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紮根理論的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獨力完成,當需要多位研究者接續完成資料分析時,如何延續之前的研究者資 料,並在繁雜的資料內涵中能夠正確比對備忘錄與原始資料便成為難題。

第三節 紮根理論的發展

紮根理論的取向自 Glaser 與 Strauss 於 1967 年提出,建立起一種研究方 法,得以使研究者以系統化的程序,進行質性研究的分析,目標是使研究有共 通的研究流程,使研究更具有嚴謹性及可被驗證性,由於 Glaser 與 Strauss 在後 來對於資料分析的種類意見分歧,Strauss 主張紮根理論僅能使用質性的資料,

於 1990 年轉而與 Corbin 起合作,紮根理論將蒐集資料、分析與採取比較等流 程系統化,可將微觀性的研究,採取歸納性的方法研究。第二代的 Juliet Corbin 等人,亦與 Glaser & Strauss 合作精緻化紮根理論,而到 Kathy Charmaz 則開始 出現建構式的紮根理論。

質性理論研究方法包含一系列為分析資料而設計的歸納策略,從個案、事 例、經驗作為起頭,發展更抽象的構念類別,並進行組合(synthesize)、解釋 (explain)、和理解資料,以辨別與資料相關的樣態關係(pattern relationship)。

Glaser & Holton (2004)將資料與理論聯繫起來的能力是理論敏感度,從資料 生成理論意味著大多數假設和概念,不僅是從資料發覺,更需系統性地在研究 過程中解決與資料有關的問題,一個研究者須兩種發展理論敏感度的必要特 質,第一種研究者必須擁有容忍混亂,保持開放,處理概念性出現的能力,並 信任前意識處理與概念出現的歷程;第二,研究者必須有能力發展對研究領域 的理論洞察力以及提出這些見解的能力,擁有概念化、組織、建立抽象聯繫,

可視化及多元性思考資料的能力,獲得理論敏感性的第一步是進入研究環境,

盡可能少的預定想法,尤其是邏輯推導,先前的假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Glaser (2016)採用開放式編碼的不斷比較方法,逐行分析文本資料,會呈現 出更多的敘述,彼此之間會無關聯直至出現某種模式,一旦這種模式出現應稍 微停止產生新的敘述,並開始闡釋這些敘述出現的概念和屬性。Glaser (1999)理 想當中,研究者的存在是協助「意義」互動的角色,研究者需要具有一定程度 接受混亂的能力,從多樣的資料當中抽取意義,並形成抽象的概念。

Glaser (1965)提出與將事例與類別逐一比較(comparing incidents applicable to each category)的比較方法,意旨當編碼一個事例進入一種類別,將其與先前在 相同類別的事例編碼作比較,當已經針對事例編碼一段時間後,會以對於類別 的記憶進行比較。

Glaser (1965)不斷性的比較有四個步驟:(1)將事例(incident)與各種類別比較 是否有關(applicable)、(2)整合類別和其屬性、(3)刪減理論、(4)撰寫理論,第一 個步驟便有要求,當針對一個事例編碼進類別時,與之前編碼過的事件進行比 較,此種作法將快速地產出理論性的特質與類別,分析者應將心力花費在最具 有邏輯性的結論,尤其是在根源於資料的內容,而非因為推論。

Glaser & Holton (2004)不斷比較的過程會涉及三種類型的比較,將事例與事 例比較、概念與更多事例比較、概念與概念進行比較,第一種是讓潛在的一致 性與變化性被凸顯,第二種是讓概念的屬性更加飽和以增加新的概念,第三種 是建立理論的契合以貼合足以顯現情況的指標,當概念都貼和這種指標,便將 假設整合以形成理論。

Charmaz (1995)紮根理論方法提供系統化的步驟以解決豐富的質化元素,雖 然也可能被應用在量化資料,紮根理論使操作質化研究新手與老少一樣有效率 及效果,因為方法有助於架構和組織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包含:(1)同時涉入資料 蒐集與分析、(2)從資料中發展與創造分析的編碼和類別,且並非從既有的假 設、(3)發展中層理論以解釋行為與歷程、(4)在轉寫論文初稿及編碼資料前,中 間的步驟是製作備忘錄紀錄,以闡明分析的內容,並將其放入類別、(5)為建構

與Strauss & Corbin 強調不同方法的比較,而 Glaser 認為應採用持續性的比 較(constant comparison),編碼是連續性的歷程,將初始的資料經比較的歷程,

