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分析層級程序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分析層級程序法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二) AHP 之處理程序

AHP 是可經由群體討論方式或由一組專家意見來協助決策。AHP 方法主要步驟 有四(Saaty,1980):

1、 將複雜的決策問題系統化、列出相關重要的因子,建立層級架構。

2、 建立評估屬性的成對比較矩陣。

3、 計算各屬性之相對權重。

4、 檢定一致性。

進行評估步驟主要分為兩階段,一是層級的建立,二是層級評估。首先是將複雜 決策問題系統化,列出各相關因子、並匯集專家學者及決策者之意見評估,建立層級 結構,藉著比率尺度(Ratio Scales)及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s)1~9 的相對重要性尺度 進行成對比較而獲得成對比較矩陣後,算出特徵向量做為評估各元素間的權重,最後 再透過綜合而求得其優先順序。在應用AHP 處理複雜問題時,主要流程大致可區分 為以下步驟,如圖2 所示,並分別說明如下(楊豐文,2007)。

2 AHP 流程圖

1、 問題的界定與陳述

經由決策者根據欲達到的目標做初步分析後,將所有可能影響問題的相關因子均 納入界定問題的範圍。而影響因子之分析方法可參酌國內外之相關文獻,利用德菲法 (Delphi method)、群體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或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等群體 決策方法,或是對業界專家訪談等,匯集專家學者的意見,對欲評估之問題整理、歸

問題的界定與陳述

建立評估的層級關係與問卷設計

成對比較評估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計算矩陣的特徵向量與最大特徵值

求算一致性指標與一致性比率

決定方案的優先順序 成對矩陣是否符

合一致性

決策 YES NO

2、 構建評估的層級關係

層級結構能將複雜的問題簡化並加以分解,由最上層的決策目標分解成評估構 面、評估準則和最下層的可行方案,形成一個層級架構。至於層級多寡依問題的分析 所需而定,通常建議每一層級的要素不宜超過七個,方可較有效的進行成對比較並獲 得較好的一致性。其層級架構如圖3 所示。

3 AHP 層級架構圖

3、 問卷設計與調查

建立層級架構後,依照各層級間的關係與內容來設計問卷,運用 1-9 評比尺度,

進行成對比較。在進行成對比較中評估因素兩者之相對重要性,是採 Satty (1986)對 偏好差異之語意描述與評分,其評估尺度的基本劃分為等強、稍強、頗強、極強、絕 強等五個定義,並分賦予名目尺度1、3、5、7、9 的衡量值,亦在兩尺度間賦予 2、

4、6、8 的中間值,其評估尺度分為九個尺度,有關各尺度所代表的意義,如表 5 所 述。

第一層目標

構面 1 構面 3 

準則 1  準則 2  準則 3 準則 4 準則 5 準則 6  準則 7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構面 2

表 5

分析層級程序法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 評估

尺度 定義 說明

1 同等重要

(Equal Importance)

兩指標的貢獻程度具同等重要性

★等強(Equally)

3 稍重要

(Weak Importance)

從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指標

★稍強(Moderately)

5 頗重要

(Essential Importance)

從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喜好某一指標

★頗強(Strongly)

7 極重要

(Demonstrated Importance)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喜好某一指標

★極強(Very Strongly)

9 絕對重要

(Extreme Importance)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一指標

★絕強(Extremely) 2、4、

6、8

兩相鄰尺度之中間值

(Intermediate Values) 需要折衷值時 資料來源Satty (1986) ;鄧振源、曾國雄(1989)

由於 AHP 問卷較複雜,問卷內容必須清楚敘述每一成對比較的問題,並詳加引 導說明(參見附錄 A)。茲以本研究管理能力構面下之準則,舉例如表 6 所示。

表 6

管理能力構面下之準則評比尺度 評比

尺度 絕 強

極 強

頗 強

稍 強

等 強

稍 強

頗 強

級 強

絕 強 9 7 5 3 1 3 5 7 9 班級

管理

情緒 管理 班級

管理

時間 管理 情緒

管理

時間 管理

4、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假設有 n 個準則時,則需要進行C2n=n(n-1)/2 個成對比較,讓決策群體的專家勾 選每一成對要素重要性之相對尺度後,再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建立成對比較矩陣。將衡 量結果,置於矩陣的上三角部份,a12代表為屬性a1相對於屬性a2的重要性,而下三 角部分是上三角部分相對位置數值的倒數,也就是a211 a/ 12。要素自己與自己的比 較在矩陣的衡量值均為1,如此即可完成成對比較矩陣。n 個屬性,A1A2,…A ,n 成對比較之後的評分矩陣如 A 所示:

