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討論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

本研究有數項特性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推論範圍。前節曾提及研究收集之受試 族群,相對於全台灣人口分布特性而言,教育程度較高,因此可能本身即是「老 化的較好」的一群人。失落經驗的測量方式是另一個重要限制。本研究以單題形 式調查個體近期內是否有主觀失落經驗,儘管結果顯示此一測量方式具有預測較 差心理適應結果的效度,然而仍限制了結果詮釋的精細度。此方式的主要優勢在 於直接的根據「失落」的心理意義(即資源不足以應付所面對的情境)進行測量 設計,可以避免「不同人對同樣的事件所形成詮釋與意義不同」的測量困境;但 是相對地,也使得研究者較難比對不同層面之失落對心理適應結果的影響。另一 方面,本研究根據臨床經驗並參考常用的老年心理適應測量(Allgaier, Kramer, Mergl, Fejtkova, & Hegeri, 2011),使用「有」與「無」的兩點形式調查對失落經 驗的評估,以減少老年受試者填答時的負擔。然而,這種測量設計,未能關注失 落的嚴重程度,可能會使得嚴重程度混淆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與心理適應結果間 的關連。綜合以上兩點,未來研究可以考量以心理意義方式測量不同生活層面是 否有失落,並結合各層面之失落經驗,將「在較多層面感到有失落」視為較嚴重,

以保留本研究測量設計之優勢,同時彌補劣勢。

本研究對心血管內在覺感之量化研究設計,能夠初步區分內在覺感之高估與 低估,然而,本研究設計並無法瞭解內在覺感主觀表徵偏誤(尤其是「高估」) 的內涵,限制了研究結果詮釋的範圍。例如高估者所「數到」的心跳數,有可能 仍是某種身體感覺(例如肌肉的跳動),亦有可能是根據自身相關的其他感受(例 如焦慮情緒),或僅是根據外在線索(例如時間)來判斷。不同的判斷內涵,對 於後續心理歷程的影響,亦可能有所不同。未來研究若能以更精細的方式進一步 解析受試者「究竟數到了什麼」,將可對於內在覺感本質有更深入的瞭解。

測量所關注的時間範圍之不一致,亦對結果解釋範圍有所限制。在本研究中,

主觀失落經驗,以及作為適應結果的身心症狀量表與慢性病患負向情緒量表所關 注的時間範圍是六個月,生活品質問卷則是兩週。這些量表所測量的是個案的經 驗狀態,亦即在研究分析中所反映的是經驗狀態間的影響。因此,在研究分析中 所反映的是主觀失落經驗對身心症狀和負向情緒的同時性影響,而對生活品質則

115

可能是延遲性、或失落經驗狀態累積一段時間之後的影響。此一時間性的影響,

在應用研究結果時需加以注意。

時間範圍亦可能影響本研究所測得的「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之內涵。以失 落為基礎的選擇可以視為一種應對失落而發生的因應策略(Baltes, 1997; Freund

& Baltes, 1998, 2002)。當因應策略尚未落實為因應行動時,它是一種「行動傾向」; 而當事件發生時,行動傾向則會因應當下情境脈絡,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本 研究測量近半年內所發生的失落經驗,因此,在報告「有失落」的情況下,受試 者內在被引發的經驗可能是近期所發生的失落事件,以及其所伴隨的「實際上所 執行的因應行動」。反之,在「無失落」的情況下,受試者在以失落為基礎的選 擇量表中所填答的則較可能反映因應行動傾向。換言之,當誘發受試者思考「有」

或「無」近期失落經驗時,其所思考的「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亦可能受此誘發 所影響,而反映了不同層次的構念。未來應以更精細的研究設計,解析「行動傾 向」與「行動」間可能的區別。如此,也呼應Skinner、Edge、Altman 與 Sherwood

(2003)所建議以行動類型(action type)的階層系統(例如,尋求接近、調適)

來思考因應結構,以聚焦於行動導向與著重調適功能的連結關係,而不是僅以認 知意圖或情緒焦點;或是僅以傾向逃避或傾向趨近的區分來思考失落因應。

參與者人數較少亦限制了本研究之解釋範圍。在本研究的所有分析中,假設 六的分析方式最為複雜,在統計分析上需要最多的受試者。依假設六的分析方式,

在迴歸模式中共包含12 項預測變項,若依中等效果量(effect size f2 =.15),第一 型錯誤機率(α)為本研究所設定之.10,檢定力(power)為依 Cohen (1992)

所建議之.80 來計算,納入分析之研究參與者需 106 人,而若將第一型錯誤機率 設定為常見之.05(Howell, 2011),則納入分析之參與者需 127 人;而在假設六 各依變項的分析中,納入分析的人數在112 人至 114 人之間,顯示本研究之在第 一型錯誤機率為.10 的條件設定下之統計解釋力是足夠的,但若第一型錯誤機率 設定為.05,則是不足的。本研究所容忍之第一型錯誤機率較經常設定的.05 為高,

此可能導致在結果解釋上較可能出現偽陽性,亦即高估內在覺感與以失落為基礎 的選擇對心理適應結果之影響力。由於本研究為探索性研究,希望能盡可能地擴 大對相關現象的思考範圍,拓展臨床服務的可能性,因此,較高的偽陽性機率是 可以容忍的。然而,尚須未來研究進一步驗證相關結果。此外,本研究旨在探索 內在覺感與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在老化過程中的影響,然而,因參與者人數之限

