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計畫.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 研 究 生: 張澤君 指導教授: 朱文增.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

(2)  . i   .

(3)  .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 完 成 日 期 :2012 年 6 月 研 究 生:張. 澤. 君. 指 導 教 授 :朱. 文. 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 的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差異情形,以及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 相關情形。本研究回收有效問卷 370 份,於 2012 年 3 月 5 日至 11 日期間,以普測進行 問卷調查(需任職服務於臺北市 1 學期以上),研究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 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的研究發現為: 一、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以「男性」64.7%居多;年齡以「31~40(含)歲」 的 69.2%佔絕大多數,少校階教官及任教官年資「1~5 年」最多,「已婚」 的教官佔 78.6%,學校教官人數以「6~10 人」的學校最多,佔 60.3%,子 女數上則以 2 位小孩的 37.6%最高。 二、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偏低程度,平均數為 2.26,各構 面平均數中以「角色衝突」構面的 2.45 為最高,以「人際關係」構面的 2.05 為最低。 三、在休閒參與類型上,以「視聽活動」類的休閒活動平均數最高,為 4.06,其 次為「戶外活動」類的 3.45,「其它嗜好活動」類的 2.93 則為最低。 四、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性別、年齡、階級、任官年資、任教官年資、職務 別及學校教官人數,對於工作壓力各構面有顯著相關;性別、階級及子女數 則對於休閒參與各類型有顯著相關。 五、「視聽活動」類的休閒活動與工作壓力的「專業知能」構面有顯著正相關; 「運動活動」類的休閒活動與工作壓力的整體及「專業知能」、「人際關係」、 「工作負荷」、「工作的不確定性」、「角色衝突」五個構面均有顯著負相 關;「社交活動」類休閒活動則與工作壓力的「人際關係」構面有顯著負 相關。 六、本研究顯示多參與運動活動類型的休閒活動能有效降低工作壓力,故建議平 日應培養良好且規律的活動習慣,除強健個人體魄外,也能降低工作壓力, 提昇工作效率。 關鍵詞:軍訓教官、工作壓力、休閒參與 iii   .

(4)  . The Study 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Working Stres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aipei City Date: June, 2012 Student: Ze-Jun Chang Adviser: Wen-Tseng Ch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al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king stress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aipei city,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n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During March 5th to 11th. 2012, an overall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by dispatching 370 valid questionnaires. Analyzed. with. statistics.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actors. analysis,.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abstracted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most part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aipei city is male, aged 31-40, rank of major, 1-5 years serving career, married, more than two kids. 2. The working stres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aipei city scales medium-low and the average is 2.26. Of all the aspects, “role conflict” is the highest average 2.45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lowest average 2.05. 3. The top two item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re “audio-visual activity” scores 4.06, “outdoor activity” scores 3.45 and “other hobbies” scores 2.93 is the lowest. 4. There are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age, rank, years of army career, years of military instructor career, function of office, the amount of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he school with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among all the aspects of working str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rank and the number of kids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audio-visual activit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 are “sports activity” with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amo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oad of work”, “uncertainty of work” and “role conflict”.. There ar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activ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6. The result shows that to increase the spor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ing stress. Key words: military instructor, working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iv   .

(5)  . 謝 誌 我終於畢業了!兩年的時光就這樣過了,我也順利的完成我夢寐以求的-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的學業。回想當初從錄取到現在的畢業,身邊的朋友都 是一副不可思議的吃驚表情,在他們眼中我是個不愛唸書且喜歡玩樂的人,此舉不但令 他們對我刮目相看之外,也讓自己又再次的肯定自己,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想也只有 身歷其中的人才能體會吧。 兩年的時光不算長也不算短,回想當初白天工作之餘還得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唸書, 捨棄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其實曾經一度有逃避的想法,但如同力克.胡哲所說: 「當你打 算放棄夢想時,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 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 。改變自己的想法,用心去體會這個過程,其實你真的會發現沒那麼難吧!能完成這本論文,要感謝的人實在是很多,最要感謝的是恩師朱文增老師, 利用每個週六下午讀書會的時間不厭其煩的指導我們論文及做人處事的道理,能跟著老 師學習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朱門講求的是團隊作戰,大家不分彼此的互相學習、給予不 同的意見,是一個非常有效率且溫馨的團隊;感謝同門的嘉寧、碧霞、寵珍、家慶及玨 茹,兩年的學習及讀書會的陪伴、討論,將是我不會忘記的回憶;也感謝曉箴、正瑋、 恬安、勝方、勝裕,有你們的幫忙及協助,讓我們的論文省了不少力;謝謝發忠學長常 利用晚上時間教導我統計分析及給我勉勵;也感謝我教官室的同事,在我論文上給予的 協助及幫忙;感謝我媽及老婆總是把家裡的大小事搞定,在我念書寫論文時能無後顧之 憂,全力以赴;也謝謝所有關心我、為我打氣的所有人,我只能說: 「能夠認識你們, 真好」! 最後僅以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校園的四句標語「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 、 「冒人家 所不敢冒的險」 、 「負人家所不願負的責」 、 「忍人家所不願忍的氣」來勉勵自己,期許自 己未來不管是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做人處事方面,都能更加精進,也一併祝福我身邊的好 友,事事順心,健康相隨! 張澤君謹誌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12 日  v   .

(6)    . 目. 次. 論文通過簽名表 ………………………………………………………...…………………i …………………………………………………………………………………ii. 授權書.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 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軍訓制度的發展演變及軍訓教官角色功能…..………………………….5. 第二節. 工作壓力相關研究 ……………………………………..……………… 18. 第三節. 休閒參與相關研究..…………..………………………………………… 30. 第四節.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相關研究 ……………..………………………… 38.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4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抽樣方法 …………………..……………………………… 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2  .  .

(7)  . 第五節. 第肆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7. 結果與討論………………………………………………………59. 第一節. 樣本人口統計變項的資料描述……………………………….…………59. 第二節.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現況之分析……………………….………………62. 第三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工作壓力之差異性分析………………….………68. 第四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休閒參與之差異性分析………………….………84. 第五節.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相關分析 ……………………………….……101. 第六節. 休閒參與預測工作壓力之多元迴歸分析 ………….…………………10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附錄. …………………………………………………………………119. ……………………………………………………………………...133. 正式問卷 ……………………………………………………………………….…133. vii   .

