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成六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 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

第六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近年來台灣地區經濟繁榮、醫藥衛生進步、生活水準提高、國人 平均壽命延長,進而改變了國人的生活與疾病型態,從早年農業時 代以傳染性疾病為主的死亡原因,到現在已逐漸轉變為慢性疾病及 非傳染性疾病。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資料,台灣前十大死因慢 性疾病佔有一半以上,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 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徵候群及腎病變死亡 等(行政院衛生署,2009),其共同的危險因子為肥胖、血壓異常、血 脂異常與血醣異常等。

1974年,加拿大衛生暨福利部長Lalonde在「加拿大人的健康新 展望」(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中指出,影響 健康的四大要素包括人類生物學、環境、生活型態及健康照護體系

(Lalonde, 1974)。而後Dever(1976)提出影響疾病死亡率的因素,

其中生活型態佔43%、人類生物學佔27%、環境佔19%、健康照護

2

體系佔11%。此報告書指出造成慢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並非健康照 護體系,而是個人的生活型態。

根據2010年行政院衛生署「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計畫」

研究調查2005-2008的台灣民眾其結果顯示,男性代謝症候群之盛行 率由19-30歲的8.2%,隨年齡上升至65歲以上年齡層之44.5%。女性 19-30歲的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2.2%,至65歲以上的年齡層有 57.3%之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無論是男性或女性,於45-65歲年齡 層,代謝症候群之盛行率均約3成左右(行政院衛生署,2010)。另外 根據西方國家的研究,在較工業化的城市中,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比 率約35%-40%(Echahidi, Mohty et al., 2007)。

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 阿拉木圖(Alma-Ata)召開國際基層醫療照護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中,重申健康是人類的基本權利,

人們有權利及責任參與個人的健康照護計畫,會議中提出了「公元 2000年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 in the Year 2000)的目標,並指出 基層醫療照護在健康促進上的重要性。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加拿 大渥太華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健康促進大會上通過了渥太華宣言,其 中包括健康促進的目的在於達到人人健康與促進群體健康。2005年

3

世界衛生組織在泰國曼谷召開第六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此次大會 強調健康促進的落實,並希望人們能增加控制自身的健康及其影響 因素的過程,進而提升他們的健康。

因此,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人的疾病型態已逐漸轉變成慢性 病的類型,而各種慢性病的發生率及致死率,其成因除了家族遺傳 外,最重要的還有個人平時生活及飲食型態。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優 渥,一般人吃好喝好,但卻缺乏時間進行健康促進活動,再加上生 活壓力與日遽增,鮮少有合適的抒發管道,而健檢族群是一群關心 自身健康的人們,該如何從健檢族群當中發現其個人之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是否偏頗,並於得知檢查結果時,醫療從業人員能針對其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不足之處予以告知,並提醒密切注意,期待建立正 確的健康概念,落實並持續健康促進行為,待養成習慣後,使之成 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健檢族群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於健康的重 要性,尌不容小覷了。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