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可稱「行人」或「修行人」。例如修習淨土法門之人,則稱「淨土行者」;於密宗 流派,專持唱誦梵唄、結修手印及觀想本尊的修行者,即稱為「真言行者」;而專 持《法華經》者,便稱「法華行者」。漢傳佛教到了唐宋時代,出家人必須先到寺 院中做「行者」以擔服各項勞役,並不必剃髮從師受沙彌戒,待政府機關規定授 僧的時節到來,經由官方的甄試或考試及格,方得指定僧籍及隸屬寺院,並授予 度牒剃度為僧(引自維基百科,2013)。

貳、生命哲學

所謂的「生命哲學」,則是以生命為主題,然後開展哲學的思辨與探討,復次 形成一套有系統的學術。就結構上來看,能構成哲學必須至少要具備「理性思辨」、

「深度探勘」、「普遍推敲」、「打通出路」及「用在探討生命」等五大要領(蔡耀 明,2008)。

本研究所指生命哲學之定義為:以對我們日常生活、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各 個層面實際有用的智慧為主軸,並以倫理與道德作為詮釋或檢驗之規範及標準的

哲學系統。

參、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一詞普遍認為是以人為主體,然後「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及整 合行動力」並探討其意義、理想與實踐的一種教育。最早由澳洲雪梨市成立之「生 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於 1979 年所率先確立,而當時係針 對防制「暴力、愛滋病及藥物濫用」為成立宗旨(陳朱強,2001)。

本研究所指生命教育之定義為:以保存延續生命及啟發生命智慧為目的,透 過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並反省及深化生命的價值,幫助人們尊重、熱愛、珍 惜並開發個人獨特的生命(紀孟春,200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主要範圍在深入探索諾巴諦行者的生命哲學,以尋求其對「生命教 育」的啟示。然以一個人的思想及理念來從事生命教育之研究,則必然涉及其思 學根源。據了解,養成研究對象生命哲學之經典雖多,惟其中影響最鉅者其稱為 悉曇居士的《佛學基石》與方尚圓居士之《聖行之路》此二部論著。而《佛學基 石》乃係將諸佛教經典之佛學基礎理論編彙成冊;另《聖行之路》則是收錄世所 周知的諸佛菩薩之聖德聖行事蹟。

貳、研究限制

為了能對研究對象的生命哲學作進一步的探討,並期多增一分對生命教育的 啟示與心得,面對本研究範圍中的該二部論著以及國內外浩繁的生命教育學界文 獻,以研究者本身的養成條件來說著實受到了許多限制,而主要的限制則是來自 於研究者所受的哲學教育短淺,另於佛學學養部分亦為不足,然今欲以哲學角度

來探討其生命哲學以尋求對生命教育的啟示,實在不得不自嘆根基拙陋。

由於本研究僅在分析與詮釋其生命哲學,以汲取其對於「生命教育」所啟發 的教示與受用。惟礙於前述學養欠缺外,尚有些許缺憾與限制,分述如下:

一、文獻浩繁

養成研究對象生命哲學之思學根源著作太多無法一網打盡詳細研讀,故只能 擷取其中影響最鉅之該二部論著採重點式精讀,並收錄於本研究中且載明出處。

二、語文限制

研究者與我國其他同以佛學來研究生命教育的普遍學者一樣,有著不諳梵 文、巴利文、藏文或日文的重大限制,且因研究者英文程度有待加強,故對於國 外學者之生命教育相關研究文獻亦難以擷譯,所幸本研究主要僅在探討研究對象 的生命哲學及其對生命教育之啟示,因而竊喜減少了這方面的缺憾。

三、時間不足

因研究者係在職進修,礙於工作繁忙及研究時程緊迫,故未能將我國教育體 制相關生命教育的沿革與發展,以及有關課程、教學及其成效等情形納入研究範 圍。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既然養成諾巴諦行者生命哲學的思學根源最主要之佛教論著為《佛學基石》

及《聖行之路》,那麼我們便不得不對此二部論著來作文獻探討,以便於第四章 才容易作出研究結果與討論。故本章則概以「佛學基石的核心思想概念」及「聖 行之路的核心思想概念」,分述如下:

第一節 《佛學基石》的核心思想概念 壹、輪迴

梵語為 sajsāra,依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六觀無量心品》、《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妙法蓮 華經.卷一》、《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一》、《南本涅槃經.卷十六》、《大智度論.

卷三十、卷七十七》、《成唯識論.卷四》等經典記載,輪迴梵語為 sajsāra,乃謂 眾生無始以來,旋轉於六道之生死,如車輪之轉而無窮也,故稱「輪迴」(引自佛 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然形成眾生六道輪迴受苦的本因即是「無明」,而無明 乃過去世的無始煩惱之謂。眾生由於無明的驅使而產生諸多錯誤乃至造孽的言 行,世間的一切原非真有,實為假象,縱使名之為「我」的我們自己身體,看似 真實存在,但其實係由地、水、火、風、識、空(合稱六大)因緣和合所組成,

而致各種食、衣、住、行、育、樂等行態(阿王諾布帕母,2000)。

就萬物不離成、住、壞、空的定律來看,其實死亡僅是一種假象,不過是我 們身體六大分解的一個過程罷了。首先「風大」的消逝則是呼吸停止;接著「火 大」的消逝即是體溫慢慢流逝;然後「水大」的消逝便是體內的血液及水份逐漸 枯竭;此後「識大」的消逝則是靈知心識(即俗稱的靈魂)亦會緩緩地脫離軀體 而飄散轉致無明;隨之「地大」的消逝即為肉體日趨腐壞分解;最後一切化為空

