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初探研究晤談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初探研究晤談分析

壹、晤談目的

個別晤談之主要目的爲進一步瞭解學生在教學前、後概念改變的情形以及發 現教學之缺失,並作為正式研究改進教學、教材設計以及課程發展的參考與建議。

貳、晤談資料分析

晤談對象於教學組立意選取六位學生,分別為後測時仍存有迷思概念的三 位學生,以及後測達到迷思概念改變的三位學生,與研究者一對一晤談,晤談 時間每人 10-15 分鐘,於教學後一日的午休時間進行。研究者將接受晤談之學 生編以代碼,第一碼為年級,第二碼為班級,三四碼為流水號,晤談結果分析 如下:

一、六位學生於教學前,均以密度大小作為判斷汽油是否溶解於水的依據:

根據這六位學生在教學前的雙層試題前測結果,我們可以得知這六位學生均 以密度大小作為判斷汽油是否溶解於水的依據,學生會以物質沉或浮來聯想當作 判斷標準,經晤談後發現有三位學生認為密度不同的物質就不會互溶:

研究者:老師想問你為什麼你一開始預測是用密度來預測?

2801:因為那個之前做過實驗知道那個密度比較小或大會有差別。

研究者:什麼差別?

2801:就是密度比較小會往上浮,密度大的幾乎都會往下 研究者:密度比較小會往上浮,對不對?密度大的會往下……

2801:就是沉澱。

研究者:那為什麼你會用它來預測溶不溶解?

2801:因為密度假如不相同的話,我是覺得不會溶解。

研究者:老師想問你,為什麼你一開始預測是用密度來預測物質溶不溶於水?

2804:因為我想說它可能會浮在上面,可能會沉下去啊!如果密度剛好,就可 能會一起溶解。

研究者:就是密度剛好才會溶解,密度大的會沉下去,密度小的會浮起來。

2804:嗯!

在這三位學生中,有一位學生經教學後仍認為密度不同的物質就不會互溶:

研究者:為什麼你在做完實驗後,還是認為汽油不溶於水是因為密度比水小?

2803:因為密度小的會上浮。

研究者:為什麼你會這樣認為?沒關係說說看你的想法。

2803:因為分層啊!

研究者:因為分層,你認為分層所以不溶 2803:嗯!

研究者:為什麼你還是認為汽油不溶於水是因為密度比水小?

2803:因為分層,所以一個密度比較大,一個密度比較小。

研究者:所以密度不同不會溶。

2803:對!

除了上述的三位學生外,也有二位學生認為密度大於水的物質,才會溶解

於水。

研究者:好!老師再問你,為什麼你會用密度來判斷是不是溶於水?

2802:因為密度大會沉下去。

研究者:會沉下去。

2802:嗯!所以會溶於水。

研究者:老師問你為什麼你一開始會用密度來預測?

2805:因為我覺得密度比較重的會沉下去,導致它溶解,密度比較輕的就會浮 起來。

研究者:可以說的更清楚嗎?

2805:就是覺得沉下去才會溶解啊!

二、實驗太多種物質,會混淆物質的種類:

經研究者詢問學生,是否能對實驗流程有任何建議時,有二位學生表示實 驗的物質種類太多,會令他們混淆,其中一位學生表示液體沒有標示,到後來 會搞不清楚。

研究者:你覺得這樣上課方式好不好?有沒有什麼要改進的?

2802:就是那些液體沒有標示。

研究者:那些液體?

2802:就是燒杯上沒有標示。

研究者:喔!燒杯上沒有標示,老師一開始有介紹這些物質。

2802:但是都排在一起,就是後來太多杯了,就搞不清楚。

另一位學生亦表示實驗的燒杯有太多杯,認為不要一次實驗時放置太多種 類的燒杯。

研究者:那一個部分不清楚?可不可以舉個例子?

2803:就是太多……太多杯會忘記。

研究者:太多杯會忘記。

2803:嗯!

……(略)

研究者:那上課的流程或順序,你覺得有沒有不好的地方?

2803:應該是太多。

研究者:就是不要一次實驗太多種。

2803:嗯!

三、透明的物質,無法判斷是否溶於水:

有二位學生因為丙酮是透明的,即使親自實驗後,仍然無法確認丙酮是否 溶解於水,其中一位表示做完實驗仍看不出來丙酮是否溶解。

研究者:就是你覺得在操作上有沒有什麼問題或困難或不清楚的地方?

2801:有一個實驗讓我看不太出來,都是透明的看不太出來。

研究者:所以你覺得二個都透明的,看不出來到底有沒有溶解?

2801:嗯……就是丙酮有沒有溶解還是不知道,就是看不出來。

研究者:所以你做完實驗後還是不確定。

2801:嗯!

而另一位學生亦有同樣的感受,並表示有水珠,看起來好像不溶解。

研究者:喔!那在實驗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2805:就是有些東西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溶解?

研究者:你可不可以舉個例子?

2805:就像丙酮,倒進去的時候好像不溶解,但事實上有溶解。

研究者:丙酮看起來好像不溶解,為什麼?

2805:因為它是透明的,上面好像還有東西跑來跑去,旁邊還有水珠。

有一位學生表示做完甘油的實驗,仍無法判斷甘油是否溶解。

研究者:你覺得在操作上有沒有什麼問題或困難或不清楚的地方?

