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訪談設計與深度訪談分析

第二節 個案深度訪談結果與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個案深度訪談結果與分析

本節根據前述訪談設計之內容,進行個案深度訪談,共訪問 8 個社區林業參 與者,瞭解個案目前執行情況,檢驗是否與自主治理制度設計框架符合,以找出 個案社區林業所面臨的困境,給予後續改進之方向,以下先說明受訪者編碼與簡 介,再呈現個案參與者訪談結果,並觀察未來發展性。

壹、 調查對象基本資料

本研究分別於 2012.5.17、2012.6.14、15、2013.8.14,共進行四次訪談,以下 為個案受訪者的基本資料簡表,如下表19 所示:

【表19】個案受訪者簡表

代碼 單位 受訪者簡介 受訪日期

F1 清水社區 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2012.6.14 F2 清水社區 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2012.6.14 F3 清水社區 男,社區發展協會環保義工組長 2013.8.14 F4 榮生會 男,組織理事長 2012.6.15 F5 榮生會 男,組織總幹事 2013.8.14 F6 榮生會 男,總務 2013.8.14 F7 清水社區 男,當地參與居民 2012.5.17 F8 榮生會 男,當地參與居民 2012.5.17

資料來源:本研究訪談整理 貳、 訪談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以下分別從清晰界定邊界、成本與利益相稱、集體選擇的安排、監督、

分級制裁、衝突解決機制、政府賦予的最低自主權限以及組織分工等面向,進行 深度訪談內容與分析,將作為後續研究之依據,如下所示:

一、 清晰界定邊界

清水社區林業計畫與榮生會社區林業計畫的範圍,則是根據計畫書所載,將 其所提及的執行內容當成社區林業計畫的範圍,此乃因社區林業計畫所欲維護的 資源性質並非單一且具連續性,僅得以重點方式呈現。如受訪幹部分別表明:「清 水社區林業計畫範圍,並非整個社區,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僅能重點執行,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點發展的部分就算是計畫執行的範圍。」(受訪者 F2);「榮生會社區林業因為橫 跨有六個社區的範圍,包含鳳凰、永隆、秀峰、初鄉、清水與瑞田社區組成,其 中清水社區參與者最多也多擔任幹部,兩個關係密切。榮生會屬於流域性的治 理,範圍為清水溝溪中上游部分,包含清水溝跟它兩邊的堤岸,計畫書會提到執 行重點跟範圍。」(受訪者 F4);「計畫書要有清楚的目標、範圍跟執行的內容等,

依照計畫內容來進行資源調查跟復育。」(受訪者 F6)

在計畫書執行範圍內的資源調查與復育成果,清水社區於 99 年~100 年間進 行兩次的「清水社區環境資源調查」計畫,調查轄區內各類物種,像是特殊的蜜 蜂生態、無尾田螺、日月神木等,另外尚有歷史古蹟,如三百年歷史的江夏堂、

陳家古厝與受龍宮,有機會開發生態旅遊。如受訪者表示:「清水社區擁有古蹟 與特殊生態,像是蜜蜂生態、無尾田螺、神木等, 99 年跟 100 年計畫是針對文 化、自然資產進行調查,希望透過計畫來保護當地資產。」(受訪者 F1);「轄區 當中的古厝、受龍宮、江夏堂等,都有上百年歷史。透過社區林業計畫,作一個 完整的資源調查工作,開發休閒生態旅遊。」(受訪者 F3)。透過前兩年的計畫執 行,清水社區發現其社區水域當中有特殊的無尾田螺,進而針對該物種進行調 查,向特種生物保育中心申請觀測儀器與講師指導,其社區林業101 年計畫「清 水社區石頭田濕地暨無尾田螺復育」中,建立石頭田濕地之生態池,於池中進行 無尾田螺生態調查與保育工作,觀察其生態習性,作為計畫重點實施之範圍。個 案的執行成果頗佳,如受訪幹部表示:「資源調查後,受到特種生物中心認定,

無尾田螺是我們這邊的特有種,所以 101 年跟 102 年開始建生態池、清理生態池 附近的石頭田步道,紀錄生態習性跟復育工作。」(受訪者 F2)

而榮生會則在 100 年申請「鹿谷鄉清水溝溪溪流生態調查」計畫,以保育清 水溝溪魚蝦為宗旨,紀錄溪哥、鏈魚與中華爬岩鰍的生態,調查成果頗佳,如受 訪者表示:「榮生會旨在保育清水溝溪魚類,例如溪哥、鏈魚與中華爬岩鰍等,

100 年計畫重點在清水溝溪魚蝦類,現在擴大計畫範圍,包含水資源、薄翅蜻蜓、

台灣欒樹,執行的不錯。」(受訪者 F4)。因此,在 101 年度擴大計畫範圍,持續 觀察生態,並協助水質監測,協助沿岸魚鄉環道的維護,提供當地休閒場域。如 受訪幹部表示:「今年有協助特種生物中心進行水質監測工作。另外,除了護溪 育魚的工作,並配合河川局進行整治河川工作,維護魚鄉環道,待計畫成熟後,

開發生態觀光旅遊。」(受訪者 F5)

