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接納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同儕接納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壹、同儕接納態度

一、同儕接納態度的定義:

新韋氏大專辭典將同儕定義為:彼此處於同等地位的人。李永昌(1990)認 為同儕接納是指個人受到與他相同年級、年齡或能力的群體所接受,並成為群體 中的一員,其接納的範圍包含學習、生活、遊戲等方面。張春興(1996)認為同 儕係指年齡相近的兒童或青少年。謝美英(1998)表示,同儕是彼此分享互相熟悉 的價值、經驗與生活、風格且年齡相近的人,在學校指的是同學,在社區指的是 玩伴、朋友,由他們組成的團體就是同儕團體。同儕是指具有相同年齡、年級、

相等地位或能力的群體,包括同伴、玩伴或朋友(涂添旺,2002)。吳美琦(2003) 解釋同儕關係,是指年齡相近,具有相似價值觀,且互動親密,彼此可以分享活 動、情感、信念與價值觀的小群體。同儕,乃是年齡或發育成熟度上相同的個體

20

(Santrock, 2007)。本研究中所指的同儕,是指在國民中學環境中,因年紀相近 所組成的班級團體,彼此皆是另一成員的同儕,而同儕關係,則是普通生和身心 障礙者成員之間的互動行為以及各種訊息的交流。青少年由於興趣、需要與態度 有其一致性,而在彼此心裡產生相互依存的關係即為『同儕關係』,建立同儕關 係可以提供青少年嘗試各種不同的想法與做法的機會,但卻不必擔心大人的批評 與懲罰(劉玉玲,2005)。

所謂「接納」是一種歸屬的需求,是存在於團體中的慾望,亦即是一種覺得 自己重要, 有價值而且被愛、被關懷的感覺。雖然每個人對於這種需求滿足的 人際互動量有差異,但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個人若能被 團體接納,則不會感到孤寂;相反的,較少接納需求的人, 常常與別人保持距 離, 傾向於內向、退縮(石培欣,2000) 。「接納態度」是指個體以欣然的心情 面對周圍的人所持有的一種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傾向,而此一致性與持久性的 傾向同時含有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等三個成分(吳婉君,2008)。

國中生人際發展的首要任務,在於班級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的建立(陳秀碧,

1995)。。王柏壽 ( 1989 )指出,同儕接納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對於個人的自我評 價、自信心、自尊、自我態度,甚至自我觀念及人格養成都有影響。Shaffer (1999) 將「同儕接納」(peer acceptance)解釋為:兒童作為同伴,受同儕重視或喜歡 的程度。李永昌(1990)指出同儕接納係指個人為相同年齡、年級或能力群體所 接受,並成為其中一員,其接納範圍包括學習、生活及遊戲等方面。徐易男(2006)

指出同儕接納年紀相仿的群體共同學習,培養彼此的人際關係、同理心,以欣然 的心情接受對方。

本文所稱同儕接納係指身心障礙學生在融合教育的情境中與相同年級的同 學一起學習、生活及遊戲,培養接受彼此差異性的同理心,而在行為、情感及認 知上欣然的接受彼此的差異。而本研究所指的同儕接納態度,即透過本研究的量 表來瞭解在不同變項的情形下,情緒障礙學生的同儕對其接納之情形。

21

二、 同儕接納的重要性

人本主義心理學Maslow的需求層次論, 將人類的多種需求按性質由低而高 分為七個層次, 其中一個基本需求的層次是「隸屬與愛的需求」,指被人接納、

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需求屬之(張春興,1998)。歸屬與愛及自尊的需求,

說明了人類都希望被團體接納,受到團體或他人尊重,也惟有能為團體所接納及 尊重,才能進一步產生自我實現的可能(李永昌,1990;林東山,2005;張春興,

1997;曾月琴,2005)。兒童離開家庭到學校求學之後接觸的都是與自己年紀相 仿的同儕, 若兒童能從同儕互動中被接納、愛護與關注, 而便能滿足此一層次 的需求。換言之, 若在此時遭到排斥與漠視, 則將因缺乏此一層次的需求而影 響健全人格發展。

開始學校生活後,與同儕的互動越來越多,同儕接納就成為滿足個人歸屬感 與愛的需求的重要來源(邱鈺喬,2003)。黃德祥(2001)認為國中生由於生理、

認知與社會發展的改變,同儕關係感生了質與量的改變。國中階段的青少年,在 心理方面的重要發展便是對友伴親密程度的增強,以往以父母師長為參照團體,

此時則轉向以同輩團體為參照團體,以同年齡友伴的價值觀念為標準,在行為模 式和觀念態度上彼此求其一致。遇到與成人的規範相衝突時,往往附和同儕友伴 而不惜抗拒成人權威。由此可見,在整個社會化的過程中,除了父母之外,對個 體行為發展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是同儕團體。因此,學生同儕團體是國中生的 參照團體,深深影響國中生的行為表現(謝美英,1998) 牛格正(1994)指出,

