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血漿中高濃度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 因素,無論是高膽固醇血症或高三酸甘油血症或是兩者同時存在,都 會加速冠狀心臟疾病的發展及動脈粥樣硬化的損害進行。動脈硬化是 一個成因極為複雜的慢性發炎疾病。近來有許多研究認為,體內氧化 劑與抗氧化劑之間的失衡對於動脈硬化的發展有密切關係,血中在高 脂質濃度下,脂質受到氧化壓力之下易發生氧化作用,LDL 氧化是 發展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許多研究者認為動脈粥狀 硬化的起始,是內皮細胞的慢性損傷,引起其功能的不全,如血管內 皮通透性改變增加,使LDL進入內皮細胞的量增加及單核球貼附於血 管壁上,LDL 經氧化自由基作用,發生氧化修飾作用,產生ox-LDL,

ox-LDL會吸引血液中的單核球(巨噬細胞)進入內皮層的內皮細胞下 間隙,巨噬細胞將ox-LDL吞噬,則變成泡沬細胞沈積在內皮層內,

若此情形繼續進行,則一而再,再而三,巨噬細胞形成的泡沬細胞死 亡而疊積,再加上結締組織增生與修補則將造成早期的動脈脂肪紋

(fatty streak),同時,在血管內層中的變化,還包括T細胞活化、中 皮層內的平滑肌細胞移動至內皮層,血小板凝聚等。這些堆積在血管 內層的分子交互作用及壞死,導致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漸漸進展增 大的動脈硬化斑塊,則會造成阻塞及狹窄之症狀。最後增大的斑塊破

裂及血小板引發的血栓,造成臨床急性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發生。

在近二十年來,對於一些天然產物活性之分子機制有更多瞭解,

因而點燃大家對天然產物在現代醫學環境中的治療性用途之興趣。

丹參經證實對於心血管疾病具有藥理學之療效,但是目前並沒有針 對丹參與其他中草藥組成的複方對於心血管疾病防治之活體研究。

薑黃素、葛根素及玫瑰花,在過去個別的研究指出有調控血中脂質 的功能,所以本實驗將丹參、薑黃素、葛根素及玫瑰花組成一全新 的中藥複方 KDS718,探討動物實驗其降血脂的功能。但在本篇我 們所要探討的對象為主要為丹參,因為丹參在傳統醫學是非常是著 名的「活血化瘀」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古代廣泛用於心血 管、血液類之疾病。目前在中國、台灣及日本對丹參的研究非常多,

並且在一些臨床實驗證實丹參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尤其以缺血性心 血管疾病,如心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及中風(stroke)。有研究指出[90],在餵食膽固醇混合 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的兔子在施行氣球擴張數後,

可抑制內膜的增生,明顯減少動脈粥狀損傷的面積,並且 MCP-1 mRNA 及蛋白質的表現被抑制及血漿中的 TC 濃度也減少;此研究 也發現LDL 中的 vitamine E 含量增加,所以推論丹參酚酸 B 為一 種抗氧化劑,可抑制 LDL 的氧化反應及抑制 MCP-1 的表現,因此

認丹參可做為預防粥狀動脈的天然中草藥。在另一篇研究[91]也有 相同的結果,在餵食膽固醇混合丹參酚酸B(Sal B)的兔子,不但 血漿中的TC 濃度減少,且位於胸動脈的膽固醇 deposition 減少 50%

(P<0.005),LDL 的 vitamine E 含量也增加,動脈粥狀損傷的面積 減少53%(P<0.005)。另一篇研究 [92]指出,從丹參粹取的生物活 性 的 化 合 物(Purified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extract, PSME) : Danshensu、 Rosmarinic acid、Salvianolic acid A 及 B 混合膽固醇飼 料餵食Sprague–Dawley male rats 的實驗,發現 PSME 可作為法尼酯 衍生物X 受體(farnesoid Ⅹ receptor, FXR)及肝異 X 受體 α(Liver X receptor, LXRα)的激化物(agonist),進而促進 ATP-binding cassette 包 括 ABCA1、ABCG5 及 ABCG8 等膽固醇轉運蛋白表現增加,使得 血漿及肝臟的 TC 下降、血漿的 HDL 濃度增加,也發現 PSME 使 LPL 活性上升,使血漿及肝臟的 TG 減少,並且血漿中的 LDL 減少 了。但也有相反研究指出丹參對餵食膽固醇飼料的兔子,其降血液 膽固醇效果並不如抗氧化效果來的好[93],在另外的研究指出[94]