(8)  . 表. 次. 表1. 教官角色定位認知分析表………………………………………………. 10. 表2. 校園事件彙整表…………………………………………………………. 12. 表3. 校園事件彙整表…………………………………………………………. 12. 表4. 軍訓教官俸額表…………………………………………………………. 13. 表5. 軍訓教官專業加給支給標準表…………………………………………. 14. 表6. 臺北市軍訓教官晉升人數一覽表………………………………………. 15. 表7. 軍訓教官人數一覽表……………………………………………………. 16. 表8. 新聞事件彙整表…………………………………………………………. 16. 表9. 臺北市軍訓教官退伍人數一覽表………………………………………. 17. 表 10. 國內、外研究者對於工作壓力定義一覽表……………………………. 21. 表 11. 不同文獻探討在工作壓力構面之研究整理……………………………. 28. 表 12. 國內休閒參與相關文獻及資料整理一覽表……………………………. 36. 表 13. 專家效度名單……………………………………………………………. 45. 表 14. 工作壓力問卷因素萃取表………………………………………………. 46. 表 15. 工作壓力問卷同質性考驗與信度分析表………………………………. 49. 表 16. 休閒參與問項表…………………………………………………………. 53. 表 17. 工作壓力問項表…………………………………………………………. 54. 表 18. 人口統計背景變項問項表………………………………………………. 56. 表 19. 人口統計變項樣本摘要表………………………………………………. 59. 表 20. 工作壓力分析表…………………………………………………………. 62. 表 21. 工作壓力排序表…………………………………………………………. 64. 表 22. 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研究彙整表…………………………………………. 65. 表 23. 休閒參與分析表…………………………………………………………. 66. 表 24. 休閒參與現況研究彙整表………………………………………………. 67. 表 25. 性別對工作壓力構面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68. 表 26. 年齡對工作壓力構面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69.  .   viii .  .

(9)  . 表 27. 階級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70. 表 28. 任官年資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72. 表 29. 任教官年資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73. 表 30. 職務別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75. 表 31. 教育程度對工作壓力構面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76. 表 32. 學校類別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76. 表 33. 婚姻狀況對工作壓力構面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78. 表 34. 學校教官人數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79. 表 35. 子女數對工作壓力構面之ANOVA分析考驗表……………………………. 80. 表 36.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結果綜合整理表……………. 83. 表 37. 性別對休閒參與類型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84. 表 38. 年齡對休閒參與類型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85. 表 39. 階級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86. 表 40. 任官年資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87. 表 41. 任教官年資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89. 表 42. 職務別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90. 表 43. 教育程度對休閒參與類型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91. 表 44. 學校類別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92. 表 45. 婚姻狀況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94. 表 46. 學校教官人數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95. 表 47. 子女數對休閒參與類型之ANOVA分析考驗表……………………………. 96. 表 48.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休閒參與之差異分析結果綜合整理表…………… 100. 表 49. 工作壓力各構面間相關分析表…………………………………………… 101. 表 50. 休閒參與各類型間相關分析表…………………………………………… 102. 表 51.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相關摘要表……………………………………… 103. 表 52. 休閒參與對專業知能之迴歸分析………………………………………… 104. 表 53. 休閒參與對人際關係之迴歸分析………………………………………… 105.  .   ix .  .

(10)  . 表 54. 休閒參與對工作負荷之迴歸分析………………………………………… 106. 表 55. 休閒參與對工作的不確定性之迴歸分析………………………………… 107. 表 56. 休閒參與對角色衝突之迴歸分析………………………………………… 108. 表 57. 休閒參與對整體之迴歸分析……………………………………………… 109.                                              .  . x   .

(11)  . 圖. 次. 圖1. 軍訓教官角色的轉變………………………………………………………. 9. 圖2. Selye的一般適應症侯群 (GAS)…………………………………………. 19. 圖3. 工作壓力源架構圖…………………………………………………………. 24. 圖4. 「人—境契合」壓力模式…………………………………………………. 26. 圖5. 休閒參與層級圖……………………………………………………………. 34. 圖6. 研究架構圖…………………………………………………………………. 41. 圖7. 研究步驟流程圖……………………………………………………………. 42. xi   .

(12) 1   .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共有五節,第一節闡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 節提出研究問題;第四節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是名詞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綜觀世界各國的學校教育,僅有我國將軍訓教官引進校園,有組織、有系統的 對高中職以上學生實施軍事教育及生活輔導,這和我國在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內、 外環境有關。「教官」是訓政時期的產物,經過多年的政治、社會鉅變,迄今卻還 能在今日校園內安身立命,實在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值得深入探討箇中原因 (黃 坤山,2003) 。我國學生軍訓教育制度源自1928年,後因國共戰爭而中斷,1949年 政府遷臺後,於1953年起,全國中等以上學校全面恢復實施軍訓,迄今已近60年, 「軍訓教官」是許多人學生時代不會或忘的記憶之一,不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他 都在我們學生時期,佔有一定之份量 (蔣遠平,2010) 。然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與 民主思潮的聲浪,對軍訓教官在工作的質與量上,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多數人雖認 識「軍訓教官」 ,但卻不瞭解其背景與苦澀,自然產生如錢多、事少、離家近與「爽」、 「涼」之誤解。目前軍訓教官的職權依據相關法令的規定,以在校園內從事學生全 民國防教學、生活輔導及校園安全維護等工作為主。由此可知,軍訓教官的工作內 容及其所承受的社會期望中,已不復當年的黨政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專業軍事知能 及具服務精神的多元功能角色扮演工作者。 高中職軍訓教官在校園之工作包羅萬象,除了上述的三大工作主軸外,還會隨 著學校性質與辦學目標之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工作。如兼任班級導師、社團指導老師、 晚自習加班巡堂、支援學務處副組長、擔任舍監、新生招生及教育局軍訓室各項活 動支援等工作,工作量多且雜,深受各級學校所倚重;但相對而言,也無形中承受 了多重的工作壓力,如2008年高雄縣某私立高中教官因積勞成疾導致突發性心肺衰 竭病逝,媒體並揭露學校不聘導師,教官身兼2-3個導師。藍采風於1992年表示,工 作壓力會造成人體各層面的影響,其中包涵了心理層面、行為層面、認知層面、健 康層面及組織層面等問題,荷蘭科技公司還曾推出「壓力手環」 ,讓配戴者能隨時瞭  .

(13) 2   . 解自身壓力指數的變化,以便能適時放鬆一下,轉化心情 (網路資料,2009)。彩色 的人生架構在健康的身體之下,常可見報章雜誌報導「猝死」、「過勞死」的案例, 因壓力所產生的憂鬱症比例也不斷增加。休閒可以減少一個人的壓力,從生理層面 來看,休閒可以使人消除疲勞獲得適度休息,從心理效益層面來看,休閒可以發洩 情緒與舒暢身心,放鬆自己的心情得到滿足感及啟發心思與智慧(張議露,2007)。 近年來國內有關休閒活動已成為全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休閒運動也成為全民追求健 康生活的新指標,在政府推廣的「打造運動島」政策下,休閒活動及運動有日漸受 到重視的趨勢。 軍訓教官若能以最佳的身心狀況來從事規律的休閒活動,培養健康的身心,不 僅對自身健康、人際關係等有益,亦可將此知識與見聞傳遞給學生,並藉由休閒活 動的參與以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提昇生命的價值、生活品質及工作的效能。為此, 研究者查詢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以「工作壓力」為關鍵字做蒐 尋,所得論文數量竟高達1842篇之多,且對象包羅萬象,顯見工作壓力普遍存在於 各行各業之中,其中探討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卻只有六篇,其中無探討工 作壓力與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性。臺北市為首善之區,各項額外勤務較其它縣市來 得多. (如國慶、聽奧、花博…等),相形之下工作壓力也較大,研究者任職於臺北. 市高中軍訓教官,對於臺北市高中職服務的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現狀為何?及其本身 在參與休閒活動後對工作壓力的影響又為何?為本研究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將針對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探究其工作壓力 與休閒參與之相關情形,研究目的為: 一、瞭解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的工作壓力及休閒參與現況。 二、探討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不同人口統計的背景變項之下,與工作壓力之差 異情形。 三、探討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不同人口統計的背景變項之下,與休閒參與之差 異情形。 四、探討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的工作壓力及休閒參與之現況之相關情形。  .

