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圖像繪畫理論

圖畫書不僅能加強文字的力量,也陶冶了讀者的視覺美感,使讀者透過視覺 了解文本傳達的情感與思想,觀察圖像表象的內涵,探索圖像的意念,對圖像產 生咀嚼玩味的興趣,使閱讀圖畫書成為藝術的饗宴。所以,圖畫書對兒童而言,

沒有任何用途與目的,不是拿來當作教材,只是用來感受快樂,對學童而言具有 相當程度的吸引力。

第二節 兒童圖像繪畫理論

此節中,先是針對國小高年級階段的兒童認知心理發展,及審美心理發展相 關理論加以說明,瞭解此階段兒童的心理發展背景,並蒐集、整理「圖像」的相 關文獻資料。

壹、 兒童認知心理發展

一、皮亞傑(Piaget)及其思想

皮亞傑(Piaget,1896-1980)是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 (cognitive development) 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皮亞傑根據他長 期對於兒童的觀察與研究,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係依照感覺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運思前期(Preoperational Period)、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Period) 和

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 Period) 循序發展而來的。任何人的成長都需經歷此 四個階段,其成長的快慢可能因為個人或文化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因每一階段 的發展都是後一階段發展的基礎,所以四個時期的發展順序是不會改變的。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年級的學童,此階段的兒童正處於皮亞傑的認知 發展理論四階段中的「具體運思期」過渡到「形式運思期」,針對此二階段的認 知發展說明如下:

第三階段: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Period),7-11 歲 一、能根據具體經驗去推理以解決問題。

二、能作可逆性思考。

三、能認知事物變化中的恆常性。

第四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s Period),11 歲以後 一、能作抽象思考。

二、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三、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去思維問題。

兒童智力的發展一旦達到形式運算水平(十一-十五歲),兒童便獲得了新的 巨大的力量,這時他已經開始建構自己的宗教理論、哲學信條、審美觀念及科學 精神。換句話說,這時兒童具有了演繹能力,這種能力使得兒童有了一系列全新 的智力結構。杜聲鋒(1997)認為:「皮亞傑的教育學極為強調受教育者(學生)

的積極、主動性,強調要啟發兒童怎樣把智力的感性材料,納入到他們的智力圖 式之中去,而不是灌輸給兒童(p140)。」

所以,老師若是能從第三階段開始,多引導學童作推理及各種思考性問題的 探究,有助於學童培養下一階段的抽象思考、邏輯的推論及審美能力的培養。

二、羅恩菲爾(Lowenfeld)的創造與心智成長理論

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Lowenfeld),在他的著作《創造與心智 的成長》(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一書中,對兒童美術作品有長期的觀察

與分析。羅恩菲爾曾將繪畫心理的發展分成六個階段:

(一) 塗鴉期(scribbling stage ,二至四歲)

(二) 前圖式期(preschematic stage,四至七歲)

(三) 圖式期(schematic stage,七至九歲)

(四) 寫實萌芽期(stage of dawing realism,九至十一歲)

(五) 擬似寫實期(pseduorealistic stage,十一至十三歲)

(六) 決定期(period of decision,十三至十七歲)

其中第四階段和第五階段與本研究有密切關連,特針對此二階段的繪畫心理 發展簡述於下:

第四階段:寫實萌芽期(stage of dawing realism,九至十一歲)群體年齡階段

(gang age)分成五個部份:

1、 一般特徵:兒童脫離圖式表現,對於環境與視覺對象有更多的知覺,

傾向寫實的表現。

2、人物表現:人物圖式消失,以寫實線條(realistic lines)代替幾何線條。

3、空間表現:捨棄基底線(base line)以平面代表天空,天空降至平面,

由象徵式表現轉為寫實表現,開始使用重疊(overlapping)方式。

4、色彩表現:脫離客觀而以主觀色彩表現

5、設計表現:有意識進行裝飾,理解重複形象的應用。

第五階段:擬似寫實期(pseduorealistic stage,十一至十三歲)推理階段(stage of reasoning),此時期的兒童繪畫分成視覺與非視覺傾向兩種:

1、視覺傾向:依視覺作畫,關心不同的色彩、光影變化及透視空間。注 意衣服的皺摺、光影、比例正確與動態變化,且描寫身體的關節。如 同觀察者,依經驗作畫,例如:遠近、三度空間、光影的觀察與表現。

注意色彩因光影與距離影響下所產生的變化(情境不同)。關心美感 表現,如色彩、韻律、均衡表現,且注意與外在實體的關係。

2、非視覺傾向:強調主觀經驗、情緒特性或身體感覺的表現,如同表現 主義者。對自己感興趣的細節,誇張表現,不考慮正確的比例。如參

與者,依主觀感情選擇環境中某些部分加以表現,且採基底線的空間 表現。依自己對色彩的情緒反應,主觀應用色彩、不和外在實物產生 聯想。喜歡直接操作材料或注意情緒表現。

總而言之:羅恩菲爾的兒童繪畫心理發展研究,大致依據年齡增長呈現合理 化、視覺化與客觀化的趨勢。而王瓊芬論文(2005)也提到:「十歲至十二歲的 兒童正逢青春期,性別差異逐漸顯著,男孩對冒險、挑戰、推理和異國文化的相 關圖畫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女生則喜歡幻想文學、偉人傳記、歷史小說或描 寫學校生活的相關圖書書(P9)。」所以,欲挑選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圖畫書,

