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的目的在於整理相關文獻理論,以利於在研究時,作為相關理論基礎之依 據。本節共有五段,分別如下:一、休閒參與的定義;二、休閒參與的理論;三、

休閒參與的類型;四、休閒參與的相關研究;五、本節小結。

一、休閒參與的定義

休閒從古至今一直是一項很重要的社會現象,研究者在不同時間、社會中所提 出的觀點隨著文化和社會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造就出不同的休閒文化特色。

綜合研究者們對休閒定義的看法,大致上可從五大觀點來探討:

(一)從「字源」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休閒 (leisure) 是古希臘文明所遺留下來的產物,古希臘字有schole一詞,同時 具有休閒 (leisure) 與學校教育學習 (schooling) 的意思。休閒的英文Leisure,源自 拉丁文的 Licere,意指「被允許」 (to be permitted) 或「自由」 ( to be free)。社會 學辭典上的休閒定義是指:「為了生活所必須從事的活動之外的自由時間,就是休 閒」。中文字義著重閒逸悠遊的心情,英文字源則表現出休閒與教育的微妙關 (馮 意雄,2006)。

(二)從「時間」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用時間解釋休閒是最普遍的觀點,因為時間是可以量化且客觀的。高俊雄 (1999) 定義休閒為除人類為維持生命現象,履行責任義務或為了謀生存必須從事的活動外,

所剩餘的時間為之休閒。故本觀點之研究者認為休閒是一種剩餘的自由時間。

(三)從「活動」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許義雄 (1980) 指出休閒除了係指意味著從生存的拘束性生活中獲得非約束性 的時間 (自由時間) 之外,也常指在非拘束時間內所從事的活動。Kelly (1996) 也進 一步解釋為自由選擇參與的活動中,個體能夠從中獲取某種程度的益處。

(四)從「體驗」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休閒的關鍵應是個人的體驗,若要完整詮釋休閒的定義,必須考慮到個人主觀 體驗,所以休閒注重的並不是外在的活動形式,而是個人主觀之經驗與心理狀態 (朱 明謙,2001)。

(五)以「綜合」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Bammel 與 Burrus –Bammel (1996) 就曾經提到說沒有單一的定義能夠將休閒 的面貌全部呈現,因為休閒是包含了三種途徑:1.休閒是最後剩餘之事,2.休閒是 一種心靈狀況或態度,3.休閒是個人本身認為是休閒,他就是處於休閒之中。

上述五種觀點是一般研究者最為廣泛引用的,但不同的學術領域,仍會用不同 的觀點來定義休閒,如社會階級特權、自我實現、行動、社會互助、規範及功能的 觀點等 (劉泳倫,2003)。

休閒參與和人類其他行為模式相似,其最終的目的是從參與的過程中,獲得個 體不同需求的滿足 (王福生,2003),一般可分為「量」或「質」兩方面來討論。「量」

的定義最常提到的是 Ragheb 與 Griffith (1982) 將休閒參與定義為參與某種活動 的頻率或象徵個體所參與之普遍休閒活動類型。林佳蓉 (2001) 將休閒參與認定為 在過去一年內,個體參與自己喜好的休閒活動項目的頻率。邱朋潭 (2008) 所定義 之休閒參與為在自由時間時,所從事休閒活動類型與頻率,以及影響休閒參與之阻 礙因素,一般國內研究者也大多由此著手。至於「質」的定義,包括心理或體驗取 向,認為休閒參與是一種覺知自由與內在動機的心理狀態,或是目的為滿足內在動 機的活動 (Neulinger,1974;Kraus,1990)。林晏州 (1984) 也將休閒參與定義為一 種由目標導引、有所為而為之行為,其目的在滿足休閒參與者個人生理、心理及社 會等不同層次的需求,後者偏重個體內心的感受,著重心理層次的主觀探討。

陳南琦 (2000) 指出休閒參與包括休閒參與行為及休閒參與程度 (參與頻率與 休閒活動種類) ,而吳文銘 (2001) 也指出休閒參與可以歸納成二個因素:頻率與 種類,參與的頻繁與否及種類的多樣性,代表其活動涉入的程度。但偏重類型和頻 率的結果,無法真正反映出從事休閒活動的涉入過程和體驗,因此李晶 (2003) 探 討休閒活動參與特性時,認為休閒參與的過程應該也包含情緒和強度,擴充了休閒 參與討論之內涵。

綜合上述文獻,本研究所指休閒參與的定義為:個人在工作之餘所能運用的自 由時間,從事個人喜好的動、靜態休閒活動,且該活動能夠為自身身心狀況或生活 品質帶來正面的影響。

二、休閒參與的理論

(一) 休閒行為理論

Bammel 與 Burrus-Bammel (1996) 在研究休閒與人類行為時,將休閒的理論 區分為六項,以下將分別敘述:

1.休閒是人類所有活動的目的

最早的休閒行為理論,是由亞里士多德所提出,他認為生命中之任何事 都與休閒有關,休閒是所有人類活動之目的,是所有導向之最終結果。

2.補償理論

基本觀念認為休閒與工作相關連,工作被視為生活中的主力,而休閒則 被視為工作之餘的補償。Burch (1969) 亦指出,補償理論是一個人只要 有機會避開他平常的例行工作,就會找件完全相反的事來做。