複方丹參滴丸混合餵食膽固醇飼料於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的 mice 實驗,血漿中的 TC 並無有統計意義的下降,但 adhesion molecule 如 ICAM 的表現下降。本實驗透過連續 4 周餵食高脂肪飲 食來誘導倉鼠血漿中 TC、TG 、LDL-C 及 VLDL-C 上升。於實驗

組結果顯示加入 KDS718 配方組,血漿中 TC、TG 、LDL-C 及 VLDL-C 與 positive control 組相比無顯著下降,其可能原因為(1)

丹參與其他化合物組成複方後,其抗粥狀動脈或抗高血脂的效用可 能不像單方的直接的效用,可能會藉由其他機制,以過去的研究報 告指出丹參可以降低其血漿中脂質,大部分為丹參單方的結果。(2)

KDS718 四種藥材劑量比例問題:提供 KDS718 的配方的公司因商 業機密未透露四種配方的比例為何,所以我們無法得知四種藥材的 比例。(3)KDS718 中四種藥材經粹取後的活性是否存在。(4)動 物模式的設計:本實驗為了符合健康食品法的規定,採用的實驗動 物為雄性倉鼠,在過去一些丹參的研究報告[90-92]都不是以倉鼠為 實驗動物,或許倉鼠不適合作為降血脂實驗的動物模式。(5)餵食 動物的方式:灌食是較為科學及客觀的餵食方式,但我們為了節省 人力,將KDS718 分別混合在粉狀飼料中,供倉鼠自由攝取,實驗 動物可能會有選擇性節食或攝取量不均等的飼料而造成結果的影 響。另外,觀察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在主動脈沉積的結果顯示,高脂 肪食物無法誘發粥狀硬化斑塊,其可能的原因: (1)高脂肪飼料所 含的脂肪量不足?(2)未加入輔助劑幫助增加血漿膽固醇含量及誘 發粥狀動脈硬化,如膽酸。

為確保KDS718之基因安全性,我們進行三項分析:

1. 體 外 微 生 物 基 因 毒 性 測 試 之 沙 門 氏 逆 突 變 試 驗 (Ames

revertant mutagenesis test ):

結果顯示,測試樣品對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8、TA100、

TA1535、TA1537及WP-2ruvA等測試菌株,不論在有或無添加S9狀況 下,測試結果與溶劑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的差異。KDS718內容物粉 末樣品其基因突變菌落數均未超過溶劑對照組2倍以上,亦無劑量與 反應正相關性,顯示測試結果為陰性反應,並不具基因突變性。

2. 體外細胞株基因毒性試驗之鼷鼠淋巴瘤tk分析:

結果顯示,在含有與不含有代謝活化系統 S9 之測試條件下,測 試樣品在0.5、1、10 與 50 μg/ml 四個劑量組所造成之基因突變頻率,

與陰性對照組(DMSO)比較,其差距均小於 2 倍,所以測試結果為 陰性反應。

3. 體內基因毒性測試之小鼠周邊血液微核試驗:

結果顯示,「KDS718內容物」處理各劑量對雄性小鼠周邊血液微 核及網狀紅血球生成比例,與陰性對照組比較並無顯著性差異,同時

「KDS718內容物」不會影響雄性小鼠網狀紅血球之生成比例。

以上結果顯示KDS718不會直接或間接引發基因的傷害。

未來與展望:

三分之一的現代藥物都是從草藥中所取得的,典型的例子如阿斯

匹靈(aspirin)從白楊柳(white willow)與冬青樹葉(wintergreen Leaves)粹取,阿托平散瞳劑(atropine)從莨菪(belladonna)粹取,

毛地黃(digitalis)從毛地黃花(foxglove)粹取,麻黃素(ephedrine)

從麻黃(foxglove)粹取,降血壓Reserpine藥物從印度蛇木(rauwolfia serpentina)粹取,莨菪鹼(scopolamine)從曼陀羅(datura fastuosa)

粹取,抗癌藥物Taxol從太平洋紫杉(taxus brevifolia)粹取,以及長 春新鹼(vincristine)從日日春(catharanthus Roseus)植物粹取〔96〕。

有些草藥一直都有廣泛的研究,例如:阿斯匹靈、毛地黃、taxol,但 是其他草藥則否。多數草藥的問題是常常無法熟知精確的化學性質與 成份,因此,它們的藥理學與藥動學仍是一團謎。丹參不僅被中國研 究持續了四十年且被廣泛使用,也在全世界廣泛使用,但是它的化學 成份仍無法完全充分瞭解。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採用現代科學技術 方法的基礎上,隨著對丹參活性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的深入,我們 相信,丹參這味傳統的古老的中藥必將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