會發現資料中出現一種模式,便開始收斂。Glaser (2002)紮根理論是在概念性階 層操作,使概念與概念有聯繫,可以挖掘一直潛在驅動與組織行為和社會心理 層面的後設架構,將其全部抽象為客觀的事實。

Heath and Cowley (2004)理論性編碼與選擇性編碼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擇 性」與「理論性」,在主軸編碼中出現的架構會在選擇性編碼中延續,一次僅關 注在單一類別編碼,直到研究者已經選擇核心事項,才專注在整合的分析。

表3 Strauss & Corbin 與 Glaser 的紮根理論差異比較表

Strauss & Corbin Glaser 初始編碼 使用分析技術的開放式編碼 以資料為基礎的比較 資料來源:Heath, H., & Cowley, S. (2004). Develop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A comparison of Glaser and Strau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然紮根理論優點是從資料中、非憑空建立中層理論(middle-range theories) 的特性,表示這些理論是可透過日常生活的資料得到驗證,但也僅限於分析有 限範圍內的現象,且在分析的過程中,可以調整抽樣的對象,使資料蒐集的對 象更為正確,以調查對的族群的行為模式,但同時紮根理論的缺點是即代表這 些資訊蒐集及分析的過程中,重複性檢視資料,也是增加研究者的工作負荷。

Charmaz (1990) 社會建構主義的紮根理論認為分類過程不是現實中被動的 出現,而是訓練有素的研究者經由辯證和積極的尋找而得知,並非中立的觀察 者,研究報告更是由資料中所闡明的社會建構而形成的過程與產品。

Charmaz & Belgrave (2007)紮根理論的學者目標是避免使用靜態分析,而從 資料中分析互動歷程,其中為多元化理解人行動的意義,將分析主要以五個層 進行拆分(1)個人對於自己行動的理解、(2)個人對於行動的假設、(3)人對於參與 行動的意圖、(4)行動對其他對象的影響、(5)及其深入影響個人行動和人際關係 相關的結果。

Charmaz (2008) 建構性紮根理論的研究者,將行動視為中心焦點,並將其 視為因為社會性建構的情境和社會結構而產生的現象,關注影響什麼(what)和 如何(how)影響的問題;客觀的紮根理論研究者從特定的研究或歷程中萃取出一 般性的解釋和預測,尤其關注在回答為什麼(why)的問題。

紮根理論的操作流程,參圖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1 Charmaz 的紮根理論的分析方法

資料來源:Charmaz, K. (1990). Discovering’chronic illness: Using grounded theor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0(11), 1161-1172.

相對於傳統的紮根理論關注發生什麼事,Charmaz 的社會建構觀點認為社 會互動中發生的社會現實,與建構在現實之上的社會建構相對重要,其中差 異,參表4。

Glaser 採較開闊的 視角,Charmaz 則 聚焦在特定的社會

(substantial theory)。

傳統與建構主義者 創造理論的方法,

都宣稱理論不是被 發現就是被建構。

評估理論 (evaluating the theory)

發展量化和質化的

Glaser 和 Charmaz 皆同意紮根理論的

資料來源:Berthelsen, C. B. Lindhardt, T., & Frederiksen, K. (2017). A discussion of differences in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and postreflection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within two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

31(2), 413-420.

有別於傳統紮根理論的作法,Charmaz 進一步區分行動本身的情境與社會 建構的意義,並關注如何影響現象及影響何種現象的議題,更關注在行為本身 所代表的意義,使紮根理論演變為建構性的理論性質,讓研究者得以切分是社 會現實本身的影響,或是附加在社會現實以外的附加特性影響其他現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紮根理論採用跨單位個案的分析方式,自開放式編碼的方法,從個案中找 尋類別,旨在透過各個類別中的交互關係,一方面又希望能找到越多元的類別 型態,以推測出能夠概推消費者共通的決策模式,而這些共通性存在的因子,

便是消費者在決策當下最為在乎的因素,而正是消費者行為研究所需的結論。

進行單一個案分析,也能針對因果關係進行分析,但進行跨個案研究,因 數量較多,建立的因果關聯性,相對於僅分析單一個案,跨個案的方法,所得 出的因果分析結論,可以作為代表性的可能性較大,跨個案分析的優點得以顯 現在此。

小結:紮根理論的分析方法具有其系統化的過程,解決質性研究一直被批評 不具共通的分析流程的問題,但為使類別都使源自資料內部反饋的內容,常會在 開放式編碼過程出現重複編碼相近的概念,卻給予不同的命名,在資料整理的過 程,研究者僅觀察類別名稱而進行主軸編碼時,可能會有遺漏掉部分脈絡的現象 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