情境 因素或要求,評估為威脅或有礙工作表現,而產生之負面的情感反應。 蔡璧煌(1989)認為教師在學校工作中,與人事物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 緒(如焦慮、挫折、壓抑等)。 程一民(1996)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學校工作中,與人、事、物互動 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感,這些負面情感,限於個人知覺,包括情緒與行為層面。 張郁芬(2001)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就是當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潛在的工 作情境因素或要求評估為威脅或有礙工作表現,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這些負 面情感,限於個人知覺,包括情緒及行為等層面。 蔡孟珍(2001)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從事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工作 時,對學校工作情境的知覺,產生嚴重的壓迫感受,並影響到心理和生理的狀況。 李彥君(2002)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從事教學相關工作,面對工作困境 威脅,無法滿足內在自我期許時,感到苦惱、威脅、焦慮、困擾、緊張或不愉快、 致生負面感受,影響其工作表現的一種行為、情緒、精神或生理上的反應歷程。 林家任(2003)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工作環境中,面對外在加諸於教 師本身,不管是心理或生理的感受之後的影響。 邱從益(2004)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從事學校教育工作時,在職務上 所賦予的責任所產生負面、不舒服的感受。 梁瑪莉、林慧美(2004)認為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在學校情境的互動中,在教 學、行政、學生和家長及同事的關係方面,所產生個人無法適應的狀況。 蔡東利(2004)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執行學校教育工作時,面對內外在 環境的需求,自我了解或覺知難以用既有的認知、能力、資源或經驗來加以有效 處理,以達成預期的目標;因而個體產生不舒服、負面的感受,以致形成工作上 的壓力;甚至進而產生身心的干擾、掙扎、焦慮、挫折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或生 21.

(36) 理變化,影響自我教學效能的現象。 陳素惠(2005)認為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受工作情境刺激 與個人認知兩者互動過程,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或行為的反應症狀。 綜合上述國內外有關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並經過歸納後,研究者發現大多數 學者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教育環境內從事教育相關工作時,在主觀上認為 受到壓迫、威脅,而無法處理時所產生心理上或生理上的不愉快反應,進而影響 其教學成效的現象。教師所從事之教育相關活動主要有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 學生輔導、學校行政、親師溝通與學校人際關係,因此研究者將教師工作壓力定 義為「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在教學上、行政上、專業成長及與家長、同事的 互動過程中所產生個人無法適應的負面情感,進而影響其工作表現的一種行. 為、情緒、精神或生理上的反應之歷程。」. 四、教師工作壓力構面內容 教師工作內容十分複雜,舉凡學校行政、課程教學、班級經營、學生輔導、 專業成長、親師溝通、同事互動……皆是,黃義良(2000)提到凡因工作關聯因素 而引起的壓力,都可稱為工作壓力,而教師的工作內容則是教師所處工作環境中 的刺激因素,都有可能成為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為利於本研究探討教師工作壓 力之主要構面,茲將近十年內有關教師工作壓力研究之教師工作壓力構面整理如 表 2-2:. 22.

