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節、醫療相關捐款

第四節、 其他建設捐款

除了興建學堂、醫院改善國內的教育與衛⽣以外,澳洲華僑也曾投入家鄉的其他基礎建 設發展。廣東省許多連結鄉鎮的⽊橋都⽼舊不堪,腐蝕嚴重,影響安全,華僑們在20世紀前20 年間就4次(1904年⼤溪橋、1907年增城神岡墟側之橋、1916年張家界⽯橋和1918年良都湖州 北台溪之橋)出資經費修建⽯橋以改善地⽅建設。 此外,華僑也有因維持家鄉治安⽽發起的221 募款,如1920年⽵秀園村的募款。由於地⽅治安⽋佳,擄劫頻頻,政府無能,保護乏術,寢食 不安,村民為求⾃保,擬建碉樓,但由於⼯程浩⼤,經費不所,所以寄函請求澳洲僑胞⽀援,

這次募款⼀共為⽵秀園村民籌獲了超過560鎊的經費(約港幣3080元)。 同樣的,在1927年222 雪梨的安益利號和和隆號為了⾹⾢隆都⾃衛團也發起了類似的募款。 其他的建設貢獻還包括223 1908年的⾹⾢隆都施茶公所和1910年改良新寧監獄的募款活動。 這些募款都是透過有⼼⼈⼠224 返鄉後傳達回來的訊息,或是透過信函轉告在澳洲梓⾥然後再發起的慈善活動,與學堂或醫院 透過國內代表或澳洲的社團組織宣傳和募款所取得的成效有所差異,所募得的⾦額也比較少,

間接說明了澳洲華僑社團在募款中的所扮演的角⾊⾜以影響捐款的多寡。

澳洲華僑除了對⾃⼰梓⾥有相當的照顧以外,對國內其他地區的同胞也給予⼀定的⽀持 與關⼼。在1925年,上海⼯⼈在⽇本紗廠被殺害,引起勞團不滿,決定聯合市民遊⾏⽰威表⽰

憤怒,結果擦槍⾛⽕,在租借地遭到巡警掃射,造成百⼈受傷,殘酷情況引發全國⼈民的公憤,

決定捐款⽀持上海⼯⼈。雪梨中華總商會和美利濱的中國領事館都收到了中國全國商會聯合會 及上海總商會的紛紛來電,希望澳洲華僑可以憐憫上海⼯⼈失業的窘境,捐助救濟。 雪梨中225 華總商會為此發起了近兩個⽉的募款活動,為上海⼯⼈籌獲了超過260鎊(約港幣2106元)的 失業救濟⾦。 226

其實澳洲華僑募款的⽬的相當多樣化,除了上述所提,也有因出⾃孝⼼⽽發起的募款,

如1905年保皇會為《東華報》記者唐才質的祖母慶祝90歲⾼壽⽽發起的募款。唐才質的兩位兄 長唐才常、唐才中因⾃⽴軍起義失敗⽽遭斬⾸,⽽唐才質則因在澳洲無法盡孝家中⽗母及祖母,

