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休閒需求之相關研究

現代人對於工作的認知,佔據生活中比例愈來愈高,因此人們對工作看重 的程度亦是不同往日而語,亦說是被工作綁架有不為過,這樣的情況已經在每 個人的生活中如影隨形;而工作上所帶來的不安情緒、緊張感、困擾、困惑等感 受就形成工作壓力,工作壓力無論在心理上、生理上所造成的情緒威脅感與日 俱增。對於壓力的研究學術上的定義無法一一列表,因為總總壓力的來源也多 是本身心理造成的感受,但感受的來源是受到外來的影響,而造成情緒上劇烈 的震盪,因此,高工作壓力如何定義且各種複雜的壓力來源正是研究者所要探 討的方向。

第三節 休閒需求之相關研究

有關休閒(leisure)之字義,依中西方文獻雖有些許差異,但均認為「休閒」

係具有相當廣泛意義和內涵之社會行為,在西方諺語「休閒(leisure)旨在走更 遠的路」,張震南(2014)。西方學者亞里斯多德提出:「在一種滿足自我心態及 心靈需求之下,自由選擇做一件並無特殊目的之事, 並且身心也不感到過於勞 累的活動即屬休閒」。Kelly(1990)將休閒定義為「一種為了本身為主之自由選 擇性活動」。亦認為「休閒是為自己選擇之活動,而一個活動是不是休閒,則是 由參與者之行動來定義。因此,休閒是一種參與,自己為參與活動的心境,也為 參與活動帶來的價值,形成本身喜愛的項目,這是自由選擇而不為其他所想。

Murphy(1974)六種休閒的定義是:

(一) 自由運用的時間 (discretionary time):休閒是在一個由工作決定的 循 環中,用來滿足生計與工作的要求之餘,所剩下來的時間。

(二) 社會工具(social instrument):休閒是一種達到社會目的的方法,如 對病 情作治療,對於社會的參與、技術的發展以及履行社會功能等 的入門。

(三) 社會階級、種族及職業 (social class, race, & occupation):休閒是由 社會與世襲遺傳的因素來決定。這個決定的模式,已經成為許多預 測社會的研究基礎,而其還不算定義,不過是一種社會學上的假設。

(四) 古典(classic):休閒乃是一種自由的狀態,一種「靈魂的狀況」,及 一個很少被達成的目標。

(五) 反功利主義(ant utilitarian):休閒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不是工作的 副產品,它還是一種自我表現與自我履行的滿足。

(六) 整體論(holistic):在任何地方、任何活動都可以找得到休閒。為了 取得以體驗品質為基礎的定義,工作與休閒活動的區別已經被糢糊。

Parker(1983)認為「休閒」是一種自我存在的經驗,並且是活出自我境界

的一種層次,而休閒對於人們而言是一種美好與理想的生活境界。休閒是個人 在工作、義務、責任以及生存時間之外,所擁有的相對自由時間,可由的從事個 人意想之事(Godbey, 2003)。Dumazedier (1974)認為休閒是在工作、家庭、

義務之外,依照個人喜好從事的活動,並整合不同之休閒觀點而提出「休閒三部 曲」-放鬆、娛樂、個人發展,認為人們需要放鬆以消除疲勞,也需要娛樂來轉 移關注的事務,且透過個人發展使休閒更加持久,增廣個人生命及知識的視野

(引自涂淑芳,1996)。McDaniel(1982)則認為休閒是工作和維持生存以外的 自由時間,可以提供機會使個體去從事自主或自願選擇的活動。Ibn Khadun 提 出休閒為人類五大基本需求之一,他將休閒定義在人類五大需求的最高層(李 晶,2000)。 由此 可得知休閒需求不管是對處於什麼樣環境的人們都是不可或 缺的。

西方學者 Bright bill(1960)則將休閒定義為「自由、不被佔據」的時間,

指出一個人可隨己心意,及隨其所好及來從事個人有益身心的活動行為即謂之 休閒。學者帕克 Parker(1983)認為休閒以時間觀點而論,指出以下三項以時 間觀點而論休閒:

(一) 以每天扣除工作及其他生理需求等非休閒時間。

(二) 休閒是在工作之餘可利用的閒暇時間。

(三) 休閒並非指定某一段時間,而著重在休閒活動的本質。休閒是一種 社會現象。

休閒需求是參與者在他 們的休閒時間對健身、放鬆、逃避例行性、領導、

技能利用、 社會、自主性、競爭性、刺激、尊重及家庭等想要參與的程度(Kabanoff and O’Brien,1986)。張少熙(2000)認為休閒可從內、外在兩個向度來作定義:

