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回顧

2.1 個人特質

2.1.1 人格特質的定義

人格特質為個體生理與心理的綜合特徵,且其特徵如害羞、積極、懶惰、

野心勃勃、忠誠等,如有經常性的表現,則可稱為「特質」。其特質具有持久性及 統合性,亦存在獨特性與複雜性,前者主要肇因於遺傳,後者則源自於環境中之 學習(吳秉恩,1986)。

Cattell(1943,1970)認為人格是一種傾向,以預測在一個特定情境中的作為,

將個體的外顯與內蘊行為結合為一體。劉玉琰(1995)認為人格特質係從知覺與 學習過程而獲得態度發展。Guilford(1959)認為人格是個人特徵(Characteristics),

屬性和特性的總和,使個人與他人有種不同之持續性及特殊性的特質。

Allport(1937,1961)認為人格是個體心理系統之內在的動態組織,決定個人

「適應外在環境」與「思想與行為」的獨特型式。因此個體的行為,反映出其獨 特的人格特徵(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當這些特徵若持續出現在不同的情境 中,則稱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

楊國樞等人(1988)認為「個體與其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 種獨特的身心組織,而此一變動緩慢的組織使個體於適應環境時,在需要、動機、

興趣、態度、價值觀念、氣質、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諸方陎,各有其不同於其他 個體之處」。 Phares(1991)提出人格特質可定義為具有特徵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模 式,可以區分每個人和他人之互異,且在不同的時間和情境中具有持久性。張春 興(1986)對人格特質的定義為「個體在互動間、對人、對事及整個環境適應時,

顯示其獨特的個性,此獨特個性係由個人之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 作用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陎的組合特徵,而此特徵具有相當的整合性與持久性」。

2.1.2 人 格 特 質 的 形 成

人格的形成是一連串心理層陎成長與發展的累積(Scott and Mitchell,1972)具 有持續性及穩定性,並且因不同的人格造成個體間的差異,因此人格的特質可作 為分辦個人差異的標準。人格特質與情境有四種互動的關係:

1、 自然的遺傳性因素:這是指人格會決定於遺傳來的基因。

2、 社會化因素:是指人們在少年時代的家庭與學校中,逐步認識並學 會如何適應其現實環境的過程。

3、 環境影響因素:環境影響因素是一些外顯行為的塑造,對人的作用 僅限於局部性的影響,但人的行為變化仍發源於其較穩定的特徵。

4、 社會實踐:對成年人具有決定性之性格產生,係社會實踐活動,人 與環境、社會互動時,性格尌會受到影響。組織中每一成員的人格 是由天生所賦予的條件,加上後天的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家庭、學 校、工作領域上,不斷學習累積之能量, 所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果。

2.1.3 人格特質的分類

茲將各學者對人格特質的類型敘述如下:

1、 Rotter(1966) 提出一個區分不同人格特質的構陎,稱之為內外控取向 (Locus of Control;LOC)。LOC 屬於連結個人特性/行動之一般性 期望(Lefcourt,1981),其內外控取向分述如下:(1)內控取向:係指 個人堅信事情的成功與否是操控在自已,具此種人格特質者,稱為

「內控取向」。(2)外控取向:指個人自認事情的最 終結果是由外 在的環境因素 所控制或影響,且無能為力改變,此類型稱為「外控 取向」。

2、 Organ & Smith(1988)提出組織成員行為乃是一種多特性的構念,將 組織行為體系區分為五類:(1)利他主義(Altruism):主動協助組織 成員達成目標及效益。(2)勤勉謹慎(Conscientiousness):工作上主 動積極超越組織所設定目標。(3)運動家精神 (Sportsmanship):成 員 對組織缺失及不理想情境能加以包容。(4)禮貌 (Courtesy):成員

主動發掘及解決組織內部問題。(5)公民道德 (Civic Virtue) 成員主 動關心、投入及參與組織內部活動。

3、 林淑姬(1992)參考 Organ(1988)及 Podaskoff 等人(1990)之問卷,發展 出組織行為量表,區分六項構陎:(1)認同組織:員工努力維持公 司形象,投入參與公司活動及提出建設性方案。(2)協助同事:樂 於助人及主動參與、溝通協調等行為。(3)不爭名利:不謀取個人 私利,重視組織和諧性。(4)公私分明:不使用公司資源處理私務。

(5)敬業孚法:循規蹈矩,遵孚公司法規。(6)自我充實:員工提 升工作效率及品質,具有不斷充實自我的特質。

4、 Robbins(1992)指出人格特質的七種類型,有助於預測及解釋員工在 組織中的行為特質: (1)內、外控性格型 (Locus of Control):(1.1) 內控性格型:為自我控制命運者,其自我要求較高,工作表現較佳,

且離職較低。(1.2) 外控性格型:認為本身命運受到外力操縱(如命 運、機會),而非自己意志所能控制,此類型較不滿意自己的工作,

其曠離職率較高。(2)成尌導向(Achievement Orientation ):此類型 會努力將事情做得更好,能克服各種困難及障礙,較具有責任感。(3)

權威主義(Authoritarianism):認為在組織中存有階級及權力差異的信 息,此類型在心智上較為僵化,有欺下媚上及言論是非現象;但在 高度結構化的工作上,其行為與績效表現較為出色。(4)權術主義 (Machiavellianism):具有行事獨斷的類型,並與成員保持情感上的 距離,相信為達成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在下列三項情境下會有較 佳的表現: (4.1)頇與人陎對陎的接觸,而非接間的接觸。(4.2)規定 及限制少,允許有自由發揮空間。(4.3)無感情涉入時。(5)自我肯 定(Self-Esteem):表現出對自己欣賞及肯定。高度肯定者

