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單元為「面線點心」:以學習單作為線條組合的暖身活動,正式使用油 畫顏料時,活動再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利用圓和點組成畫面;第二,利用曲線 組成畫面;第三,利用交叉線條組成畫面。最後,作品觀摩。希望能達成以下六 項教學目標

1.知道點線面的關係。

2.點線面的組成。

3.線條給人的感覺。

4.完成學習單。

5.觀摩同學作品。

6.課堂討論。

第二單元為「色彩」:設計二項教學活動。一、色彩心情:色彩能夠表現你 的心情、色彩能夠影響你的心情;二、色彩小秘訣:伊登十二色相環、明度、色 相、彩度、色彩三原色。

第四節 小結

許多國小老師認為自己沒有美勞背景,缺乏藝術細胞,因而不太敢去碰觸圖 畫書中「圖」的部分,認為這些應該交給美勞老師去處理,以免因為自己的學養 不足,把學生「教壞了」。事實上,這樣的顧忌真是多慮了。誠如郝廣才在其《好 繪本,如何好》一書中所言:「就像看電影,觀眾未必了解導演的技術和手法,

但好看還是難看?能不能引起共鳴和感動?觀眾自己的感覺可是明顯的。」

身為老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充實這方面的鑑賞能力,因為這種能力的高低,會 影響學童們對圖畫書的詮釋是否深刻得宜,也會讓學童「知其然」,更「知其所 以然」;但對一本圖畫書的感受不必等到我們「學業有成」,每個人都可以順從 自己的感覺,把閱讀時的想法勇敢的說出來!學生的「想法」與「作品」應同樣 受到重視:教師在面對兒童作觀察、解讀、創作所展現的想法應給予尊重,這能 讓兒童的想法更靈活與多樣。只要想法不武斷,說法不牽強,也不矯飾情感,就 算「一書各表」,也有其正面的意義。

經過此一學期的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活動,學童經常表現對圖畫書的閱讀充 滿興趣,也願意與同學彼此分享、討論,更願意利用在家的時間,主動上線發表 自己的讀書心得。研究者也能以更開闊的胸襟,面對學童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 發表形式,對於特殊表現的學童,也能以更寬容的態度面對與等待。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目的為,協助學童在閱讀圖畫書時將視點聚焦在圖像上,以及發展 出從圖像出發的閱讀心得寫作策略,並反思研究者與學童間的互動情形。老師秉 持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活潑多元的學習策略,進行閱讀教學活動。透過圖畫書的 閱讀,訓練傾聽、觀察、組織、表達、溝通、查詢、欣賞、寫作的能力,落實九 年一貫的能力指標,並實現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本章中,將根據第五章的研究分 析結果作出結論,並且深入討論以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教學實務運用與研究 參考。本章共分二節,第一節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教育行動研究使教師有機會面對與省思教學上的困難,以系統化的探究,解 決教學實務問題。本研究在第一章緒論提出研究者的動機與信念,第二章藉由文 獻提出此研究的理論背景及過去研究的結果,第三章敘寫研究所採行的方法與歷 程,第四章舉實際教學的例證,說明如何實踐自己的理念,第五章結果主要呈現 我做到什麼,以及行動研究後的結果。本節的結論分兩部分,第一部份是行動研 究的結論,從行動前與行動後的觀察省思,所得到的結論。第二部分是針對圖畫 書的閱讀教學的部分,對想進行相關主題探究的研究者的建議。

壹、圖畫書的圖像閱讀

一、反覆閱讀加強對圖的理解

在課程設計上,研究者不把兒童看待成無法做出成熟思考者,而是把他們視 為成熟思考的初學者,它們只是一群需要更多經驗,就能獲得成熟思考經驗的初 學者。所以研究者利用以下三步驟,讓學童安靜且仔細的反覆觀看圖畫書,以增 加他們的閱讀圖像經驗:(1)瀏覽:學童只需要大約知道故事情節與角色安排(2)

圖文仔細看:請學童儘量發現圖畫書圖像與文字間的關連(3)從圖中找出線索:

圖中有更多部分是文字沒有描寫到的,試著讓學童學習如何將圖轉化為語言及文 字。在反覆進行此三步驟的閱讀方法後,學童大致能學習到如何聚焦在圖畫書圖 的部分,且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

二、圖像教學能使學童聚焦在閱讀圖畫上

隨著社會進步與大眾傳播科技的發達,學童接受訊息的來源變的更多元、更 快速,相對的也導致學童習慣於快速的思考方式,而注意力難於集中;同儕之間 的互動減少,而影響發問與傾聽的能力,也使得學童閱讀與討論能力大幅下降。

本研究發現,當學生透過圖畫書的教學活動,學習到如何欣賞圖畫書細膩的 圖畫與精簡的文字,在老師引導及班級的共同討論下,經由視覺及語文的傳達 中,建構出學童自己的閱讀策略。也因為學童各自建構出自己的閱讀策略後,更 能專注於圖的精彩部分,讓學童更能集中注意力進行閱讀活動。

