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低密度脂蛋白滯留反應(response-to-retention o F LDL)

第三章 緒 論

第二節 高血脂暨動脈粥狀硬化

2. 低密度脂蛋白滯留反應(response-to-retention o F LDL)

此假說為低密度脂蛋白滯留是動脈粥樣硬化症的主要誘因(圖 d),在兔子注射低密度脂蛋白後 2 小時內,就可觀察到低密度脂蛋 白與其微凝體(microaggregates)在動脈內的滯留[36],估計有 85%

以下的內皮下脂蛋白的釋放是穿胞運輸(transcytosis)的結果,而 這種過程受限於直徑小於70 nm 的粒子,此尺寸的限制相當重要,

因為其表示富含三酸甘油酯(triacylgycerol-rich)的脂蛋白若要進入 內皮下間隙就必需有脂蛋白解脂酵素之活性[37]。然而,脂蛋白在 動脈壁的滯留似乎與細胞外基質有密切之關係。脂蛋白原B-100 是 唯一與低密度脂蛋白有關的蛋白,它能滯留在動脈壁內,並與動脈

過特定的殘基(3359–3369)所傳達[40],當殘基改變時,它可保護實 驗動物不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症[41]。脂蛋白原 B-48 似乎與載蛋白 B-100 一樣都會在老鼠身上形成動脈粥樣化[42],脂蛋白原 B-48 也 極切地與蛋白多醣體(proteoglycans)結合,而這種交互作用是透 過脂蛋白原B-48 的殘基 84–94 所傳達[43]。因此,這些資料證實在 動脈粥樣硬化症的初期階段,蛋白多醣體之結合對於脂蛋白原 B 類 脂蛋白的滯留扮演相當重要之角色。除了蛋白多醣體的結合外,細 胞外基質中的脂肪分解酵素(lipolytic enzymes)與溶酶體酵素

(lysosomal enzymes)也扮演相當重要之角色。例如,脂蛋白解脂 酵素可增加試管中低密度脂蛋白的黏著力[44],而這種作用不需依 賴酵素活性[45]。一旦滯留在動脈壁內,低密度脂蛋白也許可透過 分泌型神經鞘磷脂酶的活性形成微凝體[46-47],而分泌型神經鞘磷 脂酶是一種酵素,它可產生引發細胞凋亡(apoptosis)與細胞分裂

(mitogenesis)[48-49]的神經醯胺(ceramides)以及溶酶體酵素(例 如:cathepsin D 與 lysosomal acid lipase)[50]。最重要的是巨噬細胞 與平滑肌細胞極切地攝取聚集的低密度脂蛋白,因而刺激泡沫細胞 的形成。因此,許多動脈粥樣硬化症的特徵可歸因於動脈壁內低密 度脂蛋白的滯留增加、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與蛋白多醣體的結合。

(圖d. 低密度脂蛋白滯留反應假說. Modified from Proctor et al.[29])

輕微至中度之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會在 Arterial Tree 特定區 域內造成病灶之形成,其特徵為局部性結合脂蛋白原 B 類滯留分子

(例如:二聚糖(biglycan)與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如圖顯示 動脈脂蛋白釋放、滯留與流出的初始階段(1–5)。其累積(5)被認為是 因為可引發蛋白多醣體結合之脂蛋白原B-100 基元(motifs)以及 可加速脂蛋白聚集之動脈因子(如:分泌型神經鞘磷脂酶(secretory sphingomyelinase))所造成。含有脂蛋白原 B-100 之脂蛋白在動脈 壁內的累積被認為可進一步引發促發炎之連鎖反應

(proinflammatory cascade)(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