(14) 3   .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研究問題為: 一、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的工作壓力及休閒參與現況為何? 二、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下在工作壓力上是否有差異存在? 三、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下在休閒參與上是否有差異存在? 四、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的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相關性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100學年度上學期開學時任職於臺北市高中職的軍訓教官為研究對象, 針對軍訓教官的「工作壓力」及「休閒參與」等資料來進行分析,藉全面普查的問 卷調查方式,以瞭解軍訓教官對工作壓力及休閒參與之看法。. 二、 研究限制 (一) 抽樣對象以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為範圍,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縣市。 (二) 係以軍訓教官為探討對象,基於工作屬性及環境差異,本研究結果無法推論 至其他事業單位。.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軍訓教官 所稱軍訓教官者係指各校 (院) 設置之軍訓總教官、主任教官及教官等人員」。 本研究所指之軍訓教官,係指經由教育部介派至臺北市高中職校服務之軍訓教官, 包含主任教官、兼代生輔組長、獨立生輔組長及一般軍訓教官。.  .

(15) 4   . 二、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一般指的是工作者與工作環境間互動後,產生對心理、生理與行為上 的知覺與反應。有的強調工作環境因素,有的強調個人反應狀態,也有強調個人與 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為引發壓力感受的主因。可知工作壓力的產生是相當複雜極多 層面的。本研究定義的工作壓力係參考並修編蔡玉董 (2006) 和張健群 (2009) 的研 究為主及其他相關文獻以制定本研究工作壓力之來源區分成「學生行為」、「工作 負荷」、「人際關係」、「角色方面」及「專業知能」等五項,受試者得分越高, 顯示在工作壓力上的程度越高。. 三、 休閒參與 休閒參與乃指個體參與非工作性質的活動,在悠閒喜悅情形下,自由支配時間 所從事活動的類型與頻率,為了達到休閒需求而選擇進行休閒活動的行為,其中需 求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等不同層次的需求。本研究以Ragheb (1980) 的研究為主及 其他國內相關文獻以制定本研究休閒參與之類別分成「大眾媒體活動」 、 「文化活動」 、 「運動活動」、「社交活動」、「戶外活動」、「個人嗜好活動」等六類,受試者得分越 高,顯示在休閒參與的程度上越高。.  .

(16) 5   .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公私立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理論,作為本 研究的理論基礎與發展研究架構的依據。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探討軍訓制度的 發展演變及軍訓教官角色功能;第二節探討工作壓力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 休閒參與理論及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相關之研究;第五節為 本章小結。. 第一節. 軍訓制度的發展演變及軍訓教官角色功能. 軍訓制度的產生有其時代背景,我國實施迄今因政治環境的變化及社會環境的 變遷,目前仍存在於中等以上學校擔任各方面的工作,其中歷經不斷變革以符合社 會期望,現今軍訓教官在學校的工作及扮演的角色已朝向多元化及功能化發展。. 一、歷史背景 我國的軍訓制度自 1928 年實施迄今已達 80 餘年,也跨越了半個世紀之久,制 度歷經不同時代背景而不斷演進,在現今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中仍存在校園中,殊 值得一探究竟。 我國注重學校軍事教育,雖起自清末民初,但至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愈戰愈 奮,給全國人民極大鼓舞與信心,此時帝國主義卻對北伐橫加阻撓,革命大業倍感 艱辛,又促成全國人民共禦外侮自強圖存的意願,為實施學校軍事教育提供了充分 的心理條件。1927 年 4 月 18 日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即致力於國內之安定與建設。 隔年 5 月 15 日,大學院 (教育部前身) 召集教育會議於首都,時甫發生濟南慘案, 全國悲憤,軍事委員會於 23 日第七次大會中提出「中等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 當經大會接受一致通過。至此,我國學生軍訓乃正式建立 (軍訓處,1978)。 多位研究者將軍訓制度劃分為不同的階段,研究者採用較多的分類法,將軍訓 制度劃分為:發展時期、停頓時期、重建時期及轉型時期等四個階段 (黃坤山,2003; 王毅平,2004;張世杰,2006)。.  .

(17) 6   . (一) 發展時期 (1928 至 1945) 為我國學生軍訓正式創建,為實施此一方案,1928年11月國民政府成立訓練總 監部,統轄「國民軍事教育處」主辦軍訓事宜,並著手籌劃高中以上學校軍訓教育 之實施,修訂「高中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其中規定:凡大學及高級中學專門 學校、大學預科並其他高等以上學校,除女生外,均應以軍事教育為必修科目,修 習期間均定為2年,教育時間除平時每星期實施3小時外,每年度暑假並實施連續3 星期之軍事訓練。「七七事變」之後,對日抗戰開始,暑期的集中訓練停止,但各 校在校軍訓仍然繼續實施。由於實施學生軍訓,一方面培養了青年的戰鬥精神,一 方面促進了青年對國防的深入了解,始能時機一至,即可表現行動,蔚成風尚。尤 其當時青年從軍或投考軍校,甚多受軍訓教官之鼓勵促成,足證學校軍訓對知識青 年,已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作用 (軍訓處,1978)。 (二) 停頓時期 (1946至1950) 抗戰勝利後,當時的學校軍訓,在集中訓練方面,由於政府全力進行戡亂,籌 備工作無法順利完成,原定於1947年實施之學生集訓,乃告展期。各校之在校軍訓, 雖仍暫時維持現狀,但各大學多已為中共所滲透,中共的職業學生在學校把持操縱, 製造事端,鼓動學潮,以致學校軍訓名存實亡。此時各級學校之軍訓雖已停止,但 隨軍撤退之各省學校學生,多有由軍訓教官率領,奔波跋涉,為國家保存一部份實 力 (軍訓處,1978)。 (三) 重建時期(1951至1979) 1949年政府播遷來臺後,積極提倡文武合一教育。同時行政院召集內政、教育 兩部研究恢復學校軍訓及學校軍訓教官訓練有關事宜。1951年,教育部與國防部會 頒「臺灣省中等以上學校軍訓實施計畫」,並由國防部選、訓軍訓教官,推展學校 軍訓工作,首批核定18員,成為在臺實施學校軍訓開拓者,同年9月,在臺中、臺北、 臺南、花蓮、屏東、新竹、嘉義、臺東等八所師範學校先行試辦軍訓。1960年7月學 校軍訓移歸教育部主管,在教育部設學生軍訓處,掌理學生軍訓業務之策劃與實施。 自此我國學生軍訓正式成為教育體系中之一部,繼續擔負起貫徹文武合一教育政策 之責任 (軍訓處,1978)。 (四) 轉型時期 (1980年迄今) 在時代潮流的衝擊下,軍訓制度受到自由化、民主化思潮的影響,教官存在校  .