瞭解其心智發展狀況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貳、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理論

審美的心理歷程十分複雜,涉及知覺、推想、判斷與感情等心理活動。對於 審美心理的研究,大體上有實徵調查與哲學思辯兩種方法。在實徵調查研究中,

又以美感知覺與美感判斷為多(陳朝平、黃壬來,1995)。茲舉美國心理學家高 德納(H. Gardner)與帕森斯(M. J. Parsons)兩人的審美發展研究如下:

一、高德納的審美發展研究

高德納於 1970 年主導哈佛大學的一項稱為「零計畫」(Project Zero)的研究,

這項計畫研究兒童及青少年的藝術製作、對藝術的反應、符號的使用等發展,而 美感的發展為該計畫重要的一環。該研究最後歸納出五個美感發展階段(陳朝 平、黃壬來,1995):

(一)嬰兒知覺階段(0-2 歲)

(二)符號認知階段(2-7 歲)

(三)寫實主義的高峰階段(7-9 歲)

(四)打破寫實主義與美感的萌生階段(9-13 歲)

(五)美感投入的轉機階段(13-20 歲)

其中第四階段與本研究的對象有密切關連,簡述於下:

第四階段:打破寫實主義與美感的萌生階段(9-13 歲)

此時期兒童不再強調作品與真實世界之間的關係,能注意圖畫、文學、音樂 作品中的「風格因素」與獨特的藝術特徵。他能擺脫極端寫實主義束縛,欣賞不 同風格的作品,對藝術媒材有較深入的認識,並且能出現自己的特殊品味。

高德納所提出的審美發展階段,基本上是以美感判斷為主要分析內容所獲致 之結果。不同階段所顯現的特徵,指出了從出生到成年的審美發展。這項研究的 的工具雖遭受批評,但其審美發展特徵,在日後審美教育上有其意義和價值。所 以,當研究者在進行選擇圖畫書時,除了考慮到圖畫書的五大類外,儘量選擇不 同風格的作品,才能培養學童屬於自己的特殊品味。

二、帕森斯的審美發展研究

帕森斯採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探究美感經驗與藝術鑑賞的認知過程。他運用 晤談的方式測試觀者對八幅名畫複製品的意見研究。所得的結果經過分析,建立

「四向五階的美術鑑賞能力發展理論模式」。「四向」指研究的四個主題,題材、

媒材、形式風格、判斷,「五階」是將藝術鑑賞能力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不同 階段的兒童進行藝術鑑賞時有以下幾個不同特徵:

(一)主觀偏好階段

1、對所有繪畫皆為直覺性的喜愛。

2、會被色彩強烈的吸引。

3、對作品的評斷皆是個人喜好,無客觀標準。

(二)美與寫實階段

1、開始能區分「與繪畫有關的美感經驗」及「與繪畫無關的經驗」,故以 客觀觀察代替主觀偏好。

2、認為繪畫的目的是將某些事物在現出來。

3、對作品的評斷標準是寫實和技巧。

(三)表現性階段

1、認為作品的表現性重於題材的美。

2、認同深刻表達感情和內涵才是重要的,寫實和技巧本身並非目的。

3、創造性、獨特性和感情的強度,才是判斷作品優劣的主要依據。

(四)形式和風格階段

1、減低主觀的情感成分,重視作品本身的媒材、形式和風格。

2、透過歷史傳統瞭解作品的社會、文化層面,分析風格之間的關係。

(五)自律階段

1、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做判斷,此價值觀經過傳統的薰陶但並未受制約。

2、同時具備個人和社會的判斷能力,最後仍以個人的自我經驗為依歸。

3、評斷作品是一種理性論證的能力,同時也依賴個人的意見。

以上可知,觀賞者的美感反應,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對特定概念的成熟而變 化(溫惠珍、王麗惠、曾仰賢、沈翠蓮、王曉菁,2010)。此外,社會環境與教 育養成都將比年齡更具影響力,因此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將有助於鑑賞能力的發 展。

參、圖像研究

韓叢耀(2005)在《圖像傳播學》中認為:「圖像,一種圖像性質的現代符 號,它在能指和參照物之間應用了一種質的相似性,它模仿甚至是重複了事物的 某些特徵,比如,形狀、比例、顏色、肌理、背景等等(p16)。」

陳懷恩(2008)在《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中認為:「從美學角 度來觀察,畫家(或者更廣義的說,所有製像者)的工作就是要通過圖像來傳達 各種意義,也就是藝術家對某種情感或者態度的表示與表達(p121)。」

Ron Burnett(1995)在《視覺文化---圖像、媒介與想像力》中指出:「文字

語言中形象的解讀是二度轉換的:表述者將現實的形象轉化為文字,解讀者在感 受和理解時,再將文字轉換為形象。圖像的感知則與之不同,圖像是被直接感知 的,更多的訴諸直覺(p8)。」

所以,研究者試圖建構國小學童的圖像閱讀策略,讓在國小階段的學童,能 學習如何運用天生的直覺,去理解並感之圖像性質的現代符號,用以增進學童的 審美觀及畫書的能力。以下針對傅拉瑟和潘諾夫斯基的圖像理論進行探討:

所以,研究者試圖建構國小學童的圖像閱讀策略,讓在國小階段的學童,能 學習如何運用天生的直覺,去理解並感之圖像性質的現代符號,用以增進學童的 審美觀及畫書的能力。以下針對傅拉瑟和潘諾夫斯基的圖像理論進行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