(37)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構面彙整 研究者. 年份.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吳宗立. 2003. 1.人際壓力;2.專業知能;3.工作負荷;4.時間壓力;5.適應變革;6.自我期許. 2004. 1.學生行為; 2.工作負荷;3.工作環境 ;4.與同事間之關係;5.學校風氣. 2004. 1.學校行政環境;2.教學與輔導;3.人際關係;4.自我發展及專業成長;. 林保豊 李光武 李子奇 洪朱璋. 5.學校外部因素;6.工作負荷 王淑棻. 2004. 1.環境因素;2.教學因素;3.人際因素; 4.個人因素. 郭耀輝. 2004. 1.學生行為;2.時間支配;3.工作負荷;4.行政支持;5.專業知能. 柳敏秀. 2004. 1.班級經營;2.工作負荷;3.專業角色;4.人際關係. 郭文瑞. 2004. 1.工作負荷;2.社區家長互動;3.教育變革. 莊淑灣. 2005. 1.教改適應;2.專業知能;3.內在衝突;4.行政負荷;5.人際應對. 陳玉賢. 2005. 1.專業知能;2.工作負荷;3.教育變革;4.人際關係. 邱姮娟. 2005. 1.工作負荷;2.行政支持;3.學生行為;4.人際關係;5.變革適應. 蔡玉董. 2006. 1.學生行為;2.人際關係;3.工作負荷;4.專業知能;5.變革適應. 戴興豪. 2006. 1.與學校關係;2.學生學習;3.角色衝突;4.工作負荷;5.學生管教;6.專業發展. 陳怡如. 2006. 1.學生行為;2.工作負荷;3.專業知能;4.人際關係. 王富民. 2006. 1.組織因素;2.工作負擔;3.人際關係;4.角色壓力;5.專業知能。. 黃紹峰. 2007. 1.工作負荷;2.上級壓力;3.內在衝突;4.專業知能;5.人際關係。. 李翠英. 2008. 1.工作負荷;2.學生表現;3.人際關係;4.專業知能;5.角色方面;6.學校行政. 吳水丕. 2008. 1.工作負荷;2.行政干涉;3.學生教學;4.個人發展;5.人際關係;6.違反教育原理. 黃慶化. 2008. 1.. 程文祥. 2008. 1.整體壓力;2.工作負荷;3.人際關係;4.專業知能;5.上級壓力. 林克泓. 2008. 1.人際關係;2.專業知能;3.工作負荷;4.時間壓力。. 李坤龍. 2009. 1.教學管理;2.人際關係;3.工作負荷;4.專業知能;5.變革適應. 張育成. 2009. 「行政負荷」;「上級壓力」;「內在衝突」;「人際互動」;「專業知能」。. 蔡佩宜. 2009. 工作負荷;學生學習與輔導;人際溝通與合作;親師溝通;專業知能與發展. 莊博文. 2009. 1 . 工作負荷;2 . 人際關係;3 . 專業發展;4 . 內在衝突;5 . 上級壓力。. 黃淑月. 2009. 1 . 工作負荷;2 . 專業知能;3 . 人際關係;4 . 上級壓力;5 . 內在衝突. 曾國書. 2010. 1.工作負荷;2.專業知能;3.人際關係;4.行政支持;5.角色壓力;6.課程教學. 張英鵬. 呂錘卿. 周麗華. 呂佩珊 工作負荷;2.專業知能;3.師生關係;4.課程教學;5.行政支持. 23. (續).

(38) 劉雅惠. 2011. 1.教學與輔導工作;2.學生行為;3.專業知能;4.學校組織;5.人際關係;6.工作負荷. 蘇美玉. 2011. 1.教學負荷;2.學生表現;3.行政支持;4.專業提升;5.人際關係. 劉雅惠. 2011. 1.教學與輔導管教的壓力;2.行政的壓力;3.家長的壓力;4.時間的壓力. 許麗娟. 2011. 1.工作負荷;2.學生行為;3.人際關係;4.變革適應;5.專業知能. 蘇美玉. 2011. 1.教學負荷;2.行政表現;3.行政支持;4.專業提升;5.人際關係. 胡保宏. 2012. 1.班級教學;2.角色衝突;3.工作負荷;4.專業發展;5.行政干涉;6.人際關係. 戴位仰. 2012. 1.工作負荷;2.人際關係;3.專業知能;4.上級壓力;5.內在衝突.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表中可以發現國內學者對於教師工作壓力構面的名稱雖不盡相同,但視其 內涵或有通同之處,研究者歸納以上學者見解後將教師工作壓力構歸納為以下四 種層面,茲說明如下:. (一)工作負荷: 係指教師對於上級、同仁或家長的要求及各種教學以外的工作任務的工作量 超過個人能力而產生的壓力。. (二)人際關係: 在此構面中,包括教師與同事之間、與家長之間、與上級之間以及與行政人 員之間的人際溝通與互動感到有壓力。. (三)班級經營: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與輔導時,在課業及常規方面所感受到的壓力。. (四)專業知能: 時代與環境在進步,教師能力也要與時俱進,因此教師在專業知能上便要不 斷精進是更上時代進步與環境的改變,其中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教學能力 不足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的壓力。 此外,關於「工作環境」 、 「外部因素」 、 「學校風氣」以及「角色壓力」四個 教師工作來源在文獻的探討上較為少數,因此本研究不將其納入研究範圍。. 24.

