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佛教與天主教臨終關懷對比之討論

第一節 佛教與天主教的現世生命觀

一、佛教對現世生命觀

佛教認為生命的生成,不是由神所創造的,而是因緣合和;生命不斷的改變,

此變化也不是天主所支配的。不生不滅,一切宇宙都是因緣構成的,所以生命皆 由「五蘊」(色、受、想、行、識)因緣和合而來的。生命無常,並非絕對存在,而 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生命變換的基本法則,就是 萬有因果律,人的生命也不例外。所謂的「我」不是自然而有的,也不是單獨生 起…,都是因緣合和。生死流轉,人的生命一切如空。

(一) 生命是因緣和合

根據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臨床佛教教師宗惇法師的研究,佛教認為生命的 本質有兩種狀態:第一、不生不滅對究竟的開悟者如佛陀而言,生命的本質是不 生不滅的;第二、緣起緣滅:對尚受著煩惱痛苦束縛的凡夫眾生而言,生命隨著 內心最強烈的妄想、執著等因緣不斷流轉。79

對於佛教以十二因緣說明生命體不斷輪迴、流轉的現象,董芳苑說:

佛教接納印度教傳統的輪迴說,但更進一步的發明業感緣起說,即以「十二 因緣」說明生命要素,並構成一個生命之輪。按十二因緣為:無明、行(過去 二因)、識、名色、六入、觸、受(限在五果)、愛、取、有(現在三因)、生、

79 參閱宗惇法師。2008。〈佛教之臨床靈性照顧〉。《安寧照顧會訊》,第 70 期:60。

50

老死(未來二果)。這個十二因緣的「生命之輪」是受制於「三世因果」的生 命從此充滿了痛苦,根本沒有意義可言。生命既然是「苦」與「集」(慾求) 的現象,解脫之道唯有看破塵世,遠離無明與我執,努力修持正果,方能夠 終止輪迴,達到「湟槃」(nirvana)解脫之境。80

談到佛教的現世生命觀,許素玉老師又表達說:「生命乃是五蘊和合而成,肉 體和精神力量的綜合,苦的主體是什麼只要有身體,人本能地執著,包括肉體上 的(色蘊)、感覺上的(受蘊)、識別作用(想蘊)、心理作用的(行蘊)、整個知覺作用的 (識蘊)。紀潔芳引用佛陀所說的話:「一切都是無常的」。世界上沒有不變的東西,

一切都在瞬息萬變之中,世人執著於五蘊假合,以人的肉體是可長久存在,世界 是沒有邊際的生死大海,於此大海中所有眾生皆離不開無常的悲哀,一般人執著 於無常世界,追求「永恆」,即是苦難的主因。81

總之,如果瞭解生命是因緣和合的,知道所執取的對象本來不實在、不恆常、

而是有時間性的,不會有對生命的誤解,不會讓煩惱起連鎖反應,瞭解此世的身 心並沒有那麼實在,就有機會達到煩惱解脫,及生命解脫的「不生不滅」境界。

(二) 生命無常

有關「人生無常」的概念,鄭曉江在《宗教生死書》表示,佛教指出,世間 萬法,乃因緣和合而起,緣聚則生,緣盡則滅。世間一切現象,都處於不斷的遷 流轉變中,沒有恆常的定性。82

《雜阿含經》提到:「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沬,無所有、無牢、無實、無 有堅固。所以者何?聚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 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維分別,無所有,

無牢,無實,無堅固」83

80 董芳苑。2001。《宗教信仰與安寧療護》,北市:長青文化,頁:15。

81 許素玉(紀潔芳.張淑美等)。2014。《生死關懷與生命教育》。臺北:新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

5-8。

82 鄭曉江。2004。《宗教生死書》。臺北:華成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44。

83 參見《雜阿含經》卷十。

51

因此,世間萬法的慾望,如恒河大水上激起的無數泡沫,無論是過去、現在、

未來、內外、粗細、美醜、遠近,諦觀思維,都是沒有恆常穩定性的。此即謂「諸 行無常」。回到生命觀的範圍看,人生也是如此,從人的生命到人的生活中擁有的 一切,只不過是因緣相合的一種偶遇,緣盡之時也就相互散去了。人生實質上是 無常變化的偶然存在。

鄭曉江繼續說明,從人的生命而言,乃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成。「蘊」

也作「陰」,《俱舍論》卷一雲:「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意。」故「蘊」即是「積 聚」的意思。佛教認為,有情眾生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積聚而成,

是為「五蘊」。84

人生,若在現實生活要擁有一切,天天要過著富貴、享受的生活,它只是一 種飛過去的雲煙,轉眼就看不到了。人現在擁有的生命,都是由一時因緣偶合,

也隨時可能會因一時因緣而去。由此,佛教勸戒眾生不要執著此世的身體,它原 本不是恆常的。要理解「人生無常」的道理,若生命的喪失,都只是「因緣聚散」

85,這是很自然的,如宗惇法師所說的,從中有所體會,能夠覺醒識破,就能夠提 升內在力量,達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的境界。86

(三) 生命「無我」

如以上所提到,佛教認為,一切法之生起不離緣起,然緣起法之體性本空,

要理解緣起性空,必須從三法印起關照。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三法印是生命之依止,又名一實相印。諸行無常者,是指宇宙一切法 都有生滅,剎那、剎那的變化,此變化十分微細,我們置身其中,渾然不覺。宇 宙間一切現象遷流不息,故曰「無常」,一切有情無情,沒有永恆不變的,生老 病死,六道輪迴,四時遷變,喬木榮枯,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不存在,而當下 卻不能執著,故說諸行無常。87

