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六節、 作業基礎成本制

攤的發展過程。Cooper and Kaplan (1988)以一段期間內兩間生產相同數量產品的 工廠為例,工廠A 僅生產藍色原子筆,工廠 B 則同時生產多種顏色的產品,兩 間工廠有三種間接成本分攤方式可以選擇。第一種是全廠單一分攤率,將間接成 本以生產數量、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等基礎分攤;第二種是將服務部門成本分 配到生產部門,再將生產部門彙集的間接成本分攤給個別產品(請參考圖 2–4);

第三種是將間接成本分配到各個作業成本庫(activity cost pool),再依照因果關係 分攤到成本標的(請參考圖 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ooper and Kaplan (1988)認為對工廠 A 來說,三種分攤方式的結果差異不大,

但對工廠 B 來說,以第一種或第二種方式分攤間接成本,很有可能會誤認為特 殊顏色產品的獲利能力佳而大量推銷,實際上其成本被低估,毛利不如想像中那 麼好,但如果以第三種方法,依照作業的使用量進行分攤,更能將因為多樣化生 產產生的間接費用妥善分配,正確評估各類產品的獲利能力。

2–4:第二種分攤方式(傳統分攤方式)

資料來源:Cooper and Kaplan (2000)

2–5:第三種分攤方式(作業基礎成本制)

資料來源:Cooper and Kaplan (2000)

前段提到的第一種分攤方式屬於一階段分攤;第二種方式通常被稱作傳統的 間接成本分攤,而第三種方式被稱為作業基礎成本制,兩者都屬於二階段分攤(請 參考圖2–6)。一階段與二階段的差別在於分攤率的數量由一到多,第二種與第 三種的差別在於單一成本庫(cost pool)的同質性。其實間接成本分攤要精確,重 要的是將同質性高的成本分作一類,共用一個分攤率,不同的成本庫就會產生不 同分攤率。這和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的概念極為相像,為了使抽樣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母體具有代表性,將同質性高的母體分作一類,再從中取樣,避免對母體的評 估產生嚴重偏差。因此作業基礎成本制未必總是比傳統間接成本分攤方式好,一 階段的分攤方式也未必總是比較差,端視個別公司產品的性質以及成本效益而 定。

2–6:間接成本一階段與二階段分攤

資料來源:鄭丁旺等(2017)

分攤率的使用除將間接成本歸屬到成本標的外,也有將間接成本看作變動成 本的想法。大部分的間接成本是由固定成本或沉沒成本組成,包括機械設備折舊、

維護成本的分攤,領固定薪水的全職員工或契約員工在短期內也是屬於固定成本,

但以作業基礎成本制來說,產品是依照作業的使用量來分配,等於將這些間接成 本視為變動成本來處理。這樣的好處是能很快發現閒置資源,進而去改善資源的 使用效率,並進行長期的投資規劃,但在短期內固定成本並不會因此改變。

Cooper and Kaplan (2000)認為作業基礎成本制是傳統分攤方式的延伸,如果 以作業的觀點設立部門,傳統的分攤方式與作業基礎成本制在分攤結構上便差異 不大,重要的是透過成本庫是否能適當地描繪出產品生產過程的內涵,呈現出貼 近事實的故事。也就是說作業觀點是Cooper and Kaplan 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案。

作業基礎成本制的發展出現在間接成本佔產品成本比例增加、產品多樣化的 情況下,用來減少產品成本交叉補貼,提供正確的成本資訊協助公司發展策略,

進而衍生出作業基礎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Turney (2006)認為作業基礎管理建立在作業基礎成本制所蒐集、累積的資訊 上,透過作業管理的角度提升顧客價值,進而提高組織獲利。吳安妮(2007)認為 作業基礎管理可以分成三個層面,分別是作業面、成本標的面,以及成本動因面 (請參考圖 2–7)。正確的資訊是管理決策的基礎,成本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作業基礎管理的運用

資料來源:吳安妮(2007)

對於如何採用作業基礎成本制,鄭丁旺等(2017)認為可以依循下列五個步 驟:

一、確認主要作業

Cooper and Kaplan (2000)提出一間公司可能會產生的作業層級架構(請參考 圖2–8)。該架構包含兩個分支,分別維持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顯示出這兩 個功能的發揮是影響公司經營的關鍵所在。另外鄭丁旺等(2017)指出四個作 業層級,由小到大分別是單位層級作業、批次層級作業、產品層級作業,以 及設施層級作業。作業的層級可以顯示出因為執行該作業而受惠的產品或顧 客,進而決定間接成本的歸屬。

2–8:作業層級架構

資料來源:Cooper and Kaplan (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建立作業成本庫

辨認出作業後要將該作業所消耗之資源,分配到作業成本庫當中。個別作業 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與間接費用(請參考表 2–7)。作業項目越多,成 本的計算會越精確,但因為作業基礎成本制需要蒐集許多與生產相關的非財 務資料,所費不貲,因此在實際採行時要視成本效益而定。

2–7:作業成本庫內涵

作業\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間接費用

作業 X 成本 A 成本 D 成本 G

作業 Y 成本 B 成本 E 成本 H

作業 Z 成本 C 成本 F 成本 I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選擇作業成本動因(cost driver)

成本動因指的是成本發生的原因,也就是在傳統間接成本分攤當中採用的分 攤基礎。Cooper and Kaplan (2000)將成本動因分作三種類型—交易型、時間 型、密集程度型。交易型指的是作業執行的頻率,時間型是依作業消耗的時 間分配成本,密集型則是以作業實際耗用的資源歸屬到個別產品或顧客。

四、計算各項作業成本的分攤率

將作業成本庫累積的成本除以作業成本動因單位數即可算出分攤率。

五、分攤作業成本到最終產品

最後將各產品耗用的成本動因數乘上分攤率,就能將間接成本歸屬到最終的 成本標的。

透過對作業基礎成本制的內涵與採用進行瞭解,本研究認為以生物共性結合 作業基礎成本制發展農業活動成本架構十分合理。首先,作業基礎成本制是 Cooper and Kaplan 提出的一種改良傳統間接成本分攤方式的解決方案,以作業觀 點取代功能別部門的觀點。基於農業活動當中生物的共同特性,以生物共性觀點 結合作業基礎,更能將作業基礎成本制推展適用到所有對生物資產進行管理的農 業活動之上。其次,採用慣行農法對生態造成的危害逐漸受到重視,有一部分的 農民已經投入到需要較複雜管理能力的農業方法之中。為維持農區生態系的平衡,

農地不僅僅種植單一作物,往往會同時管理農區中的不同族群,使得最後不只產 出單一農產品,而是多種農產品。最後,由於生物轉化的關係,農業活動所投入 之資源,其間接成本比例高,符合作業基礎成本制的採用情形。作業基礎成本制 的採用不僅可以使成本精確,更能協助管理者進行決策,對資源做有效的運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