A= (1)

1 1/a 1/a

1/a

a a 1 a 1/

a a a 1

2n 1n

23

2n

23 12

1n 13

12









w 、i w 分別為屬性j A 與屬性i A 之權重,並定義j a =ij

j i

w

w ,則其成對比較矩陣可改寫

為如式(2):

 

aij A









n n 2 n 1 n

n 2 1

2

n 1 2 1

/w w /w w /w w

/w w 1 /w w

/w w /w w 1

(2)

令w 為 n 個屬性的權重向量,也就是 W=

w1,w2,wn

T,則成對比較矩陣A與權重 向量W內積可得式(3):

A․W=









n n 2 n 1 n

n 2 1

2

n 1 2 1

/w w /w w /w w

/w w 1 /w w

/w w /w w 1









wn

w w

2 1









nwn

nw nw

2 1

= n․W (3)

5、 計算最大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Saaty 提出以矩陣之最大特徵值max來取代n,即AW maxW 並依行向量平均值 的標準化(Average of normalized columns)法,將各行予以標準化,再將各元素予以加 總,並除以各列元素之個數而得。利用此法,可求解得各評估層面及準則之權重,即 各評估層面及準則之權重為式(4):

i W n

1

n

j n

i ij ij

a a

1 1

,i ,j=1,2,3…,n (4)

而最大特徵值max之求法則是先將成對比較矩陣 A 乘以求得之特徵向量 W,得到一 個新的向量AW,而 AW 之每一向量值分別對應除以原向量 W 之每一向量值,最後 將所得之所有數值,求其算數平均數,即可求得max

6、 一致性的檢定

要評估者進行多個成對比較時難免會有些微的不一致,要求前後一貫性是相當困 難的事,因此可以容許些微的不一致,但需測試其偏好一致性的程度,亦即檢定評估 者在進行成對比較時,對各因子要素間權重判斷的一致性情形,以判斷其結果是否可 信。而計算一致性的表徵量稱為一致性比例(Consistency ratio,CR),其定義如式(5):

(5) RI CR  CI

其中,CI(Consistency index;CI)為一致性指標,其定義如式(6):

(6)

1

n n CI λ max

 

而RI(Random index;RI)為隨機指標,其值隨矩陣階數之增加而增加(鄧振源、曾國雄,

1989),其相對應之隨機指標值表,如表 7 所示。Saaty (1977)曾提出建議,若 CR≦0.1 時,表示該成對比較矩陣之評比值具有一致性,即評比結果才算是令人滿意可接受 的,若達到可接受的水準後,分析層級法最後的步驟則是整合各階層之因素的相對權 數,以求算整體層級的總優先向量,即代表各決策的相對優先順序。

表 7

隨機目標RI

階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RI 0.00 0.00 0.58 0.9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53 1.56 1.57

一致性的評估不能只是針對單一成對比較矩陣之一致性程度的衡量,若超過一 層,則就要求出整體一致性指標(C.I.H)。而層級的一致性比率(C.R.H)就是將層級的一 致性指標(C.I.H)除以層級隨機指標(R.I.H)。數學表示式(7)、(8)、(9)如下:

C.R.H = C.I.H/R.I.H (7) C.I.H = Σ(每層級的優先向量) × (每層級 CI 值) (8) R.I.H = Σ(每層級的優先向量) × (每層級 RI 值) (9) 若C.R.H≦0.1 則層級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如果整個層級架構的一致程度不符合

≦0.1 要求,須重新進行要素及其關連的分析與修正。

7、 替代方案的選擇

各層級準則間權重計算後,再進行整體層級權重的計算,由逐層加權後的總和可 以決定出方案的方案的優先順序,作為實際決策的參考。

(三) 分析層級程序法(AHP)應用的領域

分析層級程序法主要是應用在決策問題(Decision Making Problems),而根據 Saaty (1980)的說法,層級分析法可應用於下列的 13 項問題(簡禎富,2005):

1、決定優先順序(Setting priorities)

2、產生一組方案(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3、選擇最佳的政策(Choosing a best alternative/policy) 4、決定需要(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5、資源分配(Allocating resource) 6、預測結果(Predicting outcomes) 7、評估績效(Measuring performance) 8、設計系統(Designing system)

9、確保系統穩定性(Ensuring system stability) 10、最佳化(Optimizing)

11、規劃(Planning)

12、解決衝突與矛盾(Resolving conflict) 13、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