(39) 五、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的概念係源自於工作壓力的研究。壓力情境是一種刺激, 是產生壓力的外在客觀環境或事件;而壓力反應是教師因外界刺激所做之調適因 應,是一種身體和情緒的症狀。以下將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分述之:. (一)Kyriacou 與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在此模式中,教師的壓力感來自教師知覺環境的需求,而環境的要求可能來 自他人所施加的壓力,也可能是自我施加的壓力。可能的工作壓力源是否會發展 成為實際的工作壓力,在於教師基於個人特質與對要求的知覺兩者間的交互作用 的評估而定,教師的評估也可能受到一些工作以外因素的影響,如生病、生活危 急等,這些因素稱為可能的非職業壓力源,而評估後個體會透過因應機制以減少 感受到的威脅。若因應策略無效,就會產生壓力反應,壓力長期累積的結果會導 致慢性壓力症狀。其理論模式圖如圖 2-2。. 25.

(40) 7.教師個人的特質:教師的屬性變項、人 格需要、適應、信念-態度-價值系統. 1.可能 的壓力 源:物 理的與 心理的. 2.評估 對個人 安全自 尊和安 全的威 脅. 3.實 際的 壓力 源. 4.適 應機 轉:減 少感 受到 威脅. A 8.屬於非職業 的壓力源. D. 5.教師壓 力:負向 情感,有 關心理、 生理和行 為反應. 6.慢性壓 力症狀: 心身症、 心臟病、 胃潰瘍、 心理疾病. B C. 圖 2-1 Kyriacou 及 Sutcliffe(1978)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郭生玉(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22,132。 模式中有四條回饋線,A 線為教師所採取的因應機制會影響他對可能的壓力 源的評估,如果成功的使用因應機制,會減輕實際的壓力。B 線代表教師壓力本 身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評估。C 線代表教師壓力引起身體健康問題,可能會變成 非工作壓力源。D 線表示過去處理壓力的經驗會影響未來的評估的結果。. (二)Moracco 與 Mcfadden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與 Mcfadden(1982)提出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將壓力源分為社 會、家庭與工作, 且說明了在個體已有壓力的狀態下,更容易感受壓力的存在, 且經驗會影響壓力的評估結果。而潛在壓力源只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當教師. 主觀評估其可能或已經威脅個人自尊或幸福時,才會構成教師實際的工作 壓力感受。而個人的壓力因應方式對壓力是有影響力的。其理論模式圖如圖 2-3。. 26.

(41) 7 教師特質. 過去的 經驗. 人格 特質. 價值 觀念. 3 實際壓 力源為 教師知 覺. 4 因應 轉機 減低 壓力. 社 會. 1潛在 的壓 力源. 工 作. 2 評估 機轉 威脅 自尊. 5壓 力的 徵兆. 6 長期倦怠 身心疾病 心理疾病. 家 庭 圖 2-2 Moracco 及 McFadden(1982) 的教師工作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 Moracco,J.C. and Mc Fadden, H .(1982).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Personnel and GuidanceJournal,61,552.. (三)Tellenback , Brenner 與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其工作壓力模式中強調學校的社會特質對壓力源的影響,包括有學區文化、 學校規模、校長的領導風格、學校的組織氣氛、教師的年齡分佈等,都會造成教 師工作壓力,並且這些學校社會特質對壓力的影響,是由刺激到反應的過程。此 外,教師特質也扮演了中間介質的重要角色,在評估是否形成壓力的過程中,個 27.

(42) 人的的心理調適作用影響極大。此模式中包含三個層面:1.學校鄰近地區特質所 導致的壓力源與教師壓力反應的關係、2.教師特質的影響、3.個人的非職業性壓 力源、評估及適應機轉與壓力之間的關係。其理論模式圖如圖 2-4。 1 學校社 會特質 3 可能的 壓力源. 4 實際的 壓力源. 5 一般 性緊張. 6 身心健 康的損傷. 7 退出 工作. 2 教師特 質 非職業 性的壓 力源. 評估. 適應機 轉. 圖 2-3 Tellenback、Brenner 及 Lofgren(1983)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by Tellenback, Brenner, and Lofgren(1983).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56(1),23.. (四) 統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 除傳統的壓力理論外,陸洛(1997)把現有工作壓力理論與研究加以回顧整 理後提出了「統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指出工作壓力是一個連續變化的動態歷 程,在此歷程中,人是主觀的,更是能動的,個體絕非被動地承受環境事件的衝 擊,而是在協調環境、管理環境、與環境互動的。其理論模式圖如圖 2-5。. 28.