三、各自發表想法彼此互相學習

在教學活動之初,大家會互相模仿發表的句型及看法,但是由於學童的家庭 環境與教育背景各不相同,看待不同問題的反應與思考方式也各不相同,就漸漸 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從學童的閱讀心得中,可看出他們如何融入自己的生活經 驗:有位學童平常並不活躍,個性文靜乖巧,從他發表的文章中得知他居然已經 有女朋友了;有位學童前一陣子在學校廁所抽菸被發現,師長加以勸告,並通知 家長處理,從他發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深深的悔意;有位學童在班上人緣並不 佳,情緒管理需要再加強,從他發表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渴望與同學相親相 愛、和樂相處的願望。

不同人讀同一本書,會因為彼此間的生活習慣及成長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 想法與觀點,鼓勵學童經由閱讀心的發表,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彼此間互相理 解、關懷與學習,是閱讀活動中一項重要的歷程。研究者也學習到,要更積極的 看待學童各自的生活經驗,讓閱讀活動與學童的生活經驗相輔相成,以建構出屬 於學童自己的思想與處事態度。

四、將圖像轉化成為合理的文字

研究發現兒童若對圖文預期模式及社會文化語言約定的東西一無所知,不知 道一開始是先用文字講故事、然後圖畫會給予敘事的影響,最後是圖與文如何共 同運作把故事說出來,放任讓兒童自由閱讀,其實等於只是給予他們一堆亂七八 糟的噪音而已。所以,在教學上,研究者設計讓學童反覆的練習的學習機會,增 加學童觀察與認知圖畫的能力,提升邏輯思考與推理的能力,使學童的思路更為 流暢與變通。利用選定的五本圖畫書,透過一連串的閱讀教學策略,讓學童有機 會經由指導、反覆練習、學童本身直覺反應、同儕彼此模仿等方式,學習將圖像 轉化為合理的文字發表出來。教導孩子留意社會文化語言的約定是一種解放,使 得他們能夠參與人的溝通,這是一種需要學習的閱讀策略。

貳、學童學習意願

一、經由鼓勵,大多願意開口發言

教學活動中的討論氣氛是必須營造的,而教師生份特殊,最好不要加入討 論,只是協助學生學會如何經營而已,更需練習停嘴,多聽少說,非必要不加入 學生的討論,允許、鼓勵多元的思維方向。

經由教學者鼓勵,每位學童都學願意發言,也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觀察。

整學期的課程下來,明顯感受到學生思考與發言的能力增強,討論方面也更熟 練,在提出問題與觀點時,能思索較高層次的問題。

在本學期五次的討論活動中,除了 S2、S12 發言次數低於 5 次,屬於害羞、

不擅長舉手發言、表達想法的學生外;其餘學生每次討論,大多維持 2-3 次的發 言;而其中 S3、S6、S8、S9、S10 的發言次數總共超過 25 次。由此可看出,學 童們在溫馨、無壓力的氣氛下,皆能表達自我、發表自己的觀點。

閱讀討論活動的目的是讓兒童將閱讀的內容與其他人分享,從中瞭解自己的 對故事內容理解情形,也能藉由分享與討論,讓兒童在課程中更有參與感。兒童 在學習過程中是希望被鼓勵與認同的,所以藉由討論的活動能夠讓他們表現自 己,並與其他同學的互動下刺激學習。

二、上傳閱讀心得會提升學生閱讀的樂趣

本班學童並不喜歡,甚至相當排斥傳統的讀書心得書寫方式。所以,在設計 閱讀心得的寫作活動時,除了結合圖畫書課程設計之外,更要配合學童的興趣,

學童才會覺得新鮮有趣,進而躍躍欲試;有高度的學習動機,才會養成主動閱讀,

主動完成讀書心得的習慣。

從本學期進行一學期的圖畫書閱讀教學活動下來,全班 13 人,共上傳發表 312 篇讀書心得,平均一人 24 篇,遠遠超過老師的 8 篇要求。可見學童已經養成 自發性的閱讀習慣,學童面對發表閱讀心得,不再感到害怕、排斥。

三、立即的回饋,更能激起學童的榮譽心

研究者利用「台灣閱讀推廣中心---愛的書庫閱讀分享活動」網站,與圖畫 書閱讀心得寫作結合。此閱讀網站有以下之功能:學生可以進行個人的讀書心得 發表並上傳至網路;同學間可以彼此觀看、分享心得、互相學習;管理者(老師)

可以在檢視後,立即評定等級並寫下評語上傳;學生可彼此進入,查閱老師對全 班同學的等級評定與評語。此種立即的回饋機制,會激發出學童的榮譽心及好勝 心,在無形中增強學童閱讀寫作的意願。

所以,研究者認為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將學生的想法與習慣列入考量,在閱 讀心得寫作上要具彈性,才不會抹煞他們閱讀興趣。此外,針對兒童撰寫的閱讀 心得應給予適當且立即的鼓勵與評語,這樣才可以提升兒童閱讀以及使用愛的書

所以,研究者認為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將學生的想法與習慣列入考量,在閱 讀心得寫作上要具彈性,才不會抹煞他們閱讀興趣。此外,針對兒童撰寫的閱讀 心得應給予適當且立即的鼓勵與評語,這樣才可以提升兒童閱讀以及使用愛的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