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生平

本節所述伽利略生平,文中於每頁下方處,加註所引用資料之出處,並將所 引用之參考資料列於參考文獻中。由於不同參考資料對於同一人物姓名、地名、

書籍名稱,所譯之譯名各異,故於文中加註各譯名之原文。由於伽利略生於義大 利,部分人名及著作原文為義大利文,因此如參考資料中加註義大利原文者,本 文亦加註義大利原文。除義大利文外,其餘為求統一及一致,所加註各譯名之原 文均採英文原文。

關於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生平之撰述資料甚多,許良榮(1999)曾 指出,在選擇科學史材料時,應至少參照、比較二位以上著作者的研究結果,再 行判斷敘述,且宜採取較中性而非絕對性評價的敘述。因此,研究者廣泛收集有 關伽利略生平事蹟介紹之各版本傳記(參見表 2-1)。各版本所著墨重點各有不 同,對同一事件之描述也略有相異之處。經了解各書作者及編著者之專業背景 後,分別就天文學、物理學、哲學與宗教三方面,以下列三書為主要參考。

伽利略所著《星際信使》(Sidereus Nuncius,or,The Sidereal Messenger), 由范龢惇(Albert Van Helden )英譯、徐光台中譯。范龢惇為英國倫敦大學

(University of London)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科學史博士,建構 了一個專門介紹伽利略的生涯與成就的網站 「伽利略計畫 」(The Galileo Progect,http://galileo.rice.edu/ )。中譯者徐光台為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

(University of Oklahoma )科學史博士,著有《近代科學革命:由哥白尼至 牛頓》。二人分別撰文為序及導讀,文中對伽利略生平及天文發現多所論述。

伽利略所著《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Dialogue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由 Stephen Hawking 編著並導讀,Stephen Hawking 所作前言對伽 利略生平有完整簡要的論述,並說明了伽利略《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Dialogues on Two Word Systems,1632 年出版)一書寫作與出版的緣起、書

內主要的理論觀點、出版後所引起之宗教審判,最後並論及伽利略一生最後的著 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對運動的研究及其在物理學上的貢獻。Stephen Hawking 為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與美國國家科學院 院士,所著《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被譯為四十多種語言,是 成功的科學史與科普作家。

在伽利略與哲學、宗教的關係上,主要參考 Stillman Drake 所著《伽利略》

(Galileo)一書中。Stillman Drake 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史名譽教授,

翻 譯 了 不 少 伽 利 略 的 科 學 著 作 ,著 有《 Galileo At Work: His Scientific Biography》。該書譯者劉君燦為中央研究院科技史委員會委員。

研究者將伽利略之生平整理後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壹)時代背景(貳)

童年時期與求學階段(? )比薩大學(肆)帕度亞大學(伍)訪問羅馬(陸)哲 學和科學之爭論(柒)與天文學家和神學家的爭執(捌)伽利略受審,茲仔細詳 述如下:

表 2-1 本研究「伽利略」生平史實參考資料表

Nuncius,or,The Sidereal Messenger)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范龢惇 英譯

(Albert Van Helden)

徐光台 中譯

天下遠見 2004 全書

2 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 話(Dialogue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 )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Stephen Hawking 編•導讀戈革

(GALILEO:Decisive Innovator)

Michael Sharratt

黃啟明譯 牛頓 1996 全書

5 伽利略─揭開月亮的 面紗

Jean-Pierre Maury

金志平譯 時報文化 1996 全書 6 伽利略─宇宙論•物理

學•天文學(GALILEO GALILEI:FIRST PHYSICIST)

James MacLachlan

褚耐安譯 世潮 2004 全書

7 發現科學—七大科學 理論及大師

David Eliot Brody, Arnold R. Brody

P.256 13 自然科學概論 潘永祥等 五南 1996

P.59-- P.67 壹、時代背景

在理解科學史的過程中,必須先了解當時的時空脈絡。因此先描繪在伽利略 出生前的時空背景。

古希臘時期,對理論與抽象能力的欣賞達到頂點,產生了美妙的數學、哲學 以及政治管理的民主原理(註1)。至十三世紀時期,亞里斯多德學說主宰當時歐 洲的學術界。他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領域,解釋人類對於知識了解的過程,這些 內涵只須略作關鍵性的修正,就可以適用於人類理智已經了解或能夠被了解的每 一件事,同時對於人的基督信仰留有尊貴的地位(註2)。

在十三世紀時,大學中所講授的主要是傳承自亞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學。但丁 曾稱亞里斯多德為「智者之王」,從阿奎那斯(Aquinas)到伽利略的時代,學者 一直如是尊崇亞里斯多德。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所知曉,到達的途徑就是細心閱讀 亞里斯多德的教科書,及閱讀對亞里斯多德著作的註釋。然而,亞里斯多德生在 基督之前,因此被認為在某些方面犯了錯誤,但並不多,且神學家已經發現並改 正了這些錯誤,一般認為亞里斯多德是哲王,而所有的知識都屬於哲學。

亞里斯多德哲學的基礎是為了了解『為什麼事物會呈現出這種樣子,為什麼 他們不是別的樣子,為什麼他們目前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樣子。』為了了解這幾個 為什麼就必須穿透到事物之因中,掌握大自然中所有事件背後的最後目的。亞里 斯多德以希臘先賢的研究為基礎,認為四個元素(地、水、風、火)和四種性質