(18) 7   . 園的合適性受到強烈的質疑,要求教官退出校園的聲音不斷湧現,然而縱使現實環 境如此,也不可抹煞教官在校園中安定的貢獻。因此,教育部將軍訓教官在校園的 任務適時的做一修正,除仍舊擔任教學、學生輔導、校園安全的重任外,改以服務 的精神取代管制作為,將軍訓教官的重任重新定位。 在此期間,軍訓制度隨政治局勢不斷變革,一路走來對國家整體及維持校園的 安定上確實功不可沒。方東臺 (2000) 認為我國政府於1987年7月15日宣告解嚴,因 政治禁錮的解除,所帶來整體能量的釋出,衝擊著整個國家政治體制、社會、教育、 經濟及文化等各個層面。此一時期軍訓教育制度同時面臨嚴峻挑戰,部分人士高喊 「校園自主,教官退出校園」的口號此起彼落,同年12月19日由立法委員舉辦「軍 訓制度之存廢」的聽證會,以大學是否需要實施軍訓制度為題廣邀各界人士來做激 烈辯論。當時亦有部分省議員提出醞釀廢除高中職軍訓教育的方案,臺灣省政府教 育廳在1997年5月17日發表聲明表示,軍訓教官在輔導學生的績效上獲各方肯定,若 取消軍訓教育不僅有違國家教育政策,更將使暴力頻傳的校園安全問題更將惡化 (張芙美,1999)。 1993年12月7日,攸關軍訓教官在大學定位的大學法完成三讀,次年1月5日「大 學法」修正公佈,明定軍訓室之設置為大學院校的法定地位,此舉又引起部分教改 人士異議。1995年5月23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380號釋憲案,解釋「大學課程如何 訂定屬於大學自治範圍,認為將軍訓、護理等課程列為大學共同必修科目違憲」 ;1998 年3月27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450號釋憲案,解釋「大學軍訓室之設置與否,應由各 校自訂」,並依法聘任適當的教學人員 (林清江,1998),而高中軍訓教官在學校的 定位仍是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自此軍訓制度邁入新的里程。 軍訓教官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樣化的,創建初期為軍事訓練者、管理者。抗戰時 則是帶領學生、鼓勵學生投入軍隊行列的宣導者。政府播遷來臺後,初期是負責軍 訓教學、生活輔導及兼辦救國團的學生自強活動。1960年後,學校軍訓移歸教育部 主管,軍訓教官的角色則趨向於多元。由此可知軍訓教官的角色功能是隨著時代的 潮流,社會變遷及國家的需要,有所改變 (黃坤山,2003)。. 二、角色功能 本研究所指的「角色功能」,其意義係從角色衍生而來。「角色」係指個人在某  .

(19) 8   . 種特定情況下所產生的行為表現。就現行高中 (職) 軍訓教官在校園內除傳授全民 國防課程之外,的確也身兼其它角色及功能。林世苹 (2004) 研究指出,學生對軍 訓教官整體滿意度傾向滿意,最肯定軍訓教官在「校安維護上所發揮的功能」及「處 理學生衝突事件之能力」的功能。王毅平 (2004) 研究發現,高中職校對於軍訓教 官在校園所能提供的服務有更多的期望,希望軍訓教官能做的更多。黃建成 (2006) 研究認為,學校對於教官在校園的工作執行狀況,都抱持正面與肯定的看法,尤其 在學生的生活輔導、行政協助及其他工作事項,交給教官都能獲得完善的處理,且 認同教官是全方位、無可替代的角色,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教官願意承擔學校其 他人不願意、不能做及棘手的事情。蔡明昇 (2007) 研究指出:軍訓教官的校園安 全及生活輔導功能暫無法取代,日後如教官退出校園,其現行工作應由學務處、輔 導室及總務處共同來負責,但以現有人力,上述單位無法有效承接,如成立新單位, 其專業能力未必優於現職教官,故未來工作極可能出現落差。張憶中 (2008) 研究 顯示,學校校長及導師對軍訓工作的整體工作表現予以肯定。 現今教官在校園內的工作幾乎可說是無所不包,所以要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 黃坤山 (2003) 針對「社會變遷中的軍訓教官-以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為例」的研究指 出,認為軍訓教官扮演的角色功能包含制度面及非制度面的功能。所謂制度面的角 色功能,是指該角色是法律上所賦予的,亦就是角色具有合法性 (legitimacy),通常 我們接受合法角色的任何行為模式;而非制度面則是指為迎合社會、學校、家長及 學生的期望,軍訓教官所執行的角色功能。例如:學生校外意外事件處理第一位抵 達現場的是教官、宿舍學生半夜緊急送醫是教官、放學後留守在學校的是教官、24 小時遇有困難或問題時打電話一定會有教官協助處理..等,如圖1所示。.  .

(20) 9   . 圖1.. 軍訓教官角色的轉變. 資料來源:“ 社會變遷中的軍訓教官 - 以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為例 ”,黃坤山,2003,國立中 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頁48。. 軍訓處王福林處長於 2011 年 1 月 6 日為 80 期新進軍訓教官講授「軍訓教官工 作理念及未來展望」課程時,特別針對目前軍訓工作三大主軸-「軍訓教學」、「生 活輔導」及「校園安全」進行論述,期許全體新進教官同仁謹守本分,全力做好軍 訓工作。 (一) 軍訓教學 教育部為銜接九年一貫課程,依據高中課程規劃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 要」,並自2006年9月起開始實施,我國長久以來的「軍訓教育」即已改稱為「國防 通識」教育;另為配合2005年2月2日公布之全民國防教育法的通過,教育部亦將「國 防通識」課程調整為「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並自2010年9月起實施。但從學校的觀 點來看軍訓教官在校園的角色,其實並不倚重教官在教學方面的付出 (黃建成, 2006),詳如表1。但林世苹 (2004) 研究顯示,軍訓教學之良窳,直接關係著生活 輔導之成效,且賴怡君 (2005) 針對軍訓教官教學態度與專業能力所做的討論,結 果也顯示軍訓教官之教學態度與專業能力,均受學生肯定,軍訓教官的本職學能及 專業學識素養,是學生心悅誠服之重要基礎。所以教官本身應不斷自我充實、精進 專業知能,為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做好專業的授課準備,方能在教學上提昇,輔導上 扎根。  .

