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老化歷程中的心理適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老化歷程中的心理適應 一、選擇—最適化—補償歷程

每個人都必須經歷「老化」這個不可逆的歷程。隨著預期壽命在二十世紀開 始的大幅增長,「與老共存」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良好的老化適應也在個人生活 與群體政策制訂中都扮演著愈形重要的角色(Bowling & Dieppe, 2005)。良好的 老化適應,將可以幫助個人發揮最大的功能,不僅是維持個體健康,更得以將經 驗與智慧有效的發揮並傳承給下一代。因此,如何促進個體更好的適應老化,是 本研究關注的重心。

在適應老化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個體如何適應經常伴隨著老化而發 生的種種「失落」。隨著年齡的上升,老年人有較高的機率面臨到功能損失、功 能受到障礙、生理疾病、失去親友、較少的實際資源(如金錢),以及無可避免 的,即將到來的死亡(Birren & Schaie, 2001);有很多老年人必須同時面對多項 失落,可能是某項事件本身即會造成多項失落(例如罹患嚴重的疾病,可能同時 造成自我概念、身心功能與金錢時間的失落),亦可能是同時遭遇到多項與高齡 較有關係的事件(例如罹患疾病與高齡配偶過世)。在臨床上,最常面臨到的亦 是因為這些「失落」而求助的老年人,尤其是生理方面的失落,例如罹患疾病、

身體功能受損。因此,如何協助老年人適應他所面臨的失落,是臨床服務上非常 重要的一環。就臨床健康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不僅要能協助老年人適應他當前所 面臨的失落,更期待能藉由這樣的協助,促發更長遠的「好的老化」。換言之,

探討「奠定在以適應失落為基礎的老化適應歷程」,將能有效的應用於臨床服務。

如何定義並促發好的老化,一直是學者們相當關注的議題。然而,不同領域 的學者,在定義所謂「好的老化」時,關注的焦點也有所不同。根據Bowling 與 Dieppe(2005)的回顧與整理,生物醫學取向的學者,在探討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時,多聚焦於延長預期壽命、減少生理與心智的衰弱與失能等面向,因 此成功老化被視為沒有疾病或疾病的危險因子,良好的生理與認知功能,能夠獨 立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等。相對地,心理社會取向的學者,則關注生活滿意度、社 會參與與社會功能、心理資源與個人成長等面向。這兩類研究取向,所採用的是

老化的「結果觀」,亦即達到某些「結果」就視為較佳的老化。然而,Bowling 與Dieppe 認為,真正能夠決定「我是否成功地老化」的人,終究還是經驗著老 化的老年人本身。因此,無論採用何種取向來定義成功老化,都應該加入對老年 人來說有意義的元素。而對老年人來說,不一定是「完全的沒有疾病」、「完全獨 立」等才是好的老化;也不一定要「生活都很滿意」,例如生活會隨著某些狀況 可能有些起伏,但整體而言可能仍感受到某種穩定的好。好的老化是一個動態的 適應歷程,並無法界定某一個靜止的「成功」的點。在這樣的觀點影響下,「最 適老化」逐漸取代「成功老化」,成為老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

「最適老化(optimal aging)」是目前在研究個人的老化生活時,經常被使用 來探討何謂「好的老化」時使用的概念(吳治勳, 2010;Aldwin & Gilmer, 2013)。

最適老化的概念嘗試回到個體經驗來探索老化適應,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異質性。

此概念起源於Baltes 所提出的「成功的發展(successful development)」。奠基於 演化論與個體發生學,Baltes 及其合作研究者主張,人類的老化是一種生物結構 與文化脈絡共同影響的發展歷程;而在這樣的發展歷程中,「成功的發展」意指 個體能夠在既有條件與脈絡底下,最大化自己能獲得的資源,並且最小化失去的 資源(Baltes & Carstensen, 2003; Baltes, 1997)。這種「獲得—失去」的觀點,考 量到個體間的異質性,並且讓研究者能以連續向度式的概念來定義好的老化:能

「最大化獲得資源」越多、「最小化失去資源」越少,則代表越好的適應。基於 此,Aldwin 與 Gilmer(2013)提出「最適老化」的概念,主張最適老化是一個 多面向的構念,涉及避免會造成過早疾病、失能或死亡的危險因子,發展能促進 良好生理、認知與心智健康的保護因子,然而,其核心則是「智慧」。老年人的 智慧能讓他們有效地運用有限的資源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情境,並且能夠幫助他人

(尤其是更年輕的族群),即便在疾病甚至是失能的狀況下,仍能最大化自己所 能達到的目標,建構生命的意義。換言之,最適老化所強調的是個體在自己所處 的脈絡之中,如何恰當地選擇並運用資源以設定並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研究 觀點,所採用的是老化的「歷程觀」,此觀點更重視的是在適應老化時的心理歷 程(亦即選擇並達成目標的心理歷程),在這樣的觀點之下,沒有疾病或疾病的 危險因子、良好的生理與認知功能、能夠獨立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生活滿意度、

