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停頓、基頻、時長與歧義句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停頓、基頻、時長與歧義句

歧義句不同的句法結構會使字詞(word)或短語(phrase)間有不同的詞組性 (constituency),而不同的詞組性會造成界限強度的不同。許多研究都證實,聽者 可以利用音節時長和基頻範圍來決定較強界限位置。Beach(1991)想探討聽者是如 何使用線索來辨認句法結構。他使用花園路徑句型(garden-path),操控句中標的 界限後的字詞時長和基頻。結果顯示,如果標的界限後字詞具有較短時長以及較 小的跨界限基頻範圍,則聽者會將該字詞判斷為動詞後的受詞。舉例來說,若受 試者聽到的「Jay believed the gossip…」在動詞「believed」和名詞「the gossip」間 的基頻範圍值較小且動詞的時長較短,則受試者會認為「the gossip」是受詞而在 其後接「right away」。相對的,如果「the gossip」具有較長時長以及較大的跨界 限基頻範圍,聽者就會將其判斷為句中子句的主詞,將「wasn’t true」接在「the gossip」之後。這代表聽者會運用時長和基頻變化來判斷界限強度,也就是句法 結構。

Nagel, Shapiro, Tuller, & Nawy(1996)認為即使知道聲學線索對判斷句意有幫

助,但聲學線索在真實對話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卻不是很明確,他們找了一位發 音人唸出12組歧義句,例句如下:

(1a) The company owner promised # the wage increase to the workers.

(1b) The company owner promised # the wage increase would be substantial.

分析產生句子的聲學線索,結果發現動詞後接子句時,如(1b),動詞「promised」

的時長會比較長,且動詞與後面名詞「the wage」的基頻曲線會有比較明顯的下 降與再上升。這兩種不同的基頻曲線如圖2.1和2.2所示。

圖2.1 句子(1a)的跨界限基頻曲線 (Nagel, Shapiro, Tuller, & Nawy, 1996)

圖2.2 句子(1b)的跨界限基頻曲線 (Nagel, Shapiro, Tuller, & Nawy, 1996)

確認了不同結構的句子具有不同聲學特徵,Nagel等人使用產生實驗中的12 組歧義句中的10組作為語料,將句子從動詞(如「promised」)與名詞(如「the wage」)

間切成兩部分,進行感知實驗,以探討時長和停頓是否會影響聽者理解句子的過

程。以句子(1)為例,他們將(1a)的前半段「The company owner promised」與(1b)的 後半段「the wage increase would be substantial」配合在一起,或是將(1b)的前半段

「The company owner promised」與(1a)的後半段「the wage increase to the workers」

配合在一起,讓聽者只聽到「The company owner promised the wage increase」,想 知道聽者聽到這樣的句子,是否會增加句子解讀的錯誤率。28位受試者參與此實 驗,得到的結果證實,這些合成的句子如「(1a)+(1b)」或「(1b)+(1a)」,的確 會增加解讀錯誤率以及解讀所需的時間。這代表聲學線索與句法結構之間有固定 關係,聲學線索是聽者辨別界限的有利工具。當此聲學線索與句法結構間的固定 關係被破壞,便會混淆聽者,而增加聽者解讀句子的難度。

Carlson, Clifton, Jr., & Frazier(2001)在其探討韻律界限位置、強度是否影響句 子解讀的文章中,找了一位受過語音訓練的發音人來唸16句歧義句與38句普通句 子,這16句歧義句是因介詞或副詞片語的修飾範圍不同而形成歧義。例子如(2),

「#」為標的界限所在位置:

(2a) Susie learned that Bill telephoned # after John visited. (high attachment) (2b) Susie learned that Bill telephoned # after John visited. (low attachment)