(21) 10   . 表1 教官角色定位認知分析表 教官的角色. 教師兼. 訓輔或. 救援隊. 定位認知. 行政職務. 管理者. 或守護者. 教官本身的認知. 1. 5. 學校的認知. 0. 立足校園的理由 總計 百分比. 教育者. 教師. 其他. 3. 1. 1. 1. 3. 0. 0. 0. 0. 0. 8. 1. 0. 0. 3. 1. 16. 4. 1. 1. 4. 4%. 60%. 4%. 4%. 14%. 14%. 資料來源:“現行軍訓組織變革對教官角色壓力與定位之研究-論教育部軍訓制度改建方案”,黃建成, 2006,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頁 60。. (二) 生活輔導 軍訓教官在校園內從事生活輔導服務工作,長久以來受到學校、學生與家長的 肯定,近年來,透過「全國教官服務全國學生」網路,已經將服務學生的範圍,延 伸到校園圍牆之外,亦即「學生所到之處即是校園」。軍訓處王福林處長 (2011) 表示,協助學生各項生活輔導工作,是目前軍訓教官所要擔負的重要工作,要能從 解決學生諸般問題中去教導學生待人處世,應對進退之道,也要能跟學生保持良好 互動,培養亦師亦友的情感。其實高中生也就是個未成年的大孩子,舉凡食、衣、 住、行等生活上各方面的照料都要設想到,尤其是從外縣市來就讀的孩子,教官就 像父母一樣的關懷,隨時提供孩子安全無虞的後盾。陳俊仁 (2008) 之研究認為軍 訓教官除相關學生生活輔導之外,亦包括:學生之疾病照料、急難救助、生活學習 之輔導、生活規範及服裝儀容輔導、學生賃居住宿輔導、春暉專案及校外會相關工 作等,舉凡學生生活上的細節幾乎無所不包,只要學生需要教官的協助,就能在各 場合看到教官的身影,以服務的心和熱忱,獲得師生及家長的肯定。 (三) 校園安全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與多元,校園已不如以往的那樣單純,教育部為有效維護 校園與學生之安全,減少危安事件之發生,上至軍訓處,下至各級學校,均設有「校 安中心」,運用「校安即時通報系統」,隨時掌握校園危安之狀況並提供必要之協.  .

(22) 11   . 助。依據2003年教育部所訂定的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中,將校園事件 區分為以下八點:1.意外事件,2.安全維護事件,3.暴力與偏差行為事件,4.管教衝 突事件,5.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6.天然災害事件,7.其他事件,8.疾病事件,並依 據事件之輕重程度區分為甲、乙及丙級事件實施通報 (教育部,2008)。校園安全維 護的工作,是目前學校最倚賴教官的部分。在校園中常見教官站在第一線,處置突 發狀況及通報,校園安全工作具有時效性,只要深耕經營,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沒有安全就不會有一切,軍訓教官對校園、學生及相關事務之瞭解並非一朝一夕。 再者,缺少教學與生活輔導層面之融入,較易形成校園安全罅隙,是故應加強對學 生活動之輔導、關懷與互動,才能更精準的掌握學生之心理所想、所要,以利於對 其輔導,進而維護學生、學校之安全,此乃民間保全人員無法取代的 (蔣遠平, 2010)。. 三、工作執行現況 從上述文獻中可瞭解教官因學校賦予多重任務及角色扮演,無形中累積了不少 的壓力,從劉智(1998)曾將軍訓教官的角色歸納為 (一) 忠實的助手,(二) 學校 的成員,(三) 慈祥的褓姆,(四) 負責的教師,(五) 學生的表率,(六) 學校的橋樑, (七) 服務的領導,(八) 學校的中堅,(九) 全天候的戰鬥員,(十) 自強救國的先鋒 等十類中可看出。教官的工作壓力,在教官本身及外界認知方面上茲列如下: (一) 在教官本身方面 1.角色衝突所產生的壓力問題 教官需扮演多元化的角色,但往往面臨不同角色的期待,引發角色衝突的困 境。輔導者與管理者這兩個角色就常因教官本身、教師及學生三者期望的不同 難以拿捏,當三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產生時,壓力就因應而生。近年因角色衝 突衍生校安事件彙整如表 2。.  .

(23) 12   . 表2 校園事件彙整表 資料來源. 時間. 事件情形. 自由時報. 2009/4/7. 國立員林崇實高工發生教官與學生間因管教所爆發的衝突. 中天新聞. 2010/3/19 臺南女中學生升旗時集體脫下長褲,爭取自由穿著權益. 中國時報. 2010/5/25 恐龍教官 威嚇反六輕學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角色過度負荷所產生的壓力問題 依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軍訓實施辦法的規定,軍訓教學是教官的本務 工作,但在實際工作情形中,教官因學校過多的要求與期待,平日課間的校園 巡視、學生突發事件處理,甚至連假日都必須執行違規學生的紀律訓練或愛校 服務,而家長對於孩子叛逆的親子衝突、早上叫不起床..等家庭生活瑣事,也會 委請教官代為勸誡,因而產生過多的工作負荷。此外教育局針對學生生活輔導 上的反毒、幫派涉入、校園霸凌…等重點工作的執行也落在教官身上,在蠟燭多 頭燒的狀況下,除了讓教官產生許多困擾及壓力外,服務品質下滑也就不難理 解,近年因角色過度負荷彙整資料如表 3。 表3 校園事件彙整表 資料來源. 時間. 事件情形. 臺 北 市. 每學期. 協助國中小實施春暉教育、全民國防及交通安全宣教,. 軍 訓 室 網. 路. 支援替代役辦班幹部及教育替代役男服勤訪視 2007/6/28. 杜正勝:希望高中教官透過校外會,給國中校長老師一 些幫助. 網. 路. 2011/1/26. 朱立倫:新北防霸凌,教官將入國中. 網. 路. 2011/3/29. 私立正義高中教官病死案例,該校教官去年被媒體揭 露,學校不聘導師,教官兼 2-3 個導師. 網. 路. 2011/3/29. 義守大學教官半夜運送疾病學生途中,教官車禍撞死學 校學生事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24) 13   . 3.角色模糊所產生的壓力問題 角色模糊所產生的壓力是來自一個人前後並不一致的矛盾要求、來自不同 人的矛盾要求、來自不同人之間衝突的角色要求、以及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被期 望什麼的不明確或混淆的要求等四種原因 (黃建成,2006)。如教育部一再要 求教官須嚴守教學紀律,可是現今以升學為導向的結果,造成課程不被學生期 待的窘境。例如校園常傳出竊案,原因為外堂課時門窗未上鎖所致,校方除應 加強跟學生宣導外,也應全面檢修門窗設施,但校方常因預算問題而不了了 之,導致類案再生時,教官常接獲學生家長情緒性的抱怨而無法自圓其說。 4.其它 除了上述因角色問題而衍生的壓力外,還有些制度上的因素也是導致教官 本身的壓力來源。 (1) 薪資問題 大專教官領有本俸及學術加給,高中職教官則領有本俸及專業加 給,學術加給相較於專業加給來說,在上尉及少校階約多8千餘元,中 校階以上約多2萬元,且公、私立學校之間還有差距。至於高中職軍訓 教官常會為外人誤認為領有跟大專教官一樣的高薪,甚至雙薪的說法, 實在是有理說不清,且本身也無法比照國防部現役軍人支領志願役加 給,軍訓教官薪資如表4及5。 表4 軍訓教官俸額表 俸級. 單位:新臺幣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少將. 40,420. 41,755. 43,085. 44,420. 45,750. 47,080. 48,415. 49,745. 51,080. 52,410. 上校. 36,425. 37,760. 39,090. 40,420. 41,755. 43,085. 44,420. 45,750. 47,080. 中校. 32,430. 33,430. 34,430. 35,425. 36,425. 37,425. 38,425. 39,425. 少校. 28,435. 29,435. 30,430. 31,430. 32,430. 33,430. 34,430. 35,425. 官階. 11. 12. 48,415. 49,745. 51,080. 40,420. 41,420. 42,420. 43,420. 36,425. 37,425. 38,425. 39,425. (續下頁).  .