社會參與與社會功能、心理資源與個人成長等等研究上常見的結果變項,皆是個

3

人的社會文化環境脈絡、所擁有的資源與想達成的目標皆不相同,也難以從達成 了什麼樣的目標來判斷老化的成功與否。因此,相較於結果,最適老化更重視適 應的歷程,強調個人在面對老化時所展現出的「彈性(flexibility)」(吳英璋等人,

2013)。

同樣抱持著與Baltes 團隊類似的「發展」之概念,Brandtstädter 及其同僚

(Brandtstädter, 2009; Brandtstädter & Renner, 1990; Brandtstädter & Rothermund, 2002)主張,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中,要將個人所獲得的資源最大化、並將資源的 失落最小化,必須要恰當地使用同化(assimilative)與調適(accommodative)的 因應策略,因此被稱為雙重歷程的因應理論(dual-process theory of coping)。該 理論主張,這兩種因應策略並非完全互斥,可以同時發生,但一般而言,個體傾 向於「先使用」同化策略,亦即根據既有的個人發展目標與資源來改變不利的處 境,若原有資源不足,則可能嘗試增加個人內外在資源(例如學習、求助)以達 成原有目標;若這些方式都無法有效地改善現狀,則會進入調適的因應階段,亦 即調整個人目標,並使用相應的因應資源來達成新目標。Brandtstädter 與 Renner

(1990)指出,調適因應更適合被視為一種對問題的「中性化(neutralization)」

處理,而非積極的「解決問題」。亦即,在調適因應中,個體會改變自己的認知 結構與價值體系,以讓負面情境變得「沒那麼負面」或「比較可以接受」。因此,

在容易面對經常是不可逆的資源失落、功能限制的生命晚期時,調適因應對於維 持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格外關鍵。該研究團隊並編製了「彈性目標調整量表」以 測量調適因應,該量表並被廣泛地使用為「因應彈性(coping flexibility)」的操 作型定義(Cheng, Lau, & Chan, 2014)。許多實徵研究皆支持彈性目標調整在面 對逆境時是有保護效果的。例如Schmitz、Saile、與 Nilges(1996)發現彈性目 標調整可以調節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強度對憂鬱的正向預測力,較高的彈性目標 調整有保護作用。類似地,Boerner(2004) 發現中年病患的彈性目標調整,可 以調節視力嚴重受損對社會功能受損與憂鬱症狀的預測力。Seltzer、Greenberg、

Floyd、與 Hong(2004)則發現,凡是較能運用彈性目標調整的中年父母皆有較 好的生活適應,但這個效果在小孩有嚴重心理健康疾病的父母族群中,特別明顯。

這些實徵研究皆支持彈性目標調整在個人面對資源受損、功能限制或環境要求增 加等逆境時,對於安適感有保護作用,亦即可以在資源改變的生命歷程中,促進 前述最適老化歷程。Brandtstädter、Wentura、與 Greve(1993)的大型研究發現,

隨著年齡增長,彈性目標調整的使用頻率亦逐漸上升,相對地,自我控制感與憂 鬱心情則未上升。他們主張,由於在老年生活中經常碰到無法控制且不可逆的負 向事件(例如喪偶、健康問題),理應有較低的控制感與較高的憂鬱心情,因此 推論這些負向適應結果未隨年齡而上升,是來自於彈性目標調整的保護作用。

Brandtstädter 團隊所提出的調適因應策略,更具體的刻畫了在面對生命中的「失 落」時,個體所展現出來的「彈性」之樣貌:注意到原先的方式已經無法達到原 有的目標(同化策略已經不再適用),因此改變自己的認知結構與價值體系,以 更接受負面情境,這項改變即是調整個體原有的目標,將之轉換為自己可以達成 的目標。

Brandtstädter 團隊所提出的「彈性」,可以由Baltes 團隊(Baltes & Carstensen, 2003; Baltes, 1997)所提出的三個重要歷程來達成。這三個歷程分別是選擇

(selection)、最適化(optimization)、以及補償(compensation)。Baltes 團隊提 出,在每個人生活的脈絡中,為了達成個人的目標,必須要能夠選擇(selection)

恰當的目標(及次目標)與適合的資源,針對這些資源做最適當的發揮與利用

(optimization),並且利用已有的資源去補償某些已經失去的資源

(compensation),這三個歷程雖然在概念上能夠區分探討,但在個人的行為層次 上,是一氣呵成的。其中「選擇」之歷程又可進一步區分為「以資源為基礎的選 擇(elective selection)」與「以失落為基礎的選擇(loss-based selection)」;前者 意指根據個人可使用的資源,縮減個人目標數量以達到更高的目標或滿足需求,

後者則是針對「失去了某些資源」做出反應:當個人注意到自己失去某些資源後,

將自己的個人目標重新做出排序,或是不再追求不可得的目標,而以其他的目標 取而代之。「選擇—最適化—補償」歷程即為「目標」與相對於該目標的「資源」

之管理與運用,可以視為個人主動地創造環境以及對環境做出反應之歷程

之管理與運用,可以視為個人主動地創造環境以及對環境做出反應之歷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