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內在覺感構念及其測量

1 「Interoception」詞彙在目前研究討論中,有時指稱較狹義的「對於來自於內臟的感覺訊號之 覺察與感受」(亦即visceroception),有時則指稱較廣義的「對於來自於身體本身、不經外在刺 激所引發的感覺訊號之覺察與感受」。為了區分,本文在指涉前者時,使用「內臟覺感」,指涉後 者時則使用「內在覺感」之詞彙。

al., 2010; Pollatos, Herbert, Kaufmann, Auer, & Schandry, 2007; Richards & Bertram, 2000; Jeffrey C. Richards, Cooper, & Winkelman, 2003; Stevens et al., 2011; Wells &

Papageorgiou, 2001),這些研究能支持內在覺感是許多心理歷程的重要基礎2。 從神經解剖學的角度,Craig(2008)整理過去研究的回顧性論文,主張來 自於內臟與皮膚,表徵個人整體生理狀態的訊號,包括內在覺感與外在覺感,其 上傳神經路徑會匯集並表徵於中/後腦島皮質(mid / posterior insular cortex),

中/後腦島的訊號會繼續進行兩條路徑之傳導:(1)杏仁核(amygdala)與下視 丘(hypothalamus),亦即進入調節維生相關面向(如體溫、飢飽、渴)的衡定 系統控制中心(homeostasis control),產生直接的(亦即意識前的)情緒與動機 性行為傾向。此條路徑亦會回饋至中/後腦島皮質;(2)非優勢側(右側)前腦 島(non-dominant interior insular cortex),產生這些生理狀態的重複表徵

(re-representation),再傳送至前葉皮質,產生「我現在的生理狀態如何」的意 識感受,亦即可以由主觀報告的內在覺感,此條路徑亦會由前葉回饋至前腦島皮 質(參見圖1)。據此,Craig(2008, 2009)進一步主張,在演化發生學上,身體 的所有感受,包括內臟覺感、外在覺感、疼痛、癢、溫度感覺,會匯集為一有組 織的、階層性的衡定系統(hierarchical homeostatic system)以維持身體的整合性

(integrity)。亦即,來自於全身各處的身體感覺訊號,會產生一集中的表徵,此 一表徵會直接傳送至衡定系統的控制中心,並產生意識前的情緒與行為傾向之影 響(例如不適的整體性情緒感受與增加體溫的行為傾向),亦會更進一步的傳送 至較複雜的皮質組織,產生意識的、整體性的「內在覺感」(例如「我好冷」的 意識覺察)。此系統包含與生物體內衡定相關的各面向感覺訊號、這些訊號在意 識前的表徵、以及提供意識主觀評價的重複表徵,一層一層更加複雜,因此稱為 階層性的衡定系統。因此,內在覺感並不僅僅是對某一身體面向之感受,而被重 新定義為「對整個身體生理狀態的感覺,以及表徵在當下個體活動脈絡中的整個 內在身體狀態,並且和調節體內衡定的動機性行為有高度的關連」(Craig, 2008;

Herbert & Pollatos, 2012)。亦即,內在覺感不僅是對整個內在身體狀態的表徵,

且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傾向,使個人的行為朝向於減少體內環境的失衡(亦即回到 原有的穩定狀態)。在這種定義之下,內臟覺感與外在覺感之表徵最後都會匯集

13

並形成整體的表徵,因此,內在覺感與外在覺感在此整體表徵意義下的功能並沒 有明顯的區別。

類似地,Holzl 等人(1996)主張,當內臟感覺受器所接收的訊號上行至中 央神經系統後,會產生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的功能,這些功能所需的意識觸及程度 有所不同,所以在探索內在覺感時,需區分所探討現象的意識層次。他將這些生 理與心理功能區分為五個從「最簡單/不需意識」至「最複雜/需高度意識與認 知功能」的層次:(1)生理(physiological),如直接的生理調節並維持體內生理 衡定;(2)生理心理(psychophysiological),如將注意力導向至重要內外在刺激;

(3)行為:非語言(behavioral: nonverbal),如引發動機性行為(例如想喝水的 行為)的傾向;(4)主觀經驗:語言與非語言(subjective: verbal and nonverbal),

如產生知覺(例如「我好渴」的知覺);(5)社交溝通:語言(social: verbal),

如溝通自己的狀態(例如告訴別人我很渴)。參考傳統心理物理學測量之作法,

藉由操弄刺激強度並搭配行為測驗(測量方式詳見「內在覺感之操作型定義與測 量」一節),Holzl 發現當在受試者腸胃道中不同位置給予刺激時,即便刺激強度 弱到受試者無法意識到刺激之存在,在強迫選擇作業中,準確選擇「受到刺激的 位置」的比率仍會比純粹猜測的機率來得更高,顯示「偵測刺激」層次的內在覺 感,可以是意識前(pre-conscious)的,可以支持前述的不需意識之「生理」層 級之功能。這樣的發現,符合Craig(2002, 2008)根據神經解剖學所做出的假設,