(25) 14   . 表4 軍訓教官俸額表 (續) 俸級. 單位:新臺幣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尉. 25,105. 26,105. 27,100. 28,100. 29,100. 30,100. 31,100. 32,095. 33,095. 34,095. 35,095. 36,095. 中尉. 21,775. 22,440. 23,105. 23,770. 24,440. 25,105. 25,770. 26,435. 27,100. 27,770. 少尉. 19,775. 20,440. 21,110. 21,775. 22,440. 23,105. 23,770. 24,440. 25,105. 25,770. 官階. 資料來源:臺北市教育局軍訓室. 表5 軍訓教官專業加給支給標準表. 單位:新臺幣元 月支數額. 官. 階. 大專校院. 中等學校. 少. 將. 54,450. 上. 校. 54,450. 31,145. 中. 校. 45,250. 26,245. 少. 校. 31,145. 23,115. 上. 尉. 31,145. 23,115. 中. 尉. 22,530. 20,095. 少. 尉. 22,530. 20,095. 1.本表自民國 100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 2.薪資=基本俸額+專業加給 資料來源:臺北市教育局軍訓室. (2)晉升問題 全憑藉資積分分數高低來認定 (上校階除外),不像國防部以學、 經歷、能力來判定,且晉升名額統由國防部分配,比例實在過低,心 中難免不平,整理如表6。.  .

(26) 15   . 表6 臺北市軍訓教官晉升人數一覽表 (以少校晉升中校為例) 年份. 符合候晉人數. 實際晉升人數. 未晉升人數. 2011. 164. 18. 146. 2010. 152. 19. 133. 2009. 152. 23. 129. 2008. 158. 14. 144. 2007. 153. 13. 140.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課綱問題 政府遷臺後,於1953年7月1日全省高中全面實施學生軍訓,1954 年專科以上學校實施學生軍訓。「軍訓」列為高級中等以上學校3學年 必修課程,專科以上學校2學年必修,高中、職部分自2006年9月開始 將「軍訓」改為「國防通識」課程,高一、二每學期各1學分必修,自 2010年9月起教育部亦將「國防通識」課程調整為「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並刪減時數2小時,使高中職部分課程時數成為高一必修2學分, 每學期1學分,至於選修課程部分是否開設則由各校視狀況自行決定; 而大專院校則依大學自治精神為選修或必修,由各校自訂。所以在課 程普遍不足的情況下,教官面臨對學生的不熟悉及無課可上的窘境。 (4)員額問題 杜正勝教育部長任內,就有「教官遇缺不補」的政策,打算讓教 官逐步退出校園。但實施沒幾年就遇到反彈,許多學校認為教官實在 「太好用」,不能沒有他們,因此鄭瑞城任教育部長時,政策微調, 學校可以適度補教官缺。在工作量不減反增的現今大環境中,無疑是 增添現有人力的負荷,但臺北市為首善之區,各項額外勤務原本就比 其他縣市多(如國慶、聽奧、花博),歷年人數上差異不大,整理如 表7。.  .

(27) 16   . 表7 軍訓教官人數一覽表 年份. 教官人數 (全國). 教官人數 (臺北市). 2011/4/1. 3671. 432. 2010/4/1. 3669. 431. 2009/4/1. 3783. 43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 在外界認知方面 軍訓制度雖因時代變遷而不斷變革,期望能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但沒有一項 政策或措施是完美無瑕的,在現今自由民主言論的社會中,仍有些許對教官持負面 批評的聲浪,只要上網搜尋,就不難得知,有些人真的是把教官這個職業批評的一 無是處,從領高薪不做事、搶人飯碗到思想統戰都有,也有連署要教官退出校園, 認為校園不是沙場,軍人不懂教育,學生不是敵人,軍人不應該負責管教學生。連 過去都是綠營主導的「教官退出校園」議題, 也首次有藍營 立委蔣孝嚴提案讓軍訓 教官回歸部隊,其認為臺灣已經轉型,教官不再執行政治任務,是否有必要讓近四 千名教官留在校園,從事非軍事任務,值得檢討,且「軍人應該在保國衛民的戰場, 而非校園的操場」 ,現今教官已淪為指揮交通、打雜、保全、隨便上課讓學生折抵役 期等角色,可說角色相當混亂 (聯合報,2011)。教官一定要留在校園-實為制度所 致,教官喜歡搶人飯碗-是學校強烈要求,教官愛扮黑臉-是導師、家長的一再請 託,只求付出不求回報,卻還得面對別人的貶低及誤解,這對在工作崗位上默默付 出的所有軍訓教官來說,無疑是一種相當沈痛的打擊,如表 8 所示。 表8 新聞事件彙整表 資料來源. 時間. 網. 路. 2006/10/1. 讓流浪教師取代軍訓教官 (一流大學不需要教官). 網. 路. 2008/12/6. 人本發動連署,促教官退出校園. 自由時報. 2009/7/9. 輔大學生,爭取軍訓全面改選修. 中國時報. 2011/5/25. 修法讓教官退出校園 教部:尊重.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事件情形.

(28) 17   . 在不受尊重的前提下,每年都有教官只要符合終身俸的資格即提早辦理退休, 整理如表9所示。 表9 臺北市軍訓教官退伍人數一覽表 年度. 中校退伍. 少校退伍. 尉官退伍. 總計. 最大. 提前. 最大. 提前. 最大. 提前. 年限. 退伍. 年限. 退伍. 年限. 退伍. 2011. 7. 18. 1. 7. 0. 0. 33. 2010. 3. 20. 3. 3. 0. 1. 30. 2009. 7. 13. 1. 3. 0. 0. 24. 2008. 6. 20. 3. 3. 0. 2. 34. 2007. 6. 22. 0. 7. 0. 1. 36.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四、本節小結 綜合上述文獻探討,可知不論學校或學生都對軍訓教官在執行校園安全及生活 輔導工作上給予極高且正面的評價,是不可取代的一項專業工作,也期望教官對學 校能提供更多的服務,尤其是軍人特質所涵蓋的的犧牲奉獻精神,更使得教官在校 園中的地位屹立不搖。 然而軍訓制度雖歷經不少波折,但仍不斷轉型以符合社會期望,現今雖學校大 多對教官在校園內的工作給予正面的肯定,但在現今民主政治的衝擊下一切講求依 法行政,現今雖軍訓教育已取得法源依據,然而對於授課內容、角色扮演、角色功 能、角色定位及任教資格等問題,仍然還有模糊不清的疑義,未來或多或少有些不 安的感覺,再加上校園安全工作日漸繁重,對於在校園第一線服務的軍訓教官來說, 無形中累積了不少的壓力。.  .