0802:一開始把水倒入甘油裡甘油沉澱於水底面,看起來很像溶於水,但輕 輕一攪,又有一部分浮起來。

研究者:然後呢?

0802:我們那組認為它沉澱在水裡,而且甘油有油的成份,所以不溶於水。

研究者:你們有試著再攪拌它嗎?

0802:沒有耶!

四、後一項物質的實驗結果,會影響對之前物質溶解的概念:

晤談結果顯示,有一位學生表示因為之後又做了甘油的實驗,甘油的密度 比水小,而會溶解於水,使他能夠更加確定,密度大小並不能作為以判斷是與 溶於水的依據。

研究者:那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汽油和丙酮的密度比水小?

2801:因為那是都是在上面。

研究者:所以你還是用密度來預測?

2801:對!但做完之後的實驗,就想法就不同。

研究者:做完之後的實驗想法就不同,為什麼?

2801:因為就是後面……有些……就甘油會溶於水。

研究者:嗯!

2801:就……之後……密度比水小的也會溶。

研究者:所以你是做了甘油的實驗,才更加確定。

2801:對!

也有一位學生表示因為丙酮是透明的,令他無法確定是否溶解於水,但做 完戊酸的實驗後,因為戊酸也是透明的,但可以明顯看見與水分成二層,再與 之前的丙酮實驗做對照,使他確定丙酮會溶解於水中。

研究者:後來你怎麼確定有溶解?

2805:嗯……一開始也不確定。

研究者:後來呢?

2805:後來做了戊酸,它也是透明的,但攪一攪,就可以看到戊酸浮在上面。

研究者:嗯!

2805:但丙酮沒有浮起來,只是有水珠。

研究者:所以呢?

2805:我就確定丙酮是溶解了!

五、前一項物質的結果,會影響對後一項物質的預測:

根據晤談結果發現,相較於前一項分析,六位學生當中有一位學生表示「前 一項物質的結果,會影響對後一項物質的預測」,他認為老師請他們預測的物質 一定是一個會溶於水而另一個不溶於水

研究者:那這樣的上課流程你覺得有沒有要改進的地方?

2805:就是我會覺得老師叫我們預測的一定是一個會溶一個不會溶。

研究者:怎麼說?

2805:就是啊!像醋酸可以溶解,老師再叫我們預測戊酸,我們就覺得一定 不會溶解。

研究者:就是前一個實驗的結果會影響你預測下一個物質嗎?

2805:對啊!一定是這樣啊!一個溶一個不會溶!

六、有二位學生認為實驗的物品可能會有危險或產生臭味:

有一位學生認為實驗的汽油可能會有危險或產生爆炸。

研究者:做實驗當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或困擾?

2804:困擾啊……..

研究者:不好的地方。

2804:不好的地方啊…….就是實驗品可能會很危險。

研究者:哪些東西你覺得很危險?

2804:很臭、很臭。而且像汽油可能會爆炸。

有二位學生認為戊酸很臭可能產生毒性

研究者:還有嗎?還有什麼意見嗎?

2804:就戊酸很臭,好像有毒!

研究者:對這二節課你有什麼心得或建議嗎?

2806:戊酸很臭。

研究者:你覺得戊酸很臭?

2806:對啊!我們那組都覺得很臭,很刺鼻。

七、學生表示經 POE 教學後,改變對溶解的迷思概念:

研究者:如果有人問你,這二堂課在上什麼?你會怎麼回答?

2801:就是油性的有些會溶於水,有些不會;酸性的有些會溶於水,而有些 酸不會。

研究者:那密度呢?

2801:密度是不可以測量溶不溶解於水。

研究者:那你覺得這樣上二節課下來,對你有沒有幫助?

2802:有!改變一些觀念。

研究者:有改變一些觀念,你可以舉例說明嗎?

2802:就是不能以是不是油性,或密度大小判斷是否溶解於水。

研究者:那我們做完實驗有改變你的想法嗎?

2803:嗯!有!

研究者:改變了什麼?

2803:就酸性的不一定會溶於水。

研究者:還有嗎?

2803:還有密度也不能判斷。

八、學生對 POE 教學方式持肯定態度,並表示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

晤談中六位學生皆對 POE 教學方式持肯定態度,與邱彥文等(2001)的發 現類似,學生對於POE 的學習情境持正向的看法,她們喜歡這樣的活動,認為 這對科學概念的學習有幫助,並可刺激思考與學習的好奇心。例如學生2802 認 為POE 的方式可以讓自己把先前的想法可以再想一次,印象較深刻:

研究者:那你覺得先讓你們預測,然後做實驗,最後自己觀察,這樣子好不好?

2802:好!

研究者:為什麼你可不可以說說看?

2802:嗯…….把你先前的想法可以再想一次 研究者:先前的想法可以再想一次

2802:然後做實驗的結果,才可以把先前的想法改掉 研究者:親自觀察實驗的結果,才會把先前的想法改掉

2802:這樣會讓我們印象比較深刻!

而學生2804 認為可以自己去證明,印象亦會比較深刻:

研究者:那這樣上課跟你平常上課有沒有什麼不一樣?

研究者:那這樣上課跟你平常上課有沒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