關於社區林業參與者與動員情況,個案社區林業計畫並未明確規範參與計畫 的參與者,僅在成果申請書預計的參與人數或計畫合作對象,且無法排除未參與 計畫者進入計畫範圍。參與者除了幹部外,執行過程中,社區居民採自願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無法強制參與,動員方式則透過參與者力量拉攏其他人加入計畫。如下訪談表 示:「計畫書有估計每次參與人數跟主要參與單位,但因未無法強制參與,社區 目前以自願的義工協助為主,由領導幹部帶領這些義工,而專業工作部分則花錢 請人施作,或者是請講師來上課,目前沒有辦法管控與維持參與人數。」(受訪 者 F1);「榮生會於民國六十幾年即創立,成員多具保育觀念,而由清水溝流域 沿岸六個社區的居民自行組成會員制,組織已有一定規模,參加榮生會都是對環 境相當重視的人,有入會制度,不過沒有辦法限制沒有入會的人不要靠近清水溝 溪,也沒有強制每次都要參加活動,成員都是自願的義工。」(受訪者 F4) 關於參與者的資源認同感與在地知識蒐集方面,受訪者表示透過社區林業的 確喚醒社區居民對於周遭環境的認同,進而激起主動保護的力量,進行資源治 理,如受訪者表示:「居民多半是長年生長於此,在地情感深厚,透過計畫的確 是喚起大家保護資源的心,尤其在經歷過多次的天災人禍之後,更加重視環境永 續。」(受訪者 F4);另外,於資源調查過程中,發掘當地耆老們對於在地資源的 瞭解相當豐富,個案受訪者表示期望可以將這些在地知識化成一套知識體系用以 傳承或進行研究,可作為在地資源自主治理之基礎,如受訪者表示:「自然資源 調查過程中,順便訪查當地耆老的在地知識與意見,發掘耆老們保育觀念正確且 對於當地的動植物習性與環境生態等作息熟識,未來將透過計畫統整這些在地知 識,予以研究或傳承。」(受訪者 F3)

綜上所述,目前個案在資源邊界上相對明確,以計畫書載明執行重點,施作 的範圍即資源治理的界線,除了有效治理外,並利於後續的資源監控、計算投入 成本與觀察治理成果;然而,清水社區於參與者界定無法明確界定,而榮生會雖 有入會制度,仍無法排除外來者進入清水溝溪,換言之,社區林業計畫參與者並 未清晰界定也無強制性,亦沒有辦法限制不認同計畫的人進入計畫範圍,坐享計 畫所帶來之效益,而有搭便車的情形,甚至破壞計畫成果,造成遵守計畫的幹部 或義工會被瓜分計畫執行利益。由訪談得知,參與成員對於社區資源產生認同與 情感並擁有在地知識,進而自發性的主動維護資源,可惜目前參與者無法界定的 情況下效果有限,在地認同感的效果有限。

二、 成本與利益相稱

個案具有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歷史古蹟,皆具有保存的意義,包含無尾田 螺、竹林步道與歷史古蹟等,而且鄰近的清水溝溪,亦具有相當多豐富的生態價 值,目前雖遭到破壞,不過若積極維護,仍然可恢復生態平衡狀態,而古蹟亦可 獲得保存,如受訪者表示:「清水社區轄區內有特殊品種-無尾田螺,經過特生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心認證,田螺與當地的環境息息相關,然而近年來環境汙染,數量下降,剛好利 用計畫建生態池來維護田螺的棲地,延續物種。生態池附近的竹林步道(石頭 田),現在也定期都派人去修整,維持步道環境。另外還有百年的古蹟,像是江 夏堂、陳厝,都受到文化局認定具有維護的價值,都很有特色。」(受訪者 F1);

「清水溝溪是當地重要的溪流,保護溪裡面生態資源,則可以維護生態多樣性、

確保水質安全等,應可以維護到其能夠生態永續的狀態。」(受訪者 F4)

個案目前經濟來源主要為茶業與竹木銷售為主,近年來兩者經濟價值不如以 往,導致社區人口外移、老化嚴重,社區缺乏生氣,而想要透過本身條件與社區 林業計畫,轉型為生態旅遊,如受訪者表示:「社區在鹿谷,過去都是以產茶跟 種竹為主,屬於中海拔茶業,但是現在高山茶興起,竹木價格又很低,居民都到 外地討生活,開始沒落,生活出現問題而想要產業轉型,社區附近有好山好水,

好像挺適合發展生態旅遊,把人跟錢帶回社區。」(受訪者 F3)

該社區林業短期目標期望與榮生會生態保育計畫通力合作,加強中上游水土 保持與改善林地利用,首先進行培力課程與社區資源調查工作,復育生態與維護 古蹟;長期目標則期望透過計畫找出社區特色,發展生態教育旅遊,成功的話就 可以將產業轉為林地農用的情況轉為以生態維護為主的生態旅遊,增加當地收 入,達到保育林地的目標,以自主力量治理當地自然資源,提升參與社區林業計 畫之誘因。如受訪者表示:「現階段清水跟榮生會都是生態保育計畫,位置又相 鄰,目前合作維護清水溝溪中上游的水土保持與林地利用,協助水土保持工作,

並監測沿岸的農業、肥料濃度,以免流入清水溝溪中破壞魚蝦生長環境。」(受 訪者 F2、F5);「長期的目標是希望可以找到社區的特色而發展生態旅遊,創造 一些非農業的工作機會,像導覽、住宿或維護等,增加收入來源,希望也可以找

並監測沿岸的農業、肥料濃度,以免流入清水溝溪中破壞魚蝦生長環境。」(受 訪者 F2、F5);「長期的目標是希望可以找到社區的特色而發展生態旅遊,創造 一些非農業的工作機會,像導覽、住宿或維護等,增加收入來源,希望也可以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