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聖行之路》的核心思想概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聖行之路》的核心思想概念

梵語為 bodhi-citta,據《大品般若經.卷九》、《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九》、《優 婆塞戒經.卷一》、《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大日經疏.卷一、卷十四》、《摩 訶止觀.卷一下》所載,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等正覺,即 求無上覺道之心。菩提心為成佛之種子,係長養淨法之良田,若發此心精進修行,

當得速成無上覺道。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成就之本、正願之始。另據《菩薩地持經.

卷一》記載,發菩提心有「見聞諸佛菩薩之不可思議神通變化」、「雖未見神變,

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雖不聞法,但自見法滅之相,故護持正法」、「不見法滅 之相,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擾,而難得發心」等四種增上緣。又復菩提心可分 為發心與發願二種(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分述如下:

一、發心

梵語為 nava-yāna-sajprasthita,又稱之為「初心」或「新發意」等。為修行之 要,有發心方得趣向,有趣向方證道果,發何等心,修何等行,證何道果。然發 菩提心又分成三種,復分述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發大智心

指以不著我相之智慧廣求諸法,普令一切眾生皆得法喜之樂,稱之為「發 大智心」。

(二)發大悲心

指憐憫一切眾生於六道輪迴生死受苦,誓願救渡以令其離苦得樂,稱之 為「發大悲心」。

(三)發大願心

指依四弘誓願,廣發成就無上菩提之心,上證佛果,下渡眾生,稱之為

「發大願心」。

二、發願

梵語為 pranidhāna,又稱之為「發志願」或「發無上願」等。為發起誓願之 意,須制其心,精進修行而期證道果;若不發願,將恐有退失,諸事不成,故諸 佛菩薩無不發四弘誓願而圓成正覺,復分述如下(引自佛學辭典在線版V1,2013): (一)眾生無邊誓願渡

意即誓願救渡一切無邊無際之眾生,無一眾生不渡,以皆令入無餘涅槃,

為觀苦諦境。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意即誓願斷除一切無邊無際之煩惱,無一煩惱不斷,以令身心清淨無礙,

為觀集諦境。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意即誓願學知一切無邊無際之佛法,無一佛法不學,以令智慧如海,為 觀道諦境。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意即誓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佛果,無一佛果不證,以令廣利一切眾生,

為觀滅諦境。

貳、忍辱

梵語為 ksānti,依據《長阿含經.卷二十一戰鬥品》、《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

「十不善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九福田相品》、《十誦律.卷五十七》、

《攝大乘論本.卷中》、《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大乘義章.卷十二》記 載,意為能忍受外在之侮辱等惱害,以令心常住於安穩。亦即凡加諸於身心 之苦惱、痛苦等,皆堪忍之而不生瞋恚。另據《法集經.卷三》所載,忍辱 分別具有六種功德力,分述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如響平等智力

意即宛若於空谷之答眾響,稱之為「如響」。謂能忍人所罵而不起瞋心且不加 報復,稱之為「如響平等智力」。

二、鏡像平等智力

意即宛若明鏡之印現眾像,稱之為「鏡像」。謂能忍人所打而不起瞋心且不加 報復,稱之為「鏡像平等智力」。

三、如幻平等智力

意即變幻而不實,稱之為「如幻」。謂能忍人所惱而不起瞋心且不加報復,稱 之為「如幻平等智力」。

四、內清淨平等智力

意即內心不為所動,清澈澄淨,稱之為「內清淨」。謂能忍人所瞋而不起瞋心 且不加報復,稱之為「內清淨平等智力」。

五、世法清淨平等智力

意即不為世法所動,清澈澄淨,稱之為「世法清淨」。謂能不為世間利、衰、

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而不起妄心,稱之為「世法清淨平等智力」。

六、集因緣平等智力

意即澈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皆是因緣之聚集而和合,稱之為「集 因緣」。謂澈見實相,一切煩惱皆不能染,稱之為「集因緣平等智力」。

參、波羅蜜

梵語為 pāramitā,依據《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 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大智度論.卷五十三》、《阿毗達磨俱舍論.