針對處於Erikson 所稱的青少年期的自我認同危機,他們也希望知道如何去解決,

卻不願接受父母、師長及成人的指點,寧願與他們有同樣困擾的同學去談論,以 解決這些心中的矛盾。

徐易男(2006)認為「同儕接納」是,身心障礙學童與一般學童共同學習,可 培養學童的人際關係、同理心,並達到人權教育與生命教育的目標。同時可除去

22

負面標記(negative label)影響,增進情緒穩定及歸屬感,如此可增加對於差異 性的接受度,且有助於學生間彼此學習與互動,達到一般生與障礙生雙贏的局面。

青少年時期良好的同儕關係,可以預測成年級的健康發展(Parker & Asher , 1987)。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可以發現:1、同儕接納是滿足愛與隸屬需求不可或缺 的來源;2、同儕之間是彼此感情的連結,當有困擾時會選擇找同儕討論,而不 願意接受父母、師長的指導;3、同儕的觀點容易受到認同,也會成為學習模仿 的對象;4、若能被同儕團體所接納,被視為團體的一群,對於人格發展和生活 適應亦獲得積極的效果;5、同儕的影響力達到高峰,甚至超越父母,各種活動 都傾向尋求同儕的意見

然而, 高雄市國中普通班中身心障礙學生與普通學生相處情形如何, 身心 障礙學生是否為同儕所接納? 值得深入探討。

貳、同儕接納的影響因素

林崇德(1995)指出國中階段友誼的有以下特點,包括1、國中生選擇朋友時多 偏向與自己興趣相同,有相近價值觀者。2、能對同性同伴敞開心扉,表現出較 多的利他與分享行為。黃德祥(2001)更指出兒童時期與青少年時期同儕關係的差 異,包括1、青少年與同儕相處時間增加;2、父母對於青少年的監控程度減少;

3、與異性同儕接觸的機會增加;4、青少年同儕間的人數與親密度增加;5、青 少年間的忠誠度與信任感較高。

Bishop(1986)曾研究歸納出十項影響回歸主流是否成功的因素:1、具有 彈性的教師;2、同儕接納與互動;3、社會技能;4、學業成就;5、積極的自我 形象;6、獨立性;7、家庭的接納;8、內在動機;9、有效的輔導人員;10、適 當的特殊資源與設備。而同儕的接納與互動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

影響同儕之間接納的因素可分為情境因素、個人因素及彼此間的相互因素

(丁興祥等,1988;李美枝,1994;黃安邦譯,1990)

23

1、情境因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友誼形成的重要因素,「近水樓台先得 月」、「遠親不如近鄰」說明同事、同學因為空間上的接近,交往機會

增多,而建立起友誼;一個人若經常出現在眼前,會影響我們喜好的程 度,這種現象稱為「曝光效應(more exposure effect)」,這種重複接觸 產生的熟悉性進而造成雙方的相互吸引。

2、個人因素:首次見面的印象分數,個人的長相、儀態、風度、穿著等外 在的儀表樣貌,常常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人際交往互動中,人格特質也是 受歡迎與否的抉擇要件,隨著接觸時間的增長與交往深入的程度,吸引力 從外表的魅力逐漸轉入內在的人格特質;一個有能力但有些小瑕疵的人,

比完美無缺的人更討人喜歡與愛戴,也是所謂的仰巴腳效應(pratfall effect)。

3、相互因素:志同道合是友誼建立的基礎,個人獨特的特質會彼此吸引;需 求的互補,態度、行為表現正好為對方不足的部分,可滿足其心理需求;

多說別人的優點,亦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Shaffer 認為同儕接納的影響因素可能有父母教養型態、出生序、認知技巧、

名字、生理特質、人際行為模式(林翠湄譯,1995)。Berk(1997)認為除了兒童個 人的行為會影響同儕是否受歡迎外,身體上外表的吸引力、幼時與父母的關係也 都是影響同儕接納的一個重要因素。蘇秋碧(2000)提出社會能力中的社交技巧是 造成兒童同儕關係優劣的可能因素之一。李碧真(1992) 指出,身心障礙學生 是否能被普通班學生所接納,受以下因素影響:(1)學校及老師的接納程度,是 否提供身心障礙相關的知能給普通班學生;(2)普通班學生的個人特質;(3)身心 障礙學生的個人特質;(4)同儕間彼此互動的影響;(5)家庭因素影響。

葉振彰(2006)曾提到,人們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態度,除了受態度評定者本 身的背景與特質, 如性別、年齡先前經驗、家庭社經地位、需求、價值觀,以 及受評者本身的生理或行為特質所影響外,社會對於受評者的判斷及社會脈絡,

24

25 Laws & Kelly

( 2005)

26

結果多以性別、年級、接來審視各變項的研究。為了本研究需要,研究者只針對 國內外學者對身心障礙者之接納態度研究整理,其餘探討其他不同對象所做的研 究則不予納入,中文方面整理了民國93年至民國101年的研究,西文方面則整理 了2005年至2011年的研究,如表2-3:

27

28

29

30

31

32

33 Rosemary &

Philip(2011)

Laws & Kelly (2005)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