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位值之發展與意涵

兒童學習數學從唱數、數數到記數,一連串的運思活動建立起數學 概念,在學習過程中,「記數」─將數量記錄成符號,儼然是重要的一環。

趙文敏(1984)從歷史的角度介紹記數的方法,認為先有數的念法而後有 數的記法,語言發展早於文字符號,而數的語言是用來表達人類心靈最抽

象觀

百八十九,當「 」和「 」字合體成一個文字,即表示6 乘以 1000,

意即6000,合體文字的紀錄表現,顯示了中國古代在表示數的能力極佳;

而後歷代一直沿用,直到將數字符號和位值符號分開寫,數字符號在前,

位值符號在後,如記錄成數量200 記錄成「二百」,這種記數法已經非常 接近十進位位值制的記數法,差別只在於尚未有零的符號,零的表示僅以 一個空位不寫表示。中國古籍中有用「□」符號表示文字脫漏,為了書寫 方便「□」逐漸變成「○」,而在數字的紀錄原本以空位不寫表示零,文 獻上直到《金史》大明曆出現「四百○三」的數字記錄,至此時中國則用 脫漏符號「○」來表示零(王渝生,2006;李如弘,2008;汪菁,2010;

胡重光,2008;郭書春,1994)。

圖2-2-1 甲骨文合文-六千七百八十九(華強遠古史研究,2011)

至於印─阿記數系統成為通行現今世界的記數法,乃由於印度地理位 置上的關係,印度受過許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也顯現在數字上,推測印度 的橫式數字記錄,可能學自於中國,東晉曾有高僧前往印度取經,又在唐 朝曾派使節前往協助平定印度的宰相之亂,中印的關係極為密切。印度的 記數法在九世紀中葉出現零的符號「‧」(以一個點表示零),此符號用來 確定各數字的位值,使十進位位值制更臻完備。Fibonacci 曾寫書介紹阿拉 伯人的記數方法,指出印─阿數字的記數法優於羅馬數字,因為印─阿數 字只用了10 個符號即可表示出任何的整數,在十三、十四世紀歐洲商業 掌握在義大利人手裡,為了能與阿拉伯人貿易,印─阿數字在商場上廣為 流傳,至十三世紀末葉,歐洲科學界都熟悉使用印─阿記數法,至十四世

紀,世界上大部分的科學著作都使用印─阿記數了(李如弘,2008;汪菁,

2010;郭書春,1994;趙文敏,1984)。

中國記數法與印─阿記數法皆為十進位位值制,不僅使用符號代表數,

更配合位置的使用,這為兩種記數法奠定下位值基礎,之所以採用十進位 系統,學者專家推測此位值制之發展可能來自於人類因生理因素,與生俱 有十隻手指頭,故對十進位感到習慣和簡單,十是我們常用且熟悉的數,

即使非十進位的羅馬數字,其9 的表示方法為 IX,也可看出是以十為概念,

IX 表示 X 減 I(10 減 1)的意思;愛奴人也以十為概念,用「10 減 4」的 說法表示6;拉丁文的 19(un─de─viginti)亦即「20 差 1」;而源自於德 語系字源ain─lif(哥德語)的英語數字 11 則是以 one─left(10 餘 1)表示,

而12 以 twalif(10 餘 2)表示, 13 則是以 thirteen(3 和 10 合併)表示,

上述各地記數10 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故可知十是大家廣為熟悉的數,

中文記數法與印─阿記數法採用十進位系統是其來有秩,中國記數法原以 數字符號搭配單位符號,後移去了位值單位符號,只剩下數字符號,例如:

34825 中國記數法原記成三萬四千八百二十五,改記成三四八二五,數字 的位置即賦予了單位,十進位位值制至此成立,而印─阿記數法,具備了 0 的符號後,也完備了十進位位值制(李如弘,2008;唐文標,1980;曹 亮吉,1980)。