(29) 18   . 第二節. 工作壓力相關研究. 本節的目的在於整理相關文獻理論,以利於在研究時,作為相關理論基礎之依 據。本節共有五段,分別如下:一、工作壓力的定義;二、工作壓力的來源;三、 工作壓力的理論;四、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五、本節小結。. 一、 工作壓力的定義 我們生活於 21 世紀高度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社會中,每人每日都會經歷各種不同 形式及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所以甚至可以說「活著就是要經驗壓力」 。壓力幾乎成 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或無法避免的經驗,例如:高度競爭壓力、各種危機壓力、自 然災害壓力、疾病壓力、人生成長過程中的新經驗 (新婚、生子、搬家、換工作、 退休、更年期等) 所帶來的壓力。 探討工作壓力的文獻,大多引用壓力的研究作為研究工作壓力的基礎。壓力源 來自於拉丁文的 stringere,意指辛苦艱困,至於我們今日所使用的 stress,則是得自 distress (苦惱) 的縮寫 (江麗美譯,2002)。距今大約 3000 年前,中國的醫學書就已 經使用「壓力」這個字眼了,「壓力」這個名詞本源於物理學和工程學,心理學家 B.W. Cannon 首先將壓力的概念應用在生物學上,用以描述個體強烈情緒影響生理 功能 (王亦榮,1997)。壓力之父 Selye 於 1956 年首先將「壓力」的概念引進社會科 學的領域中,並將它界定為:「人體對任何需求所產生的一種非特定反應」,其所謂 的「不特定反應」是指身體對某一特定的壓力源自動物本能的一種反應。此後,壓 力這一名詞廣泛的被使用,研究壓力的相關文獻,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然壓力之定義很廣泛,各家研究者都有不同之界定,Ivancevich 與 Matteson (1980) 則綜合各研究者之研究,將壓力的定義歸納成三大類型 (朱明謙,2000)。 (一) 刺激型的觀點 此派研究者強調壓力是由外在環境刺激所引起,當外界的力量施加於個體上時, 且超過個體所能容忍的限度,則會造成個體焦慮的生理及心理的緊張狀態 (Ivancevich & Matteson,1980)。 換言之,壓力是因 (agent) 而緊張是果 (effects), 由於個體對壓力的容忍程度因人而異,不同個體面對相同情境時,可能會有不同的 知覺歷程與處理方式。因此支持刺激型觀點研究者的研究重點為辨別各種情境刺激, 試圖尋找不同來源的壓力,對於個別差異的因素則較為忽視 (Cox,1978)。  .

(30) 19   . (二) 反應型的觀點 此派的研究者認為,壓力是個人對於內、外在環境的壓力源,所產生的生理、 心理的反應結果,意即壓力是對壓力源的反應。Selye. (1956) 為此取向著名的研究. 者,強調個體對於壓力反應的非選擇性和非特殊性,即個體對於來自環境中的任何 要求,都會產生一組生理的改變,此種機體的適應反應稱為「壓力症候群」或稱「一 般適應徵候群」 (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簡稱G. A. S ) 理論,來說明個體 在壓力下產生的一般性反應。個體對壓力的反應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如圖2所示。 1.警戒期 (alarm):是身體突然暴露於有害的刺激下,個體會準備應付。 2.抵抗期 (resistance):個體耗費額外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來適應這些壓力源。 3.衰竭期 (exhaustion):若壓力源非常大,終導致個體身心耗竭。. 圖2.. Selye的一般適應症侯群 (GAS). 資料來源:“ 苗栗縣國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關係研究 ”,林育伸 ,2006,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頁48。. (三) 互動型的觀點 在互動型定義中,壓力被視為是個體知覺其與外在環境之間互動的結果。也就 是說壓力是當個人覺得他沒辦法適當因應壓力要求所產生的,而個人的知覺和主觀 的評估的過程受個人的學習和過去的經驗所影響。陳文俊 (2001) 認為壓力是個體 面對外界環境改變,或對外界環境產生不安全感時,由個人的認知與心理因素為中  .

(31) 20   . 介,相互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引起的情緒、心理及生理變化。由此可知此派研究者 認為壓力的產生是個體感受到環境的要求,經由認知評估後,認為具有威脅性而致。 綜上所述,可瞭解研究者對壓力的解釋,是從外在往內部深入研究,另外互動 型觀點強調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的解釋更為重要,因為實際上,個體生存於環境之 中,隨時接受環境的刺激,對環境作反應,個體認知與壓力經驗的不同,決定壓力 的程度與存在與否,本研究認同陳蓮妃 (2003) 的看法,認為從互動型的觀點來研 究壓力應是比較恰當的。 所以,壓力並非來自內部,外在事件才是壓力來源,個人對它有反應才算是壓 力。這個區分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換句話說,壓力是指個人對外界的一種反應,舉 凡外界的人、事、物都能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的反應 (藍采風,2000)。 壓力被認為是20世紀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研究顯示壓力與疾病的發 生有顯著相關 (蕭鵬卿、湯玉英,2004)。臺灣心臟基金會針對1068名上班族的調查 顯示,工作壓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壓工作者因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風 險,是低壓工作者的2.2倍 (蘋果日報,2010)。根據美國國家工作安全與健康協會的 統計,大約有11%的員工因工作壓力請求醫療補償,每年有高達1,500-2,000億美元 的支出 (Quick, 1998),臨床研究也一再證實人體僅能夠接受短期壓力,任何長期的 壓力對記憶力與疾病的抵抗等各方面身心狀況,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但重要的觀 念是並非壓力本身帶來疾病,應是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情形來決定健康的程度。 早期對壓力的研究僅偏重在生活壓力的探討,直到 French 與 Kahn (1962) 才 將壓力導入企業管理,用來探討工作中之壓力問題 (Caplan, 1975)。成人所承受的 壓力多與工作有關 (李君如、張芸愷,2007),職場壓力之來源可分為五大類,(一) 組 織架構:各單位缺乏溝通、個人間衝突、各單位間目標不一或因組織架構重整所產 生的不適應, (二) 個人工作發展:缺乏升遷管道、工作內容與專長不符及解雇危 機, (三) 角色扮演:角色衝突及兩難、資源不足及授權不足致使無法完成任務, (四) 工作任務:工作量過重或不足,無具有決策權力, (五) 工作環境:噪音、工作危 害、氣味、人體工學問題、工作單調集體力負荷過重 (湯柏齡、陳永煌、諶立中, 2002)。 工作壓力之定義,簡單的來說,凡與工作相關因素所引起的壓力,均可稱為工 作壓力。它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一) 當外在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內在的能力及  .

(32) 21   . 要求交互作用下產生差異與不平衡的狀態, (二) 需對身體產生脅迫感,引起個體 主觀不愉快感覺的心理反應, (三) 這些壓力反應必須由工作有關因素而引起 (姚 秀瑛,1998)。以下整理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一詞所下的定義,詳如表10所。 表10 國內、外研究者對於工作壓力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代. 工作壓力定義. 趙傑夫. 1988. 工作壓力是個人能力無法因應工作的要求,或環境不能提供 足夠的資源以滿足個人需求,致使個人在心理上產生脫離正 常狀態的現象。. 陳聖芳. 1999. 在工作環境中,超過個人負荷量的要求,進而造成威脅感, 產生緊張、焦慮、挫折、壓迫、急迫或苦惱的反應。. 王秀慧. 2000. 個人經過自己知覺認知的過程,對其工作環境進行評估後, 發現環境中一些超出其自身的能力與經驗之負荷所產生的反 應,為一種在與工作有關的因素及工作者交互作用下,改變 個體心理輿生理狀態的結果。. 曾瑞譙. 2004. 在所工作的情境中,個體因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 下,個體內心認知差異下,造成個人身心的負荷加重,如果 個體無法控制這些不利情境因素所造成的後果,便會產生工 作壓力。. 陳盈吉. 2006. 情緒是個體遇到的內、外在的刺激,因而引發的一種複雜的 反應狀態,這一狀態具有主觀性與獨特性,藉由認知、心理、 生理、行為等四種反應的交互影響而顯現於外,為人所察覺。. 陳柏青. 2008. 個體是處在工作情境當中的,而個體本身因與工作環境中一 些相關環境因素產生交互作用下,為因應其工作環境因素之 故而使得個體在生理及心理均產生了不平衡的狀態。. (續下頁).  .

