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價值取向與課程決定

本節先說明課程決定的意義,其次是體育教師價值取向與課程決定的 關係,最後則探討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暨課程決定的研究法:

一、 課程決定的意義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內容。其內容是有關學習經驗的安 排,包括生活、知識、態度、及價值各方面題材所組成,這些內容源自社 會文化,經篩選後放入教育系統中傳遞給下一代。國內學者黃政傑(1985)

指出,課程不但是教學計畫、教學目標與教材,課程也是學生在學校指導 下所獲得的所有經驗。整個課程發展的歷程中必須交織著作決定的情境,

而其課程決定的品質影響學校教育的成敗,課程發展就是一連串課程決定 所形成的,因此每個課程決定都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出高品 質的課程。研究者將課程決定的意義歸納與整理於表 2-3-1:

表 2-3-1 課程決定的意義

作者 課程決定的意義

黃政傑(1989)基本上是一種決擇,作決定者在課程的分析、計畫、執行與 評鑑中,自幾個方案中選擇或判斷是否採用某一方案。

吳清山(1989)指一個人、一群人或一個團體,就課程所遭遇到有關問題或 待決的問題,研擬若干變通方案,進而提出最佳選擇的過程、

高新建(1991)作決定之各個階層的個人和團體,針對課程的目的和手段做 的各種決定。

綜合以上所述,課程決定乃個人或團體針對與課程有關之種種問題或 所欲達成的課程目標,經過分析、考慮或規畫而所作的抉擇。

表 2-3-2 影響教師課程決定的因素

作者 影響教師課程決定的因素

黃政傑(1989)學校制度的改變、課程的惰性、社會變遷、知識價值的重估、

兒童發展的理解以及教育機會均等的訴求。

高新建(1991)1.校外因素:社會、法令及制度、教育專業及社區因素。

2.學校情境:物質環境、組織特性、校長與學校行政因素。

3.教室生態:環境、教室特性、教室管理及學習活動與內容 因素。

4.教師特質:一般背景、身心特質、教育背景及教學素養因 素。

5.學生狀況:一般背景、身心特質、學習狀況及學習的結果 因素。

游淑燕(1985)教師專業能力與人格特質。

簡良平(2003)1.課程決定來源與限制。

2.學校課程領導方式。

3.課程決定團體的互動。

4.學校教師文化。

綜合上述,可知影響教師課程決定的因素有很多,但都與教師本身個 人身心特質或文化習習相關。

二、體育教師價值取向與課程決定的關係

就教師的價值信念與課程決定的文獻分析而言:

(一)高新建(1991)將影響教師課程決定的因素分為五類,

在教師的身心特質中,教師的價值觀念是其中一項。

(二)高敬文等(1994)研究發現,影響的因素為教師本人的 價值觀念。

(三)洪崇鋒(2003)研究之調查發現

1.影響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課程決定之因素有29項,其中包括了:

教材內容的適當性、教師對體育的價值觀、教師的體育專業知 能、教師對自我的期許、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教師的教學風格 及喜好、相關的課程設計內容、教科書的內容、教材內容的價 值性、教師的求學經驗、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 學生對體育的 態度、現行的課程趨勢體育課程相關理論等,與教師及課程相

2.課程決定影響因素及其因素構面之重要程度

(1)重要程度最高為「教師個人」因素構面。

(2)其次為「教材」與「學校特性」因素構面。

(3)再者為「他人的態度與建議」與「課程選擇與評鑑」因素構 面。

(4)重要程度最低的為「家長」因素構面。

(四)簡良平(2002 )影響教師課程決定的因素相當多

, 孰重孰輕,全憑教師個人的信念與價值觀來決定,而理想課 程決定的過程在於課程慎思,課程慎思的過程可以釐清課程決定 過程之實踐問題的反省,提供課程決定的概念架構。因此,必須 透過課程慎思的過程,針對學生、教師、教學環境、課程等相關 問題,不斷的討論以做成最佳的決定。

(五)張春秀(2000)提出體育教師價值取向與課程決定的 關係:

1.目標決定方面,學習精熟與學習歷程取向教師,強調傳統的技 能與體適能目標;生態整合與社會責任取向教師,則重視合作、

樂趣等學習目標。

2.教學決定方面,學科精熟教師,重視技能表現;學習歷程取向 教師將動作編製成問題以建構教學內容,教學時要求學生分析 動作技巧,並解決相關的問題;生態整合取向教師,教學活動 多樣化,強調團隊比賽;社會重建取向教師,教學重點在於教 導學生的社會責任,如團隊、合作等精神;教學過程中,社會 重建取向教師會採團隊方式,讓每位學生輪流擔任不同的角色。

3.學生參與決定方面,社會重建取向的體育教師,提供學生較多 的課程決定機會。

經由這麼多文獻研究分析,可知教師個人價值信念將影響其課程或教 學的決定,課程的決定與教師本身的價值取向因素有非常大的關係,不同 的價值取向影響教師的課程理念,不管是一般課程或體育課程,教師應熟 悉各種價值取向的主張與啓示,分析目前的課程設計情境(含教科書),了 解個人價值取向的優先順序,反省檢討自我教學實況,並以教育的時空環 境為考慮要素,採取不同的策略來活潑課程,適時給自己正面的回饋或修 正,相信必能使課程設計與教學更為完善,學生才會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暨課程決定的研究法