3.延續理論

如果工作使人感覺非常興奮或刺激,那麼工作者會持續這樣的感覺,進 而選擇較令人興奮又刺激的休閒方式,但那些工作無趣的人,若非要求 立即補償,便是將其無趣的工作慣性帶到無趣的休閒活動。

4.熟悉理論

休閒者因習慣於或安於某些習慣而參與某些休閒活動。

5.同伴理論

人類的休閒行為有很高的比例是受到同儕團體的影響,這與人的年齡、

階層、工作 (居住) 環境相關聯。有一種明顯的現象就是,我們會與自 己有相同休閒熱誠的人為友,一起活動可加深友誼,如能有同伴一起休 閒則更能夠享受休閒。

6.休閒做為放鬆、娛樂及個人發展

法國社會學家 Joffre Dumazedier 認為休閒是個人隨性的事,它綜合了輕 鬆、多變化,及可增廣見識等因素。休閒常是社交性活動,具有放鬆、

娛樂及自我發展三個相互貫通的功能。

(二) 休閒參與需求理論

人本心理學家 Maslow (1970) 對人類的動機,持一種整體的看法, 認為各種 動機是彼此關聯的, 各種動機間關係的變化又與個體生長發展的社會環境具有密切

的關係,當個人滿足某一需求後又會有另外一種需求,因此人類的需求是沒有止境 的,故 Maslow 提出需求層次理論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將人類的需求分為 五個層次 (劉泳倫,2003):

1.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維持個體生存所需的各種資源,滿足人類免於 饑餓、口渴,如食物、水、性、睡眠等。

2.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主要在於免於焦慮、恐懼、危險,使自己能有保護、依靠而感到安全,

包括安全感、穩定性、秩序與在社會環境中的人身安全。

3.愛與隸屬的需求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主要是要接近他人、團體,能為他人接受,與他人互相關懷與愛護,包 括社交、情感、愛與被愛和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4.尊重的需求 (esteem needs)

要尊重自己,也要獲得別人的尊重,以使自己感覺有價值,如成就感、

成功、自重等。

5.自我實現的需求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主要在求完全及展現自己的特質,以實現自我的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 能力,發展自我。

歷史學家兼社會學家 Ibn Khadun 提出休閒為人類五大基本需求之一,他並將 休閒定義在人類五大需求的最高層 (李晶,2000),因此最高層次之需求即為休閒需 求,是個人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三) Nash的休閒參與理論

Godbey (1994) 依據 Nash (1953) 的休閒參與層級模式提出休閒理論,將休閒 參與價值分出層級,詳如圖5所示。

圖5. 休閒參與層級圖

資料來源:Philosopyh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p. 89), Nash, 1953.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1.「零以下」是危害社會的參與

由於個人不當的行為表現,造成社會的危害及社會秩序的混亂,形成個人 的違法犯罪;事實上,違法也是參與,卻是在零以下的層級。

2.「零」是危害自身的參與

最常見的有吸毒、酗酒、抽煙及飆車等行為。

3.「1」為旁觀的參與

是指跟隨大多數人的活動參與,是被動的參與,因大多數人似乎滿足於 消極的參與,因此稱之為觀賞者,最常見的就是看電視,以排解多餘的 時間。

4.「2」為情緒的參與

指個體在從事休閒活動時,觸動內在心靈,或聯繫到一些有意義的經驗,

因此產生了情緒上的共鳴。例如你曾是網球參與者,在看到一場偉大的

網球比賽時,會產生共鳴,因此一位擁有豐富經驗者,必須是一位情緒 參與者。

5.「3」為積極的參與者

如一位舞者在舞臺上所詮釋的角色,正如編舞者所要描述的角度幾乎相 同,因此,此參與者藉由休閒參與以獲得滿足。

6.「4」為創作的參與

著重以創作、發明、製作典範,他們從個人的經驗或印象中獲得創作的靈 感。例如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發明家或創造者。

依據上述 Nash 的休閒參與層級理論,可以瞭解從事休閒時,若缺乏正確休閒 觀念,而產生休閒偏差行為,此類休閒活動是毫無價值意義因此,所以個人在參與 休閒活動時,應先瞭解自己本身對休閒活動的興趣及嗜好,妥善規劃適合的休閒活 動,以積極主動、正向的態度參與休閒,才能達到休閒所帶給的樂趣。

三、休閒參與類型的分類方法

由於人們參與的休閒活動種類相當繁多,加上分類的標準也會因時間、研究目 的或研究對象之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休閒參與類型大部分是以三種方式進行 分類,茲說明如下 (陳彰儀,1989):

(一) 主觀分析法 (subjectivity analysis)

乃依據研究者個人主觀判斷,針對某些具有相同性質之休閒活動進行歸類及命 名,容易受個人命名不同,產生不同之型態情形發生。且由於方法是以個人主觀的 分析,所以此分類的依據較不客觀 (劉泳倫,2003)。依據沈哲丞 (2009) 彙整15位 中外研究者的分類中可看出,多數的研究者最常將休閒參與分為:「知識類」、「體 育運動類」、「藝術文化類」、「娛樂消遣類」、「技藝作業類」、「社交類」與

「戶外遊憩類」等七個類別。

(二) 因素分析法 (factor analysis)

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來進行分類,並萃取出具代表性的因素。其最主要目 的是考驗量表的建構效度,將休閒活動類型分配到不同因素並命名。大多數的研究

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來進行分類,並萃取出具代表性的因素。其最主要目 的是考驗量表的建構效度,將休閒活動類型分配到不同因素並命名。大多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