(熱、冷、乾、濕)是最基本的。而四種元素的自然位置也指定好了,重物下落、

輕物上浮的自然傾向就是因為事物被移動後,總是要回到它們的自然位置所致。

由這種建構好的邏輯法則,我們可以由觀察大自然中的結果而斷定它的原因,但 原因只能由推理得知,而不能直接由我們的感官感覺出來。自然哲學就用如此的 架構來解釋大自然中所觀察到現象的因果關係。

1 徐遐生(2004)。向現代科學方法首要的實踐者致敬。載於伽利略著,星際信使。p.10。

2 Michael Sharrat( 1996)。伽利略:近代物理學的奠基者 (GALILEO:Decisive Innovator)。黃 啟明譯。p.34-38。

論宇宙時,亞里斯多德將天空與宇宙的元素分開;他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火 為宇宙最高一層,月亮所在的那一層則圍繞地、火層。而此外的天空,則由第五 種質料----純粹物質(quintessence)組成個天體;這質料不像四元素,它不會變化,

只會運動(locomotion)----均勻等速與完美元轉的運動。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論是 在托勒密(Ptolemy)的天文學中仍然可以成立,除了他的繞地等速圓運動被改成 偏心圓的行星行星軌道以及週轉圓的運動;但在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於 1543 年在其著作《天體運行論》(On the Revolutions of the Heavenly Spheres)一書 中,亞氏宇宙論就不能成立了,因為哥白尼將地球拋離中心位置,使它繞日運轉,

認為地球本身在動,與亞氏自然哲學的基本原理不符,因此,哥白尼體系與亞里 斯多德自然哲學,必須有一者被放棄或大幅修改。哥白尼的學說由於欠缺證據而 受到重挫。一位哥白尼學說的支持者布魯諾(Giordano Bruno)曾以異端罪名於 1600 年被宗教法庭在羅馬燒死。

因為當時的社會正處於教會史上最焦慮不安的時刻。1517 年前後,日爾曼 的宗教改革使羅馬教會困惑失措,所以在十六、十七兩個世紀採取了稱為「反改 革」的防衛態勢。教會企圖召開全面會議,迅速終結新教和天主教的分裂。最後 教皇保祿三世,即哥白尼《天體運行論》所呈現的對象,召集樞機主教、主教以 及各界宗教領袖在特崙特(Trent)開會,地點正在義大利和神聖羅馬帝國交界處。

從1545 年到 1563 年的 18 年間,斷斷續續的辯論、投票,終於擬定了一連串的 諭令。大會還在 1546 年宣布「任何人不得依據自身的判斷,曲解《聖經》」,完 全反對馬丁路德所堅持的個人詮釋《聖經》的權利。特崙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 通過的要點在1564 年伽利略出生那一年頒布。

在歐洲文化史上,亞氏學說獨霸科學界四世紀之久。直到 1605 年至 1644 年間,許多書相繼在英國、義大利和法國湧現,使得大學中傳授的亞里斯多德自 然哲學不得不廢棄。這些書的作者是培根(Bacon) 、伽利略(Galileo)和笛卡兒

(Descartes),這三個同一世代不同國籍的思想家,他們各自以堅實的基礎反對 亞里斯多德學說。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正值思想大解放時期。在當時,皇室或統治者 對科學的贊助成為支持新科學的一股特殊力量,例如:哥白尼(N.Copernicus,

1473--1543)為了尋求教皇對地動說的贊助,將他提出地動說的《天體運行論》

的序言獻給教皇保祿三世 (註3)。達•芬奇(Leonard da vinci,1452--1519)為 此時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僅是藝術家和工程師,還做過許多物理實驗,主張在 科學工作中多進行實驗觀察(註4)。 而「科學」在文藝復興時代,是不曾存在 的職業,王宮裡通常像是奢華的總部,與知識毫無關係,但必須有奇人異士、宮 廷禮儀、權謀鬥爭,比較像是政治環境(註5)。

天文學方面,從十三世紀初至十七世紀中葉,基督教義下的「亞里斯多德—

托勒密」地心說的世界觀盤據了大學的博雅課程(liberal arts)(註6)。波蘭人哥 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主張日心說,公開向亞里斯多德的信仰者挑 戰(註7)。在光學方面的發展,在十三世紀,為解決年長學者視力退化的閱讀障 礙,將鏡片厚部置於讀物上,使得放大後的字較易閱讀,此即為放大鏡。十三世 紀末葉,義大利工匠已經開始磨製薄的雙凸透鏡,並安裝在鏡框上,可戴於人的 眼睛之前。到了十五世紀中葉,義大利的眼鏡製造業者也製造凹面的眼鏡來幫助 近視的年輕人。然而,高曲度的凹透鏡在磨光時仍有困難。透過商販的流動,在 1500 年左右,凸透鏡與凹透鏡已在整個歐洲採用。在十六世紀這個階段,由於 未能發展出強度落在合適範圍內的鏡片,因此尚未有具望遠鏡功能的工具出現

(註8)。數學上,十三至十四世紀之間英國牛津大學的梅爾敦學院聚集了一批數 學家,對運動的描述方法做過研究,他們提出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後來又提出了 加速度的概念,不過他們從未用之於落體運動。關於落體的討論在伽利略 1589

(註8)。數學上,十三至十四世紀之間英國牛津大學的梅爾敦學院聚集了一批數 學家,對運動的描述方法做過研究,他們提出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後來又提出了 加速度的概念,不過他們從未用之於落體運動。關於落體的討論在伽利略 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