研究者由詮釋性研究的基本概念,說明本研究採詮釋性研究為主要研 究取向的理由,並輔以刺激回憶法及 Q 分類技術,以多元的資料蒐集途徑 來進行本研究,並說明其他與價值取向相關文獻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一)詮釋性研究法

詮 釋 性 研 究 與 民 族 誌 ( ethnography ) 、 質 的 研 究 ( qualitative research)、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個案研究(case study)、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現象學(phenomenology)、

建構論(constructivism)等是屬於相當類似的研究取向。而研究者之 所以用「詮釋性研究」而不用俗民誌研究法或質的研究法稱之,依沈 桂枝(1995)所言,其理由有三:

1.因為詮釋研究內容的表達可以是數字,也可以是文字,即此名 稱能避免「質的研究」所隱含的「非量化」觀念,因為此類研 究仍常使用某些量化的資料。

2.與其他詞彙(如:民族誌、個案研究)相較之下,此名稱涵蓋 性較大。

3.它指此類研究的共同特徵—藉由研究者來闡述並詮釋在社會 生活中人們的意義,即是為了對某現象或事件的瞭解及尋求其 意義。

(二)基本概念

Erickson(1984)認為對詮釋性研究者而言,研究主體為人的思 考與行動法則,即人與他們的世界。現代社會的一個家庭、教室、學 校、工廠等,都可成為被描述的社會單位。其研究目的主要在嘗試詮 釋與解某一文化中行動者的意義,描述某一社會群體的生活方式(文 化),以發現他們的信念、價值、觀點和動機等,而且要從團體內部—

團體中成員的觀點,來瞭解這些信念和價值如何發展和改變。

沈桂枝(1995)認為::詮釋性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應本著開放性 的心胸,以發現各類事物在不同種類的人生活中的關聯性。其特徵分 述如下:

1.自然式的

人的行為只有在自然的情境中才能被瞭解。因此,研究自 然情境是重要的。詮釋性研究主要在瞭解自然狀態下發生的現 象,而非對研究情境予以控制、操縱,其旨在強調做自然式探 索,在自然情況中與現場的參與者互動,蒐集現場自然發生的 事件資料。

2.描述性

詮釋性研究的資料多是文字型式的描述,其所描述者為現 場中發生的每個細節,內容包括:現場記錄、訪談紀錄、照片、

錄影帶、備忘錄、私人文件、圖表等,一般來說,社會生活的 結構形式是多面的,因此質與量兩者的研究所得都可以增加社 會生活累積的知識結構。描述性的東西可以做為知識的來源,

並且充滿影響力。

3.統整性

觀察整個環境的人和事,而非只看零零碎碎的東西。他們 不將研究的場所、人們或團體減為變項來處理。

4.歸納的

研究者以歸納的方式,蒐集和分析資料,並從此過程中發 展歸納概念及理論,而不是來評估或驗證研究之前的預想的模 式、假設、或理論。

5.注重情境脈絡

認為人的行為受情境的影響很大,故應瞭解行為所發生時 的情境脈絡;如:歷史、宗教、政治、經濟等背景及其他因素,

才能正確掌握行動真正的意義,若將一事件從脈絡中抽離,便 會破壞經驗的整個意義。

6.注重現場參與者的觀點

住附近,說同樣語言,有同樣背景的人,若其生活經驗有 所不同,就可能對相同的語詞有不同的解釋,故若非從事件參 與者的觀點分析,極可能導致意義的誤解。因此,詮釋性研究 者在研究進行時,必定經過充分參與和觀察,從「內觀」的觀 點獲取行為的意義。

7.注重臨場的彈性

其研究問題與研究方向隨現場進行的研究而逐漸成形。原 先帶入情境的工作假設只被視為暫時性的,將在研究進行中予 以修正。因此雖然有些研究指引可供參考,但絕不是規則,若 當研究過程中有不能預期的事件發生,必須願意改變研究程序 或計畫,並將新的情境看做是一機會。

8.資料蒐集方式具多元性

參與觀察、晤談、文件分析、文獻研究、問卷等方法都普 遍被用來蒐集資料,故資料來源包含由說、問、視、聽、感覺 等方式所得,方式十分多元。

9.以研究者本身為研究工具

詮釋性研究主要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身。利用「人」的 知覺與特質來進行深層研究,可以進一步瞭解複雜、多面的現 象。基於上述之基本概念與特徵,因此,研究者認為本研究題 目非常適合採用詮釋性研究法做為此主題之研究方法。

(三)資料蒐集方式主要有三種:觀察法、訪談法與文件分析。

1.參與觀察法

研究者進一步說明本研究採用參與觀察的理由及觀察步驟。

(1)採參與觀察的理由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與團體成員建立且維持多面向而長期 互動關係的研究歷程。吳芝儀、李奉儒(1999)主張觀察者的角色 是隨著研究進展與參與的程度有所變異,但他也強調透過參與觀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與團體成員建立且維持多面向而長期 互動關係的研究歷程。吳芝儀、李奉儒(1999)主張觀察者的角色 是隨著研究進展與參與的程度有所變異,但他也強調透過參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