在(2a)中「after John visited」修飾第一個動詞「learned」,所以介詞片語「after John visited」是「high attachment」,與前面動詞「telephoned」間的界限較強。在 (2b)中「after John visited」修飾第二個動詞「telephoned」,所以介詞片語「after John

visited」是「low attachment」,與前面動詞「telephoned」間的界限較弱。分析發 音人所產生的句子發現,(2a)中的動詞「telephoned」平均時長為530毫秒,停頓時 長為402毫秒;(2b)中的動詞「telephoned」平均時長為512毫秒,停頓時長為373 毫秒。(2a)中的動詞「telephoned」最低基頻為176Hz,後面名詞「John」的最高基 頻為243Hz;(2b)中的動詞「telephoned」最低基頻為196Hz,後面名詞「John」的 最高基頻為233Hz。這表示句法結構的不同會造成界限強度的不同,而界限強度 的不同會反映在界限前音節時長、停頓現象的有無、以及界限週圍音節的基頻上。

Snedekera和Trueswell(2002)想找出說話者如何使用韻律線索來區分句法歧義 句的不同句意。他們找了32組受試者參與此實驗,一位說話者與一位聽者為一 組,使用16句因介詞修飾範圍不同而產生歧義的歧義句。實驗引導人會給說話者 看一句歧義句,並使用玩具做出示意動作,讓說話者了解該歧義句在此的句意。

說話者的任務是要對聽者說出這句歧義句,使聽者理解句意並能夠運用手邊的玩 具作出相同動作,而聽者的任務是要在聽到歧義句後使用玩具作出能夠詮釋句意 的動作。舉例來說,實驗引導者提供的歧義句為「Tap the frog with the flower」,

若實驗引導者用花輕拍青蛙,代表這句話的意思是「Tap the frog by using the flower」,「with the flower」在此修飾的是動詞片語(VP-attachment);若實驗引導 者將一隻手拿花朵的青蛙貼在自己手上,代表這句話的意思是「Tap the frog that has the flower」,「with the flower」在此修飾的是名詞片語(NP-attachment)。在句 法結構上,「frog」和「with」之間的界限是修飾動詞片語時會比修飾名詞片語

強。將說話者說出的歧義句進行聲學分析,發現當介詞片語修飾動詞片語時,有 68%的句子其第一個名詞(例子的「frog」)的時長會延長,且第一個名詞與「with」

之間的停頓時長會增加。這個現象證明聲學線索可以反映句法結構:當介詞片語 修飾動詞片語時較強界限會落在第一個名詞與介詞之間(「frog」和「with」),當 介詞片語修飾名詞片語時則第一個名詞與介詞之間的界限較弱,而不會有音節時 長延長與停頓現象。

另一個相關實驗是Anderson & Carlson(2010)所設計的實驗。Anderson等人想知 道發音人是否會運用聲學線索來區分句法結構不同的歧義句,因此找了找了24 位發音人唸出20組類似(3)的歧義句,「#」為標的界限所在位置:

(3a) The jury believed # the defendant without any hesitation. (Object) (3b) The jury believed # the defendant had committed the crime. (Clause)

(3a)中「the defendant」屬於前面動詞「believed」的受詞,但在(3b)中,「the defendant」

屬於後面動詞「had」的主詞,因此(3a)的標的界限強度會比(3b)的標的界線強度 還弱。Anderson & Carlson 想證實由於句法結構的不同,造成標的界限強度不同,

而使兩句中的「believed」和「the defendant」會有不同的聲學線索。結果發現在 時長上,(3b)的標的界限前動詞「believed」會比(3a)的動詞「believed」還長,(3b) 的標的界限後名詞「the defendant」會比(3a)的名詞「the defendant」還短。在基頻

上,(3b)的標的界限前動詞「believed」會比(3a)的動詞「believed」還低,(3b)的標 的界限後名詞「the defendant」會比(3a)的名詞「the defendant」還高。這代表時長 和基頻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界限強度:界限強度較強,界限前音節時長會較長,

界限後音節時長會較短,且界限前音節基頻會降低,界限後音節基頻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