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三地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兩岸三地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兩岸三地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兩岸三地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兩岸三地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做好防災工作確實能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防災觀念的落實是防災工 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落實防災觀念應該從小做起,因此,防災教育便是 防災工作的基本。防災教材是防災教育重要的一環,教科書是配合課程綱 要編輯而成,透過防災觀念融入課程綱要以編輯教科書,才能使防災教育 真正的落實在學校教育中。

壹 壹 壹

壹、、、、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防災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防災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防災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防災教育 一、課程概述

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來臨與世界各國之教改脈動,政府必須致力 教育改革,以整體提升國民之素質及國家競爭力。教育部依據行政 院核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與教學 革新,便於 2003 年開始逐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本研究參考教育 部網站所公布九年一貫課程內容整理如下。

九年一貫課程的主要精神在於課程統整與學校本位課程的發 展,這種作法可以讓教師展現專業能力,也能改變課程與教學,更 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歷程中的主體,也會促使學校有效整合資源 及與家長建立合夥關係。九年一貫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 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

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本質上,教育是開 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學習歷程。因此,跨 世紀的九年一貫新課程應該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 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課程的目 標為培養帶著走的基本能力,拋掉背不動的書包與學習繁雜的知識 教材。培養學生的十大基本能力:「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

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 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規劃、組織與實 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 題」。為培養國民應具備之基本能力,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應以個 體發展、社會文化及自然環境等三個面向,提供語文、健康與體育、

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及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 領域(引自教育部網站)。

二、課程與防災教育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各領域的學習指標包含了防災教育學習 目標,教育部顧問室也於 95 年度「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 計畫」重要成果中之國小階段防災教育課程綱要中,詳列「各學習 階段即 1-3 年級及 4-6 年級防災素養之架構、類別、項目與內涵」,

如附錄一。詳細指出不同的學習階段在防災知識、防災態度和防災 技能應達到的素養內涵。其中各學習階段皆以應建立學生正確的防 災知識及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為外,在防災技能方面,1-3 年級以訓練學生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4-6 年級則以訓練學生具備 避難求生及在災害發生後能幫助別人的能力為目標。

防災教育課程綱要另詳列「各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與可融入防 災教育之能力指標」。研究者整理了本研究探討之自然與生活科 技、社會、綜合活動及健康與體育四領域之能力指標,及所對應附 錄一之防災教育之能力指標,如附錄二。另根據各版本各科目單元 的之能力指標,依所包含防災類型概念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如附錄 三「學習領域融入防災教育之能力指標」,附錄三中整理低(1-2 年 級)中(3-4 年級)高(5-6 年級)三個年段應具備之能力指標,

以及分布之科目、版本與單元。防災類型乃依本研究之分析類目進

行分類。此一能力指標及各單元防災類型之分類,可做為研究者在 進行教科書內容分析及建立「防災概念內容分析表」時之對照及參 考依據。

貳 貳 貳

貳、、、、大陸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大陸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大陸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大陸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一、課程概述

本研究以大陸地區之品德與生活社會及自然科為研究科目,故 研究者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所公布之課程標準後整理如下。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 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課程是根據小學學生社會生活 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 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 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 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 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

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 斷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 公民奠定基礎。品德與生活為小學 1-2 年級,品德與社會則為 3-6 年級。

自然科的總目標,主要讓學生能透過自然科課程的學習,知道 與周圍常見事物相關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 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 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 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 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

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 發展(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

二、課程與防災教育

本研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所制訂品德與生活社會與 自然科內容標準,與防災教育相關之內容,整理如附錄四及附錄五。

品德與生活社會部分,僅在品德與生活(1-2 年級)中的「健 康、安全地生活」單元、品德與社會(3-6 年級)的「我在成長」、

「我的家鄉」、「我是中國人」單元的內容,與防災相關之內容。其 包含的內容有交通災害、自然界的災害及自我保護等(附錄四)。 自然科部分則在「觀察、實驗、製作」、「對待科學、技術和社 會的關係」、「物體與物質之四:物質的利用」、「能量的表現形式之 四:簡單電路」、「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之一:地球運動與天氣 變化」、「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之三: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等 單元中之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有相關。其包含之內容有電器災害、

天氣造成的災害、地震的成因及如何防震等(附錄五)。

本研究在進行教科書分析時,將進一步探討與防災教育相關之 課文內容之情形。

參 參 參

參、、、、香港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香港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香港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香港地區課程標準與防災教育 一、課程概述

香港常識科課程最初是依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的 建議編寫的,並於 1996 年首次推行。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一系 列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八冊及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 一至小六)。常識科的課程架構是由多個互相連結的部分組合而 成,當中包括:學科知識、共通能力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三者

之間的關係(圖 2-3-1):

圖 2-3-1 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關係圖

(圖片來源:香港教育局網站)

學習範疇的作用是組織課程內容。常識科課程共有六個學習範 疇:健康與生活、人與環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 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其內容 衍生自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與科技教育三個學習領域 的學習元素(引自香港教育局網站)。

二、課程與防災教育

本研究參考香港教育局網站,將香港常識科課程與防災教育相 關之內容整理,如附錄六。網站中詳列了一至六年級常識科課程各 學習主題、單元及內容。在小一小二階段以生活安全的認識為主;

小三至小六階段則擴展到社會防災議題的關心,如對天災的反應、

意外的預防及急救的方法等,與台灣的防災素養能力指標比較,各 階段的內容目標相似度頗高。

肆肆

肆肆、、、、小結小結小結小結

由上述針對兩岸三地的課程綱要比較得知,兩岸三地的課程不僅 在科目名稱有差別外,課程架構、內容上更是有很大的差異,因此,

本研究在防災教育相關科目選擇也不同。台灣地區以九年一貫領域為 知識

共通能力 價值觀和態度

分科,與防災教育較為相關之領域為生活、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健康與體育及綜合活動;大陸地區則為自然科、品德與生活及品德與 社會科;在香港地區本研究則選定以常識科為研究科目。課程綱要是 決定課本編輯的主要關鍵,也是決定學童學習能力的指標,防災教育 融入到各科目及各領域,因此,課程綱要中有關防災教育課程及防災 能力指標之編訂,也和教科書中防災教育內容的呈現有很大的關係。

本節將兩岸三地之課程綱要與防災教育相關之內容、能力指標及單元 目標進行初步的探討,以作為探討教科書中防災概念之分析及比較時

本節將兩岸三地之課程綱要與防災教育相關之內容、能力指標及單元 目標進行初步的探討,以作為探討教科書中防災概念之分析及比較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