胡豐榮(1995)指出記數極為重要的概念即是「位值」,其認為位值 包含了兩個原則:表記原則和數值原則,表記原則是指在數字符號中每個 阿拉伯數碼所在的位置各有其指定的數值;數值原則是指在數字中,相鄰 的兩個數字的冪次關係決定了數字中各個數字的位值。而 Baturo(1997)

也提出印─阿記數系統的十進位位值制表明了數字的位置之間有一定的 關係存在,兩相鄰數字符號之間的關係為10 倍,左邊位置 1 個單位為右 邊位置10 個單位組成,也分別給予「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的位名,在位名當中的「個」、「十」、「百」、「千」則表示位置的「位值」, 在「十位」的8 表示有 8 個十,故為 80,由此,在印─阿記數系統當中各 個數碼所表示的數量是由數碼0 到 9 的面值(face value)和數碼所在的位置 的位值相乘而得。Price(2001)提出其對印─阿記數的看法,印─阿記數 可以用0、1、2、3、4、5、6、7、8、9 此十種數碼表徵所有的數;兩相 鄰的數碼中,左邊位值為右邊位值的十次方,此二位值成10 倍的關係;

數碼的面值與位值相乘為數碼的值;進行數運算時使用符號來表徵,對於 每個位置的運算都有一致性。

Ross(1989,2002)歸納了印─阿記數系統在位值的四個共通性,分 別為十進位、位置性、加法性、乘法性。十進位即為數字左右相鄰位置為 10 倍關係;位置性是指數碼所在的位置決定了數碼的數值,若 5 在百位,

則數值為500;加法性則是數字的總值來自於個數碼所在位置相加而來;

而乘法性質指每個數碼的數值是由面值和位值相乘所得。

Kamii(1986)曾以數字對應方式觀察兒童對位值概念的理解,他首 先在一張白紙上呈現一些圈圈,要求兒童計數這堆圈圈的數量,並在白紙 下方寫出可以表徵這堆圈圈數量的數字,當兒童寫出「16」後,Kamii 將

「16」中的「6」圈起來,要求兒童在圈圈中,圈出可以代表這個數字的 圈圈量,接著又以紅筆圈出「16」的「1」,要求兒童同樣地指出可以表徵 這個數字的圈圈的數量,學童能夠知道「16」中的「1」表示「10」的比 例,一年級的兒童佔0﹪,四年級 35﹪,六年級 60﹪,換言之,這些高年 級的兒童即使已能進行多位數的四則運算,並不必然保證他們有正確的

「位值」概念,但位值概念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清楚。Cooper 和

Tomayko(2011)則觀察記錄學生在同時看了26 和 62 這兩個數字,發現學 生會讀錯這兩個數,並且不認為數字可以由「十」和「一」組成,也不管 26 的個位「6」和 62 的個位「2」只佔個位數位置,認為只要個位 6 比個

位2 大,此 26 就比 62 大等錯誤。

Ross(1989)對兒童二位數概念提出五個發展階段的觀點,分別為全數 (whole numeral)、位置性(positional property)、面值(face value)、建構區 (construction zone)、理解(understanding),以 52 做為例子,在最初的全數 階段,學童對二位數數字符號的認識是一個全部數量,例如52 代表 52 個 物品,並不知道十位數5 和個位數 2 的意涵;在位置性階段,學童能指出 5 是十位,2 是個位,但尚不了解 5 在十位表示 50,2 在個位表示 2;在面 值階段,學童對52 的 5 所對應的物體是 50 個物體,而非 5 個由 10 個「一」

所組成的物體;在建構區階段,學童知道52 十位的 5 表示 5 個「十」個 位的2 表示 2 個「一」,但學童在此階段的認知屬於過渡階段並不穩定;

在理解階段,學童已掌握位值概念,物體和數字的對應都能清楚正確。

綜合上述可知位值概念涵蓋了加法性與乘法性,所以數字不僅是將數 以符號表徵,印─阿記數的十進位系統更強大的將數加入運算的概念,系 統化的呈現出數的記錄;另外,學童在位值概念的發展具有階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