卷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大慧度經宗要》、《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 一》、《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般若波羅蜜多經贊》記載,意謂從 生死的輪迴岸際因修行佛法而抵達救渡解脫的彼岸,又稱之為「波羅蜜多」。一般

係指菩薩之修行而言,菩薩具有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大行,故又稱之為「事究 竟」;另由於係乘此大行之舟自生死之岸到達涅槃之彼岸,故亦稱為「到彼岸」;

且此大行亦能渡廣遠之諸法,故又稱之為「度無極」(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2013)。另關於波羅蜜又分為六種,分述如下:

一、布施波羅蜜

梵語為 dāna-pāramitā,意指施予他人財物、體力、智慧等,為他人造福並破 除個人吝嗇與慳貪心而求得累積功德,以致解脫之一種修行方法,又稱之為「檀 那波羅蜜」。其原為佛祖釋迦牟尼教化弟子之行法,蓋係以衣、食等物施予大德或 貧窮者,後至大乘佛教時代,則轉演成為六度波羅蜜之一,並再加上法施及無畏 施二種,以擴大布施之意義,復分述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財施

意即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及一切自己所有的資身之具而為之布施,

稱之為「財施」。 (二)法施

意即從諸佛或善知識,聞說一切世間、出世等善法,復以清淨心轉為他 人說之布施,稱之為「法施」。

(三)無畏施

意即為救渡眾生,施予戒體,令其無畏於種種生死怖畏之恐懼,稱之為

「無畏施」。

二、持戒波羅蜜

梵語為 śīla-pāramitā,意指受持並不觸犯佛所制定之戒,常深自省,係用以對 治毀犯,以令身心安適之一種修行方法,又稱之為「尸羅波羅蜜」。大體分為三聚 淨戒,復分述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攝律儀戒

即遵守佛所制定之各種戒律,積德修福,防非止惡,為法身之因,又稱 之為「一切菩薩戒」。

(二)攝善法戒

即修習實踐一切善法,或指攝一切善法而使行於自身之戒,為報身之因,

又稱之為「接善戒」。 (三)攝眾生戒

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並令其如法行持,離苦得樂,成道解脫,

為化身之因,又稱之為「饒益有情戒」。

三、忍辱波羅蜜

梵語為 ksānti-pāramitā,意指忍受一切苦惱、迫害並使心安住,不為所動,係 用以對治瞋恚之一種修行方法,又稱之為「羼提波羅蜜」。大體分為三種,復分述 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生忍

即對於一切眾生猶如慈母愛子般的不瞋不惱;又如雖受眾生施以種種惡 害加之,亦皆能安忍而不起瞋恚;或受眾生種種朝奉供養,心亦不生絲毫貢 高我慢,稱之為「生忍」。

(二)法忍

即指於寒暑、風雨、饑渴、老病死等違逆之境,能安忍而不惱怨,稱之 為「法忍」。

(三)無生法忍

即觀諸法無生無滅之實相中,信受義達,安住於無礙不退之不動心,稱 之為「無生法忍」。

四、精進波羅蜜

梵語為 vīrya-pāramitā,意指於修行勤善斷惡、去染轉淨之過程中,勇猛勤策、

奮勉不懈、不屈不撓的努力上進,係用以對治懈怠之一種修行方法,又稱之為「毗 梨耶波羅蜜」。大體分為二種,復分述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身精進

即由身力而勤修外事,如身體力行勤修善法,終年行道,晝夜禮誦講說,

朝夕勸助開化等,為粗之精進,亦為福德之精進,稱之為「身精進」。 (二)心精進

即由心力而自內專精,如心勤修忍辱、禪定、智慧等,相續無有間歇,

為細之精進,亦為智慧之精進,稱之為「心精進」。

五、禪定波羅蜜

梵語為 dhyāna-pāramitā,禪與定皆為意指使心安定並專注於某一緣相,而達 於不散亂之狀態,係用以對治散亂之一種修行方法,又稱之為「禪那波羅蜜」。大 體分為二種,復分述如下(引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2013):

(一)世間禪

即凡以有漏之智所修之禪定皆屬之,例如凡夫所修之欲界定、色界之四 禪定、無色界之四無色界定(即四禪八定),均稱之為「世間禪」。

(二)出世禪

即發無漏之智所修之禪定,為聲聞、緣覺、菩薩所修之禪,又分為四種,

分述如下:

1、觀禪:有九相、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因義蘊深奧,此不俱說。

2、練禪:有九次第定,因義蘊深奧,此不俱說。

3、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因義蘊深奧,此不俱說。

4、修禪:即超越三昧,因義蘊深奧,此不俱說。

六、智慧波羅蜜

梵語為 prajñā-pāramitā,意指了澈諸法實相,而能渡生死輪迴至涅槃彼岸之

通達一切無上妙智,係用以對治愚癡,又稱之為「般若波羅蜜」(引自佛光山電子 大藏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