無便是「空大」。而失去軀殼四處飄蕩的中陰期靈知心識復受多生累劫的業力所 牽引,致使它又落入六道輪迴中投胎轉生。然欲解脫輪迴之苦,則必須先斷貪、

瞋、癡三毒,若斷除三毒及我執則諸苦即斷(阿王諾布帕母,2000)。

貳、六道

梵語為 kāma-dhātu,依據《妙法蓮華經.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 五》、《大智度論.卷三十》、《阿毘達磨俱舍論.光記卷八》、《往生要集.卷上》

等經典記載,六道又名「六趣」,意即眾生各依其業趣而投生六種種類型態的世界 或作境界而言。共分三善道及三惡道,三善道即是:天人道、修羅道、人道;而 三惡道是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為佛教宇宙觀的一部分(引自佛光山電 子大藏經,2013)。分述如下:

一、天人道

梵語為 deva-gati,為六道中三善道之首,因其身具功德威光、福報最勝及擁 自在神通,故名「天人」。另因其性好奏天樂、散天花、薰天香及讚歎佛事等,且 多披掛瓔珞,飛行於虛空,故又名「飛天」(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另據《無量壽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五十四》、《起世經.卷七之三十三 天品》、《妙法蓮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阿閦佛國經.卷上》等經典記載,天 人分佈於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此道由下至上,計二十八層天,其中欲界六層、

色界十八層、無色界四層。欲界的天人分別有火、金、青、赤、白、黃、黑等七 種色身光明,其體清淨微妙且無皮肉筋脈脂血髓骨,並可隨意變化各種大小、長 短、粗細等形象,其髮潤澤柔軟、皓齒既方且密,來去行步緩急自如、無邊無礙,

其目澄澈亮瑩、久視不瞬(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就慾望方面,欲界天 人尚有男女飲食之慾,雖住瓊樓天宮、享有天廚美食、天女環繞,但卻為了護衛 所有或爭奪占有而必須經常與阿修羅戰鬥,同時也會因自己的慾望或奢求未能滿 足而覺得苦惱;而色界的天人則無男女飲食之慾,惟仍具身形且人皆修有禪定;

另無色界的天人已無形相,只存在著神識,並長年入於四空定中。可天人雖享有 天福天壽,但同樣也無法免除死亡及其可預知下輩子將墮何道的輪迴之苦,況自 色界第四禪天以下(包含欲界的其他五道眾生)尚須面臨火劫、水劫、風劫等滅 世災難(阿王諾布帕母,2000)。

復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阿毘達磨大 毘婆沙論.卷七十》、《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十》所載,天人道的眾生於臨死前七 日須承受「天人五衰」之痛苦,然該五衰相又有大小之分,分述如下(引自佛光 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大五衰相:

1、天衣垢穢:天人之銖衣妙服光鮮潔淨,於福盡壽終時將自生垢穢。

2、花冠凋萎:天人之花冠珠翠光彩奪目,於福盡壽終時將自然凋萎。

3、腋下汗出:天人之色報身潔淨輕清,於福盡壽終時將兩腋自然汗流。

4、身體臭穢:天人之色報身香潔殊異,於福盡壽終時將光消臭穢。

5、不樂本座:當前述四種衰相現時,天人自然厭居本座,而天女眷屬們 則將掩鼻離去。

(二)小五衰相:

1、天樂不起:天人之天樂會自然演奏,於衰相現時,其聲寂然不起。

2、身光忽滅:天人之威光赫奕,晝夜長明,於衰相現時,其光黯淡。

3、浴水著身:天人之妙體香膩,不沾於水,但衰相現時,浴水滯身不乾。

4、著境不捨:天人之報境殊勝,自無有眷戀,於衰相現時,戀境不捨。

5、眼目數瞬:天人之天眼凝寂,能觀大千,於衰相現時,目數瞬動。

二、阿修羅道

梵語為 asura-gati,六道中論福報及享受層次而言,僅次於天人道的即為阿修 羅道。其或居海底,或居須彌半山巖窟,此道眾生多由瞋、慢、疑等三種業因而

輪迴受生,雖頗似於天人道,但其瞋恨、自私、貪婪、猜忌以及嫉妒之心非常強 烈,是故經常與同類或天人為了爭奪財富寶物而進行作戰,其若斷肢破身,猶能 續還如故;另此道眾生性好遍採名花醞於大海,欲成美酒,然因魚龍之業力致其 味不變,於是心生瞋妒,遂誓願斷酒,故云「無酒」;另此道眾生男醜女端,亦曰

「無端正」;且此道眾生雖有天福,卻無天德,故又稱「非天」(引自佛學辭典在 線版V1,2013)。

三、人道

梵語為 manusya-gati,即我們人類,以福報而論,於六道中復次於天人道及阿 修羅道;但若以學佛修行的根器觀之,人道卻是居六道之冠。人道眾生一生最具

梵語為 manusya-gati,即我們人類,以福報而論,於六道中復次於天人道及阿 修羅道;但若以學佛修行的根器觀之,人道卻是居六道之冠。人道眾生一生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