亦即在我們主觀地感受到某個內在刺激發生之前,我們的身體已經先產生了該刺 內在覺感

訊號 中/後

腦島皮質

非優勢側

前腦島皮質 前葉皮質

杏仁核 下視丘

圖 1:內在覺感神經傳導路徑 註:修改並簡化自(Craig, 2008)。

外在覺感 訊號

激的表徵,並據此做出某種反應,但我們卻「尚不自知」。

作為覺察身體生理狀態的第一道知覺,內在覺感被認為是各種心理現象的重 要基礎。自William James(James, 1884)以降,生理反應即被認為是情緒反應 的重要基礎,由此可以推論,人如何覺察並感受自己的生理反應,也應會影響情 緒反應。相較於情緒反應,認知歷程亦受到生理狀態直接影響的假設,則是較晚 近才開始有較多的探索研究。Varela、Thompson 與 Rosch(2017)主張個人的認 知其實是經由與內外在世界互動的「經驗」而形成的,而在這些互動中,個人的 感覺動作等經驗其實是被包含在認知的形成歷程中。因此,認知不僅僅是所謂「心 智」的運作,而是包含了形成這樣的認知時的「身體的經驗」,包含周邊感覺動 作器官的訊息以及中央神經系統的表徵。根據此一觀點,他們提出了「體現的認 知(embodied cognition)」之概念,來強調認知歷程中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後續 不少實徵研究支持這樣的觀點,也將之應用在心理病理學的探索(Fuchs &

Schlimme, 2009)。Herbert 與 Pollatos(2012)認為,由於身體經驗是認知的基礎,

因此對身體經驗的覺察與感受,也會影響認知歷程,因此,連結身體經驗與認知 經驗的內在覺感是各種心理現象體現歷程(embodied process)的基礎,亦即會 影響個人的情緒反應與認知歷程。而內在覺感是這些心理現象之基礎的理論觀點,

也受到相當多實徵研究之支持,下節將藉實徵證據,嘗試釐清內在覺感在各種心 理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內在覺感之操作型定義與測量

內在覺感的特性被視為是一種可以反映個別差異的個人特徵,可以被測量,

並和其他的心理歷程特徵進行關連性的研究。在過去研究中,許多學者視內在覺 感有「準確與否」之區別,亦即和相對應的客觀指標相比,個人對自己身體狀態 覺察的準確程度有個別差異(e.g. Asmundson, Sandler, Wilson, & Norton, 1993;

Dunn, Stefanovitch, et al., 2010; Ehlers et al., 1995; Furman, Waugh, Bhattacharjee, Thompson, & Gotlib, 2013; Schandry, 1981; Schandry, Bestler, & Montoya, 1993;

Steptoe & Noll, 1997; Steptoe & Vögele, 1992; Vaitl, 1996),例如有的人能夠較準 確的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有的人的判斷則與實際心跳差異甚大。這樣的個別差異,

被研究者視為是如同特質般,是個體個相對穩定的知覺特徵(Herbert & Pollatos,

15

儘管內在覺感被視為對身體狀態的整體性表徵,然而在測量上,目前仍停留 在針對某一特定身體面向之感受的準確程度。換言之,內在覺感的操作型定義比 概念上的定義來得侷限得多。過去研究常利用心血管、呼吸與腸胃道等面向來測 量,其中,心血管面向測量較不具威脅性。心血管系統運作對個人的整體影響相 當大,且與情緒(尤其是焦慮情緒)中常被感受到的生理變化有相當高的關連性,

因此在測量的使用上最為廣泛(Vaitl, 1996)。過去研究中,利用心血管訊號來測 量內在覺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心跳區辨作業(discrimination task),另 一種則為心智追蹤派典(mental tracking paradigm)。心跳區辨作業是利用儀器測 量受試者的客觀心跳,並同步呈現一串外在刺激(例如聲音或光線),讓受試者 選擇該串刺激是否符合自己當下的心跳(同步或不同步);在實驗操弄中,該串 刺激可能完全和心跳同步,或者每下慢500 毫秒,並以準確選擇的次數佔總次數 中的比例來計算準確性(Kadota et al., 2010),或使用基於信號偵測的轉換方程式 計算相較於隨機選擇的準確性分數(Asmundson et al., 1993)。基於心智追蹤派典 的測量方式,一般稱為心跳偵測作業(heartbeat detection task),又稱為Schandry 作業(Schandry task),則要求受試者在一段固定時間內持續注意自己的心跳並 計數,該段時間結束時(受試者並不知道是多久),由受試者報告所計算的主觀 心跳次數;實驗者同時會以儀器測量受試者的客觀心跳,並以主客觀心跳之間的 差距除以客觀心跳數來進行計算,差距越小則越準確(Schandry, 1981)。

相較之下,呼吸道與腸胃道的內在覺感測量,因其測量方式的特性,相關研 究較少,應用範圍也較為侷限。呼吸道的內在覺感測量多應用於氣喘病人之研究。

測量上,研究者會請受試者呼吸由嘴管供應的空氣,於其中製造不同的呼吸道阻 力(airway resistance),並請受試者評估呼吸的暢通/阻礙程度(Dahme, Richter,

& Mass, 1996)。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和健康控制組相比,氣喘病人較易低估呼 吸道阻抗程度(Dahme et al., 1996; Vaitl, 1996)。腸胃道的內在覺感對於意識前的 內在覺感特性之研究探索有諸多貢獻,臨床上則多應用於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colon syndrome /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病患(Vaitl, 1996)。Holzol 等人(1996)

主張內在覺感和其他向度的知覺(例如觸覺、視覺)一樣,可以用偵測(detection)、

定位(localization)、強度判斷(graduation)、與描述(identification)等四個層 級的知覺特徵來探索。他們利用在腸胃道內放入醫療用氣球,操弄刺激位置以及 刺激強度(亦即灌氣程度),並搭配傳統心理物理學常使用的行為測驗,包括強

迫選擇(forced choice)與感覺評斷(sensation rating),即可區分不同層級所需 要之刺激強度。該團隊發現,利用強迫選擇來測量受試者對刺激是否發生的偵測,

迫選擇(forced choice)與感覺評斷(sensation rating),即可區分不同層級所需 要之刺激強度。該團隊發現,利用強迫選擇來測量受試者對刺激是否發生的偵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