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

之相關性及第四節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

第一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 一、健康促進之涵義

傳統的健康觀認為「長壽」就是「健康」,但於現代,則應強調「高 品質」的生活內涵。健康是一種生活方式,以實行目標為導向的行為,

完成自我照顧,達到自我實現,且能調整自我以適應外界環境,並與其 和諧相處,維持自我統合,皆與個人過去生活經驗及社會文化脈動息息 相關(Pender,1987;劉淑娟,1995)。

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與公共衛生的積極推動,社會大眾對健康需求 的層次亦不斷提高,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質必須靠健康促進的推行(江東 亮、余玉眉,1994)。生活型態是一個人特殊的生活習慣,而生活習慣將 影響個人的健康,可以是正向,亦可以是負向的,而健康促進的意涵在 執行正向的生活型態。健康促進著重於正向的健康(positive health),也就 是一個人對自己有信心,同時體力充沛又有朝氣,強調增進安寧幸福與 生命的品質,而非生命的量(李蘭,1988)。健康促進的概念提供了人們提

升健康之構想,其目標不只是疾病的預防,更積極且全面地促進自我健 康,進而達提昇生活品質的目的。Pender(1987)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 生活型態(healthy lifestyle)的互補要素,個人生活型態的健康促進部分是 正向的生活方式,它引導個人體認其自身具有高度的健康潛能,追求這 種生活方式是因它足以令人感到生活滿足及愉悅,而不僅僅期望避免疾 病的發生。

傳統流行病學將疾病預防(illness prevention)分成三個層次,初級、次 級及三級(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而只有初級預防才是真正的預 防。初級預防又分為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和預防疾病(diseasepreve ntion)或稱為特殊保護(specific protection)。健康促進是屬於初級預防,是 疾病易感期的預防工作(陳建仁,1983),指在疾病或身體功能損傷前,

實行促進個人健康或針對某一疾病採取特殊保護的方法。王秀紅(2000) 指出,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不同,在於健康促進非以疾病或特殊健康 問題為導向,而是積極拓展健康潛能,使個人功能發揮至最佳狀態,疾 病預防卻是在阻止或降低特殊健康問題對個人健康造成之傷害。

各國的衛生組織和專家學者針對「健康促進」陸續提出不同的定義。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定義健康促進是結合衛生教育與相關的組織、

政治、經濟介入,促使行為、環境改變,以增進或保護健康(姜逸群、黃 雅文,1991)。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促進為:「使人們更能掌握

健康的決定因素及增進健康的過程。」1986年渥太華(Ottawa)憲章,

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使人增加對健康的控制與改善健康的過程。」(黃 淑貞、伍連女、張桂禎,1998)。O’Donnell(1986)的定義則為:「健康 促進是協助人們改善生活型態,以朝向最佳狀態的一種科學與藝術」。

Pender(1987)指出,健康促進不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定預防,健康 促進行為具有朝正向成長與改變的實行導向(actualizing tendency),是擴 展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approach behavior),即是引導個人維護或增進健 康、自我實現和幸福美滿的肯定態度,而預防疾病或避免健康問題的行 為。美國衛生暨福利部(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在 2000年「健康國民」一文中,將健康促進定義為幫助個人在生活方式上 做合適的選擇,進而達到預防慢性病的目標。

健康促進應開始於人們基本上還是很健康時,即設法尋求發展社區 和個人策略,以協助人們採行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黃松 元,1993)。健康促進是結合健康教育與組織、政治、經濟、法律和環 境等多種因素於一體的整合性介入設計,以增加人們對健康的控制,發 揮其健康潛能,達到提昇健康品質的目的(晏涵文,2002)。

根據上述文獻,健康促進即是結合衛生教育與相關的組織、政治、

經濟介入,促使行為、環境的改變,以增進健康;使人們增加對健康的 控制與改善健康的過程,以提昇生活品質。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健康促進是21世紀全球重視的健康議題,健康促進的概念揭示於世 界衛生組織在蘇俄聯邦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所發表的宣言:「全民健康 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且應於公元二千年以前達全民均健之目標」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強調個人與群體都有維護和促進健康 的責任與義務(引自李蘭,1999)。

數十年來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已逐漸轉型,2010年台灣地區十大死亡 原因前五名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 等非傳染性疾病(行政院衛生署,2011),這些死因與個人的生活型態 有密不可分之關係。依據1974年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Marc Lalonde 所提出的報告,影響人類健康因素分別為:醫療保健體系、生物因素、

環境及生活型態,其中以生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最大,約佔50%(Lalonde, 1974)。Walker,Sechrist,&Pender,(1987)在健康促進研究文中,將「生活型 態」定義為個人可控制的所有行為,包括影響個人健康的危險行為,及 每天日常生活中會對健康可能造成傷害的任何行為。健康促進行為包括 規律性運動、休閒活動、休息、適當營養、壓力減少活動、及發展社會 支持系統(Palank,1991)。

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生活型態的要素,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中的健康 促進行為可視為正向的生活方式,引導個人體認其自身具有高度的健康

潛能(Walker等,1987)。個人為達成維護或提昇健康層次,及自我實現和 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的多層面之行為與知覺(Pender,2002)。健康促進行 為包含適當營養、運動休閒、壓力處理、健康責任、發展社會支特系統 及自我實現等(Pender,2002;Palank,1991)。

Travis(1977)首先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責任、飲食認知、

壓力處理及體適能等。Walker等(1987),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個 人為維持或促進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實現與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面 之認知和自發性行為,包括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處理、健康責任、

適當營養與運動」。之後Walker等人(1995)又將其修正為靈性成長(spiritural growth)、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

營養(nutrition)、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 ships)和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等六類健康行為。

Pender(1982)發展出「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量表」(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 Assessment, LHHA),Walker等人於1987年修訂此量表,完成一份「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共48 題,包含六個層面。此量表主要係以提升健康行為導向的正向健康行為 作為測量,不包括預防疾病的行為,共包括六個分量表,分別為營養、

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支持、運動及壓力處理等六層面的健康行為。

此量表在國內外廣受許多研究者使用,以探討不同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Duffy,1993; Pender, 1996; Pender,Walker, Sechrist,&Frank-St romborg, 1990;Walker, Volkan, Sechrist, & Pender, 1988;林女理,2002;

陳美燕、廖張京棣,1995;黃毓華、邱啟潤,1996;蕭順蘭,2002),

六大層面分述如下:

(一)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包 含有親密的人際關係、與人討論自己的問題、花時間與親密的朋友相處 等。

(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指個體的能力及潛能發揮到最 大的程度,包含生活有目的、欣賞自己、朝向積極的方向成長等。

(三)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指人在面對壓力時能運用放鬆 技巧,使各器官系統安定,包含能放鬆自己、運用減壓法等。

(四)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指個體會注意自己的健康和 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包含能注意自己的健康、與醫護專業人員 討論健康問題、參與健康照顧課程等。

(五)運動行為(exercise):指從事運動與休閒活動,包含每週至少 運動三次、做伸展操等。

(六)營養(nutrition):指日常飲食型態和對食物的選擇,包含每 天吃早餐、三餐時間和量都正常、食用含纖維質的食物等。

綜上所述,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個人為維護或提昇健康層次及自我

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面的認知與自發性行為。個人以健康促進為 導向,為達更健康狀態所積極主動之行為模式,而不只是預防性的行為,

評估的內容包含適當的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維持人際支持、規 律性的運動及壓力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