(43) 淺在的壓力源. 調節因素/中介因素. 工作內的因素 ●工作本身的因素 ●工作中的社會關係 ●生涯發展 ●組織結構與氣氛. 個人外在資源. 工作壓力的後果 個人方面 ●工作滿足 ●心理健全 ●身體健康 ●行為問題. ●社會支持. 壓力感受 工作外的因素 ●個人方面. 個人內在資源 ●人格特質 ●工作動機 ●因應策略 ●工作經驗. 家庭問題 ●社會方面 經濟政策與景氣 政治不穩定 社會不穩定. 組織方面 ●人事層面 ●生產層面 ●安全層面 ●勞資層面. 圖 2-4 陸洛(1997)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陸洛(1997),中華心理衛生學 刊,10,19-51。 這個模式有下列幾項要點: 1.工作壓力為一個個人現象(personal phenomenon),故強調「壓力感受」 是連結潛在壓力源與壓力後果之間不可或缺的中介因子,而個人在「壓力感受」 的易感性上的極大差異正是工作壓力歷程特異性之根本。 2.個人在環境中是主觀能動的,而此個人能動性雖然啟動了壓力歷程,其 終極意圖卻是要動用個人所有的內在和外在資源以恢復「人境的平衡」。而這些 內外資源(或限制)既可能會影響個人對潛在壓力源的壓力感受,也可能影響壓力 29.

(44) 感受轉化為壓力後果的可能性和程度。 3.這個模式雖是以個人為關注中心的心理學取向,但並不排除社會文化的 影響。 4.這個模式包含了多元成分,統合了以往工作壓力的理論與研究,以互動 的壓力觀為基本立論,涵括了壓力源、中介/調節因素和壓力後果,意圖呈現工 作壓力的整體歷程。 由以上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中,皆強調教師工作壓力的影響相當複 雜,包括了工作環境的刺激、個人對於工作壓力的覺知情形之個人特質以及個人 與環境的互動,因此在探討教師工作壓力時,除了教師工作環境的探討外,尚須 探討非工作因素以及個人覺知壓力的情形。. 第三節 休閒運動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本節探討以下三部分:一、休閒運動態度之相關研究;二、教師工作壓力之 相關研究;三、休閒運動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 一、 休閒運動態度之相關研究 根據休閒運動態度的相關研究,均顯示個人背景變項會影響受試者之休閒運 動態度情形,因此以下分別就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及職務等背景變項進行探討。. (一)性別 男女性別在生理條件上有先天的不同,加上不同的社會習俗與文化,兩性之 間參與運動的機會也不一樣,因此對運動的取捨和需求也具有個別差異(徐元 民,2003)。 巫影潭(2007)在研究醫師休閒運動態度、參與行為及工作壓力之研究中針對 不同性別之醫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其調查結果顯示在認知、情意與行為部分皆不 30.

