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一、 健康促進

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召開第一屆以健康促進為主題的國際會 議,在會議中發表「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的五大健康促進行動綱 領為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 Healthy Public Policy)、創造支持

17

性的環境(Create Supportive Environments)、強化社區行動力

(Strengthen Community Actions)、發展個人技能(Develop Personal Skills),以及轉變健康服務的方向(Reorient Health Services);並 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使人們能增加控制和改善健康的過程(Health promotion is the process of enabling people to increase control over, and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Pender(1987)認為健康是個人生活的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應包含 健康保護(healthy protection)和健康促進(healthy promotion)兩種行為,

前者指的是去除危險及預防的行為,後者指的是個人自發性的行動 模式,以維持及增進其自我實現、充實感,心理健康,亦即個人用 來維持或增加安寧幸福,以達到自我實現及個人成尌所採用的所有 行為稱之,如規律運動、適當的營養、減輕壓力等。

Green &Kreuter(1999)指出健康促進是「結合了教育和環境的 支持,以促進有益於健康的行動和狀態;這是使人們能增加控制他 們健康的決定因素」(Health promo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s for actions and condition of living conducive to health)。健康促進是積極的增加人們的安適以及 實現人們健康的潛能(Pender, 1996),也是使個人、家庭、團體和 社區在他們的任何需求或發展階段中達到健康和安適的完美狀態

18

(Simnett, 1995),健康促進的目的在於加強人們增進個人健康的能 力或是健康的潛能(江東亮、余玉眉,1994)。

健康促進包含了健康教育和健康資訊、預防性的醫療測量、健 康的公共政策、健康和安全的環境,以及社區和組織健康的發展等

(Simnett, 1995),也包含了預防(prevention)、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和健康保護(health protection)(Butler, 2001)。健康促 進的場所涵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包括健康城市、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醫院和健康職場(Davies & MacDonald, 1998)。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經常被混用,健康促進並非以疾病或特殊 健康問題為導向,而疾病預防則是避免生病的狀況發生(黃毓華、

邱啟潤,1996)。「預防」是指人們採取行動以降低或除去特定的 危險因子;「促進」則是健康的人更努力的增進自己的健康,「促 進」的層次是超乎預防之上的(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1997)。

健康促進是在尋求正向的健康潛能,疾病預防則是在阻止或降低疾 病和特殊健康問題對個人健康的影響(王秀紅,2000)。

健康的概念不僅是負面的疾病或死亡,更有積極的健康和最佳 的安適狀態,健康是可以改變的連續量。因此,如何使健康更加的 健康便是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健康促進工作(黃雅文、姜逸群,1995)。

19

姜逸群(2006)指出公共衛生的使命,是在促使人們活得更長久、

更健康,而健康促進則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

黃松元(2000)指出健康促進主要工作重點,包括吸菸、喝酒、

藥物濫用、營養、駕駛行為、運動、性教育、家庭發展、危險因子 的處理、心理壓力調適、適應能力、自尊心的增強以及安全生活等。

另外,健康促進活動可以使正在從事危險行為或增加自己負面健康 的健康人,能改變其行為並維持健康及安適的行為(江麗玉等譯,

2004)。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泰國曼谷所召開的第六屆健康促進國 際研討會中,發表了「曼谷健康促進憲章」,其中也指出了健康促 進是公共衛生的基本功能,有助於發展傳染病、非傳染病及其他健 康威脅的衛生工作。

綜合上述健康促進的概念與定義,可以看出健康促進是促使人 們願意主動的控制並改善自己的健康,健康促進是超乎預防之上的,

並且需要健康政策、環境、社區、經濟等各方面的支持。此外,健 康促進是在人們還很健康的時候,發展社區和個人的策略,以協助 人們採行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型態。因此,健康促進著重的是正 面的健康(positive health)(邱清華等,1999)。健康促進也是一

20

個包含知識、態度和健康行為的複雜網絡(Kulbok & Baldwin, 1992)。

二、 生活型態 (Life style)

生活型態的觀念,最早源自於心理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的領域,

但對於生活型態的解釋,則常因研究目的及方法的不同,而有不一 致的情況,且許多文獻及學者將生活型態以「健康行為(health behavior)」代替之,為考量一致性,本文全部以「生活型態」稱之。

心理學者是以人格特質的描述來研究生活型態,並說明生活型態是 指不同個體在尋求高人一等的過程中,突顯出其特有行為模式;社 會學者認為生活型態是不同社會群體所表現出之特有行為,包括衣 著、言談、思想…等,而這些會形成群體之特質,其中,生活型態 是個人與社會環境及次文化不斷交互作用下之產物。

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Marc Lalonde 於1974年提出影響人類健康 的因素有四:(一)健康照護體系(Health care organization)。(二)

人類生物學因素(Human biology)。(三)環境(Environment)。

(四)生活型態(Life style),其中生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而 Alan Dever依此四因素分析美國1974∼1976年的死亡原因,結果發現 生活型態所佔之比率最高,佔43%(Dever,1976);我國的林瑞雄

