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針對研究目的,在參考相關文獻及彙整專家學者所提供之意見後,

設計出包含以下內容之問卷用來收集資料。問卷內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個人背景變項

藉以收集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身 體質量指數(BMI)、工作年資及職位等項。

(一)性別:分為男性、女性。

(二)年齡:以出生年月來計算年齡。

(三)婚姻狀況:分為未婚、已婚、失婚(離婚、喪偶等)、其他。

(四)身體質量指數(BMI):以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2)之定義,BMI<18.5kg/m2

「體重過輕」;BMI18.5~24kg/m2為「健康體重」;BMI24~27kg/m2為「體 重過重」;BMI≧27kg/m2為「肥胖」。

(五)工作年資:以實際工作之累計年資為準。

(六)職位:分為主管、非主管。

二、自覺健康狀況量表

1970年美國為研究不同健康保險體系對健康狀態等方面所造成之影 響,發展出用來評量健康及醫療結果之測量工具。起初,受訪民眾反應 冗長的健康調查會降低填答的意願,甚至,有些受訪民眾更直接拒絕調

查。因此,為有效的進行健康狀態之評量且能持續追蹤,於是發展出5分 鐘內即可使用電話訪查完成的健康調查量表,結果此策略深得受訪民眾 之認同與支持。量表內容經持續不斷修改,從18項題目,增加至20項,

再參考使用經驗與代表各概念的幅度與測量深度,最終於1990年

發展出36項題目之Short Form-36(SF-36)健康調查量表(Ware, Snow, Kosinski,

& Gandek, 1993)。

SF-36健康量表始於美國RAND公司的健康保險實驗研究(Health Insurance Experiment, HIE),SF-36是一個多項目且簡短的健康調查量 表,量表有36項題目,內容包含八大健康概念(concept),分別為生理功能 (physical functioning) 、因生理功能問題而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身體疼痛(bodily pain)、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

活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因情緒問題而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Ware et al., 1993)。

SF-36健康量表已被證實是適用於一般大眾的通用性(generic)健康量 表,而並不只侷限於特定的年齡、疾病、或治療族群。由於此量表簡短 且具有良好之信效度,因此,已有40個以上之國家將此量表翻譯成各國 語言的版本(Ware et al., 2000),包含臺灣、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

荷蘭、比利時、丹麥等。

SF-36臺灣版的翻譯工作於1996年由藍忠孚、吳淑瓊、盧瑞芬、李卓 倫、紀駿輝、劉文良等多位學者共同參與完成。研究者函請原創者授權 國內學者授予同意使用,取其中「一般自覺健康狀況」次量表五題,再 參考一些研究文獻的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內容皆包含目前與前一年的健康 相比(Muhlenkamp & Sayles, 1986;宋素真,1998),故本量表再加上「自 覺健康狀況改變情況」一題,共六題來瞭解研究對象自覺健康狀況的情 形。量表採Likert Scale五點量尺計分,第1、2、4、6題是反向題,總分為 6至30分。分數愈高,表示自覺健康狀況愈佳。測量內容包含下列六項:

(一)目前的健康狀況:指個體對於目前健康的看法。

(二)身體健康狀況改變情形:指個體認為和一年前作比較,自己目 前健康狀況的情形。

(三)罹患疾病的情形:指個體對於和別人作比較,自己易生病的看 法。

(四)同儕間的健康狀況:指個體和同年齡的人做比較,對自己健康 狀況的看法。

(五)健康狀況欠佳的預期:指個體對於自己的健康會愈來愈壞的看 法。

(六)健康狀況良好的情形:指個體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良好的看法。

本量表被運用在國內研究中,各研究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整理如

表3-2。

表3-2 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研究者(年份) 研究對象 Cronbach's α值

宋素真(1998) 高雄市某醫學中心護士及護理師 .83

賴瓊儀(2002) 台北市北投區40~55歲中年人 .79

蕭順蘭(2002) 台北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 .80

鄭淑芬(2004) 桃園縣高中職三年級學生 .80

林思嫻(2005) 宜蘭縣高中(職)教師 .82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本量表採用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廖張京隸