(45) 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其認為醫師對休閒運動的效益與功能是有相當瞭解的程 度,且對追求最高理想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是明確的,不因性別不同而有差別。 蔡貴絲(2000)在運動態度與設施體驗及忠誠度之研究-以嘉義市港坪公園 運動者為例之研究中指出男性在運動態度與設施體驗顯著高於女性。 鍾武興(2012)在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中指出桃 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男性的休閒運動態度高於女性且達顯著水準。並提出因為男性 比女性更喜歡經由參與休閒運動,獲得身心狀況的提升、參與人際間社交活動及 成就的滿足。 盧玫諭(2004)在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中提出男性教師較女性教師有正面積極的休閒運動態度。其認為示男性較女性教 師認為休閒運動能展現身體的美感、獲得喜悅、紓解壓力與建立人際關係。 從研究結果而言,有關性別對於休閒運動態度的影響並沒有定論且研究對象 針對國民小學教師之文獻僅有一篇,故有待再進一步之探討。. (二)年齡 巫影潭(2007)在研究醫師休閒運動態度、參與行為及工作壓力之研究中針對 不同年齡之醫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其調查結果顯示在認知、情意與行為部分皆不 因年齡而有顯著差異。其認為醫師對休閒運動的效益與功能是有相當瞭解的程 度,且對追求最高理想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是明確的,不因年齡不同而有差別。 蔡貴絲(2000)在運動態度與設施體驗及忠誠度之研究-以嘉義市港坪公園 運動者為例之研究中指出 10-20 歲的運動者在運動態度上顯著高於其他人。 鍾武興(2012)在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中指出桃 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不因年齡而有差異。其原因為不同年齡教師在 工作型態上並無太大差異變化,並在許多觀念上較常能受到不同年齡層同儕相互 影響之下,因此在休閒運動態度上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差異。 盧玫諭(2004)在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31.

(46) 中提出不同年齡層之教師中,以 30 歲以下及 41-45 歲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最高 但未達顯著水準,顯示教師所持的休閒運動態度不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 從研究結果而言,有關年齡對於休閒運動態度的影響並沒有定論,有待再進 一步探討之必要。. (三)服務年資 鍾武興(2012)在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中指出桃 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不因不同服務年資而有顯著差異。其原因為不同教學年資教師 除了在工作型態上並無太大差異之外,又因桃園縣國小教師較多從事團體性的休 閒運動,不同教學年資教師共同參與活動,也打破了年資身分上的分別,因此在 休閒運動態度上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差異。 盧玫諭(2004)在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中提出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所持的休閒運動態度不因服務年資不同而有所差異。 目前針對教師休閒運動態度之相關研究皆為其他縣市,因地區上的差異,運 動風氣與運動環境皆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將服務年資列為背景變項之一,以探 討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服務年資在休閒運動態度之情形是否有所不同。. (四)婚姻狀況 蔡貴絲(2000)在運動態度與設施體驗及忠誠度之研究-以嘉義市港坪公園 運動者為例之研究中指出未婚之運動者在運動態度上顯著高於已婚之運動者。 鍾武興(2012)在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中指出桃 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不因婚姻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原因為國小教師因工作上 較常進行團體互動,進而影響人際之間互動較為頻繁,許多觀念、態度也相互影 響,因此不同婚姻狀況在休閒運動態度上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差異。 盧玫諭(2004)在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中提出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不因婚姻狀況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有關婚姻狀況對於運動參與行為的影響並沒有定論,有待再進一步探討之必 32.

(47) 要。. (五)擔任職務 巫影潭(2007)在研究醫師休閒運動態度、參與行為及工作壓力之研究中針對 不同職位之醫師在休閒運動態度上其調查結果顯示在認知、情意與行為部分皆不 因職位而有顯著差異。其認為醫師對休閒運動的效益與功能是有相當瞭解的程 度,且對追求最高理想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是明確的,不因擔任職位不同不同而 有差別。 鍾武興(2012)在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中指出桃 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高於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 且達顯著水準。其原因是因為兼任行政教師面對之行政工作較教學工作更為單調 沉悶、面對壓力較大等原因,需要藉由參與休閒運動紓解心情,而兼任行政職務 之教師可利用參與休閒運動的過程,達到同仁間的人際關係交流,有利於平時工 作的推動與執行。 盧玫諭(2004)在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中提出不同擔任職務之教師所持的休閒運動態度不因擔任職務不同而有所差異。 從研究結果而言,有關擔任不同職務對於運動參與行為的影響並沒有定論, 有待再進一步探討之必要。. (六)學校規模 鍾武興(2012)在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中指出桃 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之休閒運動態度不因服務學校規模大小而有差異。其可能原因 為桃園縣國小不同服務學校規模教師,在工作型態上並無太大差異,所以對於參 與休閒運動的態度上並無太大差別。 目前針對教師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文獻甚少且為外縣市,因地區上的差 異,運動風氣與運動環境皆有所差異,且南投縣因地理位置及人文環境特殊,學 校規模的差異性較他縣市為大,因此本研究將學校規模列為背景變項之一,以探 33.