(33) 22   . 表10 國內、外研究者對於工作壓力定義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代. 工作壓力定義. 曾國書. 2010. 認為個體和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所產生的互動,經由個 體的認知歷程,引起生理或心理的不平衡反應,影響個體在 工作與生活表現。. 楊豐佳. 2010. 認為工作壓力是指工作者由於工作的內容或周遭環境抑或人 的因素所導致的緊張,而使工作者感受到不愉快或負面情緒 的一種現象。. 林世賢. 2011. 個體在工作環境從事相關工作時,因角色期許、職務要求超 過個體有限資源,內在知覺評估為威脅、有礙工作表現或無 法有效適應時,而產生生理與心理負面情緒 (如:不愉悅、 沮喪、緊張等) 狀態。. French,Roger. 1974. & Cobb. Caplan. 工作壓力是個人能力與外在環境所允許及工作要求間的差 距 。. 1975. 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特性對個人造成威脅的任何現象,它可 能是超過其負荷的要求或無法滿足其需要的匱乏狀態。. Cooper &. 1976. Marshall. 外在環境與個人產生衝突,而直接影響個人對壓力源反應之 現象。. Luthans. 1982. 是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無法對刺激因素作適當反應的結果。. Dworestsky. 1985.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感受狀態,包括意識的經驗、內在明顯的 生理反應,並可促進或抑制個體的外顯行為。. Beehr. 1990. 工作壓力是指在工作場所中,任何會造成員工經歷不舒服感 的因素。. Pithers. 1995. 指出工作壓力之產生來自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 色、大量工作與期望等所引發的負面情緒。. Reeve. 1997. 情緒是多面向的、主觀的、生物的、有目的以及社會現象的。.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34) 23   . 綜合上述諸位研究者之看法,有的強調工作環境因素,有的強調個人反應狀態, 也有強調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為引發壓力感受的主因。可知工作壓力的產生 是相當複雜且極多層面的。本研究定義的工作壓力採取「互動型」的觀點,定義為: 個體因工作環境上無法適應的一連串過程所產生的一些不舒服的生理反應。壓力可 分正面與負面壓力,就任何一位組織成員而言,個人皆有正面與負面壓力,而後者 才是一般所謂的壓力會造成生理上與心理上的若干痛苦,甚至導致行為的衝擊與巨 大的改變。. 二、 工作壓力的來源 研究指出壓力乃是個人的一種生理狀態,可由測量人體血液或尿液中之腎上線 及副腎上腺素之分泌的多寡而得知,研究者認為要對壓力真正有所瞭解,必須先對 壓力源有所瞭解 (曾玉滿,2009)。 壓力的來源相當多樣與複雜,有一些壓力源會使人產生短期性壓力,另有一些 壓力源會使人產生長期性壓力。大部分的壓力是明顯易見的,但有些壓力源卻是我 們不會注意到的,知道壓力的成因是了解壓力及因應壓力的重要步驟。 工作壓力探究之重心離不開環境與工作者的相互關係,亦即工作者身處的週遭環境 都可能存在有許多壓力的來源。然而有關於壓力的來源,Cooper 與 Marshall. (1976). 的研究最早定義工作壓力來源,分為五類:(一) 存在於工作的本質,(二) 來自於工 作者在組織的角色,(三) 來自事業發展因素,(四) 來自與他人的關係,與 (五) 來 自組織的結構與氣候。曾玉滿 (2009) 針對工作壓力對工作績效關係之探討-以諮商 為干擾變項的研究中認為常見工作壓力源分有五種:(一) 人格類型,(二) 組織文化, (三) 管理行為,(四) 擔任的工作和(五) 人際關係。且認為上述這些壓力因子,超 過了對他個人的要求水平及能力時,就會產生個人的壓力。當壓力能夠對人們造成 挑戰或激勵,讓他們為了達成目標,進而改善自己的表現時,就是屬於一種機能性 的壓力。 一般來說,生活上的改變都有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研究者本身認為軍訓教官 的工作壓力源是指從事教育輔導管教工作時,由於本身個人因素 (如人格特質、工 作態度、角色適應…等),外在環境 (如社會期望、家長溝通、上級壓力…等),工作 因素 (如工作負荷、人際關係、上位者領導風格…等) 等所面對的工作情境中有關 的壓力源,如下圖3所示。  .

(35) 24   . 圖3.. 工作壓力源架構圖. 資料來源:“ 工作壓力管理模式之探討 ”,郭建志與陳智遠,200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 研究所研究計畫,頁16。  .

(36) 25   . 三、 工作壓力的理論 廖敏志 (1993) 將工作壓力的理論歸納為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及社會心理 學等四個層面來探討,對工作壓力的研究取向,大多傾向把壓力狀態作為描述環境 因素的特點 (壓力源或壓力因素),也描述個體壓力反應的一個整體來看待 (施必成, 2010)。研究工作壓力理論相當多,依其理論淵源及重點之不同,茲舉下列幾種加以 探討,並做出綜合歸納。 (一)Dewe傳統工作壓力模式 Dewe(1986) 認為工作情境 (working situation) 不僅是一種壓力源 (stressors), 也是一種刺激。工作情境經由對個體的期待與要求,使個體產生生理上、行為上和 認知方面的反應,是一種最基本的工作壓力模式。 (二)個人-環境相適模式 (Person-environment Fit Model) French與Kahn早在1962年首次提出,以相適 (fit notion) 的觀點來探討人與情境 的互動關係之壓力源,此模式認為人與環境主客觀的配合情形,是主要的壓力來源。 所謂的「相適性」可分為兩種形式: 1.個人需求與環境供給的相適程度。 2.個人能力與環境需求的相適程度。 所以個人與情境之間也包含兩種相適方式 (郭峰偉,2000),如下所述。 1.客觀的:即客觀的個人 (獨立於知覺外的個體) 與客觀環境相互的情形。 2.主觀的:即主觀的個人與環境的相配合的情形,個體與自己的知覺相配 合,且考慮到工作情境與其對工作情境知覺間配合的程度。 當情境的要求遠超過個人知覺滿足這些要求的能力,或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卻 被視為有嚴重後果時,都會產生壓力,壓力的大小是取決於個人與環境相適的程度 , 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則導致身心疾病。整體關係如下圖4所示。.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