(1997)以Walker和Pender等人發展出的「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評量表」

(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函請其同意使用。Walker和Pender 等人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內 容包括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健康責任(Health-responsibility)、

運動行為(Exercise)、營養(Nutrition)、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 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共48題,此量表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47.1%的變異量,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為.92,而生活型 態六層面則為.70-.90,二週後再測信度為.93,生活型態六層面為.80

-.90(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

Walker和Pender等人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由陳美燕等人(1997)經中文化及修訂調整後之題目 為四十題,對桃園及台北地區18-65歲之920名民眾測試,量表獲得結果 共可解釋48.19%的變異量,其總量表信度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為.92,而各要素則為.69-.84,此量表是以Likert Scale四點計分法,分為

(0)從不、(1)有時、(2)經常、(3)總是,分別予以0-3分,總量 表得分最高120分,最低為0分。得分愈高者,表示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愈正向。此量表之內容與題數說明如下:

(一)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分量表

共有6題(第22~27題),係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包括樂於和親 近的人保持聯絡、維持實質及有用的人際關係、和親密的朋友在一起、

對別人表現關心、愛心和溫暖、和我所關心的人保持聯絡、和親近的人 討論個人問題及關心的事件。

(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分量表

共有8題(第14~21題),包含欣賞自己、對生命充滿信心及樂觀、

覺得自己是朝向積極的方向成長與改變、知道我自己的優缺點所在、知 道生命中哪些是重要的、重視自己的成就、每天都是充滿樂趣及挑戰的 及覺得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

(三)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分量表

共有9題(第32~40題),包含每天找一些時間放鬆自己、每天有15-20

分鐘的時間練習放鬆或冥想、知道生活中壓力來源、我注意控制體重、

我會注意自己不愉快的情緒、每天睡眠6-8小時、有計畫的安排作息時間、

對不合理的要求我會恰當反應及閱讀有關健康促進的雜誌。

(四)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分量表

共有8題(第6~13題),包括能檢查膽固醇並知道結果、量血壓並知 道結果、和合格的專業醫護人員討論健康照護相關事項、至少每月一次 觀察自己身體有無改變或異狀、參加個人健康照護方面的教育課程、只 要知道食物含防腐劑或其他添加物就不吃、做運動時會測自己的脈搏及 看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成分。

(五)運動行為(Exercise)分量表

共有4題(第28~31題),係指從事運動與休閒的活動等,如作伸展 操每週至少三次、每週三次劇烈運動、參加有人指導的運動課程及參加 娛樂性質的運動。

(六)營養(Nutrition)分量表

共5題(第1~5題),包含吃早餐、每日三餐時間和量都正常、飲食 有富纖維的食物、每日喝水1500cc、每日吃含有5大類食物。

此量表被國內多項研究所運用,其信度、效度均非常良好,被應用 在國內各研究之內部一致性信度整理如表3-3 。

表3-3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原量表與中文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研究者(年份) 研究對象 總量表 次量表

Walke等人(1987) 美國中西部的社區民眾 .92 .97-.90 蕭順蘭(2002) 227名台北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 .93 .68-.89

施惠雯(2002) 823名某國立大學之學生 .79 .74-.79

鄭淑芬(2004) 桃園地區612名高中職學生 .91 .68-.89 許芳朝(2008) 457名台南市國小學童母親 .93 .72-.90

四、問卷信度

由表3-4可以看出,以上的各量表在本研究之預試或正式施測時,問 卷中之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各項分量表之Cronbach’s α 值亦均在.73〜.92之間,表示有很高的內部一致性。

表3-4 本研究之問卷信度分析

項 目 預試之Cronbach’s α值 正式施測之Cronbach’s α值

自覺健康狀況 .60 .77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 .95 .92

人際支持 .88 .85

自我實現 .92 .88

壓力處理 .80 .77

健康責任 .90 .85

運動行為 .82 .78

營養 .84 .73

註:預試 n=50;正試施測 n=482

第四節 研究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