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迷思概念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迷思概念之探討

壹、迷思概念定義

關於概念的意義,有眾多學者嘗試加以定義,概念之形成是由於我們能夠對 外界的事物進行歸類(Categorization)。認知學派認為概念是一種心智活動,是 藉由學習與經驗所建構而成的,其內容會隨著個體成長而修正;而行為學派的學 者則認為,概念是一群能產生特定反應的相似刺激(郭惠芳,2003)。此外張春 興(1996)對概念提出了廣義與狹義的定義,就廣義定義而言,概念是指個體對 具同類屬性事物,獲得的概括性之單一經驗;而就狹義定義而言,藉由單一概括 性的名稱或符號,可將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事物的全體加以分類,此名稱或符號 所代表者為概念,且概念具有歸類與共通性。

並非每個人擁有的概念是穩固不變,Driver(1994)等人指出,兒童對世界 的看法會隨著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不同年齡發展層次的兒童會以不同的的 語言和經驗,來解釋其所看到的外在知識,亦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對於同 一個概念的理解與解釋是時時在變化的。黃台珠(1984)指出,概念是人類思 考和了解的工具,亦是學習的基本單位,經由有意義的學習而獲得的概念,使

得人類能夠具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我們所能接受的知識,可以說是透過許多經 由經驗及有意義學習而來的概念結構之過濾。

而在概念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會有一些迷思概念

(Misconception)產生。但因各學者的論點不同,或因研究方法而異,所以有關 迷思概念的各種名詞紛紛出現,如「錯誤概念」、「另有概念」、「另有架構」

等;而英文則有「Alternative framework」、「Preconception」、「Misconception」

等,其中又以Misconception一詞最為常見(裘維鈺,1995)。根據Gilbert & Watts

(1983)的觀點,大多數學生對自然現象所抱持的看法、原則或信念,可能與課 本或專家的看法、原則和信念有所不同,便稱為學生的迷思概念。

裘維鈺(1995)認為所謂迷思概念是指學生的概念,隱含著錯誤的概念,且 此概念與現行廣受接納的科學知識相衝突,通常是指學生接受了正式的科學教育 課程教導後,因同化不當而產生誤解。而迷思概念對學生來說就如同真的一般,

學生大多以為自己的解釋與看法是對的,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有 偏差的。

除此之外,根據鍾聖校(1995)的歸納整理,迷思概念包括:

一、學生在正式上課前所持有的先備概念。

二、另一種想法的替代性結構。

三、兒童對科學的直覺或是有缺陷的、不成熟的知識等。

本研究綜合各家見解,將迷思概念一詞定義為:學生藉由學校教育、日常生 活經驗或其他途徑等綜合的影響力,產生對某一科學概念錯誤的想法或錯誤的解 釋,換句話說就是學生的認知,因為某些因素而形成與教科書、科學教師以及科 學界所認同的科學概念有所不同之想法,均視為迷思概念。

貳、迷思概念來源與特性

迷思概念並不僅是缺乏知識、事實的錯誤或錯誤的定義,相反的,它代表 著學生依其早期知識和經驗所建構出來對現象的解釋。Cobern(1988)曾從世 界觀的角度來看迷思概念的來源,他認為迷思概念的來源有二(引自陳柏棻,

1993):

一、對事實瞭解的錯誤:由非正式天真想法與錯誤的教學、訊息所導致。

二、從另有世界觀所演繹出的解釋。

Fisher(1985)則提出迷思概念具有以下的特性:

一、迷思概念和同領域專家所有的概念有差異。

二、單一的迷思概念或少數的迷思概念有其普遍性(許多不同個體皆擁有)。

三、多數迷思概念很難改變,至少傳統教學法是很難改變它。

四、迷思概念有時包括另有信仰系統,由學生以系統方式連接命題而形成。

五、有些迷思概念具有歷史淵源,可能是該領域中早期被接受的想法。

六、可能產生迷思概念的原因:

(一)神經系統或基因的問題。

(二)日常生活的經驗。

(三)學校或其它情境的教學。

迷思概念的形成原因相當繁雜,綜合國外文獻顯示大致有下列幾項因素

(Head, 1986; Sutton & West, 1982; Osborne, Bell & Gilbert, 1983):

一、教科書內容不恰當。

二、教師的教學過程有問題。

三、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與觀察。

四、受到同儕文化之影響。

五、兒童自發性的素樸觀念。

六、日常用語或隱喻的誤解。

七、不當的類比或字義的混淆。

八、科學知識的不足。

九、過度的自我中心(Ego-center)。

十、兒童個別的特定偏好所產生的不同的解釋。

國內學者蘇育任(2000)指出迷思概念對科學教育的隱涵以及與迷思概念 成因如下:

一、在科學情境中使用日常生活用語的問題。

二、過度簡化科學概念並使用不合格之一般化的敘述。

三、使用多重定義及模型。

四、死背概念及公式。

五、學生從先前本身經驗世界所產生的「先前概念」。

六、將相似的概念重疊在一起。

七、將物件賦予人類或動物的特徵。

八、學習一概念所須之先備知識不夠。

九、學生無法「摹想」物質的粒子性質或微觀性質。

十、教學策略與概念太廣泛。

模式:

一、直觀模式。

二、推理、聯想不當模式。

三、誤用類比或模型模式。

四、記憶連結錯誤模式。

五、名詞錯誤模式。

六、生活經驗誤用模式。

七、猜測模式。

八、教學途徑誤導等。

依據學生對水溶液所持迷思概念的心智模式,可歸納出八個成因,分別為:

一、依賴直觀的觀察。

二、科學知識不足。

三、相似概念的混淆。

四、日常生活經驗。

五、語言的因素。

六、視聽媒體的傳播。

七、師長的誤導。

八、教科書的影響等。

陳淮璋等(2001)亦針對國小學生對水溶液迷思概念做研究,歸納出迷思 概念的來源有七項:

一、同時事件的干擾。

二、語意的模糊不清。

三、不當的認知。

四、實驗操作不當。

五、記憶的混淆。

六、不當的推論。

七、自行建構。

綜合上述,可知迷思概念的來源相當的多,所涉及的層面廣泛,研究者綜合 歸納如下:

一、生活經驗與觀察:學生本身的觀察經驗,生活的直覺想法,靠著似是而非 的生活經驗,自行發展出一套合理的解釋。

二、個人特質:學生認知發展不成熟,背景知識不足導致迷思概念產生。學生 認知發展尚未到達學習某一概念層次,對於抽象世界的不瞭解,以致於無 法達成有效的學習遷移。

三、語言用法:日常用語的誤導、隱喻的使用、不適當的科學名詞、類比的聯 想易導致迷思概念的產生;在日常生活用語中,有許多是過去所延用的習 慣用語,或是因為相近的字義而使學生混為同類事物,例如:「太陽升起 來了」,並非使用「現代」觀點,雖是地球繞著太陽「運轉」,但學童可 能有太陽繞著地球運轉的想法。

四、教學過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學科知識不足或錯誤、教師未留意學生的 想法、教科書上的錯誤或不當的類比,皆可能造成學生的錯誤想法,而且 更為根深蒂固。例如以「水流」來類比「電流」作為教學,或當電池耗盡 時,會用電池「沒電」來形容,若解釋不當可能造成學生的迷思概念。

歷年來對於迷思概念的研究非常多,鄭麗玉(1998)整理Wandersee(1994)

的研究,歸納出大多數研究者對迷思概念的所得結論如下:

一、學習者帶著多樣有關自然界中事、物的迷思概念,進入正式的科學課 程。這些概念通常和科學家所持觀點不同。身為自然科學教師若不知道 學生的這些概念,對於教學有很大的不利。

二、學習者對於正式科學課程的迷思概念,是跨越年紀、能力、性別和文化 藩籬。不過,基於之前教學的層次、品質以及教室之外的個人、社會經驗 等因素,學習者迷思概念的出現就有相當的變化性。

三、以傳統教學策略,迷思概念非常固著且不易消失。但並非所有的迷思概念 都很固著,在設計良好的傳統教學下,迷思概念還是可以改變的。

四、今日學生的某些迷思概念和從前科學家對自然現象的解釋非常相似,雖然 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學生在學習科學概念時,會重蹈歷史的覆轍,但建議 可用科學史來鼓勵、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迷思概念。

五、迷思概念起源自多樣的個人經驗,包括對自然直接觀察和知覺、同儕文化、

日常語言的使用、大眾媒體的影響以及源自教師的解釋和教材設計。

六、教師和學生可能同樣持有迷思概念,因為在過去小學教師比中學教師修較 少專業的科學課程,因此小學教師所具有的迷思概念和一般大眾不會有太 大的不同。

七、學習者先前的知識和正式教學中呈現的知識交互作用,可能產生很不一樣 的學習效果。

八、一些促進概念改變的教學取向,很可能是有效的教室工具,這包括使用概 念衝突、類比和後設認知策略等。

參、溶解之迷思概念 一、溶解的定義

「溶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是科學教育上重要的科學概 念之一。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就有不少與溶解相關的概念,例如能力指標

「2-4-4-3 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了解濃度的意義」;「2-2-3-1 認識物質除了外表特徵之外,亦有性質的不同,例如溶解性質、磁性、導電性 等」。各主題中之細目包括「察覺很多物質能溶於水及空氣具助燃性(次主題 110)」;「察覺物質各具性質(例如不同物質雖然大小相同,輕重卻不同,如導 熱性不同,如有的易溶於水有的不易,如有的硬脆有的可延展)(次主題 131)」;

「察覺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也不同(次主題 224)」(教育部,2003)。

「溶解」和「溶液」的概念涉及物質的粒子理論、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

「溶解」和「溶液」的概念涉及物質的粒子理論、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