(48) 討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學校規模在休閒運動態度之情形是否有所不同。. 二、 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綜合有關教師工作壓力的文獻,可發現個人的背景變項以及教師所處的 工作環境皆會影響教師的工作壓力。最常見的背景變項大致上包含: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和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以下就過去相關的研究 作探討分析。. (一)性別 在性別與工作壓力的關係中,相關文獻大致可分為三類結果: 1.無顯著差異:黃安騏(2011)、陳宏成(2012)、林淑娥(2012)及戴位仰(2012) 等人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之教師在工作壓力上無顯著差異。 2.女性高於男性:陳佩鈺(2008)、許麗娟(2011)發現女性教師的工作壓力顯 著高於男性。 3.男性高於女性:胡保宏(2012)以台南市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發現男性教 師的工作壓力較女性教師大。 若就工作壓力之不同層面來看,男性教師與女性教師亦有不同之研究結果, 陳聖芳(1999)發現男性教師在師生家長關係上,緊張程度較高,女性教師則對於 同事緊張關係上,感到較大的壓力。 由以上相關文獻可知,不同性別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可能由於樣本與工作 壓力的內涵有所差異,其結果無法定論,須進一步探討之。. (二)年齡 在年齡與工作壓力的關係中,相關文獻大致可分為三類結果: 1.胡保宏(2012)、戴位仰(2012)指出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之間對於工作壓力 未有顯著差異。 2.莊淑灣(2005)認為年齡越大之教師,其工作壓力越大。 3.許麗娟(2011)在研究基隆市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中指出年齡對於工作 34.

(49) 壓力有顯著差異,且 51 歲以上教師之工作壓力教其他年齡層為低。陳宏成(2012) 在研究高雄市原住民地區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中指出不同年齡層在工作壓力上 有顯著差異,在不同層面而言,年齡 30 歲以下在工作負荷層面高於 46 歲以上的 教師。曾健忠(2013)在調查高中以下學校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中指出在工作壓力 感受上,51 歲以上的教育人員其得分高於 51 歲以下的教育人員。 就研究結果而言,年齡對於工作壓力之關係尚未有定論,且研究者認為探討 年齡與工作壓力關係中尚須參考工作壓力之各層面方能深入探討。因此有待進一 步研究。. (三)服務年資 在服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關係中,相關文獻大致可分為三類結果: 1.黃安騏(2011)、許麗娟(2011)、戴位仰(2012)指出國民小學教師之服務年 資對於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曾健忠(2013)在調查高中以下學校教師工作壓力之 研究中亦指出服務年資未造成工作壓力的顯著差異。 2.林保豊(2002)指出資深教師在「專業知能壓力」較大。 3.陳佩鈺(2008)發現年資較淺之教師,工作壓力較大。謝明耀(2011)指出, 21 年以上之教師,其工作壓力顯著低於其他年齡層之教師。蘇美玉(2011)指出 服務年資 11~20 年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服務年資 21 年以上的教師。 就研究結果而言,服務年資對於工作壓力之關係尚未有定論,且探討服務年 資與工作壓力關係時須參考工作壓力之各層面方能深入探討。因此有待進一步研 究。. (四)婚姻狀況 在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的關係中,相關文獻大致可分為三類結果: 1.黃安騏(2011)、許麗娟(2011)、蘇美玉(2011)、戴位仰(2012)、陳宏成 (2012)、胡保宏(2012)及林淑娥(2012)指出不同婚姻狀況對於工作壓力無差異。 2.葉龍源(1998)研究發現, 未婚導師工作壓力大於已婚者。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全球競合力:參與國際生態學校認證的 過程中,體認國際間競爭與合作的實際 運作情形。.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國小組 優等 宜蘭縣凱旋國小 行動載具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與創作 國小組 優等 臺南市大成國小 大成國小數學領域教師專業社群 國小組 優等 高雄市油廠國小 AI 異想家. 國中組 特優

要如何安排課後的休閒活動呢?我們 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和興趣,做適當 的選擇,並且考量天候、時間,做適

藝文及運動服務業、休閒服務業工作、製造業工作、批發業及其

The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Meatless Day” from Pupils~A Case of PinTung County Fang Liao Junior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