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修正式紮根理論操作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修正式紮根理論操作方法

紮根理論最大特性在於紮根理論通常不假設資料的走向,當模式出現後,

進行理論性的抽樣,據以更紮實的理論基礎,但商業的質性分析方法通常是需 要在具有效率的分析過程,因此在編碼或不斷比較的歷程,需有部分的調整,

給予範疇的定義凸顯分析的面向,以避免產生過多不必要的細節。

第一項 定義範疇

從文本中進行逐行分析,針對與研究相關面向(dimensions)的文句進行摘 句,並由研究者在摘句完後,將單句文句以單一字卡的方式印刷在寬度約九公 分,字體以12 為大小,長度則以文句長短調整的字卡上。

依據分析的資料目的,可分為組織層次、個人層次與互動關係層次的代 碼,而本研究使用的資料內容,目標是分析消費者行為,則建立在個人行為與 態度相關的代碼,本研究主張在建立代碼時,刻意作代碼的篩選,編碼抽取的 類型以動作(acts)、活動(activities)、意義(meanings)、參與(participation)、人際 關係(relationships)、場所(settings)為主,目的是先將事件剝離互動關係,得出個 別類屬。

與分類(classification)指涉的將類似的人、事、物群聚的意義不同,定義範 疇的意義在於將研究者所在意的範疇,作第一階段的定義,尚未將文句的內容 歸類到各個類別(categories)之中。

正因商業的質性分析方法常在已帶有特殊的分析目標的前提下,蒐集資料 以進行下階段的分析,因此目標即可作為範疇的面向,主軸針對商業決策具有 較大影響的因素,深入分析才有時間的效率。

第二項 卡片解讀

研究者從印刷的字卡,重新從文句中解讀文字的意義,因人在談話過程會 有明喻(similes)和隱喻(metaphors) 等內容,甚至是講反話的現象,研究者會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據當時深度訪談的情境脈絡,重新替文句的意義以鉛筆或原子筆在印刷出的卡 片加註文句意義。

研究者在觀看字卡上的事例摘句時,是將相同的構念進行分類(classification),

使用鉛筆或原子筆紀錄研究者對於文句的詮釋,或是研究者在深度訪談的過程 中的情境脈絡,體會到個案案主的詮釋風格,紀錄摘句的內容其中隱含的意 義;便條紙則應用在紀錄聚集的卡片,分析出的共同屬性(properties),並及其 被命名(naming)名稱。

採取逐行分析(line-by-line analysis)解讀卡片,實質上與既有的方法中,採 取單一個案中開放式編碼的方式相似,僅是卡片已經由範疇化的過程,印製在 卡片的內容是與研究內容直接相關的內容。

進行開放式編碼的歷程,應撇除研究者本身的定見,從資料本身所反映的 模糊印象進行抽象成概念化的類屬,並給予命名。

範疇化的過程可能具有界線的模糊性,但編碼的類別之間要盡量互斥 (mutually exclusive),而此處的建立編碼的目是使研究者得以直接透過編碼了解 卡片代表的「意義」或「行動意涵」,以直接透過名稱,進行事例互動關係的 分群。

第三項 卡片分類法

正因紮根理論在分析過程,經由開放式編碼的歷程,會出現大量的類別與 抽象的意念,而正因這些類別的種類與數量過於龐大,在分析過程常會出現遺 漏,或是重複比對需要消耗極多的時間,因此本研究引進卡片分類法,將開放 式編碼的呈現於摘句之中,讓研究者得以用移動卡片的方式,使研究的過程更 為順利。

此處沿用Glaser 對於持續性比較的方法,藉由事例與事例比較、概念與更 多事例比較、概念與概念進行比較三種方式,讓類別的分析更為細緻,並增加 卡片分類法的概念,讓類屬透過重新分類及命名,變得更加互斥及周延,將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片分類打散,重新透過卡片解讀。

1. 層次一-事例與概念的比較:

字卡分類的過程,將類似內容的字卡進行聚集成一堆,並在其上貼上一張 便利貼說明類屬名稱,並重複將新拿到手中的字卡,與各群的便利貼的名稱進 行比對,以確認事例與類屬的相關程度,並歸類到正確的類屬,或是新增一個 類屬,當分類在同一群的字卡數量已達一定數量,則直接將後續的字卡歸類在 相關的類屬之下。

2. 層次二-事例與事例比較:

重新取出聚集的字卡,重新對照彼此之間的屬性是否相容,以決定應該如 何調整類別,本研究採取四種方法進行調整代碼:

1. 新增:將資料浮現的意義,增加新的代碼代表其意義。

2. 聯想法:將多個代碼共同的屬性抽取出高層次類屬,並透過高層次類 屬的次屬性,重新新增新的代碼。

3. 精細化:將原有代碼既有屬性拆分,並採用多個代碼代表其意義。

4. 交互連結:將代碼間互動方式抽取出共通型,並新增新的編碼。

這些產生代碼的方法,研究初期順著一到四的步驟,可能會增加類別代碼 的速度,但本研究方法仍採用資料與代碼間循環的分析手法,調整代碼的方式 可以交互使用。

第一種新增法,即是直接根據資料浮現的意義,根據概念的屬性,直接命 名,此種作法即是紮根理論最常使用的方法。

第二種聯想法,從高層次類別向下延伸次類別,主要目的是透過高階的條 件詞彙,研究者可能聯想到從開放式編碼,未曾發覺的次類別性質,並增加條 件的種類,例如從學歷職位,向上思考到更高的層次「個人人格特質」,再向下 聯想到年齡與價值觀的次類別,參圖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4 聯想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三種精細化的方法,是將既有的類別,根據不同的屬性,重新拆分出多 個類別,使類別更為精細的作法。個案02 與個案 26 分別在消費性金融的使用 習慣中都有提到「便利性」的特性,個案02 所提及的是金融科技可以節省自己 需要到臨櫃的時間,其中屬性為「節省移動的必要性」,個案26 所提及的則是 到商店消費可以直接刷悠遊卡,不用掏錢包中的錢,可以「不用算錢的便利 性」,參圖5。

圖5 精細化方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四種交互連結的方法,是將抽取出的類別,根據類別的屬性,在類別與 類別的比較過程中,找尋共通的屬性,並據以形成新的類別。個案04 會與朋友 到高爾夫練習場打高爾夫球,以開放式編碼的方式會抽取出「社交活動」;個案 26 則因住在基隆,常會至鄰近的宜蘭市郊遊,開放式編碼抽取出「旅遊習慣」

的類別,由「社交活動」與「旅遊習慣」兩個類別中,都有與家人或朋友在工 作之餘休憩的特性,因此可以抽取出「休閒活動」的類別,參圖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6 交互連結方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 層次三-概念與概念比較:

分類的最後要重新檢視所有分類的名稱,由研究者將分類的屬性重新思考 一遍,當出現部分相同(overlap) 屬性的類別,便應將類別切分,重新分割相容 的屬性廣度重新命名,並將便條紙後的字卡重新打散,重新將卡片進行分類。

研究者在處理類別時,會面臨子項相容或子項不相容的現象,因此研究者的分 析方法應在此時出現,將類別產生過程的互斥與周延進行切分,而原屬的事 例,則依據細分類別的副屬性,重新分類或多分類。

判斷飽和的基準為各個字卡,可以很自然的歸類到各個代碼之下,表示已 經出現足夠的代碼數量,包含所有的次屬性。

此階段進行的內容主要是定義明確的類別(categories)與次類別(sub-categories),使研究者再看到類別的名稱便能聯想到相關的抽象意義,據以進行 後續的分析過程。

傳統的紮根理論傾向於將所有資料編碼,讓碼號達到飽和,修正式紮根理 論的循環方式,在研究者增加代碼已到一個瓶頸時,便先進入下一階段,此時 可能難以判斷資料是否呈現飽和,接下來的階段有欠缺足夠資訊時,再循環回 歸資料,將減少重複翻閱資料卻找不出新概念的窘境。

從紮根理論建立實質理論的特性而來的思維,認為不應採取任何立場看待 資料,應讓資料自然浮現的代碼進行分析,與預建代碼的思維對立,但修正式 紮根理論企圖進行結合兩者特性,在卡片分類法之後,在資料本身反射出一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類別後,讓個案的抽樣類型盡量多元化,重新檢視類別在這些個案中的適用 性,使事例的種類更快速達到多元比較,以更有效率的方法,形成更為精細過 的分類。

主軸編碼讓各個類別找出一個行為特性的主軸,從各項類別之中取得資料 之間的互動關係,此處的卡片分類法將相同的字卡聚類一起的過程,研究者本 身在思考類別的屬性與類屬時,若為不同聚類的類別,就會聯想到之間的互動 關係,並產生類別之間的連結,形成分析主軸編碼的效果。

第四項 對比個案分析

當研究者皆為自行蒐集第一手的資料,已對個案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大略 能摘要出個案的特性,且知道兩個個案間,職業、經歷類型相近,而在行為模 式有迥異的作為,則挑選第一種方法檢視個案;反之,若研究者對於個案的熟 悉度不高,蒐集的過程是由其他研究者協助完成,則直接選擇第二種。當然,

若第一種方的使用者在分析的過程,發覺個案的行為模式重疊甚高,則可先行 更換個案,跨至第二種挑選個案的方式,待類型分析完後,作為補充類別向度 的個案。

首先,此種作法是避免既有研究者會逐一分析個案,當再次下一個分析 時,發覺抽取的內容是一致的挫折感,因個案的背景或思維模式不同,能抽取 出不同的構念(construct)的可能性較高;再者,運用相似的個案,可採用否證 法,使研究者心中產生初步的印象,減弱掉部分的連結程度,並在後續的過程

首先,此種作法是避免既有研究者會逐一分析個案,當再次下一個分析 時,發覺抽取的內容是一致的挫折感,因個案的背景或思維模式不同,能抽取 出不同的構念(construct)的可能性較高;再者,運用相似的個案,可採用否證 法,使研究者心中產生初步的印象,減弱掉部分的連結程度,並在後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