84 參見鄭曉江,頁:45。

85 此說法將要在本章的第二節做更詳細地介紹與分析。

86 參見宗惇法師。2008。〈佛教之臨床靈性照顧〉。《安寧照顧會訊》,第 70 期:61。

87 參閱星雲。1995。《佛教教理》。高雄:佛光出版社,頁:489。

52

諸法無我者,所謂「我」,不是自然有,也不是單獨生起。「我」是眾多條 件和合,其出生緣自父精母血、陰陽調合。「我」之身心,是過去生無明業力造 作,招來的業報身。此一身心,是四大五蘊所成,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

其實就是物質三態與能量。人身堅固如骨肉者為地,就是固體。人體含水量百分 之七十,也就是液體。體內進行化學變化產生熱能,提供運動及體溫之所需,火 就是能量。呼入氧,吐出二氧化碳,就是氣體。五蘊者,色、受、想、行、識,

除前述之色法,成就一個身相外,受、想、行、識則是心法,從心經可以得知,

四大皆空,五蘊非有,推衍可知,身心二法所成之「我」,無常變化,是暫時的 假有存在。生命彷彿一個大車輪,不停轉動。佛教講十二因緣,涵括三世,過去、

現在和未來,過去因,現世果,現行因,未來果,真實不虛。88

從這角度去觀人的生命,一切如空,的確人死亡後,一切的一切,金銀財寶、

權利名位、嬌妻美妾、兒孫眷屬、知識學問,一樣也不能帶走,所謂:「萬般皆 不去,唯有業隨身。」過去一生中,善惡造作的因數(也就是業),累積的能量,跌 進阿賴耶識,輪迴轉世,無有停歇。

「萬法因緣生,宇宙中人事物境,繽紛萬象,世人執為實有,終覺得有我、

有人、有眾生、有壽者,有一切諸法。然而「有」的定義,應該是有實體、

有自性、永恆不變的。然而,世間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的,沒有自性,也沒 有常性,必須在眾多條件組合下存在,沒有一法能獨立成就,故說諸法性空。

緣生緣滅。好像水面的泡沫一般,此生彼滅,此滅彼生。故曰:『此有故彼 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空義。」89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八、九十歲時,一輩子過完了。不管你是誰:也不論貧窮 富貴,都是分文不帶的走。一生中努力爭取得的名譽、金錢、才幹等,卻是帶不 走的。正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空手來,空手去。在這生前死後的兩 頭中間,戲一場,人生不就是一場空嗎?來時空,去時空,來去之間,這一段究 竟有沒有呢?生死之間如何?人人都難免經歷過挫折、磨難、痛苦,結果呢?人

88 參考鄭曉江。2004。《宗教生死書》。臺北:華成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47-48。

89 參閱釋隆迅 http://www.yct.com.tw/life/98drum/98drum14.pdf,頁:240。(檢索日期:2016.11.07)。

53

的一生,一端是生,一端是死。90四大五蘊因緣和合的「我」,既沒有實性,也沒 有常性,一旦無常到來,四大分散,「我」就會隨著因緣離散而消失。

(四) 解決生命問題之道

佛教除了教導人生無常、人生無我的道理等,還指出「人生是苦海」。談到「苦」

不是悲觀或絕望的觀念,而因為人生是苦海,所以才需要努力地尋找解脫之道。

佛教徒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利利他」的能力,每個人存在都有他的目的及意義。

有痛苦才需要解脫,痛苦只是方式、是機會、是原因,解脫痛苦才是人生最終的 目的。黃國清認為:「當人們對這樣的人生道理有所肯認,表示聽聞出世法的根器 趨於成熟,佛陀就會講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深層法義,指引生死解脫的佛法修學。」

91所謂「四諦」、「十二因緣」及生命解脫之道是如何,以下是按照研究者的說明。

初期佛教指出:佛陀要一切眾生都瞭解並接受世間的本質是苦,瞭解種種苦 的原因是「集」,指的是苦「原因」;跟著佛陀教導的方法是「道」。從內觀開始觀 照身、受、心、法;最後可以根本解決憂悲苦惱的問題,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

此處所指的是「滅」。「苦集滅道」指出一個普世性的真理,換言之,要瞭解問題 的本質,並按照正確的方法去修行,人人都可以達到擺脫苦惱、恐懼束縛的目標。

1. 生命流轉的實情及其原因:「苦諦」與「集諦」

人們常說:「苦是人生必然存在、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痛苦的經驗;苦的理由 很多,是因為天災、火災、戰爭、搶劫、殺害等都讓人們感到痛苦。佛陀則認為:

「生、老、病、死」都是苦,而且,人生在世,無法免除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

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仍然曾在 六道中輪迴不息,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在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 而已。

相傳釋尊在成佛前,身分為悉達多太子,在宮殿中過著優渥的享樂生活,可

90 同上,頁:241。

91 黃國清。2016。〈宗教的生命教育:佛教〉。《生命教育進界教材》(楊思偉主編)。臺北:五南圖 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68。

54

是埋藏於意識深層的智慧潛能蠢發萌動,要求父王允許他到國內四處遊覽。父王

是埋藏於意識深層的智慧潛能蠢發萌動,要求父王允許他到國內四處遊覽。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