21

教授亦依此分類統計台灣的數值各為:健康照護體系約佔19.4%、人 類生物學因素約佔25.2%、環境因素約佔19.4%、生活型態方式約佔 45.5%(林瑞雄、李龍騰、劉嘉年,1995),由上述研究知道我國生 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約佔了二分之一,由此證明了國人的生活型態 對健康狀況其影響非常深遠。

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定義生活型態為個人可以控制 的所有行為,其中包括生活中對健康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世界衛 生組織(1998)將生活型態(對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定義為「具 有同一型態的生活,並受到個人人格特質、社會的影響、社經因素,

以及居住環境的條件相互影響」。此外,將生活方式歸納為較廣義 的說法是「與健康有關的行為」(health-related behavior)或「健康 的生活方式」(healthy life style)(丁志音,1988)。

生活型態不只是個人的責任,也和其社會文化背景有關

(Palank,1991)。尹祚芊(2000)認為生活型態是指生活作息、習 慣、嗜好(飲食、喝酒、吸菸、嚼檳榔)、是否規律運動、充足睡 眠以及均衡飲食等,生活型態是人們基本的日常生活狀況,與健康 有著密切的相關。

Dever(1976)指出與生活型態有關的危險行為包括飲食過量、

22

膽固醇的攝取、酒精成癮、飲酒、吸菸、藥物依賴以及成藥的使用、

過量的糖份攝取等。而Pender(1996)指出個人的生活型態和選擇會 影響其健康,包括身體活動和體適能、營養、吸菸、酒精和其他藥 物的使用、家庭計畫、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暴力和不當的行為,

以及教育和社區的計畫。

綜合上述生活型態的概念與定義,可以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生活型態;部落或群體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個人的健康會因不同的 生活型態而不盡相同(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1997)。

三、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在健康範疇裡,生活型態被定義為一個人可以控制的所有行為,

包括影響個人健康的危險行動,以及每天的生活常規,但卻會對健 康狀態造成傷害的任意行為(Walker,Sechrist, & Pender, 1987);在 公共衛生領域中,生活型態被定義為,在病因論的導向下易辨別及 測量的危險因子,而較廣泛的說法是指「與健康有關之行為」或「健 康的生活型態」,「與健康有關之行為」,其概念來自於Kasl and Cobb

(1966)對健康行為所下的定義,將之分為三大類:

(一)健康行為(Health Behavior):如健康檢查、預防注射、運動、

飲食(營養)、戒煙及繫安全帶。其中健康行為又可分為兩

23

種:健康檢查發現個人的健康問題及個人為了促進和維持健 康所採取的行為,例如運動或節食等。

(二)疾病行為(Illness Behavior):如尋求醫療照護。

(三)疾病角色行為(Sick Role Behavior):如遵從醫囑服藥、特殊 飲食或運動。

1971年Belloc & Breslow等人在美國加州Alameda County所做的 世代追蹤研究,將生活型態界定為七種每天與健康有關的行為習慣:

(一)不吸菸。(二)不過度飲酒。(三)適當之睡眠。(四)適 度之運動。(五)體重控制。(六)不吃零食。(七)吃早餐。

Harris 及Guten(1979)則將生活型態分成五類:(一)健康習 慣:充足睡眠、鬆弛、對飲食提高警覺、避免過度勞累⋯等。(二)

安全行為:繫安全帶或其他防備裝置。(三)預防性健康照護:如 健康檢查、口腔檢查。(四)避免環境中的危害:如污染及犯罪。

(五)避免有害物質:如煙及酒;而國內學者將生活型態定義為:

可能影響個人健康狀況的各種衛生習慣或健康行為(丁志音、江東 亮,1996)。

Palank(1991)指出,健康的價值或健康的重要性對個人來說,

是在於其健康促進行為的實行與維持。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24

(1987)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為達成維護或提升健康層 次、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多層面行動與知覺,並提出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包含了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支持,以 及壓力處理等六個層面。其內涵如下:

(一)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個人能力極大的發揮,包括對生命樂觀、喜歡自己、生 活有目的、感到快樂,以及正向成長等。

(二) 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

關心自己的健康、承擔健康的責任、接受健康的教育並 在需要時向專業人員求助,包括適時的求醫、監測血壓及膽 固醇、討論關於健康的事、閱讀健康相關書籍等。

(三) 運動(Exercise):

規律的運動,包括伸展運動、每週三次重度運動、休閒 活動,以及脈搏的監測等。

(四) 營養(Nutrition):

關心飲食的樣式和食物的選擇,包括吃早餐、每天吃三 餐、食物中不含防腐劑、閱讀食物標籤、粗糙食物/纖維的攝 取等。

25

(五) 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

親近和親密的行為,包括能與他人討論問題、經常讚美

親近和親密的行為,包括能與他人討論問題、經常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