(一) 外在:從自由時間得到享受快樂之過程。

(二) 內在:從輕鬆之心態得到經驗之滿足。

休閒是指將應負擔的工作或責任完成後,在剩餘的時間內所從事自己喜好 的活動,並能達到身心愉悅的狀態,藉由休閒豐富生活、建立生命價值,(周韋 杉,2011)。以體驗的觀點來定義休閒,將休閒視為個體在活動參與中,所獲得 身心的放鬆、愉快、樂趣和滿足(劉泳倫,2003)。許志賢(2002)研究指出對 休閒方面採綜合性的觀點,包含「時間」、「活動」、「心靈狀態」三層面:休閒是 指除了工作、休息、義務性工作以外的時間裡,自己出於自我意願選擇喜愛的活 動,並且是令人感覺愉悅與滿足的活動。休閒是無所為而為的活動、是一種允許 個人得以探究真理的狀態,而休閒的精髓就在於它是一種非功利性、無實用價 值、完全發自內在動機對真理與生命的探索,葉智魁(2006)。因此,休閒的可 以創造的感受是內外心理的,當參與其中達到身心的平衡時,才能創造相當的 愉悅心情及無可言喻的滿足感。

有關休閒需求的分類,Tillman(1974)根據 Marslow 的理論觀點,建構並 驗證 與定義十項決定人們休閒需求的重要因素,這十項需求因素如以下所示

(引自 Torkildsen,1999):

(一) 新的體驗像是冒險。

(二) 鬆弛、逃避以及幻想。

(三) 察覺以及 認同。

(四) 安全-免除饑渴與各種身體不適。

(五) 支配-來支配其他人或是控制這 一個環境。

(六) 反應以及社會互動。

(七) 心理的活動-知覺以及了解。

(八) 創造性。

(九) 服務其他人-從需求達到滿足需求。

(十) 身體性的活動以及體適能。

London,Crandall , 及 Fitzgibbons (1977)亦依據 Marslow 的理論觀點分 析休閒需求的 內涵,結果將休閒需求因素分為:

(一) 回饋(feedback),即了解自已在活動中的表現。

(二) 喜好(liking),對活動喜好的參與程度。

(三) 正向的人際的涉入(positiveinter personal involvement ),例如影響 他人的生活和健康、感受到自已的重要性等等。

休閒需求是指個體參與休閒 活動過程來滿足內、外在不同之需求,並藉由 活動表現,促使個體能獲得知識、 社交、自我能力及身心釋放等需求(高俊雄、

張孝銘,2001)。

許峰睿(2006)將休閒需求區分為:

(一) 知識探究需求:藉由休閒滿足學習,探索新事物、新知識及新觀念,

運用想像力等需求。

(二) 社交互動需求:藉由休閒建立友誼、與他人互動、熟練社交技巧、

獲得歸屬感及他人之尊重等需求。

(三) 能力成就需求:藉由休閒挑戰自我能力、獲得成就感及增進身體技 巧與能力、保持身體健康等需求。

(四) 身心釋放需求:藉由休閒避開孤獨、獲得身體與心理舒暢、休息、

釋放壓力與緊張等需求。

陳彰儀(1987)研究中指出,休閒活動之內容與種類繁多,如以一般民眾之 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區分時,可將休閒活動分為八種不同之性質:

(一) 體育性:游泳、爬山、跳繩、健行、球類運動等。

(二) 社交服務性:訪友、電話聊天、寫信、社團服務等。

(三) 知識性:研讀書籍、寫作、看報紙、看小說等。

(四) 藝術性:書法、繪畫、攝影、唱歌、聽音樂等。

(五) 娛樂性:看電視、聽廣播、看電影、逛街、打麻將、玩牌等。

(六) 作業性:打字、做手工藝、剪貼、廢物利用、室內佈置等。

(七) 休憩性:沉思、休息等。

(八) 與小孩有關性:逗小孩玩、與小孩有關之活動等。

緩衝模式(buffer model)如圖 2-10 休閒調適互動模式所示,是指個人身處 壓力的情境下,經由參與休閒活動獲得正面效益,此效益能減緩壓力對個人所 產生的負面影響,間接地增進身心健康提昇生活品質。

圖 2-10 休閒調適互動模式---緩衝模式架構圖

資料來源:”The impact of leisure coping beliefs and strategies on adaptive outcomes”.Iwasaki,2003, Leisure Studies, 22, 93-108.

休閒是人們需求的一部分,且因人而異,而需求是指人們對於實際環 境與 理想之間所存在的一種差距狀態,為了縮短其差距,因而使個體產生行為(陳湘 妮,1999)。

劉泳倫(2003)歸納出休閒體驗為休閒參與者從事休閒活動過程中所得到 的感受與經驗,如圖 2-11 休閒體驗一般模式。

圖 2-11 休閒體驗一般模式 資料來源:劉泳倫(2003)

綜上可知,休閒需求是每個人都應該必備的基本需要,在自我意識裡從事 本身喜愛的活動,讓身裡層面輕盈的放鬆,也讓心裡層面感到難以形容的愉悅 感。不論進行的休閒活動為靜態或者為動態,端視個人的喜好,這是自由的表 現。而由心理層面的狀態來決定的活動類型是自由意識的選擇;由行為層面來 決定活動需求的動機,是身體力行的行動力,如是,亦還給身心上自由自在的空 間、釋放平日精神的緊繃程度,因此,休閒需求是達成身心平衡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