因此保皇派成員在中、港、⽇各國發起義捐,以助桃儀。 其他捐款還包括設置東增聯益堂227

(1907)、東莞⾹⾢隆都戒菸所(1908)或是澳⾨的交涉案件(1922)等項⽬,華僑們都有集 資應捐,體現了澳洲華僑對於國內許多非政務事的關⼼與慷慨解囊。


〈勸捐⼤溪橋⼩啓〉,《東華報》,1904年4⽉9⽇,附張︔〈修橋捐欵〉,《東華報》,1907年3⽉2⽇,⾴7︔〈雪梨埠捐築張家

221

邊⽯橋芳名〉,《民國報》,1916年10⽉21⽇,⾴6︔〈⾏善錄〉,《東華報》,1918年12⽉7⽇,⾴7。

〈⽵秀園擬建碉樓勸捐廣告〉,《東華報》,1920年1⽉24⽇,⾴7。1英鎊=5.50港幣。〈⾦錢時價〉,《東華報》,1920年1⽉24

222

⽇,⾴7。

〈隆都⾃衛團募捐啓事〉,《民國報》,1927年8⽉13⽇,⾴5。

223

〈敬謝捐欵〉,《東華報》,1908年10⽉17⽇,⾴8︔〈善舉特誌〉,《東華報》,1910年10⽉22⽇,⾴8。

224

〈特電〉,《東華報》,1925年7⽉25⽇,⾴6︔〈籌賑上海失業⼯⼈啓事〉,《東華報》,1925年7⽉25⽇,⾴6。

225

1英鎊=8.10港幣。〈⾦銀時價〉,《東華報》,1925年10⽉10⽇,⾴8。

226

〈祝壽紓誠〉,《東華報》,1905年1⽉14⽇,附張。

227

⼩結

⾃19世紀中期以來,澳洲華僑社會就以宗親會館來連繫及團結澳洲華僑,透過社團為梓

⾥服務,代表華⼯爭取權益、提供娛樂服務以思鄉解悶、安排返鄉及處理善後事。這些組織多 為⾃發性,⽽且依地緣與族緣作為入會條件,不同區域的華僑無法跨越社群加入其他組織,形 成了社團⼤⼩不⼀、勢⼒強弱的明顯差別。會館依賴會員的入會費和樂捐來維持經營,但由於 過於依賴新移民,當澳洲政府實施移民⼈⼜管制時,直接給會館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也是致使 許多會館沒落的因素之⼀。1891年所創⽴的聯益堂是第⼀個打破地緣性的業緣組織,它集結了 廣東四個重要地區的華商(東莞、中山、增城和⾼要)為華僑提供船票販售和梓⾥服務的機 構,但由於作風過於保守,被後來的保皇會逐⽇取代。

無論是宗親會館或是業緣組織在澳洲華僑的募款中都扮演者重要角⾊。19世紀末期至20 世紀30年代末,澳洲華僑⼀共舉辦近200次的募款活動,其中⼤部分都是經由這些組織策劃宣 傳及經辦。中國華南地區經常發⽣⽔患及其他天災,在這些募款中就有近四分之⼀(49次)的 募款都是為了賑濟家鄉災民所發起的。另外,由於華僑在澳洲接觸到西⽅⽂化與教育,對於家 鄉的教育及醫療落後都感到相當惋惜,希望鄉梓的衛⽣條件可以改善,所以在這些相關的基礎 建設募款中都表現相當踴躍。除此之外,澳洲華僑也參與了其他的募款活動,如修橋、蓋碉樓、

官司案的訴訟費等。

募款的動員⽅式⼀般都會先在報紙上刊登募款的內容與募款的⽅式。有些較⼤型的募款 由於獲得社團組織的⽀持,所以都會派義⼯挨家挨⼾勸捐,或設⽴指定的商家作為捐款地,⽽

像學校或是醫院的募款通常也會有專員到澳洲進⾏遊說,所獲得的反應都相當熱烈︔但也有些 募款由於沒有較有實⼒的華僑團體的⽀持,所獲得的成效也相對比較有限,說明了澳洲募款活 動的成效除了報紙之外,也需要華僑團組織的參與與動員才能取得好成績。

觀察這近40年中國非政治性募款活動可以發現以下幾點:⼀、澳洲華僑的募款主要以廣 東省為主,中國其他省份的募款次數相當少,說明了華僑對募款有著非常強烈的地域性選擇︔

⼆、募款活動的主要策劃者決定了募款⾦額的多寡,⼀般由勢⼒較強的社間團體所發起的活動 通常比較容易獲得澳洲華僑⼤眾的響應︔⽽少了宗親組織⽀持的慈善活動,雖然有報紙的宣傳,

但卻無法獲得⼤量的捐款︔三、華僑社群⼈數的多寡也是募款的成敗的關鍵,澳洲華僑相當重 視地緣與族緣的關係,對於⾃⼰家鄉的賑濟、建設、福利都非常⽀持,⽽對於非⾃⼰區域的捐 款則是興致缺缺。澳洲華僑社群中以東莞、中山、⾼要和四⾢⼈最多,所以這四個地區的募款 永遠籌獲最多捐款,其他區域的華僑募款則相較遜⾊許多,其中東莞⼈是華僑社群中財⼒最為 豐盈的⼀群,幾次東莞捐款都有不少出資相當豐厚的東莞華商︔四、報刊與策劃者也有直接關 聯。華僑捐款都會通過報刊來宣傳,並將捐款⼈明晰公佈以⽰表揚。20世紀上半⾴澳洲有四份 重要的報刊,⽽華僑在選擇刊登明細時也會因與報社的關係⽽作出特定選擇,如早期募款由聯 益堂發起,⽽聯益堂與《廣益華報》有合作關係,所以捐款⼈明晰都會選擇在此報刊登︔之後

⼤部分募款都是由保皇會或後來的⿃修威中華總商會策劃進⾏,《東華報》的股東有許多又是 中華總商會的成員,所以理所當然地就會在《東華報》刊登,體現了報刊的選擇與策劃者有著

直接的關係。不管如何,澳洲華僑對中國非政治性募款的貢獻是有⽬共睹的,他們努⼒募款的 背後所代表的是對家鄉情感依附與愛戴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