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希望本研究能提供給各級教育機關或學校作為生命教育之教材參考,

並盼能編入教材以完遂經學致用之理念與宏願,本節茲就對機關、學校及教育工 作者之建議分述如下:

壹、對教育機關或學校的建議

一、設置生命教育委員會

希望能將本研究提供給教育機關或學校作為生命教育之教材參考,並建議中 央暨地方教育行政機關、各級學校能比照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設置法定的生命教 育委員會,以利永續推動生命教育及其發揮更大的效益。

二、建構完整的師資培訓與教材

建議各級學校對生命教育師資的進修改為長期研習,並希望能將本研究編入 教材及建構完整的師資培育系統,同時更規劃具體之獎勵方案以促進教師投入生 命教育倡導工作,以及讓教師均能參與生命教育課程規劃與修編相關教材。

貳、對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一、發展適性的生命教育課程

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的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較能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 機,而達到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在發展生命教育課程時,宜考量學生的生活經 驗,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題材,同時利用教學情境佈置,建立溫馨的學習環境,

在善與愛的氛圍之中實施生命教育課程。

二、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時,運用繪本教學、影片欣賞、體驗活動、參觀教學、藝 文創作、討論與分享、遊戲等教學方式,確實能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

教師在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時,建議採用多元化之教學方式,結合多樣化的學習資 源,針對主題設計不同的活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致,主動參與生命教育 課程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其對生命的省思與體認。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慧芳(2012)。「高僧小說系列精選」的生命教育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Fisherke(2009年11月28日)。美國人的家庭觀【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blog.udn.com/fisherke/3539771

王秉倫(2006)。印順法師的生命觀及其生命教育義蘊(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薰禾(2004)。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 大

學,彰化市。

李正婷(2005)。高職學生的愛情世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 市。

余巧芸(1995)。兒童之手足關係研究─知覺、期待、問題、對策(Ⅰ)。行政 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成果(編號:NSC84-2412-H031-004-H3)。

臺北市:東吳大學。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官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課程初探。取自:

http://ds.k12.edu.tw/1000312648/life_edu-k12/page_b/b7.htm 林修榮(2014)。夫妻理財之道。【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moneyradio.org/showSubCategory.php?SCID=3086 林鶯(2009)。生命教育。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 公司。

林文瑛(2000)。新時代的家庭倫理-尊重與關懷。臺北市: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林素霞(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

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淑華(2000)。青少年生命意義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 學,

嘉義市。

吳庶深、曾煥棠、詹文克、梁忠軒、洪佳玲(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 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之研究計畫報告(編號:RRPG91040259)。

北市:教育部。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am Strausss. Juliet Corbin)。嘉義縣: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邱美華、董華欣(2008)。生涯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年4月25日)。取自: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佛學辭典在線版V1(2013年5月2日)。取自: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洪賢明(2004)。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目標達成滿意度之初探-以新竹市 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胡明哲(2008)。臺南縣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對休閒認定、休閒參與及

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俞偉雄(2009年7月25日)。個人理財之道。【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7/26/n2602078.htm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

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4-31。

孫丕琳(譯)(1994)。心理學導論(原作者:Ann L. Weber)。臺北市:桂冠圖書 公

司。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翠霜(譯)(2003)。績效評估(原作者:杜拉克)。臺北市:天下文化書坊。

陳朱強(2001年3月29日)。何謂生命教育。台灣立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6011

陳盛文(2004)。安寧護理人員的專業角色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嘉義縣。

陳振平(2009年10月4日)。職場管理心法(六)-如何設定工作目標【部落格文 字

資料】。取自:http://blog.udn.com/jpchen01/3376627

許鈴惠(2003)。師院生的情與愛-三對情侶愛情故事的質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黃素菲(1992)。感情三部曲-追逐、抉擇、交往。學生輔導通訊,19,31-35。

黃雅文、姜逸群、吳怡貞、何芳妃、陳怡如 郭滇媚(2005)。生命教育核心概念、

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之研究計畫報告(編號:

PG9301-0167)。臺北市:教育部。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雲端共修道場(2013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buddha.twmail.cc/share/index.php 彭懷真(2000)。愛情Manager。臺北市: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張鈿富(199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火木(2000)。從中山先生的生命哲學探討現階段中小學校推動生命教育的目標 策略。取自:http://sun.yatsen.gov.tw/learn/951229/PDF/08.pdf

張家園(2006)。生命教育團體對國小兒童生命意義感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淑美(2000)。師資培育機構「生死教育課程」實施模式之建構研究。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之研究專案報告(編號:NSC89-2413-H-017-024)。臺北 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文禎(2002)。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 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曾家球(2002)。新竹縣尖石鄉國小原住民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需求

探討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維基百科(2013年4月2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8%80%85

蔡耀明(2008年3月)。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35,183。

蔡雁容(2011)。看電影談時下大學生愛情觀-與八位大學生對話(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儷(2008年6月28日)。聖經中的家庭觀【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blog.udn.com/kittyyou/1995354

劉紀瑄(2002)。國中生休閒察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臺中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鄭瀛川(2004)。績效管理練兵術。臺北市:汎亞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鄭靜如(2005)。原漢學童參與休閒文化活動的差別之探討-以臺東縣國小六年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歐用生(1994)。做一個有反省能力的現代教師。研習資訊,11(5),1-6 。 謝筱梅(2010)。個人宗教信仰在諮商工作中的呈現與實踐:以佛教背景諮商心 理師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釋星雲(2008)。星雲大師談佛教的愛情觀。【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2106 釋星雲(2011)。工作的態度。【線上論壇】。取自: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7/71036.html

釋星雲(2011)。守法的重要。【線上論壇】。取自: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13&id=3863 釋惟覺(1999)。自在步紅塵第五集。【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chungtai.org.tw/turn/chan_talk/1999_0604.htm

釋聖嚴(2008)。生活的指引-健康的工作態度。【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ebaifo.com/fojiao-128301.html

二、外文部分

Alderfer, C. P.(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Vol. 4(2), 142-175.

Bretz, R. D., Jr., Boudreau, J. W., & Judge, T. A. (1994). Job search behavior of employed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47, 275-301.

Fromm, E.(1963).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NY: Harper & Row.

Frankl, Viktor(1997).Viktor Frankl-Recollection . New York: Souvenir Press.

Hedlund, D. E.(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ng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23, 602-604.

Maslow, A. H.(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50(4),

370-396.

Paulson, P. A.,Sharon, C. B. & Wolf, J. A. (1988). Living on purpose. New York:

Phoenix

Rising press.

Remen, R. N.(1999).Educating for mission, meaning, and compassion. In Glazer, S.

(Ed.)

The heart of learning: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New York: Jeremy P.

Tarcher/Putnam.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訪談大綱

一、針對時下社會的家庭功能失衡,能否談一談您所認同之「家庭觀」?

二、針對時下社會的愛情真諦迷失,能否談一談您所認同之「愛情觀」?

三、針對時下社會的工作觀念偏差,能否談一談您所認同之「工作觀」?

四、針對時下社會的生命價值錯亂與生命意義茫然,能否談一談您所認同之「生 命價值與意義」?

附錄三

訪談逐字稿

102 年 6 月 15 日 一、針對時下社會的家庭功能失衡,能否談一談您所認同之「家庭觀」?

答:

【六道有情都是我們多生累劫輪迴中因緣和合的親人,如果用人身比喻做我 們的社會,那麼每一個家庭就好比是我們身上的組織細胞一樣。所以說,這寰宇 就像是個生命共同體】。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待自己的父母、子女、配偶、兄 弟姊妹以及其他的一切親屬,都應該要彼此相親相愛,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 友弟恭...要做好今生我們在倫常裡的角色。】『前言』家庭從我們出生、求 學、婚嫁、另組家庭...一直到死亡,始終都是一個生命延續、身心調和以及 價值觀念養成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國家社稷安定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佛教也是 非常著重家庭的關係,我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菩薩們的人本精神,從自己家庭 的人際關係、經濟生活、居家生活等三個層面來實踐,希望能讓家庭健全並促使 我們人間能成為淨土。

首先我們來說家庭的人際關係,【要了解家庭人際關係我們必須先從它的本質

首先我們來說家庭的人際關係,【要了解家庭人際關係我們必須先從它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