制,無法直接分析兩構念在不同年齡層中同時產生的效果,僅能探索內在覺感與 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在控制了年齡之後的效果(假設六)。然而,若以類似的多 元迴歸模式直接分析兩構念與不同年齡之交互作用的影響,則至少包含23 項預 測變項,在第一型錯誤機率設定為.10 的條件下,納入分析之人數需 140 人,而 若設定為.05,則需 166 人,皆超過本研究之參與人數。未來研究若能納入足夠 的參與者人數,將可以更仔細的解析內在覺感與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在老化過程 中的影響。

二、未來研究方向

在本章第三節提及一個重要的未來研究方向是利用更多的研究參與者,更直 接的解析年齡、內在覺感、與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三構念,在個體面對(以及不 面對)失落時的共同影響。除此之外,本研究尚可延伸數項未來進一步探討的研 究方向。

儘管研究結果支持內在覺感連續向度之構念,然而,在效標關連效度的部分,

卻未發現內在覺感連續向度與身心症狀困擾之關連。在本章第一節「內在覺感本 質探索」中,主張這可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身心症狀困擾可能受到其他因素之 影響,並非良好的「症狀知覺」之指標。因此,未來研究應可尋求更恰當的內在 覺感連續向度之效標,以對個人如何「感受」自己的身體感覺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例如參考Werner 等人(2009)的作法,在實驗室中以緩慢上升的溫度,測試個 體在什麼溫度會感到「痛」,所定義的疼痛閾值,應較可以反映對疼痛的症狀知 覺。此外,亦可以和其他面向的內在覺感指標進行比較,例如Petersen 等人(2015)

利用操弄氣體的呼吸道阻抗程度來測量受試者的呼吸道內在覺感,該操作方式亦 能評定高估與低估,可以和本研究所發展的內在覺感連續向度指標進行直接的對 比。

根據本文的文獻回顧,研究所測量到的「內在覺感指標」是內在覺感歷程中 的「內在覺感主觀表徵」,而此表徵之所以會和客觀表徵間產生差距,主要是來 自於其與認知情緒歷程的影響(Cioffi, 1990a, 1990b)。未來研究若能進一步探索 影響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的因素,將可以更完整的瞭解個體如何形成「身體感受」, 並針對個別經驗形成更恰當的介入方案。例如慮病傾向與健康焦慮,可能即為會

117

Cleary, 1988)。慮病傾向與健康焦慮較高的個體,易於擔憂自己是否罹患了疾病,

或將來易於罹患疾病,因此傾向於將身體症狀往「嚴重」的方向解釋,造成焦慮 情緒(Barrett et al., 2012; Warwick, 1989)。換言之,慮病傾向與健康焦慮可能會 使得個體在注意到自己有某種負面身體感受時,即感到「受到來自於疾病的威脅」。

而這種受到威脅的感受,可推測便會形成Cioffi 所主張的「影響身體感受的認知 情緒歷程」。類似地,根據Ehlers(1993)的回顧性研究所主張,恐慌症患者的 心理病理歷程包括內在覺感、對身體感受的焦慮感及認知偏誤(包括較易集中注 意力於身體症狀,較易將症狀詮釋為「有威脅的」,以及較易記住這些身體症狀)、 傾向於逃避該情境三大部分,其中「對身體感受的焦慮感及認知偏誤」即為可能 影響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的認知情緒歷程。根據Ehlers 的整理,此一認知情緒歷程 包含完整的訊息處理歷程,包括注意力、詮釋、與記憶,都有可能對個人所感受 到的身體感覺造成影響,亦即可能影響本研究所稱之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綜上所 述,在過去研究中曾提及可能影響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的情緒因素,主要是焦慮感 受,而認知因素則包含對身體感覺的注意力、詮釋、以及記憶。過去這一類的研 究,多著重於「高焦慮」、「高威脅」相關的認知偏誤,並以準確與否作為主要研 究標的。然而,根據本研究對內在覺感連續向度之主張,過低的焦慮、過低的威 脅感受所造成的認知偏誤(例如注意力上的忽略、輕忽的詮釋、對身體症狀的遺 忘),恰當的焦慮感受與無偏誤的訊息處理歷程,可能都是需要考量的研究操作。

而這種受到威脅的感受,可推測便會形成Cioffi 所主張的「影響身體感受的認知 情緒歷程」。類似地,根據Ehlers(1993)的回顧性研究所主張,恐慌症患者的 心理病理歷程包括內在覺感、對身體感受的焦慮感及認知偏誤(包括較易集中注 意力於身體症狀,較易將症狀詮釋為「有威脅的」,以及較易記住這些身體症狀)、 傾向於逃避該情境三大部分,其中「對身體感受的焦慮感及認知偏誤」即為可能 影響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的認知情緒歷程。根據Ehlers 的整理,此一認知情緒歷程 包含完整的訊息處理歷程,包括注意力、詮釋、與記憶,都有可能對個人所感受 到的身體感覺造成影響,亦即可能影響本研究所稱之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綜上所 述,在過去研究中曾提及可能影響內在覺感主觀表徵的情緒因素,主要是焦慮感 受,而認知因素則包含對身體感覺的注意力、詮釋、以及記憶。過去這一類的研 究,多著重於「高焦慮」、「高威脅」相關的認知偏誤,並以準確與否作為主要研 究標的。然而,根據本研究對內在覺感連續向度之主張,過低的焦慮、過低的威 脅感受所造成的認知偏誤(例如注意力上的忽略、輕忽的詮釋、對身體症狀的遺 忘),恰當的焦慮感受與無偏誤的訊息處理歷程,可能都是需要考量的研究操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