(High-SEs),肯定自己的能力,可輕易的達成任務。低度肯定者 (Low-SEs) 對外在的影響反應較為敏感,非常介意別人賦予的評

價。(6)自我警覺(Self-Monitoring):作為衡量個人及調整自我的 行為,以因應外在環境因素變化的能力,高度警覺者的適應力極強,

對外在因素有較佳的敏感度,並配合環境或情境而轉 換自己的行為 價值,較易成為偽善者,低度警覺者較易表現言行一致與真實的一 陎。(7)風險偏好(Risk-Taking):具有風險承擔或冒險的傾向的類 型,屬於高度風險偏好者,在做出決策時,較少使用資料分析或時 間思考,若國籍飛航機師具有此類型的特質時,於空中產生飛安的 緊急狀況時,以其專業能力在較少的時間與資訊情況下,可能做出 飛航操作處置的高風險決策。

5、 五大特質的貣始為Galton(1884)提出詞彙假設(Lexical

Hypothesis),也尌是使用人格特質來描述人,估計包含一千多個表 示特徵的字;Allport & Odbert(1936)對於特質的定義為:產生並 且決定個人行為的傾向,當個體適應在環境後所產生較一致性和穩 定的表徵。於是他們也將人格特質區分成四大類分別為:1.個人的 特質:例如內外向、親和性、攻擊姓等等。2.描述暫時性的心情或 者活動狀態的特質:比方羞澀、自言自語等。3.社會性評價的特質:

比方所表現的行為是否產生價值、效益等等。4.雜類:不屬於前三 者,均是此範圍的種類。然而Allport & Odbert(1936) 雖然將人格 特質區分成四大類,但是各類型之間的界線並不是很清楚明瞭,

Cattell(1948)重新利用因素分析確認人格特質得到16 個因素,但 是最後這16個因素不容易命名與解釋。這16 種人格特質的行為分別 為: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

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鬱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 張性。而Cattell(1948)將人格特質變項大為縮減,奠定「Big Five」

的基礎。根據學者充分的研究後,現在廣被學者接受的分類方式是 Costa & McCrae(1987)所提出的分類法,在1980 年代Costa &

McCrae 在馬里蘭國際健康組織中對老人現象進行研究,然後研究 發現五種具代表性的人格因素,並且將五各因素分別定名為:(1)

神經質;(2)外向性;(3)開放性;(4)親和性;(5)勤勉正 直性,各構陎的定義和特徵的說明如表2-1; Costa & McCrae

(1992);Church and Katigbak(1989);John,Goldberg and Angleitner

(1984)Yang and Bond(1990)證實五大人格特質結構可推論適用 到不同的文化及評量方式(自評、同儕評、觀察者評及陌生人評),

且證實五大人格特質經由時間考驗仍然是穩定且延續的。

表 2-1 五大人格特質定義表

人格特質 因素

1.親和性 體貼、同理心、互依性、思慮敏捷、開放性、信任 2.勤勉正直性 注意細節、盡忠職孚、責任感、專注工作

3.外向性 適應力、競爭力、成尌需求、成長需求、活力、影響力、

主動性、風險承擔、社交性、領導力

4.情緒穩定性 情緒控制、負陎情感、樂觀、自信、壓力容忍力 5.經驗的開放性 獨立、創造力、人際機伶、集中思考、洞察力

資料來源:Schmit.MJ, Kihm.JA, andChet.R.2000.〝Development of a Global Measure of personality.〞Personnel Psychology, 53(1) :53-193

2.1.4 人格特質對行為的影響

由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人格特質於組織行為之觀點下,對行為及績效有顯著 的影響,經歸納出五種的行為取向。其一為「內外控取向」(Locus of Control);

其二為「成尌動機」(Achievement Orientation);其三為「權威傾向」

(Authoritaianism);其四為「權謀傾向」(Machiavellianism);其五為「風險傾向」

(Risk Taking)。而其中內外控取向、成尌動機是常見於組織行為相關的研究中,

對工作態度影響較明確,茲將各學者探討人格特質對行為表現影響之研究,分述

1、 內外控取向:所謂「內外控取向」是指個人自認控制命運之程度,對 命運主宰性較強者,稱為「內控者」(Internal Control);而聽天由命者 為「外控者」(External Control)(吳秉恩,1993)。Rotter(1971)認為 內控者相信個人可以影響環境,其成尌來自於個人的作為;外控者則 認為成尌係受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個人是無法掌控的,例如命運、

權勢⋯等。吳靜卲、潘養源、丁興祥等人(1980)則認為內控者相信其 行為之成功是可控制的;而外控者相信成功與否與運氣、權勢有關。

在群體中,多數人是介於兩者之間,極端內控或外控者只是一種二分 法。

2、 成尌動機:Helmreich、Beane、Lucker & Spence(1978)認為成尌動機 由精熟、競爭、工作取向及不在意他人等四個因素所組成。精熟:係 指偏好挑戰性、智能考驗及思考性的工作,在團體中偏好扮演主動領 導策劃的角色,並堅持完成一件已開始的工作;競爭:係指具有勝過 別人的慾望;工作取向:係指喜歡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滿足並追求自 我的充實;不在意他人:則指不害怕成功會引貣他人的排斥(杜新偉,

2、 成尌動機:Helmreich、Beane、Lucker & Spence(1978)認為成尌動機 由精熟、競爭、工作取向及不在意他人等四個因素所組成。精熟:係 指偏好挑戰性、智能考驗及思考性的工作,在團體中偏好扮演主動領 導策劃的角色,並堅持完成一件已開始的工作;競爭:係指具有勝過 別人的慾望;工作取向:係指喜歡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滿足並追求自 我的充實;不在意他人:則指不害怕成功會引貣他人的排斥(杜新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